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分類-------展示課教學設計 一、新課程標準 1、核心概念:①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可以根據特征將生物進行分類。 ②為了科學地將生物進行分類,弄清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生物學家根據生 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它們劃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不同等 級?!胺N”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2、內容標準: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 二、內容分析 1、教材分析:本節是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北師大版)八(下)第二十二章第一節內容。本節教材首先請學生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體會生物分類的重要意義,然后,學習科學家對生物分類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識到科學家是如何對生物進行分類的。接著介紹了生物檢索表的編制方法,并通過相應的活動促使學生學習編制一份簡單的生物檢索表。此外,教材還通過實例說明按照一定的規律對生物統一命名的重要性。最后,教材展示了現在比較流行的五界分類系統。本節本人認為安排一課時即可。 重要概念及事實性知識 重要概念:①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可以根據特征將生物進行分類。②為了科學地將生物進行分類,弄清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生物學家根據生 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它們劃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不同等級?!胺N”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支撐的次級概念及事實性知識: A.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可以根據特征將生物進行分類。 A1.地球上最早的細胞生命形式是細菌。 A2.經歷漫長的演變過程,逐漸形成了現代地球上多種多樣的生物。 A3.我們在認識生物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生物的某些特征將其分類,這就是生物分類。 B.為了科學地將生物進行分類,弄清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生物學家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 程度,把它們劃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不同等級?!胺N”是最基本的分類 單位。 B1.我們可以依據生物性狀的差異程度和親緣關系的遠近來對生物進行分類 B1.1生物學家將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依次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7個等級。 B1.2“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B1.3生物的分類單位越大,包括的生物物種越多,生物之間的共同特征越少,反之 亦然。 B2.為了便于用統一標準識別生物,可以依據生物特征的差異,編制出生物檢索表。 B3.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亂,便于研究、交流我們應該使用雙名法給生物命名。 C.很多生物學家認為可以用五界分類系統來對生物進行分類。 C1.人們對生物分界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入、不斷發展的過程。 C2.很多生物學家認為可將生物分為五大類群: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 菌界和動物界。 C2.1每界生物都有其代表性的生物類群。 C2.2這樣的分類方式是以生物的結構特點或營養方式為依據的。 C3.除了五界分類系統還有其他的生物分類方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自研并展示課本內容,說明生物分類的依據,概述生物分類的階層系統。 (2)觀看物品分類的圖片并思考,說出生物分類的重要意義。 (3)分析犬的分類等級圖,得出生物分類階層系統的特點。 (4)自研課本內容,簡述檢索表的編制依據和方法,以及雙名法的規定和給 生物命名的意義。 (5)閱讀課本,概述生物的五界分類系統,列舉各界主要類群。 2、能力目標: (1)觀察圖片,嘗試用一定的方法對生物進行分類。 (2)模仿書本中檢索表的編制,制作一個檢索表區分活動中的生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觀看圖片,體驗多彩的生物世界。 (2)了解生物分類系統的發展過程,認同生物的分界是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3)參與討論病毒的分類,認同我們應該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1)試著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 (2)會編寫簡單的分類檢索表,知道生物命名的要求。 難點:編寫簡單的分類檢索表 五、學情分析: 學生在之前學習了生物的進化,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是由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逐漸演化而來,也在上學期學習了病毒、細菌和真菌類群的主要特征。平時的生活中也通過各種圖書、電視等渠道對多彩的生物世界有了初步的認識,已經具備了學習生物分類的理論基礎。經過上一節課的自研,完成了導學案,并對導學案中的問題進行了合作和探究,具備了展示、交流學習成果的條件。 教學策略選擇: 在上一節課已經進行了自研的基礎上,本節課可將課本知識點分解成若干個展示單元。布置展示任務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從中發現學生在概念理解上的不足,針對性的進行補充講解。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能促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和目標達成 導 入 1、展示圖片并提出問題:這兩位同學在找書時誰比較快?為什么?提出:分類的重要性 2、展示圖片,說明生物的種類繁多,為了方便認識,我們也需要給生物進行分類。 觀察圖片,嘗試解釋生活中的實例。 從學生的生活引入新課,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發思考。達成目標感受多彩的生物世界,并認識到生物分類的重要意義。 展 示 單 元 一 引導進行展示活動一,同時播放ppt中的展示內容,提示學生關注展示內容。在展示過程中時刻注意學生的展示,標注出需要補充和糾正的地方。對學生的展示做補充和評價。 展示一些圖片請其他組同學對其進行分類。 簡述生物的分類依據,用一個簡單的圖形說明生物分類的階層系統。 設計一個和本知識點有關的習題 讓學生閱讀課本,自主、合作、探究,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了解并嘗試說明生物分類的階層系統,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目標達成:自研并展示課本內容,說明生物分類的依據,概述生物分類的階層系統。 觀察圖片,嘗試用一定的方法對生物進行分類。 展 示 單 元 二 引導進行展示活動二,同時播放ppt中的展示內容,提示學生關注展示內容。在展示過程中時刻注意學生的展示,標注出需要補充和糾正的地方。 回答有關“犬的分類系統圖”的相關問題 利用簡單的圖形總結生物分類階層系統的特點。 設計一個有關生物分類特點的習題 利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并且讓學生展示,發現學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及時補充。 目標達成:分析犬的分類等級圖,得出生物分類階層系統的特點。 展 示 單 元 三 引導進行展示活動三,同時播放ppt中的展示內容,提示學生關注展示內容。在展示過程中時刻注意學生的展示,標注出需要補充和糾正的地方。 簡述生物檢索表的編制依據和編制方法。 模仿課本31頁的檢索表制作一個自己的檢索表用于區分這些植物(要求和課本分類方法不同),并說明自己分類的依據。 自研課本學習生物檢索表的編制依據和編制方法。相互交流討論具體怎樣編制檢索表。最后模仿嘗試編制自己的檢索表,同時也能體會生物的分類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目標達成:自研課本內容,簡述檢索表的編制依據和方法 展 示 單 元 四 引導進行展示活動四,同時播放ppt中的展示內容,提示學生關注展示內容。在展示過程中時刻注意學生的展示,標注出需要補充和糾正的地方。 簡述生物命名的重要意義。 簡述雙名法的命名要求及其創立過程。 查閱資料,完成32頁表格根據表格制作檢索表。 自研課本提高效率,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查閱資料完成表格,以表格為基礎合作、研究制作檢索表。 目標達成:簡述雙名法的規定和給生物命名的意義。 模仿書本中檢索表的編制,制作一個檢索表區分活動中的生物。 展 示 單 元 五 引導進行展示活動五,同時播放ppt中的展示內容,提示學生關注展示內容。在展示過程中時刻注意學生的展示,標注出需要補充和糾正的地方。 教師請學生閱讀課后小資料,并說明生物的分類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同時生物的分類方法有很多,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概述生物五界分類系統 說出各界生物的主要類群及結構特點 嘗試說出五界分類系統的分類依據 病毒為什么不在五界分類系統中? 自學并嘗試解說生物的五大界,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合作、交流五界分類系統的分類依據,加深了學生對五大界生物的理解。 目標達成:閱讀課本,概述生物的五界分類系統,列舉各界主要類群。 了解生物分類系統的發展過程,認同生物的分界是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參與討論病毒的分類,認同我們應該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問題。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進行總結和回顧 學生回憶總結 最后回憶本節課的知識,幫助學生形成本節的知識體系。 八、板書設計: 第1節 生物的分類 90487517145 生物分類的階層系統:界門綱目科屬種 生物檢索表 生物的分類 生物的命名:雙名法 240030043815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生物的五界分類系統 植物界 真菌界 動物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