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 50802603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浙科版必修3第三章《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 》的第三節《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是在學習第一、二節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進一步學讓學生了解兩種特異性免疫反應的過程,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引起的疾病,本節教學可按下面的思路設計:①針對免疫是不是越強越好的問題,引入免疫調節異常情況如過敏癥的學習。②通過艾滋病導致人體免疫缺陷的現象,引入艾滋病發病機理的學習。③艾滋病是一種傳染病,它有自己的傳播途徑,從而引出人類要學會預防艾滋病的方法。 -20320141605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說出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和功能減退。 2.關注艾滋病,預防艾滋病,理解艾滋病的發病機理。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材料分析,培養自學、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較、概括能力,能清晰表達觀點,合理評價和自我評價;通過模型構建,能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有機的、辯證的免疫觀;養成正確對待艾滋病的科學態度,做到潔身自愛;聯系實際,提高健康生活、防范疾病的意識。 1016011430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過敏反應、艾滋病的預防。 【教學難點】 過敏反應和艾滋病的發病機理 -14605159385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課件及、模型及掛圖 2、學生準備:教材。 -40005130810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正常人眼睛中的晶狀體蛋白無法進入血液,當患者的晶狀體破裂之后,必須將損傷眼睛的晶狀體立即摘除,否則當破裂晶狀體流出的晶狀體蛋白進入人的血液之后,就成為機體自身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相應抗體,從而攻擊正常眼中的晶狀體蛋白。為何人的免疫系統對自身的成分也起作用,造成自身的組織和器官損傷? 學生:討論思考。 【講授新課】 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機體把不該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對象當成抗原進行免疫,這種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好不好呢? 學生:討論并試回答。 教師:師生互動后歸納出,免疫應答的作用是清除那些突破身體屏障侵入體內的病原體。 若免疫系統功能過強引起的疾病有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 教師:同學們知道自己及周邊的人群中都有那些過敏癥狀嗎? 學生:積極回答。 二、過敏反應 教師:課件給出各種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的原因及過程是怎么樣呢? 學生:閱讀教材思考表述。 教師:引導學生對過敏反應中的抗體與體液免疫中的抗體的比較,講解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理。 學生:自己再次修正表述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理。 教師:請同學們課后向你的家人說明過敏反應,將曾引起家人過敏的物質列在表上。利用這張表確定是否某些過敏會頻繁出現在你的家里。 三、免疫系統功能減退 教師: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不好。那么免疫系統功能減退呢?會如何呢? 學生:思考,當抗原侵入時,免疫系統功能減退不能及時產生免疫應答。 教師:課件展示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是與生俱來的,如嬰兒缺乏B淋巴細胞或T淋巴細胞,對異物缺乏免疫應答能力,很容易因感染病原體而致病,甚至死亡。 2.后天獲得的免疫缺乏病:如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嚴重的免疫缺乏病。 教師: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以來,全球已有2500多萬艾滋病人喪生。現今在世界各地,每天有8000多名艾滋病患者死亡,每小時有600多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全球艾滋病流行情況報告顯示:亞洲艾滋病例增加速度最快;全球近些年新增感染艾滋病毒的人當中,四分之一在亞洲;增長最快的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印尼和越南。 學生:聽講思考。 四、艾滋病(AIDS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教師:講述,艾滋病(AIDS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稱艾滋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嚴重的免疫缺乏病。 教師:課件展示河南有個“艾滋病村”事件和大學生假扮艾滋病人索求擁抱 七成市民拒絕 。 學生:思考艾滋病為什么如此可怕?發病的機制是什么呢 教師:利用課件講解艾滋病發病的機制,及危害性。引導學生思考傳播途徑? 學生:積極參與思考作答。 教師:評價學生的表述,給出準確的表述。 學生:思考并書寫表達。小組展示交流。 教師:通過問題歸納1.艾滋病為什么這么可怕?2.我們如何遠離可怕的艾滋病?引導學生反思本節的重點知識。 學生:反思上面的問題,做好理解。 【課堂小結】 教師:我們通免本章學習,用到了多個免疫學的概念,我們一起來構建個概念圖。引導學生學習概念圖的構建。 學生:積極構建。 教師:課件展示概念體系。 學生:修正自己的構建。 -20955154940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