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科學寒假班 教師 日期 學生 課程編號 課型 同步 課題 運動和力 教學目標 1.掌握杠桿的定義 2.理解杠桿的五要素,會作圖 3.理解應(yīng)用杠桿平衡條件 教學重難點 1.杠桿及其五要素(考試要求B;出題頻率高;題型:選擇、作圖、實驗) 2.杠桿平衡條件(考試要求B;出題頻率高;題型:計算) 教學安排 版塊 時長 1 知識梳理 30分鐘 2 例題解析 20分鐘 3 隨堂檢測 30分鐘 4 師生總結(jié) 10分鐘 5 課后作業(yè) 30分鐘 126174572390運動和力 運動和力 -10160087630知識梳理 知識梳理 力 (1)力是______________的作用。發(fā)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_________物體,另一個是_________物體。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另一個物體也同時對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符號和單位:力用符號F表示,它的單位是________,簡稱______,符號是______。 溫馨提示:有力作用時,必然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有力作用時,物體間可以接觸,也可以不接觸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體_______________,也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醒】 在物理學中,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或由運動變?yōu)殪o止、物體運動的快慢或方向發(fā)生改變,這幾種情況都叫做“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4)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 (5)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力的示意圖:物理學中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力。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___________,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______________。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yīng)該__________。有時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上用數(shù)值和__________標出力的大小。 【答案】 (1)物體對物體;施力;受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牛頓;牛;N 發(fā)生形變;運動狀態(tài) (1)大小方向作用點;(2)一條帶箭頭的線段;方向;作用點;越長;單位 2. 彈力 (1)彈性和塑性:直尺、橡皮筋、撐竿等,在受力時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zhì)叫做_________。有些物體,如橡皮泥,形變后不能自動地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zhì)叫做________。 (2)彈力:物體由于________________而產(chǎn)生的力叫做彈力。 (3)常見彈力:壓力、支持力、拉力。 【溫馨提醒】 物體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不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3. 彈簧測力計 (1)測量______________的工具叫做測力計。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__________。利用這個原理做成的測力計,叫做彈簧測力計。 (2)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A. 觀察彈簧測力計的__________,待測力的大小應(yīng)該在它的最大測量值之內(nèi)。并認清它的___________。 B. 檢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如果不在,應(yīng)該把指針調(diào)節(jié)到零刻度線上。 C. 測力時,要使測力計內(nèi)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彈簧不要靠在刻度盤上。 【答案】2.彈性,塑性,彈性形變;3.力的大小,越長,量程,分度值 4. (1)重力:由于____________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________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質(zhì)量,g表示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則物體的重力計算公式為__________。g的單位是___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___,大小為___________。在粗略計算時,g可以取10N/kg。 (3) 重力的方向:總是_____________的。建筑工人在砌墻時常常利用鉛垂線來確定豎直的方向,以此來檢查所砌的墻壁是否豎直。 (4)重心:對于整個物體,重力作用的表現(xiàn)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個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__上。 【溫馨提醒】 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在受力物體上畫力的示意圖時,常常把力的作用點畫在重心上。 【答案】地球的吸引,G,G=mg,牛每千克,N/kg,9.8N/kg,豎直向下,幾何中心 牛頓第一定律 (1)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通過實驗分析得出:物體的運動_________力來維持,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_________。 (2)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_________狀態(tài)或__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溫馨提醒】 牛頓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而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 (3)慣性:一切物體都有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質(zhì),我們把這種性質(zhì)叫做慣性。慣性是一切物體所固有的屬性,它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與其他因素無關(guān)。 【答案】不需要,阻力,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 6.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互相平衡,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 (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___,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異同點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不同點 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一個力消失后,另一個力可存在 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相同點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答案】靜止,勻速直線運動,相等,相反,在同一條直線上 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chǎn)生一種________________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_____________有關(guān),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________。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還跟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guān),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_________。 (3)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如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等;用滑動摩擦代替滾動摩擦,如汽車剎車等。 2)減小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__,如在單杠上做回環(huán)動作時,手握單杠不能太緊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冰壺運動中刷冰等;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如機器轉(zhuǎn)動部分的滾動軸承等;使兩個互相接觸的表面_________;如氣墊船利用壓縮空氣使船體與水面脫離接觸等。 【答案】阻礙相對運動;所受壓力,越大,接觸面粗糙,越大;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隔開 -14605-6985例題解析 例題解析 知識點一: 力的作用效果 【例1】秋天,稻子“笑彎了腰”,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跳高場上,運動員“騰空而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_。 【答案】形狀,運動狀態(tài) 知識點二:慣性的理解與應(yīng)用 【例2】錘子的錘頭變松了,人們常用撞擊錘柄下端的方法使錘頭緊套在錘柄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錘柄下端受到撞擊時,錘柄與錘頭同時停止運動 B. 錘柄下端受到撞擊時,錘頭比錘柄先停止運動 C. 這利用了錘頭的慣性,錘頭質(zhì)量越大越容易套緊 D. 這利用了錘柄的慣性,錘柄質(zhì)量越小越容易套緊 【答案】C 【例3】關(guān)于慣性現(xiàn)象的解釋:①行駛的汽車關(guān)閉發(fā)動機后還能行駛一段距離是因為汽車受到慣性力作用;②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③小汽車配置安全帶可以減小慣性帶來的危害;④拋出去的實心球還會在空中運行一段距離是因為實心球具有慣性,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C 知識點三:改變摩擦力的方法 【例4】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其運動,下列操作能使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增大的是( ) A. 增大木塊的拉力 B. 改變木塊運動方向 C. 在木塊上加砝碼 D. 使木塊的速度增大 【答案】C 【例5】下列設(shè)計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 乒乓球拍上粘貼橡膠 B. 礦泉水瓶蓋上刻有花紋 C. 圓珠筆的筆尖裝有小滾珠 D. 黑板擦使用粗纖維做擦面 【答案】C 49339505143500知識點四:力學作圖 【例6】如圖 3 所示,圓球在水平地面上滾動,請畫出球?qū)Φ孛鎵毫Φ氖疽鈭D。 【答案】 知識點五:實驗強化 【例7】小明利用如圖 7 所示的裝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進行如下操作: a. 如圖甲,將毛巾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b. 如圖乙,取下毛巾,將棉布鋪在斜面和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c. 如圖丙,取下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請針對以上操作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操作中錯誤的一次是________(選填“a”“b”或“c”)。 (2)讓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運動,是為了使小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___力和_________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當于小車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3)糾正錯誤后,多次實驗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推測:運動的物體不受外力時,它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重,支持,做勻速直線運動 【例8】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小剛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 9 甲所示,小華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下圖 乙所示。 (1)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______________狀態(tài)時,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這兩個實驗裝置中,你認為裝置________(選填“甲”或“乙”)更科學。 (3)在裝置乙中將小車旋轉(zhuǎn)一定角度,松手后,發(fā)現(xiàn)小車旋轉(zhuǎn)后又恢復原狀。這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_________(選填“物體”或“直線”)上,物體才能平衡。 【答案】勻速直線,乙,直線 -71755186690隨堂檢測 隨堂檢測 小亮參加立定跳遠考試,起跳時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運動,一是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__。 【答案】相互的,運動狀態(tài) 2.、圖 15 是商場里常用的垂直電梯和自動扶梯,圖16記錄了小強乘坐電梯的 s-t 圖像。則他搭乘垂直電梯受到的支持力______搭乘自動扶梯受到的支持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等于 3、如圖 17 所示,完全相同的兩物塊 A、B 疊放在水平面上,在 20 N 的水平力 F1 作用下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B 物塊所受的摩擦力為_________N;若將 A、B 物塊按圖 18 所示緊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 F2 推A,使它們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推力 F2 = _________N。 【答案】0,20 4、 “以卵擊石”,卵破的施力物體是( ) A. 人 B. 卵 C. 石 D. 手 【答案】C 5、如圖 20 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釋放手中石塊的四個示意圖,圖中的虛線表示石塊下落的路徑,則對石塊下落路徑的描述最接近實際的示意圖是( ) 【答案】D 6、用一水平推力推礦泉水瓶的下部,水瓶會沿桌面滑動。而用同樣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礦泉水瓶上部,水瓶會翻倒。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 A. 力的大小有關(guān) B. 力的方向有關(guān) C. 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D. 受力面積有關(guān) 【答案】C 7、下列有關(guān)牛頓第一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牛頓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 B. 牛頓第一定律是沒有事實依據(jù)憑空想象的 C. 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來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 D. 牛頓第一定律認為物體沒有慣性 【答案】C 8、下列現(xiàn)象中,沒有利用慣性的是( ) A. 跳遠運動員助跑一段距離才起跳 B. 蘋果熟了,從樹上落向地面 C. 擲出去的鉛球在空中繼續(xù)向前飛行 D. 上岸后的鴨子,振動翅膀,將水抖掉 【答案】B 9、圖 21 是運動員頂足球時的情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球被頂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B. 頂出去的球在上升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 球在上升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均減小 D. 頂出去的球最終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慣性 【答案】A 10、自行車的結(jié)構(gòu)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關(guān)摩擦的知識,其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 車把套上制作了花紋 B. 給車軸加潤滑油 C. 輪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 剎車時用力捏閘柄,增大閘皮對車圈的壓力 【答案】B -6223057785師生總結(jié) 師生總結(jié) 10922047625課后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 小明用力將足球踢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同時他感覺腳疼,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答案】運動狀態(tài),相互 2、小華行走時被石塊絆了一下,身體向前傾倒,對此情景合理的解釋是:小華原來相對于地面是_________的,當他的_________(選填“腳”或“上身”)的運動狀態(tài)突然改變時,他的_________(選填“腳”或“上身”)由于_________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答案】運動,腳,上身,慣性 小明用 10 N 的水平推力推重為 30 N 的物體,該物體靜止不動,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N,若水平推力增大到 15 N 時,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水平推力增大至 20 N ,該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_________N。 【答案】10,15 如果上課時教室內(nèi)的摩擦力突然消失 10 s ,寫出一條可能發(fā)生的情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黑板上的字消失 下列情境中,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的是( ) A. 正在彎道上速滑的運動員 B. 水平地面上靜止的物塊 C. 空中減速下落的降落傘 D. 汽車啟動時,從靜止變?yōu)檫\動 【答案】B 我國自主研制的“玉兔號”月球車已成功登陸月球,月球車在月球表面附近受到的重力僅為地球表面的1/6,月球車的質(zhì)量約為 120 kg ,則它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為( ) ( g 取 10 N/kg ) A. 120 N B. 20 N C. 200 N D. 1 200 N 【答案】 C 7、一顆子彈豎直向上飛行的過程中,其慣性( ) A. 先變大后變小 B. 先變小后變大 C. 變大 D. 不變 【答案】D 8、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 A. 溜冰鞋底裝有滑輪 B. 運動員上杠前往手上涂防滑粉 C. 在機器的轉(zhuǎn)軸處加潤滑油 D. 氣墊船行駛時船體與水面脫離 【答案】B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如果蘋果在下落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則蘋果受力是不平衡的 B. 將水桶從地面上提起來,手對水桶的作用力大于水桶對手的作用力 C. 兩個不接觸的物體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D. 用大小不變的力 F 豎直拉起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質(zhì)量為 m 的鉤碼, F 可能等于 mg 【答案】A 10、用如圖 36 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車受到的重力和小車對水平面的壓力_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 (2)如圖 36 所示的三種情況,小車在________表面滑行時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3)通過多次實驗,可以得出:當物體所受的阻力為零時,物體的速度將不會發(fā)生變化。為此,某同學認為:“所有的物體,如果它的速度不發(fā)生變化,一定不受阻力的作用。”他的觀點正確嗎?請舉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實驗中采用了理想實驗法,下列實驗中也采用了此方法的 是( ) A. 利用真空罩探究真空是否能夠傳播聲音 B. 認識電壓時,我們可以用水壓來類比 C.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在水平方向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不是,毛巾,不正確,如水平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速度不變,水平方向上受到阻力和汽車牽引力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