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工業國家的社會變化人口增加\城市化\貧富分化\環境污染學習目標1、知道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積極影響。2、了解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進程中,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后果。3、認識西方國家工業化進程中的社會問題,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生態環境。人口增長與大眾教育人口增長原因表現①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②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③政府鼓勵。英國:19世紀前50年,人口從900萬增加到1800萬。美國:19世紀20年代人口約1000萬,到1914年超1億。勞動力結構變化增加變少成為工業勞動者增加工業商業婦女農業大眾教育目的: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化教育。最早建立國家教育體系(法、德)建立系統教育體系(德)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法)免費義務教育(英、法)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城市化城市化是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12概念形成城市化 開始時,城市通常缺乏統一的規劃,城市的環境很差。19世紀中期以后,城市的環境開始得到改善。 隨著城市發展,人們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19世紀中期,英國城市的街道狹窄而擁擠,衛生條件極差,孩子們在垃圾堆上玩耍。城市化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加劇原因影響資本家通過對資源的控制和市場壟斷,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社會矛盾激化,工人運動興起貧富分化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音污染 1952年12月5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反氣旋影響,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被濃厚的煙霧籠罩,交通癱瘓,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市民不僅生活被打亂,健康也受到嚴重侵害。許多市民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直至12月9日,一股強勁而寒冷的西風吹散了籠罩在倫敦的煙霧。據統計,當月因這場大煙霧而死的人多達4,000人。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環境污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可推動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能夠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促進社會的發展和變革;同時也會帶來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一些問題。我們在發展科技的過程中應趨利避害,讓科技造福人類。客觀看待科技的發展評價課堂小結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社會進步社會問題人口增長教育普及城市化社會矛盾激化環境污染19世紀后半期,工業化國家人口數量激增的共同原因是()①經濟的繁榮 ②醫學技術的進步③大量移民的涌入 ④環境的污染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③A當堂訓練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既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驗到很多新的痛苦。以下不屬于工業化國家發生的變化的是( ) A.人口迅速增長 B.工業化導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C.工業化使人口越來越集中于城市 D.工業化帶來了環境變化B當堂訓練國際婦女解放運動從萌芽興起,發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19世紀30—40年代,歐洲婦女開始了爭取平等權利的斗爭。從根本上講,此時婦女解放運動興起是基于() A.資產階級確立政治統治 B.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 C.社會生產方式發生改變 D.啟蒙運動宣傳自由平等思想C當堂訓練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城市化.mp4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導入.mp4 工業國家的社會變化.pptx 社會階級結構變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