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群落的物種組成和優勢種》 50802603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浙科版必修3第五章《生物群落》的第一節《群落的物種組成和優勢種》,安排在第四章學習了種群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及相關知識之后,學生對有關生態學的研究已有所了解的基礎上,來繼續探討“群落的物種組成和優勢種”,學習群落的概念、研究方向,物種豐富度的價值及優勢種的特點。 -29845170180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理解群落的概念; 了解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及優勢種。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材料分析,培養自學、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較、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生態水平上研究方向與細胞,個體等水平的不同,增強探究生態的興趣。 63540005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群落的概念、物種豐富度及優勢種 【教學難點】 物種豐富度的確定及優勢種的改變。 -43180130810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課件及、模型及掛圖 2、學生準備:教材。 -4953015938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回顧復習,種群數量特征及各特征之間的關系?種群數量的增長模型有那幾種?種群的數量波動及影響因素?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 在一定的自然區域,一定的時間內,只生活著一個種群嗎?在一定的自然區域,一定的時間內,生活著的種群大約包括那些生物?在一定的自然區域,一定的時間內,生活著的種群之間相互影響嗎?是一個相互作用的生命系統嗎? 學生:討論回答。 【講授新課】 一、生物群落 教師:師生互動,讓學生明白生物個體不但離不開自己的群體(種群)也離不開環境中的其它生物(生物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區域,一定的時間內,生活著的所有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之間通過直接或間接關系成為一個生命系統。 教師:課件展示群落的概念。若我們要研究一個池塘群落,要研究什么呢?引導學生思考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并試回答,理解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 二、物種豐富度 教師:多媒體展示北方常綠針葉林和南方的常綠闊葉林,問如何描述兩個群落的區別呢?同學們你能從物種組成上說出二者的區別嗎? 學生:分組討論并試回答,理解物種的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教師:講解(1)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如,我國北方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綠針葉樹種組成,而南方許多森林的主要樹種是闊葉喬木 (2)不同群落間種群數量和個體數量差別很大。例如,在熱帶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種群以萬計,無脊椎動物以10萬計,脊椎動物種群以千計;但在凍原和荒漠的生物種群中,種群數量要少得多。 (3)豐富度: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在生態學上,用豐富度來描述一個群落中種群數量的多少。 (4)熱帶海區生物群落的種類組成比北方群落復雜得多,但同一個種的個體數量往往不會很大;而在北方,生物群落的種類組成較簡單,但同一個種的個體數量可能很大。 深海多樣性往往高于淺海。 教師:總結,物種的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 請同學們思考,群落的物種數目多少如何表示呢? 學生:對生態研究的方法進行思考。 教師:?講解物種豐富度常用的統計方法,個體較大而少的的可用記名計算法,種群數量多的可用目測估計法,給出幾種目測估計法常用的多度等級。 學生:反思生態研究方法的特點。 教師:在調查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時總會有一種植物和一種動物個體數量多,通常會占有競爭優勢,并能通過競爭優勢取得資源的優先地位。我們把這樣的種群叫? 三、優勢種 教師:對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環境的形成有明顯控制作用的物種,稱為優勢種(dominant species)。這種優勢常是持久的,但也是可變。一方面,個體數量多,通常會占有競爭優勢,并能通過競爭優勢取得資源的優先地位。另一方面,占有對整個群落具有控制性影響,如果把群落中的優勢種去除,將導致群落性質和環境的變化。 學生:閱讀教材,討論整理,說出實例并能說明優勢種可變的理由。 【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整理本節內容。 學生:積極參與小結本節所學生態學常識。 -20955154940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