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第4節(體積、溫度的測量)—第5節姓名 班級 學號 ?體積的測量1.體積是物體 的大小。?2.體積的國際單位是 。常用單位還有 、 等。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 和 。?3.體積的測量(1)形狀規則的固體(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的體積可用 直接測量,利用公式求得。?(2)測量液體的體積,一般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測量。量筒的特點是 零刻度,刻度值自下而上 ,刻度線 。量杯不同于量筒之處是刻度線 。?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正確的使用方法:①會認:弄清量筒的 和 ;②會放:放在 ;③會讀:讀數時,視線要 于筒壁,并與凸液面最 處或凹液面最 處 。仰視時,讀數偏 ,俯視時,讀數偏 ;④會記:記錄數據應注明 。?(3)形狀不規則的固體常用 測量體積。步驟為:①用燒杯將 水倒入量筒內,讀出水的體積V1;②將被測物體緩緩放入量筒內的水中,并被水 時,讀出體積V2;③所測物體的體積為 。?(4)浮在水面的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可用 法或 法進行測量。?例1 (2019·杭州市西湖區)下圖所示的實驗中,若要測量金屬環的體積,需要進行的操作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跟蹤練習1-1】 (2019·平陽)量杯是實驗室測量體積的一種工具,其結構如圖。下圖能正確表示量杯中液體的體積V與液體高度H的關系的是( )A. B. C. D.【跟蹤練習1-2】 用量筒量取15毫升水時,若仰視讀數,則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 )A.小于15毫升B.等于15毫升C.大于15毫升D.無法確定【跟蹤練習1-3】 甲、乙兩同學分別用量筒測量一個小石塊的體積。甲同學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然后輕輕放入石塊,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及石塊的總體積V2,則石塊的體積為乙同學是先將石塊置于量筒中,同時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沒石塊,記下總的體積V1,然后取出石塊,記下取出石塊后水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比較這兩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1)哪位同學的實驗方法更好? (填“甲”或“乙”)。?(2)如果兩同學讀數都是正確的,兩同學計算出石塊體積可能不相等,比較大的是 (填“甲”或“乙”)。?(3)如果甲同學實驗讀數如圖所示,則這塊石塊的體積是 厘米3。?(4)若一只量筒裝有50毫升水,當里面放入一木塊,木塊恰好一半浸入水中,此時量筒的讀數為58毫升,則這塊木塊的體積是 厘米3。?溫度的測量1.溫度是指物體的 ,要準確測量溫度,需要使用 ,它是根據液體的 的性質制成的。?2.溫度的單位是 ,符號為 。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把 的溫度規定為0,水 時的溫度規定為100,在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 。?3.常用溫度計的正確使用:(1)估:選擇溫度計前,先估計 ,溫度計 測量超過溫度計量程的溫度。?(2)選:根據估計選擇 和 適宜的溫度計。?(3)放: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 ,但不要接觸 。?(4)讀: 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要等溫度計 后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 。?(5)記:讀數要帶 。?例2 (2019·寧波市江北區)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步驟如下:A.選取合適的溫度計;B.估計待測液體溫度;C.在溫度計的液面穩定時讀數;D.讓溫度計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幾分鐘。(1)合理順序應該是 。?(2)測燒杯中的水溫時,圖中溫度計讀數為 ℃。?【跟蹤練習2】 如圖所示,下列用溫度計測液體的溫度,正確的是( ) A. B. C. D.體溫計的結構和使用1.體溫計的測量范圍為 ℃至 ℃,最小刻度為 ℃。?2.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特別細而 的玻璃管,水銀柱可以在此處斷開。故體溫計 (填“可以”或“不可以”)離開被測物體讀數。? 例3 (2019·玉環)小毛用體溫計測量一位生病同學的體溫為38.1℃,在未甩的情況下,又用該體溫計先后給甲、乙、丙三位同學量體溫,測得:甲為38.1℃、乙為38.4℃、丙為38.7℃,則……………………………………………………………………………………( )A.只有甲的正確B.甲可能正確C.只有丙的正確D.僅有乙、丙的正確【跟蹤練習3】 (2018·武義)小華學習了溫度的知識后,進行了以下活動:(1)他自制的溫度計如圖所示,在標準大氣壓下,他把這個溫度計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后,分別標出了溫度計中液柱達到的位置A和B。他又將自制的該溫度計放在刻度尺旁邊,此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是 。?(2)他在忙碌中用一支水銀面指在38℃的體溫計,在每次都未甩的情況下,先后依次量出三位同學的體溫,測得結果分別為38.5℃、39.5℃、39.5℃,請對三次測量結果作出評價并說明理由。科學探究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 → → → → 。?2. 法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用這種方法進行探究時只改變要研究的 個變量,而其他的變量保持不變。?3.評價環節往往要考慮到是否設置了 組。?4.重復實驗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獲取普遍規律 ,二是為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例4 (2019·諸暨)某同學為證明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為增強實驗的說服力,他應該再設計一組對照實驗,下列設計最恰當的是( )A.盆中裝水和沙 B.盆中裝沙和無機鹽 C.盆中只裝沙D.盆中裝水和沙【跟蹤練習4-1】 (2018·寧波市南三縣)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溫度對家蠶卵孵化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有關這個實驗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組別ABC蠶卵數(個)10001000800培養溫度(℃)16℃20℃30℃培養濕度(%)75%75%75%孵化出幼蠶所需時間(天)1098孵化率(%)90%98%68% A.這個實驗的變量是溫度的不同B.這個實驗存在的問題是蠶卵數不一樣C.從實驗結果來看,最適宜蠶卵孵化的溫度是30℃D.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高孵化出幼蠶的速度越快 【跟蹤練習4-2】 (2018·麗水市蓮都區)某學校課外興趣小組同學在飼養金魚時,發現金魚不時浮上水面呼吸,即發生浮頭現象。為探究金魚發生浮頭現象的可能原因,該小組將15條大小相當的金魚,按表給定的條件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組號溶氧量培養環境呼吸頻率(次/分鐘·條)第1次統計第2次統計第3次統計甲4mg/L隔夜自來水113111112乙6mg/L隔夜自來水767874丙8mg/L隔夜自來水575961 (1)根據實驗原則,表格中甲組的金魚數量是 條,該實驗探究引發金魚發生浮頭現象的因素是 。?(2)將表格處理后可得到如圖,圖中x的數值為 。?(3)實驗可證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圍內,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魚浮頭次數會越 。?(4)若將隔夜自來水煮沸后冷卻使用,實驗中金魚的呼吸頻率將會 。(填“加快”“不變”或“減慢”)?參考答案第2課時 第4節(體積、溫度的測量)——第5節考點一:1.占有空間 2.米3(m3) 分米3(dm3) 厘米3(cm3)升(L) 毫升(mL) 3.(1)刻度尺 (2)無 增大 均勻 不均勻①最小刻度 量程 ②水平桌面上 ③垂直 高 低 相平 小 大 ④單位 (3)排水法 ①適量 ②完全浸沒 ③V2-V1(4)針壓 沉錘例1 A 【跟蹤練習1-1】 A 【跟蹤練習1-2】 C【跟蹤練習1-3】 (1)甲 (2)乙 (3)20 (4)16考點二:1.冷熱程度 溫度計 熱脹冷縮 2.攝氏度 ℃ 冰水混合物 沸騰 1攝氏度 3.(1)被測物體的溫度 不能 (2)量程 分度值 (3)充分接觸 容器底或容器壁 (4)不能 液柱穩定 相平 (5)單位例2 (1)BADC (2)26【跟蹤練習2】 A考點三:1.35 42 0.1 2.彎曲 可以例3 B 【跟蹤練習3】 (1)25℃ (2)第一、二位同學測量結果正確,第三位同學的測量結果可能錯誤。體溫計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可以使玻璃泡上方的水銀不易流回到玻璃泡中,所以體溫計是可以離開人體讀數的。使用體溫計測量之前必須要先把水銀甩回到玻璃泡中。若沒有甩過就進行測量,示數上升結果正確,示數不變則不一定正確。考點四:1.提出問題 建立猜想與假設 制訂計劃(設計實驗方案)獲取事實與證據 檢驗與評價 合作與交流 2.控制變量 一3.對照 4.減少偶然性 減小測量誤差例4 D 【跟蹤練習4-1】 C 【跟蹤練習4-2】 (1)5 溶氧量 (2)76 (3)多 (4)加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