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5.4.2《細菌》 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5.4.2《細菌》 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第二節《細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描述細菌的基本形態。
2.識記細菌的結構特點,通過比較推測出細菌的營養方式。
3.理解細菌的生殖方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探究過程和分類、計算等活動等培養學生的探究實驗設計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同科學的新發現是建立在縝密的思維和精細的實驗基礎上的觀點。
2.認同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為初中二年級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生物圈中的植物和動物,掌握了細胞的基本結構;已學會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等研究生物學的方法,具備了獨立學習本節課部分內容的知識和能力。雖然學生對某些細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對細菌的繁殖、結構特點、營養方式的知識,缺乏認識,難以理解。
三、教學重點
1.細菌形態結構的特點。
2.細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
四、教學難點
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的設計。
五、教學準備
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并制作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師:有一類生物,它幾乎可以適應地球上的任何環境,所以在空氣中、地底下、水中、動植物體內都有它的蹤跡。它們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者分解者的角色,同學們知道這類生物是什么嗎?
生:細菌真菌。
師:是的,這節課我們就來走進細菌的世界。首先我們先通過一個小視頻初步感知一下細菌。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談自己的收獲。
播放視頻《漫說細菌》,學生觀看視頻,談自己對細菌的了解。
(二)自主學習,探討交流
師:有時候家里的飯或菜做多了,我們常擔心什么?圖片展示一盆肉湯新鮮和變質后的對比照片,提出問題:肉湯變質是什么引起的呢?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教材71頁的內容,小組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細菌是怎樣發現的呢?
2.細菌是從哪里來?
3.巴斯德還有那些主要貢獻?
師:第一個問題很簡單,我們可以從課本上找到答案,世界上最早發現細菌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他自制了世界上第一臺顯微鏡,在一位從未刷過牙的老人牙垢上看到了這些微小生物。從此人們知道了細菌的存在。
師:對于“變質肉湯中的細菌是從哪里來的?”這一問題,歷史上曾有兩種假設。
1.假設1:在19世紀中期以前,人們普遍認為肉湯變質是因為肉湯里自然就會形成細菌。也就是說,肉湯里的細菌是由肉湯里的物質形成的,這種說法被稱為“自然發生說”。許多知名的科學家都支持這一說法,如古希臘的學者亞里斯多德,甚至連17世紀的大科學家哈維和牛頓,都支持這種觀點。
假設2:有一個人,他就不這么認為。他認為變質肉湯中的細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這個人就是當時法國的科學家,叫巴斯德。
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巴斯德設計了一個非常巧妙的實驗,即著名的鵝頸瓶實驗。下面我們通過動畫模擬一下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請同學們認真觀看,找到巴斯德實驗設計的巧妙之處。
(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實驗步驟,如先放入肉湯,再拉出鵝頸,之后還要煮沸等)。
3.教師展示當年巴斯德的實驗結果,讓學生描述實驗現象。進一步說明:實際上放在鵝頸瓶中的肉湯經過很長時間也沒有腐敗,有的甚至長達四年。而放在普通燒瓶中的的肉湯,幾天就腐敗了。
4.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變質肉湯中的細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進一步提問:怎么能讓鵝頸瓶中的肉湯也腐敗呢?
學生能夠答出去掉鵝頸瓶的鵝頸或是晃動瓶子,讓細菌進入肉湯中,肉湯就會腐敗。
學生補充巴斯德在微生物學領域的其他貢獻:他還發現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種),又因為他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5.現在我們知道了細菌的來源,細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那么你認為細菌是什么樣子的呢?引出細菌的形態。
(三)細菌的形態
1.師:大家看看周圍,能看見細菌嗎?為什么看不見呢?那細菌有多小呢?
一個小米粒的體積相當于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還有一個例子,2000~4000個細菌并排起來,可以穿過縫衣針上的小孔。細菌為什么這么小呢?細菌的個體均為單細胞,十分微小。測量細菌的大小,需要采用一種稱為微米的單位,1000微米等于1毫米。展示在一個大頭針尖上逐級放大的細菌。
細菌是單細胞,個體十分微小,肉眼是看不到單個細菌的,要看到單個的細菌,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回答:用顯微鏡。第一個用顯微鏡觀察并描述細菌的人就是列文虎克。他用自己制造的顯微鏡觀察了許多微小的生物,細菌就是其中的一種。圖示光學、電子顯微鏡下細菌的照片,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科學的發展,從而使人們對生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2.許多細菌就是根據它們的形態等特征來命名的。由一些實例引出細菌的名稱,如醋酸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同種類的細菌形態不同,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不是相同的呢?
(四)細菌的結構和營養方式
1.教師先讓學生回憶植物細胞的結構,學生能夠答出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葉綠體、液泡和細胞核。
2.圖示并講解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菌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也沒有葉綠體。再講述細菌的特殊結構:有的細菌還有莢膜,有的細菌有鞭毛。這些特殊結構各有什么作用呢?學生能夠回答出鞭毛可以通過擺動幫助細菌運動,莢膜具有保護作用。
3.學生填表比較植物、動物細胞和細菌的結構,引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植物細胞具有葉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這種營養方式稱之為自養。與自養相對的營養方式是異養,即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細菌沒有葉綠體,那它是怎樣獲取營養的呢?學生能夠回答出異養,教師可以補充說絕大多數細菌都是異養。提問細菌是生態系統中的什么角色?學生能夠答出分解者。
4.巴斯德的實驗已經證明:細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這在生物學上稱之什么?學生能夠答出生殖或繁殖。那么細菌是怎樣生殖的呢?
(五)細菌的生殖
1.教師結合圖示講述細菌分裂生殖的過程,其實細菌的分裂生殖就是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長大后又能進行分裂。
2.教師提問:在營養充足、溫度適宜的條件下,細菌20~30分鐘就能分裂一次,那么細菌是不是可以無限增殖呢?如果可以無限增殖的話,按20分鐘繁殖一代計算,48小時后,細菌的重量就是地球的4000倍了。為什么細菌不能無限增殖呢?
學生回答:營養、溫度等生存條件不會總處于最適宜的狀態。
教師出一道計算題:假如你手上此時有100個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計算,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4小時后,你手上的細菌數目是多少?
學生計算:有25600個。從而使學生意識到勤洗手、講衛生的重要性。
(六)有的細菌能形成芽孢
師:一般細菌在100
℃的高溫下煮10分鐘就被殺死了,那么為什么外科手術消毒時要將手術器械在140
℃高溫下滅菌2~3小時呢?由此問題來引出芽孢。有的細菌在環境不利時能形成芽孢,芽孢是一些細菌在生長發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而形成的休眠體。芽孢能抵抗惡劣的環境,能耐受高溫,低溫和干燥。芽孢又輕又小,可以隨風飄散,當環境適宜時,又能萌發成細菌。
播放芽孢的小影片。
(七)總結
將本節所涉及的內容:細菌的發現、細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生殖方式、芽孢等內容進行總結,學生談收獲。
(八)學以致用
引導學生完成大屏幕上的幾個小題。
七、板書設計
第二節?
?細菌
一、細菌的發現
二、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
?
1、形態、球形、桿形、螺旋形
?
?
2、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
特殊結構:莢膜、鞭毛
三、營養方式:異養
四、細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中县| 新田县| 东山县| 邵阳市| 成安县| 项城市| 海南省| 怀宁县| 绍兴市| 沙雅县| 确山县| 阜平县| 华容县| 琼结县| 佳木斯市| 柳州市| 陕西省| 大方县| 明溪县| 当涂县| 淮滨县| 株洲市| 沂南县| 巢湖市| 桦川县| 望城县| 漠河县| 沽源县| 水富县| 汉川市| 绥化市| 耿马| 三穗县| 义马市| 湖口县| 龙川县| 雷波县| 志丹县| 瑞丽市| 天门市|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