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華師大版七下§2.5保護大氣圈前言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地球是個最適宜生命繁衍的星球,重要原因之一是地球上存在大氣圈。大氣圈保護著地球和人類,但是人類的活動加劇了溫室效應,產(chǎn)生了臭氧層空洞。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懂得了保護大氣圈的重要性,并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治污染而努力。一、大氣圈環(huán)繞地球的是一層看不見的大氣圈,根據(jù)性質(zhì)和高度不同,可以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和散逸層。視頻:大氣層分布1、對流層大氣中幾乎所有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近地面的對流層。對流層能形成云霧雨雪,并保持地表的溫暖。2、平流層平流層在對流層上面,其中含有一層“臭氧”(O3)氣體。臭氧可以吸收大部分太陽紫外線,使生物免受傷害。3、電離層電離層更容易反射無線電短波,實現(xiàn)無線電短波的遠距離通信。二、溫室效應與全球變暖1、溫室效應:溫室的玻璃允許太陽的熱輻射透過而阻止室內(nèi)熱量和水分的散發(fā),從而保持了室內(nèi)的溫暖和濕潤。2、地球也是一個大溫室:因為大氣圈就是它的屋頂和四壁。對流層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允許太陽的熱輻射透過,但是卻地表熱量的散發(fā)。3、溫室效應加劇使全球氣溫增高: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溫暖濕潤,但是,如果溫室效應加劇,對流層阻止熱量散發(fā)的能力太強,造成氣溫增高。近百年來隨著工業(yè)生產(chǎn)和交通運輸?shù)陌l(fā)展,能源消耗增加,溫室效應增強,全球氣候明顯變暖。4、溫室效應的后果:數(shù)據(jù)表明,在過去100年中,對流層水蒸氣含量變化不大,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約25%,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約0.6℃。氣溫升高造成蒸發(fā)加強,加劇土地的荒漠化,影響氣候和農(nóng)作物的收成,還引起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引發(fā)水災和淹沒沿海的城鎮(zhèn)。5、控制溫室效應的措施:為了控制溫室效應,需要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并通過植樹造林等增加地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溫室氣體是指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日前一般主伙有二氧化碳、甲烷(CH4)、氟氯烴(氟利昂)、一氧化二氮(NO)等。三、臭氧層空洞太陽在給地球帶來溫暖的同時,也將有害于健康的強烈紫外線射向地球。大氣中的臭層吸收了90%以上的紫外線,保護了地球上各種生物的繁衍和生長。因此,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傘”。1982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南極洲上空相當大區(qū)域的臭氧濃度明顯減少,產(chǎn)生了臭氧層空洞。2011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北極上空也出現(xiàn)了臭氧層空洞。臭氧的減少會導致地球表面紫外線輻射過強。過強的紫外線輻射可能傷害皮膚,甚至引起皮膚癌。會引起臭氧減少的物質(zhì)主要有氟利昂、氮氧化物等物質(zhì)。視頻:臭氧層空洞1、空氣污染物:空氣污染物主要有是污染性氣體和可吸入顆粒物。污染性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吸入顆粒物主要有固體小顆粒(如灰塵、煙塵)和液體小液滴(如云、霧)等。四、空氣的污染與防治2、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1)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消煙除塵;(2)將固體煤燃料改變?yōu)槊簹饣蛞后w燃料,以減少其中污染物的產(chǎn)生;(3)改變工業(yè)生產(chǎn)工藝,采用無污染工藝和無污染裝置以減少粉塵和有害物質(zhì)對空氣的污染。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五、空氣質(zhì)量預報我國從2001年6月5日起,在中央電視臺開始發(fā)布環(huán)境保持重點城市的空氣質(zhì)量預報。空氣質(zhì)量預報的內(nèi)容是當日20時到次日20時各城市的空氣質(zhì)量狀況(AOI)。空氣質(zhì)量狀況包括污染指數(shù)、首要污染物和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等級。讀圖:說一說2021年1月7日寧波的空氣質(zhì)量狀況課堂小結1、大氣圈由下向上依次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和散逸層。2、大氣中幾乎所有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近地面的對流層。對流層能形成云霧雨雪,并保持地表的溫暖。3、為了控制溫室效應,需要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并通過植樹造林等增加地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課堂小練1、關于南極臭氧空洞的敘述正確的是()A.主要出現(xiàn)在3~5月B.需世界各國共同重視和付諸行動C.空洞的出現(xiàn)是自然原因造成D.臭氧層破壞后到達地面的紅外線會增加B課堂小練2、關于溫室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室效應的加劇主要是由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B.溫室效應的加劇對人類有好處,如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農(nóng)作物C.溫室效應的加劇是由于大氣層中臭氧層受到破壞引起的D.溫室效應導致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加A課堂小練3、下列對溫室效應的解釋中,正確的是()A.溫室氣體吸收了從地表向太空發(fā)出的部分熱輻射,使地表溫度升高B.溫室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熱量,使地表溫度升高C.溫室氣體吸收陽光中的短波后轉(zhuǎn)化成長波,向地表輻射,使地表升溫D.溫室氣體減弱了空氣對陽光中長波輻射的阻擋作用,使地表升溫A課堂小練4、大氣層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下列關于大氣層的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A.大氣層的厚度大約為700千米B.云、霧、雨等現(xiàn)象都發(fā)生在暖層內(nèi)C.大氣層的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D.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D課堂小練5、有關地球外部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氣圈是由干潔空氣組成的簡單系統(tǒng)B.水圈的主體是地球上的海洋C.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全部及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層之間關系密切,但與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沒有關系B課堂小練6、關于地球大氣圈敘述正確的是()A.對流層中氣溫隨高度上升而下降,對流運動十分顯著B.高層大氣最厚,大氣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這一層C.平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氣穩(wěn)定,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利于飛行D.云和雨等天氣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高層大氣C課堂小練7、南極上空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因為()A.太陽光太強B.南極太冷C.人類活動中排放大量氟化合物的緣故D.空氣中二氧化碳太多,形成溫室效應C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七下2.5保護好大氣圈課后小練姓名1、下列有關大氣圈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氣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唯一必要條件B.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的密度相應增大C.大氣圈的上界在3000~5000千米的高空D.大氣圈就是包圍地球的氣體層2、云、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大氣的哪一層()A.對流層B.平流層C.中間層D.熱層3、關于大氣臭氧和臭氧層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大氣圈中臭氧分布均勻B.只有臭氧層中才有臭氧C.由于臭氧層位于對流層內(nèi),所以與人類關系很大D.臭氧層能吸收大量太陽輻射的紫外線4、關于大氣各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增,對流運動顯著B.集中大氣質(zhì)量3/4和幾乎全部水汽與固體雜質(zhì)的是對流層C.在平流層中存在一個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D.平流層不利于高空飛行5、下列有關大氣臭氧層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目前大氣臭氧層正在遭到破壞形成臭氧層空洞B.氟利昂能破壞臭氧層C.臭氧層能散射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使地面生物免受其害D.臭氧層能吸收大量紫外線,減少到達地面紫外線的輻射6、減少我國農(nóng)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A.發(fā)展汽車業(yè)B.開采小煤窯C.利用太陽能D.種植薪柴林7、沙塵暴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華北地區(qū)是農(nóng)耕區(qū),該地區(qū)的沙塵暴的降塵會()A.導致氣候變暖B.引發(fā)草場退化C.引起地表水體酸化D.增加土壤肥力8、當前世界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你認為主要的原因是()A.厄爾尼諾現(xiàn)象肆虐B.大地震造成人員的大量傷亡和大量的財產(chǎn)損失C.拉尼娜現(xiàn)象頻發(fā)D.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對環(huán)境采取掠奪式的使用9、平流層臭氧總量多年變化狀況臭氧總量減少直接導致()A.太陽紫外線輻射減小B.平流層氣溫降低C.酸雨區(qū)面積縮小D.地面輻射強度減弱10、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濕地萎縮、森林銳減的共同措施是()A.植樹造林B.退田還湖C.修建水庫D.改善能源結構11、下表摘自某日環(huán)境檢測中心公布的我國部分城市空氣監(jiān)測周報。閱讀下表,比較我國南、北城市的首要污染物的差異,并回答下列問題。TSP——總懸浮顆粒,NOx——氮氧化物,SOx——硫氧化物最容易出現(xiàn)酸雨的兩個城市是?酸雨對非生物環(huán)境會產(chǎn)生什么危害?控制兩城市酸雨應采取的措施分別是_______________、;(2)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C2、A3、D4、B5、C6、C7、D8、D9、B10、A11、(1)重慶、廣州;酸化土壤和水源、腐蝕建筑物和文物古跡等;重慶改進燃料結構,減少SOx排放,并進行回收利用;廣州應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積極改進燃氣的質(zhì)量等。(2)太原;太原是以鋼鐵、機械、煤炭化工為主的城市,大量排放煙塵等物質(zhì)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HS版七下2.5保護大氣圈.pptx HS版七下2.5保護大氣圈課后小練.doc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avi 臭氧層破壞.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