資源簡介 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歷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舉例說出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 2.了解什么是化石,舉例說出生物進化的主要依據——化石。 3.通過分析始祖鳥化石的特點,理解化石能為生物進化提供直接的證據。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化石的觀察、比較和分析,理解化石能為生物進化提供直接的證據。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研究生物進化的證據,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態度。 教學重點 1.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 2.理解生物進化的證據。 教學難點 1.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 2.理解生物進化的證據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搜集生物進化證據的有關圖文資料。 2.編寫并發放預習提綱。 學生準備: 1.閱讀教材,完成預習提綱。 2.參觀大宇自然博物館,認識和辨認各種生物化石。 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 創設情景:今天的生物界,千姿百態,紛繁復雜。這么美麗的生物又是如何來到地球的呢?有什么證據能說明呢?通過學生的思考、回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從而導入新課。 教學過程 教學內 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建議 創設情 境 提問:今天的生物界,千姿百態,紛繁復雜。這么美麗的生物又是如何來到地球的呢?有什么證據能說明呢? 通過思考、回答,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學習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 要求學生描述參觀大宇自然博物館時看到了哪些生物化石? 展示搜集到的各種化石圖片、不同地層化石模式圖,要求學生自讀該部分內容,思考: 什么是化石?根據不同地層化石模式圖,可以看出化石的排列有何規律? 引導學生總結: 1.在越古老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在越晚近形成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化石為研究生物的進化提供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 展示始祖鳥化石和始祖鳥復原圖,要求學生識圖、自讀教材該部分內容,思考: (1)始祖鳥與現在的鳥類在外形結構上有什么異同? (2)始祖鳥的化石在研究生物進化方面有何重要意義? 引導學生總結: 2.始祖鳥是爬行動物向鳥類進化的中間過渡類型。 展示幾種生物和人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組成差異比較表: 生物名稱 與組成人的細胞色素C 的氨基酸的差別 黑猩猩 0 獼猴 1 馬 12 果蠅 27 向日葵 38 要求學生自讀教材思考:哪種生物和人的親緣關系比較近? 要求學生分析、回答“討論題” 要求學生自讀比較的方法,思考:什么是比較?比較的意義是什么? 展示同源器官的比較解剖圖、幾種脊椎動物胚胎發育比較圖,引導學生總結: 說明生物進化的間接證據,如形態解剖學、胚胎學、分子生物學上的證據等。 學生回答 學生識圖、自讀教材內容,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總結: 學生回答、識記 學生總結、理解 學生識圖、看書、討論、總結: 象鳥:被覆羽毛,有翅膀,嘴像鳥喙 像爬行動物:口中有牙齒、前肢指端有爪,嘴里有牙齒。 自讀教材,分析表中內容,討論、回答 黑猩猩與人親緣關系近,向日葵與人的親緣關系比較遠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回答 學生自讀教材,思考、回答 仔細識圖、分析、理解 有條件的學校盡量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 板書設計: 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證據 1.化石 最直接證據 2.始祖鳥化石 爬行動物到鳥類的過度類型 比較法 3.細胞色素C 自主學習: 1.化石是生物的 、 或 ,由于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千萬年的復雜變化形成的。因此,生物化石是生物進化的 。 2. 的身體結構既和 動物有相同之處,又和 有相同之處。 3.生物進化問題的研究,是建立在許多科學領域(如 、 、 和 等)的研究并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的,涉及到許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 。科學家通過對不同年代化石的 比較,以及對現存生物種類的 比較,推斷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同步訓練: 1.在研究生物進化的過程中,下列哪項是非常重要的證據( ) A.隕石 B.動植物體 C.化石 D.地層結構特點 2.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證明生物的進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生物遺體或生活痕跡 B.地殼的巖石形成有一定的順序 C.化石是生物的先祖 D.各類生物化石在地層中的出現有一定的順序 3.在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 ) A.數量越多 B.種類越豐富 C.越簡單、越低等 D.越復雜、越高等 4.在沒有被破壞的地層中,下面關于化石在地層中分布情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古老的地層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在新近的地層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層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極古老的地層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5.如果兩種動物的化石在同一巖層中發現,由此可推測兩者(????? ) A.血緣關系很近? ? B.生存年代很近 C.生活習慣很相近?? D.個體構造很相近 6.化石證據表明,有的物種只存活了短暫的時期就絕滅了。下列哪種說法最準確(? )。 A.這些生物體缺乏可遺傳的變異 ?。拢鼈兊纳瞽h境太惡劣 C.這些生物體的食量太大 D.它們的生殖能力太弱 7.始祖鳥既有鳥的特征,又有爬行動物的特征,說明了( ) A.始祖鳥既屬于鳥類,又屬于爬行動物 B.始祖鳥是鳥的祖先 C.始祖鳥是鳥類和爬行動物的中間過度類型 D.始祖鳥是爬行動物的祖先 8.比較下列數據,親緣關系最近的一組是( ) 生物名稱 黑猩猩 獼猴 馬 果蠅 向日葵 與成年人的細胞色素C有差異的氨基酸數為 0 1 12 27 38 A.黑猩猩和獼猴 B.獼猴和馬 C.馬和果蠅 D.果蠅和向日葵 9.細胞色素C是構成生物體的一種重要蛋白質,它是由許多氨基酸組成的??茖W家通過分析比較馬、驢、兔、蛇、龜和鯨6種動物的細胞色素C,發現馬的細胞色素C和其他五種動物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有一些差異,其中馬與驢有1個氨基酸不同,與兔有6個不同,與蛇有22個不同,與龜有11個不同,與鯨有5個不同。 (1)基于這些數據,與馬的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最遠的是 。 (2)你認為以上資料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是 。 (3)你認為這種方法能確定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的親緣關系嗎?為什么? 10.在澳大利亞生活的鴨嘴獸,身上有毛,雌獸體內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獸,因此,它是哺乳動物。但是它的生殖方式是卵生而不是胎生,身體后端只有一孔,糞、尿、生殖細胞都由此孔排出,它的體溫也不是很恒定,在24—340C之間浮動,它的這些特征不像哺乳動物,而像爬行動物。 (1)鴨嘴獸哪些特征像哺乳動物? (2)鴨嘴獸哪些特征像爬行動物? (3)鴨嘴獸在進化過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課時作業: 1.生物進化的直接的證據是(?? ) A.化石??? ??? B.比較胚胎學? ??????C.解剖學??? ? ??????D.隕石 2.古代生物的哪種結構不易形成化石( ) A.骨骼 B.牙齒 C.貝殼 D.骨骼肌 3.甲地層比乙地層形成的地質年代要早,甲地層里所形成化石的生物與乙地層里任一形成化石的生物相比較,其結果是( ) A.前者高等,后者低等 B.前者低等,后者高等 C.都高等或低等 D.不能確定 4.物種A化石比物種B化石在較晚地層中出現,由此可推測兩者 A.物種A比物種B數量多????? B.物種A可能是較晚形成的 C.物種A由物種B進化而來??? D.物種B由物種A進化而來 5.與始祖鳥相似的生物是(?? ) A.魚、鳥類?? B.鳥類、爬行類 ?? ???C.爬行類、哺乳類? ? D.魚、哺乳類 6.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方法是( ) A.比較法 B.舉例法 C.觀察法 D.實驗法 7.細胞色素C是由104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經過對其化學結構的測定,發現各種生物的細胞色素C之間存在差異。下表是以人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作標準,其他若干種生物的細胞色素C與人相比較的結果: 生物名稱 黑猩猩 獼猴 袋鼠 馬 響尾蛇 金槍魚 鯊魚 天蠶蛾 小麥 酵母菌 氨基酸序列 0 1 10 12 14 21 21 31 35 44 根據上表分析回答: (1)從單細胞酵母菌到高等脊椎動物的黑猩猩均含有細胞色素C,這一事實可以從分子水平說明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 。 (2)表中的數據是 的證據。細胞色素C的差別越小,生物間的親緣關系越 ;差別越大,則生物間的親緣關系越 。可以推測,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生物是 。 答案部分: 自主學習: 1.遺體 遺物 生活痕跡 主要證據 2.始祖鳥 爬行 鳥類 3.地質學 遺傳學 胚胎學 分類學 比較法 縱向 橫向 同步訓練: 1.C 2.D 3.C 4.D 5.B ?6.A 7.C 8.A 9.(1)驢 蛇 (2)比較法 (3)能。通過比較生物體的物質組成,可以確定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即物質組成越相似,說明他們的親緣關系越近。 10.(1)體表被毛,哺乳 (2)卵生,只有一個泄殖腔空,體溫不恒定 (3)鴨嘴獸可能是爬行動物進化到哺乳動物的過度類型 課時作業: 1.A 2.D 3.D 4.B 5.B 6.A 7.(1)原始祖先 (2)生物進化 近 遠 黑猩猩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