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人體的免疫防線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說出免疫器官。 (3)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4)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5)關注癌癥的危害與預防。 能力目標 (1)嘗試模擬探究實驗,初步學會建立生物模型,并從模擬探究中學會通過推理和類比去研究轉換原型的思維方法。 (2)學會圖形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模擬實驗體驗人體皮膚是一道保護屏障,在接種牛痘的發現史中體驗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計劃免疫。 難點:探究皮膚是一道屏障,特異性免疫。 教學準備: 物品:蘋果、透明塑料袋、酒精 自制動畫、幻燈片:人體抵御病原體侵害的結構示意圖、淋巴器官的位置、數量、功能表;特異性免疫動畫;人體免疫功能圖表;四苗防“六病”表。 教學過程: 1、分析討論 (1)腐爛物、果皮、酒精分別代表什么?分析:病原體、皮膚、殺菌物質 (2)1號蘋果有什么用?(對照,從情感上體驗科學實驗精神) 出示幻燈片:人體抵御病原體侵害的結構示意圖 教師出示思考題: 1.人體完整的皮膚為什么有保護屏障作用? 2.感染后的皮膚為什么會出現紅腫?為什么有時又會自然痊愈?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第39頁,了解人體的前兩道防線。 與學生共同復習白細胞,引出吞噬細胞(白細胞的一種)可將侵入人體的病菌吞噬、消滅,使炎癥消失。師生共同總結人體第一、第二道防線的組成及功能。(出示板書) 板書: 第一道免疫防線:皮膚、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 第二道免疫防線:殺菌物質(溶菌酶)、吞噬細胞 師、生共同總結前兩道防線的共同點是人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菌、病毒起作用的,引出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人體的第三道防線。出示思考題: 1.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由什么組成? 2.人體免疫器官主要有哪些?免疫細胞主要指什么? 3.為什么患過天花的病人一般不再患天花? 學生閱讀課本第40頁:第三道防線。 教師提問思考題1 學生回答: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教師提問:人體免疫器官主要有哪些? 學生回答:胸腺、淋巴結、脾臟。 出示人體主要內分泌腺幻燈片,指示胸腺位置,并講解胸腺是分化、輸送淋巴細胞的器官,是中央淋巴器官,胸腺發育不全或先天性無胸腺癥,由于免疫缺陷,常于新生兒期發生嚴重感染而夭亡。 教師提問:免疫細胞主要指什么? 學生回答:淋巴細胞。 教師講解:淋巴器官對淋巴細胞的分化,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而淋巴細胞是免疫反應的基本單元。 以水痘為例講解免疫的原理,先完成板書第一步(邊分析、邊板書,板書分步完成)。 板書: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結等 第三道免疫防線 免疫細胞:淋巴細胞 教師提問:什么叫抗原?什么叫抗體? 學生感性體會抗原、抗體的概念。 教師講解:抗原是一種大分子物質,對人體有重要性的抗原為各種病原體、蛋白質毒素等。抗體是一種特殊蛋白質,與相應抗原在機體內結合后,可以被吞噬、排泄而將抗原清除或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 出示特異性免疫的動畫和學生共同鞏固抗原、抗體引出特異性免疫的概念。 教師出示問題:什么是特異性免疫? 學生回答特異性免疫的概念。 教師講解:在天花流行時,得過天花的人幾乎不再得天花,此人獲得了對天花的特異性免疫,但對其它傳染病如麻疹無免疫力。 教師邊分析邊完成上面板書第三步。 學生小結:師、生共同總結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及功能。人體通過這三道防線與疾病作斗爭,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且獲得免疫力。 作業布置:課本65頁第1題。 板書設計: 第1節 人體的免疫防線 一、人體的免疫防線 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 非特異性免疫 第二道防線:殺菌物質、吞噬細胞 (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特異性免疫 (后天獲得性免疫) 二、抗體和抗原 抗體:淋巴細胞產生的能抵抗病原體的一種特殊蛋白質。 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病毒、細菌等異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