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長興縣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質量調研試卷九年級社會思品(分值:80分;考試時間:80分鐘)試 卷 Ⅰ選擇題(1-10題每題1分,11-20每題2分,共30分)1.我們生活在社會中,都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責任產生于A. 生活中的傳統習俗 B. 法律所規定的各項制度C. 對他人許下的諾言 D. 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2. 當我們承擔責任時,也會感受到責任沉甸甸的分量。因為承擔責任意味著①付出時間 ②花費金錢 ③付出精力 ④可能受到責備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3.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承擔的責任。在選擇自己承擔的責任時,應該①有自立自強的勇氣和信念②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智慧③考慮付出的代價少,得到的回報多④對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進行正確評估,并作出最合理的選擇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4. 自覺承擔責任,就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這是因為在反思中,我們①將會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責任 ②將會更好地履行責任③能在承擔責任中不斷成長 ④能得到我們所要的一切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5. 歷史結論的提出,必須言之有理、論之有據。下列歷史結論,正確的是A.《雅爾塔協定》的簽訂,標志著聯合國的成立B.古巴導彈事件的發生,標志著“冷戰”的開始C.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發展中國家經濟上已經完全擺脫發達國家的控制D.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標志著東西方兩大集團對峙格局的終結6. 小張以中國外交史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他發現2011年是我國某一重大外交事件發生40周年,這一外交事件是指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C.中美簽署《聯合公報》D.亞太經和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行7. 1957年10月,實現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美好愿望的是A. 武漢長江大橋 B. 南京長江大橋 C. 錢塘江大橋 D. 杭州灣跨海大橋8. “耕者有其田”一直是中國農民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后,夢想變成了現實。讓中國人民實現這個夢想的是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 D. 土地改革,消滅封建土地制度9. 有人根據右圖編了一首順口溜:“一棵玉米沖九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嚇得月亮直彎腰。”這首順口溜說明( )① 這是人民公社化運動的表現②中國人民急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迫切愿望③當時我國普遍存在的違背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浮夸風現象④我國在糧食生產方面的高超技術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0. 下列選項中哪一項已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A. 科技創新 B. 新產品的市場占有額C. 進出口貿易額 D.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1. 下列對聯中體現了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是A. 改革開拓致富路,開放打通幸福門 B. 勤勞本是搖錢樹,節儉實為聚寶盆C. 互助互愛老鄰居,同心同德新家庭 D. 少生風氣興華夏,優育春雨潤心田12. 下列選項能體現對外開放這一基本國策的是“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評選結果揭曉2011年聚焦“水利”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發布2011年4月13日至14日,胡錦濤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1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于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 辛亥革命的勝利 C.上個世紀五十年代 D.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4. 大陸熊貓“團團”“圓圓”抵達臺灣,受到臺灣民眾的熱烈歡迎,也使人民更加期盼兩岸的團圓。實現兩岸人民真正“團圓”的政治基礎是A.建立愛國統一戰線 B.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C.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D.全面實現“通郵、通航、通商”15. 有關中國科普現狀的調查資料表明:50個中國人中只有1人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比發達國家落后二三十年。這一數字警示我們①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②把教育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③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④要大力普及科技知識,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精神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16. 2010年3月19日到20日,我國16省市約1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2.7億人口遭沙塵天氣侵擾。“滿城盡是黃金沙”,致使沙塵天氣肆虐的因素可能有:①生態破壞 ②過度放牧 ③環境污染 ④土地荒漠化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7. 地理優勢與國家對外政策的有機結合,是蘇、滬、浙、閩四省(直轄市)比皖、贛兩省率先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這里的“國家對外政策”是指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首先在沿海地區推行對外開放C.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D. 東部地區率先實行經濟體制改革18. 國家發改委起草了《關于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并與10月9日全文公布,向社會征求意見。其基本原則是用電少得居民少負擔,用電多的居民多負擔。實行階梯電價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原則A.共同性原則 B. 公平性原則 C. 持續性原則 D. 平等性原則《2009年中國人口構成情況表》性別 城鄉 年齡男性 女性 城鎮 鄉村 14歲以下 15—59歲 60歲以上51.4% 48.6% 46.5% 53.4% 18.5% 69.0% 12.5%19. 讀《2009年中國人口構成情況表》,表內數據表明①我國人口文化素質低 ②男女性別比例失衡 ③農村人口多 ④老齡化問題嚴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 浙江省地域狹小,但擁有廣闊的海域,海岸線總長居全國第一,近海漁場可捕撈量居全國第一,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蘊藏量居全國前列。這表明我省①發展海洋經濟潛力巨大 ②海洋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③資源開發應從陸地走向海洋 ④開發海洋是發展經濟的唯一選擇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試 卷 Ⅱ21.(10分)材料一:2011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新聞,2010年我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397983億元,相當于全球GDP的8.5%,并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材料二:2011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會議指出,要實施“十二五”規劃,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材料三:“十二五”規劃與此前的規劃有著不少的差距,過去的規劃追求“國強”,而“十二五”規劃更多地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巨大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我國制定“十二五”規劃的依據是什么?(2分)(3)在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過程中,為什么要深化改革開放?(2分)(4)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徑是什么?為什么?(4分)22.(8分)材料一: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發射,它的發射標志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它是中國空間站的起點,標志著我國已經擁有建立初步空間站,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材料二:我國與發達國家有關情況比較內容國家 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貢獻率 對外技術依存度 萬人專利擁有量(件)發達國家 70%以上 30%以下(美、日5%以下) 美國[ 德國 日本1760 1750 1500中國 39% 50%以上 10結合材料內容,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材料一中“天宮一號”成功發射與我國堅持什么戰略有關?(2分)(2)我國要實施上述戰略,關鍵是什么?(2分)(3)材料二說明了什么?(2分)(4)你認為中學生應怎樣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2分)23.(10分)九年級的小亮同學就1949—1978年的這段歷史,畫了一個年代尺,并根據這段歷史的特點,提出了如下問題,請你參與回答(1)請說出第①階段中我國經濟建設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列舉所取得的成就。(2分)(2)說說第②階段中,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歷的挫折。(2分)(3)請你對第③階段的十年作一個簡要的評述。(2分)(4)1978年后我國的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怎樣的歷史新時期?該時期開始的標志是什么?(2分)(5)回顧這段歷史,你可以得出一個怎樣的結論?(2分)24.(9分)材料一:60年前,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志愿軍應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的請求赴朝鮮戰場,與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武器的美軍進行殊死較量。經過三年戰爭,美軍被迫在《朝鮮停戰協議》上簽字,中朝取得勝利。材料二:60年后,戰爭的陰云依然籠罩在朝鮮半島。天安號事件、美國三大航母集結西太平洋,韓國連續進行軍事演習,半島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朝鮮方面則強硬表示,已經做好要打一場“核武圣戰”的準備。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1分)60年前,中美之間展開的一場殊死較量指什么事件?中國出兵的目的是什么?(2分)結合材料二,說說造成60年后朝鮮半島局勢依然緊張的因素有哪些?解決上訴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4分)今天,中國為解決朝鮮半島的問題可以做些什么?(2分)25.(13分)2011年的“兩會”,備受國人和世界的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回眸“十一五”】“十一五”規劃主要指標實現情況指標 規劃目標 實現情況國內生產總值(%) 7.5 11.2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 20 19.1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 二氧化硫 10 14.29化學需氧量 10 12.45耕地保留量(億公頃) -0.3 -0.13結合表格內容,說明我國“十一五”期間完成上述指標的基本情況。(4分)【熱議“十二五”】“兩會”期間,網友“再登高峰”和“惠風和暢”在某論壇中爭論“十二五”規劃中增加“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和“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約束性指標的利弊:“再登高峰”:增設這兩個約束性指標,將會阻礙經濟發展,不利于社會和諧。“惠風和暢”: 增設這兩個約束性指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但可能會影響經濟建設的步伐。針對兩位網友的爭論內容,請提出你自己的觀點,并結合我國的相關國情,運用所學知識,闡述你的觀點的正確性。(7分)【踐行“十二五”】“十二五”規劃規定:“十二五”期間,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面對這些指標,高能耗企業必須積極采取哪些有效的應對措施?(2分)答案一、選擇題(1-10題每題1分,11-20每題2分,共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C A D B A D A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C C A C B B D B二、非選擇題 (共50分)21.(10分)(1)開辟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分)(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3)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2分)(4)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4分)22.(8分)(1)科教興國戰略 (2)科技創新、教育創新。(3)我國科學技術(科學創新)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或我國科技創新不足)(4)刻苦學習,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敢于質疑,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困難面前,不退縮,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尋找克服困難的辦法。23.(10分)(1)土地改革、社會主義改造、一五計劃均可,并寫出影響(2分)(2)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3)內亂,給黨和國家帶來嚴重損失(2分)(4)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或改革開放(1分)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分)(5)社會主義在曲折中前進(2分)24.(9分)(1)和平問題(1分)(2)抗美援朝(1分) 保家衛國(1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地區沖突;核威脅(2分)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2分)(4)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敦促朝韓兩國用談判的方式解決沖突(2分)25.(13分)(1)我國積極快速發展;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減少了環境污染;保護了耕地。(4分)(2)我認為,增加這兩個約束性指標,不但體現了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而且能推動經濟建設的步伐(2分)因為,人與自然和諧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特征之一。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2分)現階段,我國環境污染形勢嚴峻,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破壞人與自然和諧。(2分)所以增設這兩個約束性指標,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分)(3)利用科學技術,開源節流;開發新能源;發展循環經濟。(2分)19781976196619581949③②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