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植物一.植物是活的1、植物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物體是生物。2、與塑料花相比,植物有哪些特點?哪些特點能夠說明植物是活的?當題目里出現:長得好看、有香味、會運動等都不能證明植物是活的。3、不同的環境里生長著不同的植物,比如,荷花生長在水里,蘭花喜歡室內背陰處,青苔喜歡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向日葵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4、鳳仙花的生長過程包括: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種子成熟,枯萎,死亡。二.觀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1、觀察植物的順序:從整體到局部。2、觀察植物的方法:用眼睛看一看(植物的形狀)、用鼻子聞一聞(植物的氣味)、用手摸一摸(植物的粗糙程度);不能隨便使用的方法:用嘴巴嘗一嘗(植物的味道)。3、觀察的時候要注意:愛惜植物,不能傷害植物,如拔出根來觀察、摘下葉片觀察,都是不對的。3、植物的組成部分:根、莖、葉。根一般生長在土里,可以吸收水和土壤中的營養,還可以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莖是連接葉和根的部分,起到支撐植物身體、運輸水分和營養的作用。有直立莖(菊花),也有攀爬莖(爬山虎)、匍匐莖(地瓜)和纏繞莖(牽牛花)。4、可以采用畫圖的方式將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畫一棵植物的步驟:先畫土,再畫莖,然后畫根,最后畫葉。三.葉1、葉是有生命的,由葉柄和葉片構成,葉片上有葉脈。2、植物的葉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分別使用眼睛看、手摸和鼻子聞的方法來觀察葉的大小、形狀、顏色、厚薄、氣味等。3、同一種植物的葉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比如形狀:荷葉像傘一樣,銀杏葉像扇子,松葉像針,綠蘿和牽牛的葉子像愛心,楓葉是掌形的。4、葉從葉芽開始生長,大小和顏色都會發生變化,所以同一種植物的葉,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和顏色。5、我們可以畫圖把觀察的葉記錄下來,畫葉的步驟包括:先畫葉片的形狀,再畫葉柄,最后畫上葉脈。四.植物對人類很重要1、植物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有的植物還可以吃(米飯,蔬菜和水果等),有的植物可以制造生活用品(草帽,筷子,籃子等),有的植物可以用來建造房屋。第二單元比較與測量1、觀察物體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就是在進行比較。對物體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比較,比如比較恐龍的大小,我們可以從長短、高矮、胖瘦等不同的方面進行比較,還可以通過排序的方法來描述比較的結果。你能給下面的恐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嗎?關鍵做到對齊。2、確定共同的起點是公平比賽的基礎。在跳遠比賽中,每個運動員(紙蛙)有3次機會,要選擇最好的成績進行比較。確定終點的時候,要選擇紙蛙落地后身體離起跳點最近的地方標記終點線。3、人體可以作為一種測量工具,優點是非常方便,腳步、手臂、手指、手、腳都可以用來測量。在測量長的物體時要選擇長的測量工具。一拃,是張開的大拇指指尖到中指之間的長度,如圖所示(食指可以不彎曲)。用手測量課桌的高度時,我們可以借助紙帶來測量,在紙帶上標記時每一拃要首尾相連。在測量之前,先比較一拃的長度和桌子的長度,用眼睛“量一量”桌子可能有幾拃。這個過程叫做預測。經過多次的預測—測量,比較預測和測量的結果,我們可以預測得更準確。多次測量,能夠得出更準確的結果,一般測量3次,選擇其中出現次數最多的結果或處于中間位置的結果。例如,三次結果為6拃,6拃,7拃,認為6拃更準確;分別為6拃,7拃,8拃,則認為7拃更準確。2、物體可以作為測量的工具。用物體測量比用手測量更加準確:不同人的手大小不一樣,同一個人每一拃的大小也不一樣。3、用物體測量怎樣量會更準?用一個物體量。一個一個地量,畫線,首尾相連。4、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的結果不能比較,用相同的物體測量的結果才能夠比較。4、選擇小立方體來測量的原因:比較小,減小誤差,更準確5、用一個小立方體來測量的缺點是什么?用什么辦法可以解決?只用一個小立方體,會降低測量的速度,首尾很難做到真正相連。可以將10個小立方體,用透明膠帶粘貼成一組,然后測量,可以提高測量效率。6、用小立方體進行測量,為了更加準確,你覺得應該注意什么?測量前要進行預測;測量時,要首尾相連;起點要在邊緣;要測量三次。7、尺子和測量紙帶的相同點:都有數字標記;都有刻度;標記線(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是確定的。8、我們以小立方體為標準單位制作一條可以卷的測量紙帶。這樣的測量紙帶可以彎曲,可以測量不規則的物體。9、測量紙帶和小立方體相比,有哪些好處?可以測量圓的物體;更輕,方便攜帶;能快速讀出測量數值,不用數小立方體的個數;測量更準確。10、尺子和紙帶的不同點:材質不同(紙帶是軟的、易斷裂,有的尺子是硬的);標記線的間距長度不同(也可說是單位不同,可解釋為數字的意義不同,尺子上的數字表示多少厘米,測量紙帶上的數字表示多少個小立方體的長度);尺子有更細小的標記線,厘米是世界通用的,因此尺子的單位更加標準;數字標記方法不同。11、尺子和測量紙帶共同點:都有0刻度(測量起點);標記線的間距等長(相當于同一標準物的長度);標記線重復出現(相當于標準物首尾相連);數字標記(相當于標準物的數量的統計數)。12、使用尺子測量的注意事項:物體的一端要對齊0刻度線;對測量結果進行讀數的時候,如果物體的終點不能正好對齊標記線或刻度線,看終點前最大的數字是幾,讀成幾厘米多。13、從古代到現代,測量工具一直在進步。人們不僅發明了測量長度的工具,還發明了測量溫度、重量、濕度等物理量的工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