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特異性反應》 50802603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浙科版必修3第三章《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 》的第二節《特異性反應》,是在學習第一節《人體對抗病原體感染的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高等動物的特異性反應。本節旨讓學生了解兩種特異性免疫反應的過程,理解特異性防衛的機制,及免疫預防等應用知識。 -10795162560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理解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辨別各種類型的免疫細胞,能說出淋巴細胞的起源與分化。 簡述淋巴細胞識別入侵者;概述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的過程。 知道免疫接種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材料分析,培養自學、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較、概括能力;通過合作學習和小組討論,能清晰表達觀點,合理評價和自我評價;通過模型構建,能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有機的、辯證的免疫觀;聯系實際,提高健康生活、防范疾病的意識。 63540005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淋巴細胞的起源與分化、細胞免疫、體液免疫 【教學難點】 淋巴細胞識別入侵者的機制 4445130810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課件及、模型及掛圖 2、學生準備:教材。 -190514033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人體非特異性免疫是如何保護自己免受外來病原體侵襲的? 學生:人體通過第一道和第二道免疫屏障阻擋細菌等病原體的侵入,保護我們的身體。 教師:與到流行病大暴發時,第一、二道屏障被病原體的突破了,并可能入侵到細胞中繁殖時,我們的機體怎么辦呢?又該如何應對呢? 學生:討論思考。 【講授新課】 一、非特異性免疫(也叫非特異性防衛)和特異性免疫(也叫特異性反應) 教師:由第一、二道防線及上面的討論引出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反應。 教師:非特異性免疫(也叫非特異性防衛)和特異性免疫(也叫特異性反應)有什么區別呢? 學生:分組討論并試回答。 教師:師生互動后歸納出非特異性免疫(也叫非特異性防衛)和特異性免疫(也叫特異性反應)的區別。 學生:聽講記錄。 教師:特異性免疫由免疫系統完成,同學們還記得免疫系統的組成嗎? 學生:回憶已學的前科學概念。 教師:課件展示概念體系。 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 教師:講解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 學生:聽講記錄。 教師:特異性免疫的作用對象是? 學生:思考試回答抗原。 教師:什么是抗原?講解,抗原:能夠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物質,如蛋白質、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反應)是指針對特定抗原發生的特異反應,即免疫應答。分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淋巴細胞如何識別入侵者的呢? 學生:閱讀教材思考表述。 教師:評價給出合理準確的表述。下面我們分別學習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三、體液免疫 教師:課件展示并為學生講解體液免疫過程,引導學生思考抗體是什么?如何產生?分布在什么地方?有何作用? 學生:思考作答。 教師:評價學生的表述,用特種兵比抗體,讓學生識記其產生及作用并理解在體液免疫中的作用。請同學們在筆記上建立體液免疫的模型。 學生:思考并書寫表達。小組展示交流。 教師:評價并修正學生的模型。 教師:請同學們試總結表述體液免疫的作用? 學生:思考表述,學生互相修正完善體液免疫的作用。 四、細胞免疫 教師:當抗原已經侵入細胞,存在于細胞外液的抗體就無能為力了,這時怎么辦呢? 教師:課件展示并為學生講解細胞免疫過程,引導學生思考細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如何產生?分布在什么地方?有何作用? 學生:思考作答。 教師:評價學生的表述,用拆彈部隊比效應T細胞,讓學生識記其產生及作用并理解在細胞免疫中的作用。請同學們在筆記上建立細胞免疫的模型。 學生:思考并書寫表達。小組展示交流。 教師:評價并修正學生的模型。 教師:請同學們試總結表述細胞免疫的作用? 學生:思考表述,學生互相修正完善細胞免疫的作用。 教師:記憶細胞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思考作答。 教師:記憶細胞對抗原十分敏感,能“記住”入侵的抗原。對抗原的記憶可保持數月甚至終生,是機體在特異性反應時留下的后備力量。 教師:引導學生較比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相互關系。請同學們課后試著建立特異反應的總模型。 教師:免疫學的應用,請閱讀教材自己歸納。 學生:閱讀教材思考表述,1、免疫接種的概念;2、免疫接種的歷史;3、現有疫苗的三種類型;4、免疫接種的兩種方式。 【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引導。 學生:回憶復述。 -20955154940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