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四課 小平,您好 復習學案教師寄語:不要學花兒把春天等待,要學燕子把春天銜來!一、知識回顧:1、人民如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2、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是什么?3、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4、健全基層民主的重要性?基層民主的基本狀況?5、人大代表的性質及職責?二、共建知識結構重點問題鞏固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是什么?具體體現?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體現在:(1)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且發展不平衡。(2)科技水平和民族素質還不夠高。2、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標志是什么?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時期。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4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內容、核心、依據和重要地位?(1)、內容: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2)、核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簡稱: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3)、依據: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4)、重要地位: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5為什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才能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和提高國際地位。▲6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本內容?基本內容: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7為什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四項基本原則是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障。是我們的立國之本,是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8改革開放的意義?①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歷史性決策。②堅持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各項制度,這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和目標,是新時期中國最鮮明的特征。改革將進一步破除我們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增添新的活力。③對外開放,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9為什么要實行對外開放?①我們生活在一個開放的時代。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封閉就會落后,開放才能發展。②對外開放,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③當前,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程度,不但大量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人才,而且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10、為什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20多年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證明,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社會主義制度經受嚴峻考驗、顯示出強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證。在新世紀的正程中,我們仍然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不斷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四、合作探究材料一:鄧小平同志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br/>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擺在首位?!?br/>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br/>材料二:“5畝多地的玉米,1個半小時就收割完,還直接送回家,秸稈也打得夠碎?!?011年9月20日,一臺玉米秸稈還田機正在兗州市大安鎮二十里堡村村民劉天喜的玉米地里忙碌著。兗州是我國農機化水平較高的地區,糧食生產已全面實現機械化。但在我國西部廣大貧困地區,牛馬車、人力車、鐮刀、鋤頭等老式生產工具仍是他們秋收的主要用具。我國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為美國的4.38%;2004年全國就業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僅占7.2%;我國產業發展的對外技術依賴程度很高,一般在50%以上,發達國家在30%以下,美國和日本只有5%左右。1、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講話都強調了一個什么觀點?2、結合材料二分析我們為什么要強調這一個觀點?五、當堂達標選擇題(選擇題部分,側重基礎,都是應知應會的重要考點,同學們只要基礎知識扎實,審題清楚,得分較容易。相信我能行!如果丟分的話,請對照一下屬于下列主要失分原因的哪一種: 基礎知識不扎實 審題不清,粗心大意 沒有必要的解題技巧。)1.200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萬億元,比2002年增長71.4%,從世界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7703元增加到2008年的1578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4761元。在過去5年中,載人航天飛機和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這表明 ( )①我國已躋身于世界強國行列 ②我國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③我國綜合國力明顯增強 ④我國人民生活不斷改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是因為我國現階段 ( )①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發展還不平衡 ②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 ③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④人民的溫飽問題還沒解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我國現階段生產水平比較低,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 ( )①有的地方、有的部門生產方式落后,手工勞動比較普遍 ②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 ③生產力水平西部地區比東部地區落后 ④在我國,工農業生產主要還是手工勞動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我國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僅為美國的4.38%、日本的4.07%、德國的5.56%。這是因為我國 ( )A.我國經濟發展慢,資源相對短缺 B.勞動力不足,生產者積極性不高C.科學技術水平低,知識創新和技術能力不足 D.城市人口少,農村人口多5、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 ( )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B.自力更生,艱苦創業C.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D.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6、入世5年來,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兩倍,排名躍居世界第3位。入世后,世界500強企業中480多家在華投資。目前在外企就業的人員已經超過2500萬人,員工收入逐年增加。材料表明:( )①實行對外開放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②我國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于對外貿易的增長 ③堅持對外開放,老百姓得到實惠多多 ④對外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立國之本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7.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之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因為四項基本原則是 ( )①我國的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②是我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③社會主義事業和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④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是我們當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8.30年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證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經受著嚴峻考驗、顯示出強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證是 ( )A.毫不動搖地堅持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B.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的政策C.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 D.堅定不移地保護資源和環境9.十七大報告鮮明提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下列對改革開放認識正確的是 ( )①改革開放是黨的基本路線的一個基本點 ②改革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③改革開放是我國的立國之本 ④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六、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