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末復習專題(5) 密度—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期末復習專題講義(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末復習專題(5) 密度—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期末復習專題講義(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簡介

浙教版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專題——密度
例題分析:
1、某鋼瓶內的氧氣密度為6kg/m3?,
一次氣焊用去其中的1/3,則瓶中剩余氧氣的密度為(???
)
A
.4kg/m3
B
.6kg/m3
C
.2kg/m3
D
.無法確定
考點:密度公式運用;
分析:
首先根據計算出原來氧氣的質量,然后再根據計算剩余氧氣的密度:
解:設氧氣瓶的體積為,則,原來氧氣的質量為:
;
剩余氧氣的質量:;
剩余氧氣的體積不變,還是;
那么剩余氧氣的密度:;
故,選A;
2、
甲物質的密度為2g/cm3?,
乙物質的密度為5g/cm3?,
各取一定質量的甲、乙混合后的混合液密度為3g/cm3。假設混合前后總體積保持不變,則所取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之比為(???
)
A
.2∶5
B
.5∶2
C
.4∶5
D
.5∶4
考點:密度公式的運用;
分析:
混合物的總質量等于兩種物質的質量之和,混合物的總體積等于兩種物質的體積之和,據此列方程計算即可;
解:混合物的總體積等于兩種物質的體積之和,即,;
;
;
∴;
故,選C;
3、某同學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時,記錄實驗的數據如表。這種|液體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質量分別是(???
)。
液體與量杯的質量m/克
30
50
70
液體的體積V/厘米3
10
30
50
A
.3.0×103、10克
B
.1.7×103、10克
C
.1.4×103、20克
D
.1.0×103、20克
考點:密度公式的運用;
分析:
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結合密度公式:,代入表格中兩組數據,列出方程式聯立計算即可;
解:根據表格數據可知:
當液體體積為時,總質量為;
根據:,得到:
①;
當液體體積為時,總質量為;
根據:,得到:
②;
由①、②兩式得:,;
故,選D;
4、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甲、乙兩個實心均勻圓柱體,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
若沿水平方向將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切去質量恰好相等,那么甲、乙密度以及甲、乙切去前的質量關系(???

A
.ρ甲>ρ乙?,
m甲>m乙
B
.ρ甲>ρ乙?,
m甲<m乙
C
.ρ甲<ρ乙?,
m甲<m乙
D
.ρ甲<ρ乙?,
m甲>m乙
考點:密度公式得應用;
分析:
⑴根據:比較切去體積的大小,再根據密度公式:比較密度的大??;
⑵比較原來兩個圓柱體的高度關系,從而判斷他們的質量大??;
解:⑴根據圖片可知,兩個圓柱體的底面積:,切去的高度:,根據公式:,可知,切去的體積:。
根據公式:,可知,當切去的質量相等時,密度:;
⑵根據前面的信息可知,高度相等的兩個圓柱體質量相等。原來沒有切去時,甲的高度大于乙的高度,那么,質量:;
故,D正確,而A、B、C錯誤;選D;
5、學習密度知識后,小明用實驗測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驟及流程如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空燒杯的質量為40g
B
.量筒中酸奶的質量為112.4g
C
.量筒中酸奶的體積為100
D
.按如圖步驟測出的酸奶的密度偏大
考點:液體密度的測量
分析:
⑴物體的質量=發麻質量+游碼質量;
⑵根據乙圖讀出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然后根據酸奶質量=總質量-燒杯質量計算即可;
⑶根據量筒示數得到酸奶的體積;
⑷將燒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時,由于燒杯壁上會殘留部分酸奶,因此測得的酸奶體積偏小,根據密度公式:可知,酸奶質量不變,那么密度增大;
解:
A中,根據甲圖可知,空燒杯的質量為:,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中,根據乙圖可知,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為:,那么酸奶的質量為:,因為燒杯壁會殘留部分酸奶,所以量筒中酸奶的質量減小了,小于,故,B錯誤符合題意;
C中,量筒的分度值為,那么量筒中酸奶的體積為,故,C正確不合題意;
D中,按如圖步驟測出的酸奶密度偏大,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6、小浦想知道柑橘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將柑橘帶到學校實驗室,用天平、溢水杯來測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測出一個柑橘的質量是119克,測得裝滿水的溢水杯的總質量是380克;然后借助牙簽使這個柑橘浸沒在溢水杯中,當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著測得溢水杯的總質量是240克。
(1)
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質量是多少?
(2)
柑橘的體積是多少?
(3)
柑橘的密度是多少?
(4)
小浦用這種方法測出的柑橘的密度與柑橘的實際密度比較,是
(填偏大、偏小)
分析:
⑴溢出水的質量等于裝滿水的總質量與去除柑橘后剩余水和燒杯總質量的差,即:;
⑵柑橘的體積等于派開水的體積,即:;
⑶根據公式:,計算柑橘的密度;
⑷納出柑橘時,肯定會帶出部分水,因此測得柑橘的體積就是它的體積與帶出水的體積之和,即體積偏大,那么計算出的密度會偏??;
解:
⑴溢水杯中水的質量是:;
⑵柑橘的體積:;
⑶柑橘的密度:;
⑷小浦用這種方法測出的柑橘的密度與柑橘的實際密度比較,偏小。
7、小李測量雨花石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
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應將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調,使橫梁平衡;
(2)
如圖乙所示,雨花石的質量為________g;
(3)
將雨花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靜止時液面情況如圖丙所示,則雨花石的密度是多少?
(4)
小李根據所測數據,在圖丁上描出一個對應的點A,接著他又換用另一石塊重復了上述實驗,將所測數據在圖上又描出了另一個對應的點B,若A、B分別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塊的密度,則A的密度________(選填“>”、“=”或“<”)B的密度。
考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書;密度公式的應用;固體密度的測量;
分析:
⑴平衡螺母總是向輕的那端調節;
⑵雨花石的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
⑶首先根據量筒的示數之差計算出雨花石的體積,然后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密度即可;
⑷同種物質的密度相同,因此,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成正比,圖像就像一條通過坐標原點的直線;將兩個點分別于遠點O連接,然后比較密度大小即可;
解:
⑴天平的指針偏右,說明右盤重,左盤輕,因此平衡螺母向左調節即可;
⑵砝碼質量為:,游碼質量為,那么雨花石的質量為:;
⑶石塊的體積為:;
石塊的密度為:;
⑷將A、B兩點分別與遠點O連接,得:
根據上圖可知,當體積相同時,A的質量大于B的質量,那么;
習題強化:
1、設有密度為和的兩種液體可以充分混合,且?,
若取體積分別為和的這兩種液體混合,且,
并且混合后總體積不變。則混合后液體的密度為(?
A??)
A
.?
B
.
C
.
D
.
2、甲、乙兩個實心球的質量之比為3∶1、體積之比為1∶3,則它們的密度之比為(??D?
)
A
.1∶1
B
.2∶3
C
.1∶9
D
.9∶1
3、三種均勻物質的質量之比為1∶2∶3,體積之比為3∶2∶1,則這三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C?
)
A
.1∶2∶3
B
.2∶3∶6
C
.1∶3∶9
D
.3∶2∶1
4、甲、乙兩金屬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
將等質量的甲、乙兩金屬制成合金,則合金密度為(??C?

A
.
B
.
C
.
D
.
5、將兩種不同濃度的硫酸等質量混合,混合液的密度為;等體積混合,混合液的密度為;將兩種不同濃度的酒精等質量混合,混合液的密度為;等體積混合,混合液的密度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D

A
.
B
.
C
.
D
.
6、小明通過實驗測量植物油的密度。
(1)
小明同學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天平平衡時,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后,發現指針在分度盤前左右不停地擺動,擺動幅度如圖甲所示,則可判定他下一步應該進行的具體操作是
橫梁左、右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

(2)
小明將天平調節平衡后,就按乙、丙、丁圖的順序進行實驗。根據圖中數據計算:植物油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112
克,該植物油的密度為
千克/米3。
(3)
小明按上述步驟進行正確操作,實驗得到的密度值比實際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小明為了減小誤差,對實驗進行了改進。
①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植物油的總質量m1;
②將待測植物油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植物油的總質量m2;
③將燒杯中一部分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測出這部分植物油的體積V。
以上改進后的實驗操作正確順序應是
②③①
(填字母代號),計算植物油密度的表達式:ρ=
。
(4)
有一架托盤天平,沒有游碼,最小砝碼為100毫克,用這架天平稱量某物體時,當在右盤中加入36.20克砝碼時,天平指針向左端偏1小格;如果在右盤中再加入100毫克的砝碼時,天平指針則向右端偏1.5小格,那么被測物體的質量為
36.24
克。浙教版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專題——密度
例題分析:
1、某鋼瓶內的氧氣密度為6kg/m3?,
一次氣焊用去其中的1/3,則瓶中剩余氧氣的密度為(???
)
A
.4kg/m3
B
.6kg/m3
C
.2kg/m3
D
.無法確定
考點:密度公式運用;
分析:
首先根據計算出原來氧氣的質量,然后再根據計算剩余氧氣的密度:
2、
甲物質的密度為2g/cm3?,
乙物質的密度為5g/cm3?,
各取一定質量的甲、乙混合后的混合液密度為3g/cm3。假設混合前后總體積保持不變,則所取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之比為(???
)
A
.2∶5
B
.5∶2
C
.4∶5
D
.5∶4
考點:密度公式的運用;
分析:
混合物的總質量等于兩種物質的質量之和,混合物的總體積等于兩種物質的體積之和,據此列方程計算即可;
3、某同學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時,記錄實驗的數據如表。這種|液體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質量分別是(???
)。
液體與量杯的質量m/克
30
50
70
液體的體積V/厘米3
10
30
50
A
.3.0×103、10克
B
.1.7×103、10克
C
.1.4×103、20克
D
.1.0×103、20克
考點:密度公式的運用;
分析:
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結合密度公式:,代入表格中兩組數據,列出方程式聯立計算即可;
4、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甲、乙兩個實心均勻圓柱體,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
若沿水平方向將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切去質量恰好相等,那么甲、乙密度以及甲、乙切去前的質量關系(???

A
.ρ甲>ρ乙?,
m甲>m乙
B
.ρ甲>ρ乙?,
m甲<m乙
C
.ρ甲<ρ乙?,
m甲<m乙
D
.ρ甲<ρ乙?,
m甲>m乙
考點:密度公式得應用;
分析:
⑴根據:比較切去體積的大小,再根據密度公式:比較密度的大小;
⑵比較原來兩個圓柱體的高度關系,從而判斷他們的質量大??;
5、學習密度知識后,小明用實驗測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驟及流程如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空燒杯的質量為40g
B
.量筒中酸奶的質量為112.4g
C
.量筒中酸奶的體積為100
D
.按如圖步驟測出的酸奶的密度偏大
考點:液體密度的測量
分析:
⑴物體的質量=發麻質量+游碼質量;
⑵根據乙圖讀出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然后根據酸奶質量=總質量-燒杯質量計算即可;
⑶根據量筒示數得到酸奶的體積;
⑷將燒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時,由于燒杯壁上會殘留部分酸奶,因此測得的酸奶體積偏小,根據密度公式:可知,酸奶質量不變,那么密度增大;
6、小浦想知道柑橘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將柑橘帶到學校實驗室,用天平、溢水杯來測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測出一個柑橘的質量是119克,測得裝滿水的溢水杯的總質量是380克;然后借助牙簽使這個柑橘浸沒在溢水杯中,當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著測得溢水杯的總質量是240克。
(1)
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質量是多少?
(2)
柑橘的體積是多少?
(3)
柑橘的密度是多少?
(4)
小浦用這種方法測出的柑橘的密度與柑橘的實際密度比較,是
(填偏大、偏小)
分析:
⑴溢出水的質量等于裝滿水的總質量與去除柑橘后剩余水和燒杯總質量的差,即:;
⑵柑橘的體積等于派開水的體積,即:;
⑶根據公式:,計算柑橘的密度;
⑷納出柑橘時,肯定會帶出部分水,因此測得柑橘的體積就是它的體積與帶出水的體積之和,即體積偏大,那么計算出的密度會偏小;
7、小李測量雨花石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
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應將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調,使橫梁平衡;
(2)
如圖乙所示,雨花石的質量為________g;
(3)
將雨花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靜止時液面情況如圖丙所示,則雨花石的密度是多少?
(4)
小李根據所測數據,在圖丁上描出一個對應的點A,接著他又換用另一石塊重復了上述實驗,將所測數據在圖上又描出了另一個對應的點B,若A、B分別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塊的密度,則A的密度________(選填“>”、“=”或“<”)B的密度。
考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書;密度公式的應用;固體密度的測量;
分析:
⑴平衡螺母總是向輕的那端調節;
⑵雨花石的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
⑶首先根據量筒的示數之差計算出雨花石的體積,然后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密度即可;
⑷同種物質的密度相同,因此,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成正比,圖像就像一條通過坐標原點的直線;將兩個點分別于遠點O連接,然后比較密度大小即可;
習題強化:
1、設有密度為和的兩種液體可以充分混合,且?,
若取體積分別為和的這兩種液體混合,且,
并且混合后總體積不變。則混合后液體的密度為(?
??)
A
.?
B
.
C
.
D
.
2、甲、乙兩個實心球的質量之比為3∶1、體積之比為1∶3,則它們的密度之比為(???
)
A
.1∶1
B
.2∶3
C
.1∶9
D
.9∶1
3、三種均勻物質的質量之比為1∶2∶3,體積之比為3∶2∶1,則這三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
)
A
.1∶2∶3
B
.2∶3∶6
C
.1∶3∶9
D
.3∶2∶1
4、甲、乙兩金屬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
將等質量的甲、乙兩金屬制成合金,則合金密度為(???

A
.
B
.
C
.
D
.
5、將兩種不同濃度的硫酸等質量混合,混合液的密度為;等體積混合,混合液的密度為;將兩種不同濃度的酒精等質量混合,混合液的密度為;等體積混合,混合液的密度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
B
.
C
.
D
.
6、小明通過實驗測量植物油的密度。
(1)
小明同學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天平平衡時,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后,發現指針在分度盤前左右不停地擺動,擺動幅度如圖甲所示,則可判定他下一步應該進行的具體操作是
。
(2)
小明將天平調節平衡后,就按乙、丙、丁圖的順序進行實驗。根據圖中數據計算:植物油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克,該植物油的密度為
千克/米3。
(3)
小明按上述步驟進行正確操作,實驗得到的密度值比實際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小明為了減小誤差,對實驗進行了改進。
①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植物油的總質量m1;
②將待測植物油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植物油的總質量m2;
③將燒杯中一部分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測出這部分植物油的體積V。
以上改進后的實驗操作正確順序應是
(填字母代號),計算植物油密度的表達式:ρ=
。
(4)
有一架托盤天平,沒有游碼,最小砝碼為100毫克,用這架天平稱量某物體時,當在右盤中加入36.20克砝碼時,天平指針向左端偏1小格;如果在右盤中再加入100毫克的砝碼時,天平指針則向右端偏1.5小格,那么被測物體的質量為
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临江市| 麟游县| 漳州市| 香河县| 龙门县| 水城县| 阿城市| 北碚区| 聂荣县| 德清县| 泾阳县| 胶州市| 温泉县| 宜丰县| 汉沽区| 浦县| 乌兰浩特市| 陇西县| 虞城县| 吉林省| 平谷区| 花垣县| 遂昌县| 吉隆县| 准格尔旗| 西吉县| 齐齐哈尔市| 江达县| 邯郸市| 文化| 锡林郭勒盟| 石首市| 来安县| 东乌| 吉首市| 道真| 大同市| 尤溪县| 小金县|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