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50802603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浙科版必修3第六章《生態系統》的第一節《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雖然學生學過多種類型的生態系統,以及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這些都不足以讓學生明確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有機聯系,不能真正理解“系統”的含義;后3節課的生態系統的功能和穩定性,又都是通過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流動來實現的。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既具體闡述了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非生物之間通過營養而發生聯系,幫助學生真正理解生態系統的含義,而且更是后面所學內容的基礎。 -20320160655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理解并掌握生態系統的成分及其營養結構。 理解生態系統四種成分的營養功能地位及其相互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材料分析,培養自學、分析綜合和推理的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生態系統是一個生命系統,人是這個系統的一級消費者,培養學生維護這個系統的穩態的自覺意識。 63540005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生態系統的成分及其營養結構。 【教學難點】 四種成分的營養功能地位及其相互關系。 -43180130810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課件、模型及掛圖 2、學生準備:教材。 -30480111760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回顧復習,種群、群落的相關概念和這兩章學習的生態學知識。 學生:思考回答前面幾節學習的相關生態概念常識。 教師: 請同學們思考 ,一只熊貓、保護區所有熊貓、保護區所有生物、保護區分別屬于生命系統的什么層次? 學生:分組討論并試回答 【講授新課】 一、生態系統 教師:師生互動給出生態系統的定義,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環境所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系統叫做生態系統。講解,生態系統的范圍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 教師:課件展示幾種生態系統 學生:觀察學習。 生態系統的成分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與討論,1、生態系統中有哪些生物?2、在生態系統中,除了生物,還有其它成分嗎?它們對生態系統有什么作用?3、每一個生物體的生存都離不開物質和能量。這些生物是怎樣獲得物質和能量的?4、按照不同種類生物的營養方式和它們在生態系統的作用,將生物進行歸類。 學生:分組討論并展示書面回答。 教師:引導小組間互評,讓學生學習修正完善自己以知識的描述。最后給出合理的關于生態系統成分的表述。 教師:所有的植物都是生產者嗎? 學生:思考討論,以實例發言說明。 教師:參與評價和修正。 教師:所有的動物都是消費者嗎? 學生:思考討論,以實例發言說明。 教師:參與評價和修正。 教師:分解者都是細菌嗎? 學生:思考討論,以實例發言說明。 教師:參與評價和修正。讓學生明白是由營腐生生活的動物、細菌、放射線菌、真菌組成生態系統的分解者。 教師:課件展示生態系統的成分,列表區別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教師:什么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食物網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食物鏈、食物網的內容,試著給食物鏈、食物網下定義? 學生:閱讀教材,討論下定義,小組發言。 教師:整理學生的表述。寫出一條捕食食物鏈,講解營養級及消費者分級的概念。 教師:我們常常說這樣一些諺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些是不是完整的食物鏈呢? 學生:思考討論發言。 教師:特別提醒學生,這些只是捕食關系,食物鏈要從生產者開始。 教師: 思考,為什么一條食物鏈的營養級一般不超過五個?為什么一山難容二虎? 學生:思考討論發言。 教師:由于營養級越高,能獲得的能量就越少,因此食物鏈的營養級一般不超過五個。 教師: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的復雜的營養關系叫做食物網。課件給出一食物網,請同學們分析(l)圖中共有____條食物鏈。(2)貓頭鷹占有_____個營養級,分別為_______營養級。(3)貓頭鷹和蛇的關系是______。(4)次級消費者有______。(5)如果人類大量捕殺鷹和青蛙,哪些生物得利,哪些生物受害?牧場會發生什么變化? 學生:思考討論依次回答。 教師:參與評價和修正。強調,每條捕食食物鏈的起點總是生產者,終點是不被其他動物所食的動物。生產者總是為第一營養級。各種生物所處的營養級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同種生物所處消費者級別和營養級級別一定是不同的,總是差一級。分解者不能進入捕食食物鏈。 四、生物放大 教師:補充講解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放大,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 【課堂小結】 教師:用課件整理小結本節內容。 學生:積極參與小結本節所學生態學常識。 -20955154940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