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種群的特征》 -4254535560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浙科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節《種群的特征》,是學生學習生態知識的第一節,是進一步學習種群、群落的基礎。本節旨讓學生了解種群的特征及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 -4889552070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舉例說出種群的概念。 2、列舉種群的特征,簡述出生率、年齡結構、種群分布型等特征。 3、學會調查種群密度的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 4、識別種群的分布型。 【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自學、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較、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生態意識,明白生態調查研究的方法。 63540005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種群的特征,簡述出生率、年齡結構、種群分布型等特征; 種群密度的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 【教學難點】 種群密度的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 -5080159385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課件及、模型及掛圖 2、學生準備:教材。 -2095514033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用一則笑話引出種群。請同學們思考物種生存繁衍的單位是個體嗎? 時,我們的機體怎么辦呢?又該如何應對呢? 學生:討論思考。 【講授新課】 種群 教師:什么是種群? 學生:討論思考如何下定義。 教師:修正學生的表達,給出,一定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強調定義時的要點:同一時期、同一地域,同種和全部。 種群的數量特征 教師:你知道種群有哪些主要特征嗎? 教師:種群的主要特征有數量特征、空間特征和遺傳特征(該物種的種群區別于其他物種的獨有特征)。其中本節重點研究的是種群的數量特征,種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年齡組成、性別比例。 1、種群密度 教師: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如何知道一個種群的種群密度呢? 學生:討論并試回答。 教師:師生互動讓學生明白研究生態的方法常用調查法獲得第一手數據。下面我們學習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估計種群密度的方法。 教師:用課件展示樣方法的應用,引導學生思考利用樣方法調查某種植物的種群密度時,在樣方選取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思考理解選取樣方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選取平坦、開闊、被調查種群分布比較均勻的地段作為實習地段,在這上面選取樣方。2、樣方數目的確定。取樣多少應隨調查地段的總體面積而定。總體面積小的,取樣可適當少些;總體面積大的,選取的樣方應多些,一般說來,選取的樣方越多,求得的種群密度越接近實際數值。3、樣方大小的確定。選取的樣方大小應隨植物類型而定。一般而言,北溫帶地區每個樣方的大小,喬木為100 m2,灌木16 m2,草本1 m2。4、取樣統計時,某種植物不同生長期的個體數都應統計。 教師:如何調查草原上某種動物的種群種群密度呢?標志重捕法估計種群密度時必須滿足幾個條件?講解原理。 學生:聽講思考理解種群密度的計算公式。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教師:什么會影響種群密度呢? 學生:閱讀教材得出,出生率和死亡率。 教師:講解出生率和死亡率及對種群密度的直接影響。 3、遷入和遷出率 教師:還有什么會影響種群密度呢? 學生:閱讀教材得出,遷入和遷出率。 教師:講解遷入和遷出率及對種群密度的直接影響。 年齡組成和性別比 教師:種群還有個體沒有的年齡組成和性別比特征。引導學生思考建立年齡組成的模型。 學生:積極思考構建,小組展示。 教師:評價并修正。分析年齡組成對預測種群密度的作用。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性別比如何影響種群? 學生:閱讀材料,積極思考并表述。 教師:評價給出合理準確的表述。 教師:課件展示種群的空間特征 【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引導。 學生:回憶復述。 -20955154940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