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三)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 了解測量的一般知識,認識刻度尺,并學習使用刻度尺.練習根據測量對象和要求選擇適當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認識量筒,會會讀出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初步學會使用量筒測量液體和不規則固體的體積。【實驗器材】帶毫米刻度尺,卷尺,三角板,帶有厘米的刻度尺,米尺,量筒,燒杯和水,圓柱體,細線,小石塊等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51-53【記下問題并討論】 【 觀察填表】觀察米尺,直尺,45°和60°角三角尺,卷尺等刻度尺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并填表:刻度尺測量范圍最小刻度米尺學生直尺45°三角尺60°三角尺卷尺課內學習:1測量物體的長度(1),估計待測物體的長度,填入下表(2)根據測量要求選擇適當的刻度尺,填表(3)正確讀數,填入下表。測量內容測量工具估計長度/厘米測量結果/厘米橡皮長,寬,厚度課桌長度2觀察量筒,量杯的測量范圍和刻度,填入下表。儀器測量范圍最小刻度量筒量杯3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1)用 將適量的水(能浸沒石塊)倒入量筒內,讀出水的體積V1 填入下表。(2)將小石塊用 系住,緩緩放入量筒內的水中,當石塊沉到桶底, 并被水 ,讀出此時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V2 ,填入下表。(想一想此時測得的V2表示什么?)(3)計算可知小石塊的體積為 V1/厘米3V2/厘米3V石/厘米34取出小石塊放回原處,把量筒內的水倒回燒杯內,整理好儀器。【課堂小結】:這一課你學到了什么?【 嘗試練習】1,如下圖用刻度尺測物體長度,圖1鉛筆的長度是 厘米。若改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測量同一鉛筆的長度,測量結果應是 。 2、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某同學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A、B、C、D四幅圖中哪些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的。答: (填字母)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石蠟的體積是 。 【課后反審】:對照學習目標,審查錯誤原因,檢查練習并用紅筆標記 【 完成作業】:見作業本教(學)后記10cm1112131422題圖§1.2觀察和實驗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 1、了解觀察和實驗的意義,了解基本實驗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2、了解觀察和實驗的方法。3、了解人的感覺不一定都是客觀的,科學研究必須借助于儀器和工具。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6-8【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1. 和 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2.我們把借助于各種儀器進行的觀察稱為 ,與之相對應的稱為 。3.試著說出P8圖1-15中這些儀器的用途。課內學習:引入:下面我將做一個動作,請你仔細觀察,我將要求你們照做。 從觀察到實驗作出準確的判斷觀 察 圖1-2-1中的橫線是直線嗎?用直尺測量。結 果 是 。觀 察 圖1-2-2的兩個小動物一樣大嗎?用直尺測量。結 果 。思 考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什么?【結論】單憑我們的感覺器官對某些事物的判斷,也許是 ,感覺器官有一定的 。因此我們經常要借助于 來幫助我們做出準確的判斷。2.對物體進行測量討 論 裁縫制衣前量顧客的袖長和腰圍的目的是什么?看病時醫生往往要給病人量體溫,目的是什么?【結論】 可以對物體進行測量,并取得一些具體的 。想一想 哪些場合要用到測量?3.擴大觀察的范圍【做一做】 先用眼睛觀察自己的指紋,再用放大鏡觀察并把觀察到的指紋畫下來。比一比 用放大鏡觀察,形狀 了,圖像更 了。想一想 如何找出肉眼看不到的物體?醫生是如何從你的血液中找到血細胞的?【結論】 顯微鏡能幫助我們看到 的物體,天文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 ,雷達能讓我們觀察天上的飛行物。【練一練】 1.用耳聽音樂屬于 觀察。2.觀察除了要用 去看,用 耳去聽外,更要用 去思考,觀察還往往要借助 進行,這樣可以擴大我們的觀察范圍。3.透過盛水的玻璃杯觀察字,有什么現象?二.實驗儀器出示顯微鏡,電流表,電壓表,指出這些儀器在科學實驗中有什么用途。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實驗時,我們一定要遵守實驗室的規章制度,注意安全,所以必須熟悉常用儀器的用途和規范的使用方法。想一想 你知道下列儀器的名稱,用途,使用方法嗎?請學生介紹。實驗的操作和觀察1.操作要認真, ,一絲不茍。2.觀察要 ,仔細,深刻。3.實驗現象的記載要 ,表達盡可能做到形象清楚。【活動】 1.將生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里,雞蛋便會 。2.在燒杯里放入較多的食鹽,攪拌后食鹽開始溶解,生雞蛋會 ,最后 。3.把生雞蛋浸入白醋里,能觀察到的現象是:先在雞蛋殼外面形成許多氣泡,然后雞蛋慢慢浮上來,許多氣泡溢出,雞蛋再下去,如此往復。歸 納 實驗現象的記錄除上述 ,還可以用 和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在科學研究中借助儀器是為了( )A完成觀察任務 B擴大觀察范圍 C得到觀察結果 D延長觀察過程2.下列觀察屬于定量觀察的是( )A雞蛋是橢圓形的 B100米賽跑中張華比李興跑得快 C課本長度為25.80厘米 D夏天熱,冬天冷。3.實驗室常用的儀器。試管:少量試劑的 .試管加熱時,要用 。電流表:測量 的大小。電壓表:測量 的大小。燒杯:能用作較多試劑的 ,并能配制溶液、稀釋溶液等。4.聽聽自己的聲音:用錄音機把自己朗讀或唱歌的聲音錄下來,再播放出來。你認為播放的聲音和你的聲音相同嗎?課后學習: 【反思審查 】仔細審查學案,用紅筆作出示意。 【完成作業】 作業本 B教(學)后記:§1.4-2溫度計的使用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認識溫度計,觀察它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并能根據不同要求選擇合適的溫度計。2、初步學習使用溫度計來測量液體的溫度。3、學習用體溫計來測量人體的溫度。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17—19【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溫度計是干什么用的 請你估計此時室內的氣溫 。3. 溫度計的工作原理 。4. 什么樣的溫度規定為0℃ 。什么樣的溫度規定為100℃ 。課內對話:一.測量水溫1、觀察不同的溫度計,熟悉它們的用途、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把結果填入下表:序號溫度計名稱主要用途測量范圍最小刻度最高溫度最低溫度1234 2、用氣溫計測得當前教室氣溫是 ℃。 3、測定杯子水溫 ℃【討論交流1】使用溫度計要注意的問題:(1)溫度計不碰杯底和壁。(2) 。(3) 。【探究實驗1】:燒杯中適當加入冷水,當溫度計分別指示為50℃和30℃時,將手指浸入水中,記下手指對水溫的感覺: 水溫為50攝氏度時 。水溫為30攝氏度時 。繼續觀察,記下水銀柱不再明顯下降時的水溫 ,此時的水溫和室溫相比哪個高 ,原因是 。 【討論交流2】:仔細觀察體溫計的結構,與常用溫度計比較,討論交流填入下表:類型用途測量范圍準確度構造使用方法溫度計體溫計【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體溫計是用來測量 的,它的測量范圍是從 到 。2.用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時,要先估計 ,再選擇合適的溫度計,使用溫度計以前,應先觀察它的 ,認清它的 。3.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酒精、水銀等液體的( )A.化學性質 B.顏色鮮明的性質C.常溫是液體 D.熱脹冷縮的性質【拓展提高】:在攝氏溫度下,酒精的熔點是—117攝氏度,沸點是78攝氏度,如果我們規定酒精的冰點為0℃,沸點為100℃,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份是1℃。用此溫度計來測量時,水的冰點是 攝氏度,沸點是 攝氏度。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對應的作業教(學)后記:§1.1 科學并不神秘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知道科學是一門研究各種自然現象的學問。知道通過探究和實驗可以了解自然現象并對一些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2、初步養成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習慣。3、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影響,知道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保護環境,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6【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寫2個你身邊的屬于科學現象的例子(可以是對自然現象的疑問)科學要研究各種 ,并尋找它們產生、發展的 。先進的科學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1).交通工具的變化 。(2).通訊方式、工具的變化 。(3).家用電器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內部 。(5).科學技術的其他好處 。4.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 。課內對話:引入:實驗:鉛筆在水中被折斷。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描述現象。一.科學在我們身邊1舉一個你身邊的屬于科學現象的例子。2【想一想】:金魚為什么會在水里上升和下沉?【活動】:在一個氣球里裝約20克沙子,吹足氣,用橡皮筋扎緊口子,放入水槽里,觀察氣球在水槽里是沉還是浮。【現象】: ,放松橡皮筋,將氣球里的氣放出一些,觀察氣球在水槽中位置的變化情況: ;不斷地放出氣球里的氣,觀察氣球在水中位置的變化情況: 。【聯想】觀察:魚的模型或解剖魚,可以找到一個充滿 的鰾。鰾的大小不同水層中會發生變化。魚在水中的沉浮與鰾的 有關。【結論】魚是通過改變鰾中的氣體量來改變氣球體積,從而改變在水中的位置。3.科學的本質經過長期的科學探索,人們對自然界的許多問題已經找到了答案,對許多大自然奧秘有了合理的解釋。但是科學的發展是 的,人們會不斷的發展和提出 ,如非典型性肺炎的出現、如何預防等,這都需要人們去 、 。二、科學技術改變了世界1、科學技術的好處【討論交流】將預習題第3題的內容與同組同學交流、討論,完成下列內容: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對 認識;提高了 的能力;使人們的 趨于方便和舒適。2、科學技術的負面影響【討論交流】將預習題第4題的內容與同組同學交流、討論,三、學習科學的方法和目標【討論交流】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前面活動中,你采用了什么方法來探究“金魚為什么會在水里上升和下沉”這一問題的?【小結】在提出問題后,我們通過觀察、實驗和分析、推理等科學方法來解決問題。所以,我們要 、 、 ,運用科學方法和知識,推動社會的進步,協調 關系,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科學研究的前提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下列屬于科學發現的是( )A、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B、小明發現了西湖十大美景C、小王發現蚯蚓有觸角 D、小東發現自己說的很好2.在“會沉浮的氣球”的實驗中,我們發現氣球的沉浮與其 有關,從而可以推測出魚在水中沉浮與 有關。3.科學要研究各種 ,并尋找它們相應的答案。在我們學習科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多 、多 、多 ,運用 和知識,為人類創造美好的生活。4.①夏天雨后美麗的彩虹;②火山爆發;③海島附近看到美麗的“海市蜃樓”;④含羞草開花;⑤伊拉克戰爭;⑥“神舟七號”上天;⑦種子發芽;⑧大雁南飛;⑨昆蟲蛻皮,青蛙冬眠。其中屬于自然現象的是 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A第1頁教(學)后記:§1.7科學探究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一般方法。2、理解提出問題對科學探究的意義,理解猜測和假設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理解科學探究需要收集、處理信息和相關技術,初步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6-29【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認真閱讀書本P26-27葉中的“天花和牛痘的故事”,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你是愛德華.琴納,了解到只有養牛場的擠奶工中沒有人患天花,你會提出怎樣的問題: (2).針對上述問題,琴納提出了怎樣的猜想: (3).針對猜想,琴納又設計了怎樣的實驗加以驗證: .(4)獲得事實與證據的步驟: 。(5)實驗結果,琴納的猜想 .人們獲得了抵御天花的新方法 .課內對話:一.科學家和科學探究從上述故事中,我們發現科學家進行探究時有一個基本步驟: -- -- -- -- -- 二.我們一起來探究1.怎樣根據人腳印的長度來判斷人的身高?(1)提出問題: (2)建立假設:腳印的長度可能與身高有關,身高越高,腳印長度 (3)設計實驗方案:測量不同人群的身高和長度。(4)收集事實證據: (5)檢驗假設: (6)交流: 2.黑盒里面有什么?(1)建立假設: 、 、 (2)設計實驗方案: (3)檢驗假設: (4)交流: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下列不屬于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的過程是( )A、根據問題提出假設 B、收集證據,檢驗假設是否正確C、根據收集的證據,得出結論 D、先找合適的工具2.當你感冒到醫院里看病時,通常醫生問你是否頭痛、咳嗽、鼻塞,然后給你測量體溫,醫生采取這些行動的直接目的是為了( )A交流 B獲取事實證據 C制定計劃 D檢驗與評價3.中醫給人看病時講究“望、聞、問、切”,其目的主要是為了( )A、提出問題:病人得的是什么病?B、建立假設:病人得的可能是XX病C、獲取相關的事實與證據,以證實醫生心中對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測D、為了積累更多的臨床經驗,以便與其他醫生進行更好的交流4.某同學在兩個同樣的花盆中種下了大豆種子,并設計了如下實驗。從實驗可知:他在探究影響大豆發芽的因素是( )花盆光線情況溫度水甲向陽處20℃充足乙向陽處20℃不充足A陽光 B空氣 C溫度 D水分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B第6頁教(學)后記:§1.3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一)編寫: 趙勇 審核: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了解測量的意義。了解長度的主單位和其它常用單位。熟悉刻度尺上的最小刻度和測量范圍,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學會記錄長度測量結果。4學會選擇各種不同的儀器或方法去測量各種物體的長度。5,養成嚴謹細致的學習習慣。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41-44【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1.長度的換算:1千米= 米. 1米= 分米 = 厘米 = 毫米. 1米= 微米 = 納米(1)1200米=______千米;(2)25毫米=______分米=______米; 2.填寫合適的長度單位: (1)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______; (2)一枚硬幣厚度為2.1______; (3)科學課本的長度是256.0______; (4)小明的身高是l68______。3. 科學計數法: 10000記作 0.00001記作 課內對話:測量的含義1.測量是將一個待測量與 進行 .要測量物體的長度,先要規定 .即長度單位。然后選擇合適的 進行測量.2.長度的國際單位是 米。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納米。3.感受長度:一個平常初中生右手側舉后,從右手中指指尖到左肩的距離約為 , 北京到杭州的空中距離約為 4.閱讀課本圖1-19后思考:有比銀河系直徑更大的長度嗎? (2)有比原子直徑更小的長度嗎?要精確的知道物體的長度,需用 對物體進行測量。二刻度尺的使用5.,刻度尺是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刻度尺一次所能測量的______是它的量程 而______則是指刻度尺上最小格所代表的長度數值,它決定了測量的______。6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選正確:根據測量的長度和最小刻度需要選擇 的刻度尺。(2)放正確:刻度線緊靠被測物體。(3)看正確:視線與尺 。(4)記正確:數值后寫明 。 ( 5) 讀到最小刻度下一位,進行估讀;記,即測量結果=______+______+______。三特殊測量法測得一本練習冊的厚度是0.60厘米,共計80張紙,則這本書中每張紙的厚度是______。如下圖所示,將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l7圈,總長度為______厘米,銅絲的直徑是______毫米。【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 下列測量中應選擇毫米刻度尺的是( ) A.測量一棵大樹的高度 B. 測量操場的長度 C.裝配教室的玻璃 D.測量人的身高2,右圖中被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若用最小刻度為lcm的刻度尺測量該物體,則測量值應該是______。3.測量一張課桌的長度,選用下面的哪個尺子更合適( ) A. 量程是1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B.量程是30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C. 量程是10米,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 D.量程是l2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4,測量長度時,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主要取決于( ) A. 測量人的態度 B.測量的對象 C.測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D.測量工具的量程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A第2-3頁教(學)后記:§1.4 溫度的測量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 1、理解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2、了解溫度計的構造和原理。3、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并了解其它溫度計。 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15-17【記下問題并討論】 1平時我們講今天天氣真熱或真冷,就是指這天的氣溫 或 。2在相同的溫度下,用手去摸大理石,感覺有點 ,去摸毛衣和棉被會感覺到 。深井水溫度變化不大,,卻感到夏天的水比較 ,冬天的水比較 。3憑感覺來判斷溫度是 。要準確的測量溫度需要 .制成的。課內學習:一溫度和溫度的測量 【活動】1.看課本p15 1-31實驗右手指浸入熱水中,然后,兩個手指同時浸入中間的溫水杯中。右手指感覺到 ,左手指感覺到 。溫度是指物體的 程度.2.【觀察水銀或酒精溫度計】實驗室中常用的有 ,溫度計, 溫度計,它們是根據液體的 性質制成的當溫度計玻璃泡里的液體 時,玻璃泡內的液體柱會 ,觀察液體的 ,就可以知道溫度的高低。3.【思考】溫度的單位是什么?又是如何確定的?常用的溫度單位是 ,用 表示,攝氏度的規定 : 把 的溫度定為0℃ ,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時的溫度定為100攝氏度,在0到100之間100等分,每一份就是1 ℃ 4【練一練】. 36 攝氏度讀作 , “-15攝氏度讀作 零攝氏度記作 , -27攝氏度讀作 .1)中國南極考察隊到南極考察時,出發前后測得的氣溫如右圖,甲圖所示的溫度為 ,乙圖所示的溫度為 。 (2)四位同學進行“用溫度計測水溫”的實驗,操作分別如下圖中的A、B、C、D所示,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三,體溫計用途:測量人體的溫度構造特點:下端玻璃泡容積比細管容積大的多 。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間,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玻管。測量范圍:35-42攝氏度 優點:可以精確到0.1℃ , 可以離開人體讀數。注意點:使用前,必須用力甩幾下,使水銀回到玻璃泡中。四.其它體溫計1.不同用途的溫度計原理不同,構造和 ,也不同。2.除液體溫度計外常用的溫度計還有 。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 比較溫度計和體溫計,相同的是 ( )A.量程 B.準確程度 C.構造 D.原理2 常用的水銀或酒精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 )性質做成的。A.熱縮冷脹 B.具有流動性C.熱脹冷縮 D.不會流動4某同學從氣溫計上讀得當時的氣溫為—5℃,則下列讀法中正確的 ( )A.零下5度 B.負攝氏5度 C.零下5攝氏度 D.零下5度【課后反審】 仔細審查學案,用紅筆作出示意。【完成作業】 作業本阿A P4-5教(學)反思§1.6時間的測量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了解時間有長短,時間可以被測量的;了解從古到今計時工具的演變。2、會使用兩種停表,會粗略地估計時間的長短。。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4-25【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1.時間的意義:一是時間間隔:有 和 的一段時間,是兩個瞬時之間的 。二是時刻:瞬時時間中的某一個點,如:現在是9時30分,9時30分就是指 。2.古時的計時工具有: 、 、更香、渾天儀等。3.時間的單位: 、 、 。時間的常用單位是 。4.測量時間的計時器有: 和 。課內對話:引入:請閉上眼睛,你認為過了1分鐘時間后,可以睜開眼睛。看誰的估計時間能力最強。一.時間的含義1.下列屬于對“時刻”的描述的是( )A一節課時間長為45分鐘。 B最近的高溫天氣已經持續了11天之久。C男子100米的世界紀錄在北京奧運會上被牙買加選手博爾特刷新為9.69秒。D北京時間2010年1月13日05:53,海地發生了里氏7.3級強震。2.周期性的運動可以作為測量時間的標準,①脈搏 ②日出日落 ③地球繞太陽的公轉 ④小雞的生長,可用來粗略地測量時間的是 二.時間的測量1.1小時= 分,1分= 秒,1天= 小時= 秒2. 【實驗探究】:運動會上,跑步,游泳比賽是用什么計時的?用來計時的停表有兩種: 停表和 停表。【討論交流1】:觀察停表表面(兩種),有哪些結構?你認為這些結構會有哪些用途?學生交流后,教師講解并操作停表的使用(兩種),學生仔細觀察。【討論交流2】:你學會使用停表了嗎?交流、練習【討論交流3】先用你的右手模你的左臂腕部,找到跳動著的動脈,先估計脈搏跳動1次的時間比1秒長還是短,再嘗試著用停表測量自己呼吸1次所需時間:為減小實驗的誤差,你打算如何測量自己呼吸1次所需時間?交流請設計一張簡單的記錄表格實驗交流,小結【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下列器材不能用來顯示時刻的是( )A.機械手表 B.電子手表 C.鐘 D.機械停表2.以下描述最接近1秒的是( )A.通常人心臟跳動1次的時間 B.人步行10米所化的時間C.地球自轉1周所用的時間 D.普通手表秒針轉1圈所用的時間3.一節課的時間是 秒。【拓展提高】4.用手表測得某同學脈搏1分鐘跳了75下,每跳動1次所需的時間為 秒。5.某人早上6:00起床,跑步半小時,7:00去上班,其中屬于時刻的是 ,屬于時間間隔的是 。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A第6頁教(學)后記:§1.5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二)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觀察天平的構造,在觀察中培養觀察能力;(2)自主探究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根據說明書使用測量天平;(3)知道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工具是天平,認識天平的各個主要的結構,初步學會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并懂得天平的維護方法。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2--23【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托盤天平是干什么用的 。請你估計一支鋼筆的質量 。3. 為什么取砝碼必須用鑷子夾? 。課內對話:觀察天平結構寫出書中圖1—46托盤天平主要結構的名稱:A ,B ,C ,D ,E ,F ,G 。【討論交流1】(1)該天平砝碼盒內有砝碼 個,鑷子一把,最小砝碼 克,最大砝碼 克,砝碼總質量為 克。(2)該天平的橫梁尺上最大刻度值為 克,最小刻度值為 克,該天平最大可稱量 質量 克,最小可稱量質量為 克。【探究實驗1】:用天平稱量物體質量:1.調節天平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調節橫梁平衡,直到橫梁上的指針 ,或指針左右擺動幅度大致相同。2.稱量。(1)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不得超過天平最大稱量值。(2)物體放 。(3)用鑷子向右盤加砝碼,5克以下用游碼,直到橫梁再平衡。(4)砝碼加游碼即是物體的質量。【討論交流2】:實驗后填入下表:被測物體砝碼質量 ( 克)游碼的值(克)物體質量(克)小鐵塊一元硬幣20枚回形針【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國際上還流行“磅”這種質量單位,1磅=0.4536kg,一名重量級拳擊運動員質量為250磅,那么250磅=________kg.在貴重金屬中常用“盎司”這個質量單位,1盎司= 31.1g,一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金牌含有黃金5.2盎司,那么5.2盎司=____g.2.在使用托盤天平時,(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______處;(2)調節橫梁右端的______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3)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_______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拓展提高】1.小李同學用托盤天平稱取65克食鹽。他先將天平調平;因為一時找不到鑷子,然后用手把50克、10克砝碼各一個放在天平的左盤里,把游碼移到5克處;再把食鹽逐漸加在右盤里,直到天平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最后,他把盤里的食鹽倒在一小張白紙上,包好帶走。請分析小李同學操作中有哪些錯誤?如何改正?填入表格。序號操作錯誤改正123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對應的作業教(學)后記:§1.3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2)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知道固體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熟悉量筒或量杯的刻度特點。能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體積。培養實驗操作的技能。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11-12【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1.單位換算: (1)900毫升=______升(2)0.5立方米=______升;(3)0.0085立方分米=______毫升=______立方厘米=______升。 2.給下面的一些數據填上合適的單位: (1)飲水機用的一桶水的體積大約是l9______; (2)一瓶礦泉水的體積是500______; (3)電冰箱的總容量大約為0.17課內對話:一.體積的單位1.體積是物體 的大小.2固體體積的國際單位是 ,較小的有 , 等.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 ,和 。 3.感受體積:一個集裝箱的體積為32.7米3 一桶桶裝礦泉水的體積為: 升 聽裝可樂的體積為 毫升.4換算關系 :1米3= 分米3 1分米 3 = 厘米3 1分米 3 = 升 1厘米3 = 毫升二.體積的測量 1.對于形狀規則的物體,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可用 測出它的邊長和半徑,然后 它的體積。2測量液體的體積一般用 和 . 【觀察與思考】 量筒和量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相同點: , 不同點 3量筒的使用方法(1)首先看清它的測量范圍即 和最小刻度(2)量液體時,量筒應 。(3)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視線要與凹液面中央 保持水平 【思考】:1如果視線沒有水平結果會怎樣?(俯視偏大,仰視偏小)2如何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結論: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的小物塊, 水中時,水位上升了,上升水的體積即兩次讀數的 就是小物塊的體積。(V物=V2-V1)【思考】: (1) 物體為什么要既不溶于水又不吸水? (2)物體為什么要完全浸沒,沒有完全浸沒會怎樣?【練一練】 1. 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小明采用仰視讀數法,讀出液體的體積為35毫升,則此液體的真實體積將比35毫升( ) A.大 B.小C.一樣 D.都有可能2.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量筒測量一個小石塊的體積。甲同學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為V1,然后輕輕放入石塊,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及石塊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2一V1。乙同學的做法則是先將石塊置于量筒中,同時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完全浸沒石塊后記下水的體積V1,然后取出石塊,記下取出石塊后水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1一V2。比較這兩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1)你做此實驗將選擇哪種方法:______(填“甲”或“乙”)。(2)如果兩位同學讀數都是正確的,兩位同學計算出的石塊體積可能不相等,較準確的是______,結果偏大的是______(填“甲”或“乙”)。(3)導致實驗結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內容?【課后反審】對照目標,審查錯誤原因,用紅筆標記。【完成作業】作業本B 2-3頁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B第14頁教(學)后記:§1.5質量的測量(一)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了解質量的單位及單位之間的換算。2、理解質量的大小是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3、了解托盤天平的結構、托盤天平的使用和維護方法。4、初步學會托盤天平稱量物質的質量。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0--21【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質量是表示物體 的多少。物體質量的主單位是 ,用符號 表示,較大的單位有 ,較小的單位有 、 等3.1噸= 千克;1千克= 克= 毫克4. 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質量大小與 、 、 、 無關。課內對話:一.質量的含義: 。二.質量的測定1、測量物體質量的儀器有多種,在科學研究中,要精確測定物體的質量,在實驗室里常用 和 。2、實驗室里常用 來測量物體的質量,最常見的是 。3、托盤天平的構造。看P22頁圖1-46,填上天平的構造名稱:A ,B ,C ,D ,E ,F ,G .4.托盤天平的使用。(1)調平:天平放水平,游碼歸0。調節橫梁平衡,使指針指在標尺中央。(2)稱量: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砝碼要先大后小,最后移游碼。(3)整理:用鑷子把游碼逐個放回砝碼盒內。5.托盤天平的維護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討論交流1】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線處,指針靜止時如圖(a)所示,這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調節.用調好的天平測量金屬塊的質量時,最終天平右盤所放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b)所示,則金屬塊質量是_______ 如圖(c)所示,是一托盤天平上的標尺,標尺上的最大值是____,分度值是____,游碼所對的刻度值是____。2.用天平和量筒測某種礦石的密度,用已調好的天平稱礦石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礦石的質量是____g。【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物體中___ ____叫做質量,它不隨____、_____、___和____的改變而改變,因此說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2.質量的國際單位制單位是____(kg),常用單位之間的換算為:1噸(t)=_______千克;1千克=______克(g);1克=_______毫克(mg)。3.天平是實驗室測量物體_______的常用工具;測量時應將砝碼置于天平的____(填“左”或“右”)盤。使用天平時,取放砝碼應用____;潮濕物品或化學藥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拓展提高】:由于保管不善,天平的砝碼受潮生銹了,用這些砝碼測量物體的質量其結果將( )A、不受影響 B、偏小 C、偏大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對應的作業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科學并不神秘.doc 1.2觀察和實驗.doc 1.4 .1 溫度的測量.doc 1.4-2溫度計的使用.doc 1.5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二).doc 1.5質量的測量(一).doc 1.7科學探究.doc 1_3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三).doc §1.3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一).doc §1.3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2).doc §1.6時間的測量.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