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識點3:科學測量 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 一、長度的測量: 1、特殊長度單位:納米、光年。 2、刻度尺的使用 ①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度線、最小刻度(準確程度)和量程。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量程和準確度 的刻度尺。 ②使用中:1)放正確:刻度線緊靠被測物體,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零刻度線磨損、尺面較厚) 2)看正確:視線與刻度尺面垂直。 3)讀正確:讀數=準確值+估計值+單位。 4)記正確:被測物體的長度=準確值+估計值+單位。讀數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倒數第二位決定的。 3、特殊長度的測量 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質軟、易彎曲、沒彈性的細棉線在地圖上按彎曲和走向將細線覆蓋在線路上,然 后將細線拉直,量出長度,根據比例尺算出鐵路實際長度。 2)組合法(卡尺法):用兩塊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零刻度線。 3)測多算少法(累積法):適用于紙張的厚度、金屬細的直徑等的測量。 4)以輪代展—--替代以法:如:1.用刻度尺測出自行車車輪的周長 L;2.推著自行車從學校到家里,數出 車輪轉過的圈數 n;3.算出學校到家的距離:S=nL。 4、怎樣用普通的刻度尺測量一張紙的厚度?先測出一百張紙的厚度為 L,然后除以一百。 5、如何用刻度尺測量一根長而細的金屬直徑?把細金屬緊緊的在鋼筆上繞 20 圈,用刻度尺量出長度 L, 除以 20。 測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方格法(割補法),四舍五入。 二、物體體積的測量(體積是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 1、液體體積的測量:測量工具—— 量筒或量杯(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量筒和量杯都沒有零刻 度線,量筒的刻度均勻,量杯的刻度不均勻,刻度間隔下大上小。 2、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選擇量程適當的量筒。 ②測量前,量筒必須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 【俯視,會使讀數偏大;仰視時,會使讀數偏小。量筒越細,刻度間隔大,讀數才準確。】 3、 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測量:采用排水法。【所用器材:小石塊、量筒、細線等;步驟:①在量筒中加入 適量(加入的水能完全浸沒物體,但浸沒后有不會超過量程)的水,讀出讀數 V1;②用細線系住小石塊, 輕輕放入量筒中,讀出讀數 V2;③計算:小石塊的體積 V2—V1 。】 4、如何測量形狀不規則而又放不進量筒的物體(譬如皇冠)的體積呢?(溢水法) 5、如何測量不規則而易溶于水的物體(譬如冰糖)的體積呢?(小石塊體積中水換成沙或糖) 三、溫度的測量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測量工具:溫度計。它的原理是: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 3、常用單位:攝氏度,用“0C”表示,即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 00C,在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 定為 1000C,把 0 和 100 之間分為 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 1 攝氏度。 (如人的體溫(口腔溫)是“37℃”讀作“37 攝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氣溫“-4.7 ℃”讀作“零下 4.7 攝氏度”。) 注:0℃的水與 0℃的冰冷熱程度相同(溫度相同) 4、 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根據測量目的,選擇量程適當的溫度計。切勿超過它的量程。 (2)測量時,手握在溫度計的上方。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 溫度計的玻璃泡浸人被測液體后,不能立即讀數,待液柱穩定后再讀數。 (3)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 (4)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零上溫度如 250C,讀做二十五攝氏度。零下溫度如—80C,讀 做零下八攝氏度。 注:溫度計內徑越細,刻度間隔越大,讀數越準確。 5、體溫計:(1)測量范圍 35——420C,最小刻度值 0.10C;(2)玻璃泡大,玻璃管較細,準確度高;玻 璃泡與玻璃管中間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水銀柱回不下來,故可以離開人體讀數。(體溫計使用前要消毒, 甩幾下,體溫計只升不降。) 【典例精講】 1.對需要進行測量的待測量,進行預估是一項十分有用的技能,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下列估計不正確的是( ) A.?我們所用課桌高度約為 0.8 米???????B.?盒裝牛奶的體積約為 250 毫升 C.?我們上課教室內空氣的體積為 10 立方米?? D.?今年夏天浙江省最高氣溫接近 40℃ 2.某同學將示數為 37℃的體溫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測得結果是( ) A.?體溫計的示數仍為 37℃???????B.?溫度太低,超出測量范圍,體溫計損壞 C.?體溫計的示數降到 35℃???????D.?體溫計的示數降到 35℃以下,無法讀數 3.下面敘述的幾種測量圓柱體周長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A.把一紙條緊包在圓柱體上,在紙條重疊處用大頭針扎個孔,然后把紙條展開,用刻度尺量出兩孔之間的距離即是圓柱體的周長 B.在圓柱體上某點涂上顏色,使圓柱體在紙上滾動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紙上兩顏色處之間的距離,即是圓柱體的周長 C.用細絲線在圓柱體上繞上一圈,量出絲線的長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緊在圓柱體上繞一圈,量出繞過圓柱體橡皮筋的長度即是圓柱體的周長 4.下列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 ) 5.如圖所示,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讀數與真實值相比偏小的是( ) 6.小開同學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4次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各次測量值分別為:5.42cm、5.43cm、5.44cm、5.74cm,你覺得這個物體的測量值應取( ???) A.?5.44cm??????B.?5.433cm????C.?5.43cm?????D.?5.51cm 7.在氣溫是25℃的房間里,小明用水銀溫度計測沸水的溫度,由于立即讀數,造成讀數是50℃。那么50℃表示( ) A.房間里空氣的溫度 B.沸水的溫度 C.溫度計中水銀的溫度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8.如圖所示為寒暑表,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6厘米,刻度線C與刻度線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C處應該刻上5℃ B.C處應該刻上-5℃ C.20℃刻度線距A處2厘米 D.20℃刻度線距B處3厘米 9.單位換算過程中正確的是( ???) A.?18米=18×1000=18000毫米????????B.?18米=18米×1000=180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0毫米?????D.?18米=18×1000毫米=18000毫米 10.如圖所示,先在空燒杯中放一個邊長為4cm的正方體輕質木塊,然后在燒杯中加水,使水面與300mL的刻度線相平,則加入燒杯中的水的體積可能是( ) A.268 mL B.64 mL C.300 mL D.236mL 11.請給下列測量數據填上合適的單位。 (1)一只新鉛筆的長度是 0.175________; (2)一枚硬幣的直徑約 2.1________; (3)小陳在體育課上的百米成績是 12.3________;(4)初中生的書包體積約為 5________。 12.如圖所示是小江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 (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的________來測量溫度的; (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溫度升高時,液柱向________移動。 13. 讀出下列測量的值: (1)(2019?蘇州)如甲圖所示,木塊的長度為____________cm。 圖甲 圖乙 (2)如乙圖將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17圈,總長度為__________厘米,銅絲的直徑是__________毫米。 14.(寧波北侖區期末)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將它放入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讀數為98℃,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讀數為8℃。現把該溫度計懸掛在教室的墻壁上,觀察它在一天內讀數的變化,最高讀數為35℃,最低讀數為17℃,則當此溫度計示數為35℃時,實際溫度是_______;當溫度為________時,這支溫度計讀數恰好與實際溫度相同。 15.讀出以下溫度計和體溫計的示數: (1)某同學在做“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時,將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插入到待測物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觀察到試管內的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讀數方法如圖甲所示,正確的是_______(選填“A”、“B“或“C“),示數為_________℃。 圖甲 圖乙 圖丙 (2)如圖乙所示,該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__℃。 (3)如丙圖所示是人們常用的體溫計,這種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_____規律制成的,它的量程是__________℃,它的最小刻度為_______℃。圖中體溫計的讀數是_______℃。 知識點3:科學測量 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 一、長度的測量: 1、特殊長度單位:納米、光年。 2、刻度尺的使用 ①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度線、最小刻度(準確程度)和量程。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量程和準確度 的刻度尺。 ②使用中:1)放正確:刻度線緊靠被測物體,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零刻度線磨損、尺面較厚) 2)看正確:視線與刻度尺面垂直。 3)讀正確:讀數=準確值+估計值+單位。 4)記正確:被測物體的長度=準確值+估計值+單位。讀數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倒數第二位決定的。 3、特殊長度的測量 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質軟、易彎曲、沒彈性的細棉線在地圖上按彎曲和走向將細線覆蓋在線路上,然 后將細線拉直,量出長度,根據比例尺算出鐵路實際長度。 2)組合法(卡尺法):用兩塊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零刻度線。 3)測多算少法(累積法):適用于紙張的厚度、金屬細的直徑等的測量。 4)以輪代展—--替代以法:如:1.用刻度尺測出自行車車輪的周長 L;2.推著自行車從學校到家里,數出 車輪轉過的圈數 n;3.算出學校到家的距離:S=nL。 4、怎樣用普通的刻度尺測量一張紙的厚度?先測出一百張紙的厚度為 L,然后除以一百。 5、如何用刻度尺測量一根長而細的金屬直徑?把細金屬緊緊的在鋼筆上繞 20 圈,用刻度尺量出長度 L, 除以 20。 測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方格法(割補法),四舍五入。 二、物體體積的測量(體積是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 1、液體體積的測量:測量工具—— 量筒或量杯(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量筒和量杯都沒有零刻 度線,量筒的刻度均勻,量杯的刻度不均勻,刻度間隔下大上小。 2、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選擇量程適當的量筒。 ②測量前,量筒必須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 【俯視,會使讀數偏大;仰視時,會使讀數偏小。量筒越細,刻度間隔大,讀數才準確。】 3、 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測量:采用排水法。【所用器材:小石塊、量筒、細線等;步驟:①在量筒中加入 適量(加入的水能完全浸沒物體,但浸沒后有不會超過量程)的水,讀出讀數 V1;②用細線系住小石塊, 輕輕放入量筒中,讀出讀數 V2;③計算:小石塊的體積 V2—V1 。】 4、如何測量形狀不規則而又放不進量筒的物體(譬如皇冠)的體積呢?(溢水法) 5、如何測量不規則而易溶于水的物體(譬如冰糖)的體積呢?(小石塊體積中水換成沙或糖) 三、溫度的測量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測量工具:溫度計。它的原理是: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 3、常用單位:攝氏度,用“0C”表示,即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 00C,在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 定為 1000C,把 0 和 100 之間分為 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 1 攝氏度。 (如人的體溫(口腔溫)是“37℃”讀作“37 攝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氣溫“-4.7 ℃”讀作“零下 4.7 攝氏度”。) 注:0℃的水與 0℃的冰冷熱程度相同(溫度相同) 4、 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根據測量目的,選擇量程適當的溫度計。切勿超過它的量程。 (2)測量時,手握在溫度計的上方。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 溫度計的玻璃泡浸人被測液體后,不能立即讀數,待液柱穩定后再讀數。 (3)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 (4)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零上溫度如 250C,讀做二十五攝氏度。零下溫度如—80C,讀 做零下八攝氏度。 注:溫度計內徑越細,刻度間隔越大,讀數越準確。 5、體溫計:(1)測量范圍 35——420C,最小刻度值 0.10C;(2)玻璃泡大,玻璃管較細,準確度高;玻 璃泡與玻璃管中間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水銀柱回不下來,故可以離開人體讀數。(體溫計使用前要消毒, 甩幾下,體溫計只升不降。) 【典例精講】 1.對需要進行測量的待測量,進行預估是一項十分有用的技能,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下列估計不正確的是( ) A.?我們所用課桌高度約為 0.8 米???????B.?盒裝牛奶的體積約為 250 毫升 C.?我們上課教室內空氣的體積為 10 立方米?? D.?今年夏天浙江省最高氣溫接近 40℃ 【答案】 C 【解析】【分析】估測是一種粗略的測量方法,常用的目測法。 【解答】A、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接近中學生身高的一半,應該在80cm(0.8m)左右,符合實際; B、盒裝牛奶的體積約為 250 毫升,符合題意; C、教室的長、寬、高、大約分別為8米、7米、3米左右,根據體積等于長乘寬乘高,得出教室中空氣的體積在168左右,C不符合實際; D、杭州夏季高溫炎熱,今年夏天浙江省最高氣溫接近 40℃,符合實際。 2.某同學將示數為 37℃的體溫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測得結果是( ) A.?體溫計的示數仍為 37℃???????B.?溫度太低,超出測量范圍,體溫計損壞 C.?體溫計的示數降到 35℃???????D.?體溫計的示數降到 35℃以下,無法讀數 【答案】A 【解析】【分析】體溫表的構造很特殊,在玻璃泡和細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當體溫表離開人體后,水銀變冷收縮,水銀柱就在縮口處斷開,上面的水銀退不回來,所以體溫表離開人體后還能繼續顯示人的體溫度。 【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但是某同學直接將體溫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沒有甩一下,由于體溫計的特殊構造,所以示數仍為37℃;故A正確; 故答案為:A。 3.下面敘述的幾種測量圓柱體周長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A.把一紙條緊包在圓柱體上,在紙條重疊處用大頭針扎個孔,然后把紙條展開,用刻度尺量出兩孔之間的距離即是圓柱體的周長 B.在圓柱體上某點涂上顏色,使圓柱體在紙上滾動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紙上兩顏色處之間的距離,即是圓柱體的周長 C.用細絲線在圓柱體上繞上一圈,量出絲線的長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緊在圓柱體上繞一圈,量出繞過圓柱體橡皮筋的長度即是圓柱體的周長 【答案】D 【解析】用一紙條緊包在圓柱體上,在紙條重疊處用大頭針扎個孔,然后把紙條展開,用刻度尺量出兩孔之間的距離即是圓柱體的周長,故A正確;在圓柱體上某點涂上顏色,使圓柱體在紙上滾動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紙上兩顏色處之間的距離,即是圓柱體的周長,故B正確;用細絲線在圓柱體上繞上一圈,量出絲線的長度即可,故C正確;用一根橡皮筋拉緊在圓柱體上繞一圈,量出繞過圓柱體橡皮筋的長即是圓柱體的周長;因為橡皮筋有彈性,所以,測量結果是錯誤的,這個辦法不能用,故D錯誤。 4.下列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 ) 【答案】D 【解析】刻度尺使用的時刻應該使零刻度線(或零刻度線后面的某一刻度)對準被測物體的一段,故A錯誤;測量圓形物體、圓柱體或圓錐體的直徑,一般采用組合法,故B錯誤,D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體積的時候,要使玻璃泡與液體充分接觸,但不能接觸容器底部或側壁,故C錯誤。 5.如圖所示,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讀數與真實值相比偏小的是( ) 【答案】D 【解析】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時應該時視線與凹型液面最低處齊平,如C選項是正確的讀數方法;若仰視,則讀數比真實值偏大,如選項B;若仰視,則讀數比真實值偏小,故D選項符合題意。 6.小開同學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4次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各次測量值分別為:5.42cm、5.43cm、5.44cm、5.74cm,你覺得這個物體的測量值應取( ???) A.?5.44cm??????B.?5.433cm????C.?5.43cm?????D.?5.51cm 【答案】 C 【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準確值部分肯定是相同的,據此將異常數據排除,然后求出剩余數據的平均數即可。 【解答】由于5.74cm明顯大于其它三組數據,所以將它排除, 那么這個物體的測量值為:。 故選C。 7.在氣溫是25℃的房間里,小明用水銀溫度計測沸水的溫度,由于立即讀數,造成讀數是50℃。那么50℃表示( ) A.房間里空氣的溫度 B.沸水的溫度 C.溫度計中水銀的溫度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答案】C 【解析】房間內空氣的溫度是25℃,而讀數是50℃,所以不可能是周圍空氣的溫度,故A錯誤;這一刻度還沒有達到沸水的溫度,故B錯誤;溫度計示數的變化是先使溫度計內的液體溫度變化,從而發生熱脹冷縮,進而指示出不同時刻的測溫物質的溫度,所以測量的是溫度計內水銀的溫度,故C符合題意. 8.如圖所示為寒暑表,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6厘米,刻度線C與刻度線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C處應該刻上5℃ B.C處應該刻上-5℃ C.20℃刻度線距A處2厘米 D.20℃刻度線距B處3厘米 【答案】B 【解析】因為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6厘米,所以兩條刻度線相距1cm溫度差為5℃,記為:5℃/cm;當BC=3cm時,溫度相差3cm×5℃/cm=15℃,又因為寒暑表越往上示數越大,故A示數為40℃,B示數為10℃,C的示數為10℃-15℃=-5℃,故A錯誤,B正確;20℃與30℃相差10℃,相隔10℃/(5℃/cm)=2cm,即在B的下面2cm處或A下面6cm+2cm=8cm處,故CD錯誤。 9.單位換算過程中正確的是( ???) A.?18米=18×1000=18000毫米????????B.?18米=18米×1000=180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0毫米?????D.?18米=18×1000毫米=18000毫米 【答案】 D 【解析】【分析】單位換算: ①方法;高級單位化低級單位,乘以進率;低級單位化高級單位,除以進率; ②注意事項; a.通常不使用“÷”,而是寫出分數或10的負指數形式; b.換算過程中只能有一個單位,即待換算成的單位。 【解答】A.換算過程中沒有單位,故A錯誤; B.換算過程中的單位錯誤,且應該寫在進率1000的后面,故B錯誤; C.換算過程中只能有一個單位,故C錯誤; D.高級單位米化低級單位毫米,乘以進率1000,且單位毫米寫在進率1000的后面,故D正確。 故選D。 10.如圖所示,先在空燒杯中放一個邊長為4cm的正方體輕質木塊,然后在燒杯中加水,使水面與300mL的刻度線相平,則加入燒杯中的水的體積可能是( ) A.268 mL B.64 mL C.300 mL D.236mL 【答案】A 【解析】木塊的體積為64cm3,放入水中是不能全部浸沒在水中的,只有部分浸入,因此加入的水的體積肯定是小于300ml,且大于300ml-64cm3=236ml。故只能是A選項可能。 11.請給下列測量數據填上合適的單位。 (1)一只新鉛筆的長度是 0.175________; (2)一枚硬幣的直徑約 2.1________; (3)小陳在體育課上的百米成績是 12.3________;(4)初中生的書包體積約為 5________。 【答案】(1)米(2)厘米3)秒(4)立方分米 【解析】【分析】長度的單位有Km、m、dm、cm、mm、um、nm。測量較大距離時一般用Km,測量較小的距離一般用cm、mm,在研究微觀世界用um、mm。體積單位有m3、cm3、mL、L等。 【解答】1、一只新鉛筆的長度只能是0.175m;2、一枚硬幣的直徑約 2.1cm;3、小陳在體育課上的百米成績是 12.3s;4、初中生的書包體積約為 5dm3 故答案為:1、米;2、厘米;3、秒;、4、立方分米。 12.如圖所示是小江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 (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的________來測量溫度的; (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溫度升高時,液柱向________移動。 【答案】 (1)熱脹冷縮(2)向左 【解析】【分析】(1)當溫度改變時,瓶內氣體體積改變,壓強改變,那么液柱的位置就會發生改變。 (2)當溫度升高時,瓶內氣體體積膨脹,壓強增大,因此液柱向左移動。 【解答】(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 (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溫度升高時,液柱向向左移動。 13. 讀出下列測量的值: (1)(2019?蘇州)如甲圖所示,木塊的長度為____________cm。 圖甲 圖乙 (2)如乙圖將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17圈,總長度為__________厘米,銅絲的直徑是__________毫米。 【答案】(1)2.25 (2)1.80 1.1 【解析】(1)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木塊左端讀數為3.00cm,右端讀數為5.25cm,因此木塊的長度為5.25cm-3.00cm=2.25cm(2.24cm~2.26cm均可) 這是特殊的測量方法——累積法,銅絲繞成的線圈總長度為10.80cm-9.00cm=1.80cm,總計有11圈,故直徑為。 14.(寧波北侖區期末)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將它放入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讀數為98℃,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讀數為8℃。現把該溫度計懸掛在教室的墻壁上,觀察它在一天內讀數的變化,最高讀數為35℃,最低讀數為17℃,則當此溫度計示數為35℃時,實際溫度是_______;當溫度為________時,這支溫度計讀數恰好與實際溫度相同。 【答案】30℃ 80℃ 【解析】關于溫度計校準的問題: (1)不準確的溫度計刻度也是均勻的,其(98-8)格表示的實際溫度是100℃,設35℃時實際溫度是T℃,則有關系式如下: 解得T=30; (2)設外界的實際溫度為t℃時,兩者示數相等,則: , 解得t=80。 15.讀出以下溫度計和體溫計的示數: (1)某同學在做“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時,將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插入到待測物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觀察到試管內的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讀數方法如圖甲所示,正確的是_______(選填“A”、“B“或“C“),示數為_________℃。 圖甲 圖乙 圖丙 (2)如圖乙所示,該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__℃。 (3)如丙圖所示是人們常用的體溫計,這種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_____規律制成的,它的量程是__________℃,它的最小刻度為_______℃。圖中體溫計的讀數是_______℃。 【答案】(1)溫度計的玻璃泡與待測物充分接觸 B 48 (2)-6 (3)熱脹冷縮 35~42 0.1 37.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