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末復習專題(4) 物質的特性—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期末復習專題講義(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末復習專題(4) 物質的特性—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期末復習專題講義(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簡介

第四章
物質的特性
【知識點提要與注意事項】:
一、物質的構成
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觀粒子。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中的一種,但不是唯一的一種,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還可以是原子、離子等。分子的體積小,質量小。
2.分子動理論
(1)由于分子的運動而使物質從一處進入另一處的現象叫做擴散。擴散現象說明了構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同時也說明了分子間存在空隙。
(2)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就越劇烈,擴散越快。我們把分子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叫做熱運動。
(3)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間的引力使分子與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物質;分子間的引力使得用力拉伸物體時,物體內部產生反抗拉伸的力。
分子間的斥力使物質內部的分子很難靠得很近,物體被壓縮到一定程度就難以被壓縮了。
二、質量的測量
1、定義: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用質量表示。
(不會隨物體位置、形狀、溫度和狀態等的改變而改變)
2、單位:主單位—千克(Kg),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
3、單位換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4、測量工具:實驗室用天平(托盤天平)
5、天平的使用:①測量前: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②調平: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0”刻度線,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
(指針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③稱量:“左物右碼”,估計物體質量后,用鑷子向右盤從大到小添加砝碼,調節游碼,直到天平平衡。物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讀數。
注:如“左碼右物”物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讀數。指針偏左,向右調節游碼或增加砝碼。潮濕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里
④整理:用鑷子將砝碼放回砝碼盒。
三、物質的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密度=質量/體積
(ρ=m/V)
3、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與質量體積的大小無關。
4、單位:國際單位:千克/米3
(Kg/m3)
其他常見單位:克/厘米3(g/cm3)
5、單位換算:1
g/cm3=1000
Kg/m3
6、含義:例水的密度為1000
Kg/m3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00千克。
7、計算:①選擇適當的公式
②代入數據
③計算得出結論
補充: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1)固體的質量可直接用托盤天平測得,外形不規則且不溶于水的固體的體積可通過“排水法”來測定,再通過公式ρ=求得密度。
注意點:要先測質量后測體積。
(2)液體的體積可以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測得,其質量要通過“補差法”來測定,再通過公式ρ=mV求得密度。
四、物質的比熱
1、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
2、熱量的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用符號Q表示。
3、單位:焦耳
簡稱焦
符號
J、
4、影響吸收熱量多少①升高的溫度(溫度升高越多,吸收熱量越多)
(注:Q=cm△t)②質量大小(質量越大,吸收熱量越多)
③物質種類
5、比熱: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或下降)相同的溫度,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較多的,比熱較大。反之,比熱較小。
6、水是一種比熱較大的物質。水在吸收或放出較多的熱量后溫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五、熔化與凝固
1、定義: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2、固體分晶體(海波,明礬、石膏、水晶、金屬等)和非晶體(松香、蜂蠟、玻璃、橡膠、塑料等)
3、晶體和非晶體熔化異同
相同點:都要從外界吸收熱量。
不同點:①晶體熔化要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熔化溫度持續上升。
②晶體熔化出現固、液共存狀態。非晶體熔化是變軟變稀過程。
4、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
5、晶體熔化條件:①溫度達到熔點
②繼續吸收熱量
6、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凝固要向外放出熱量,液態晶體凝固過程溫度保持不變,出現固、液共存現象。
7、晶體的凝固點等于熔點。
六、汽化和液化
1、定義: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
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2、汽化的二種類型:①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
②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劇烈汽化現象。
3、影響蒸發快慢因素:①液體溫度(溫度高,蒸發快)
②液體表面積(表面積越大,蒸發快)
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表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快)
④物質種類
4、液體蒸發要從外界吸熱,有制冷作用。
5、蒸發也沸騰的異同:
①相同點:都是汽化現象,都從外界吸熱。
②不同點:a、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要在一定溫度(沸點)下進行
b、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沸騰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
c、蒸發比較緩慢,沸騰比較劇烈
6、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7、沸騰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
②繼續吸收熱量
8、液化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打火機、液化石油氣)
9、液化要向外放出熱量。(熱的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液滴)
補充:冬天打空調、夏天大空調,玻璃窗哪一面是濕的?
(通過判斷具體情景中玻璃窗哪一側的空氣是熱的來快速得到答案)
七、升華和凝華
1、定義:物體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升華
物體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華
2、各天氣現象的物態變化:
云—液化
凝華
雨—液化
雪—凝固
凝華
霧—液化
露--液化
霜—凝華
八、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物理變化:物質在發生變化后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化學變化:物質在發生變化后有新的物質產生。
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化學性質:只能在物質的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相關習題與解析】:
【考點追蹤】:
考點1 分子熱運動
【例1】 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冬天,雪花紛飛
B.八月,桂花飄香
C.掃地時,灰塵漫天飛
D.擦黑板時,粉筆灰在空中飛舞
【解析】 雪花紛飛、灰塵漫天飛、粉筆灰在空中飛舞都是物體的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花香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運動到空氣中,人們就聞到了桂花的香味。
【答案】 B
【方法歸納】 分子熱運動肉眼無法看見,它不同于細小物體的機械運動。
【針對訓練】:
1.“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下列各句詩詞中現象產生的原因與“暗香來”不同的是(  )
A.移時風揚沙,人馬俱失路——《出居庸關》(汪元量)
B.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亭夏日》(高駢)
C.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村居書喜》(陸游)
D.幽蘭生谷香生行徑,方竹滿山綠滿溪——《游武夷泛舟九曲》(郭沫若)
2.如圖所示,往兩杯底注入等量的紅墨水,紅墨水在熱水中擴散________(填“快”或“慢”),說明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________有關。
考點2 質量的測量
【例2】 小明在一次郊游時拾到一塊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質量,于是帶回學校,用天平進行測量。當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該天平的感量為________克;如果將該“玉石”通過宇航員帶到月球上,它的質量為________克。
【解析】 此標尺一個小格是0.2克,故分度值或感量是0.2克;此時砝碼的質量是15克,游碼所對的示數是1.4克,故此時物體的質量是16.4克;將該“玉石”帶到月球上,位置發生了變化,但質量保持不變,仍為16.4克。
【答案】 0.2 16.4
【方法歸納】 質量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不隨位置、形狀、溫度和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天平的讀數為:所有砝碼質量的總和加游碼的讀數(先了解其分度值,讀數時以其左側為準)。
【針對訓練】:
3.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至零刻線處,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向________(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天平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物體的質量是________克。
4.商店里常常使用天平稱量貨物的質量,一營業員在稱量時,若砝碼磨損了,稱量的結果比實際質量________。若在調節天平平衡時,忘記了將游碼歸零,則稱量的結果比實際質量________(填“大”或“小”)。
考點3 密度及其應用
【例3】下表是部分物質的密度,小剛由此提出了對密度的一些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
0
℃、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千克/米3)

1.0×103

0.9×103
水銀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8.9×103
煤油
0.8×103

2.7×103
  A.地球上水銀的密度最大
B.物質的狀態變化時密度不變
C.體積相同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的質量大
D.密度跟物質質量成正比,跟體積成反比
【解析】 表中列出的物質中水銀密度最大,但地球上還有很多物質密度比水銀的大,如鉛。同種物質的狀態不同時,密度不一定相同,如水和冰的密度就不同;由ρ=可知m=ρV,因為ρ銅>ρ鋁,所以體積相同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的質量大;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隨體積和質量而改變。
【答案】 C
【方法歸納】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質量和體積無關;另外,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可能相同,如酒精和煤油。
【針對訓練】:
5.某醫院急診室的氧氣瓶中,氧氣的密度為5千克/米3,給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量的一半,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3;病人需要冰塊進行物理降溫,取450克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體積增大了________厘米3。(ρ冰=0.9×103千克/米3)
考點4 比熱容
【例4】鐵的比熱容大于銅的比熱容。質量相等的鐵塊和銅塊吸收相等的熱量,若吸收的熱量全部轉化為內能,則鐵塊的(  )
A.溫度升高較少
B.末溫較低
C.溫度升高較多
D.末溫較高
【解析】 質量相同的鐵塊和銅塊,因為鐵的比熱容大于銅的比熱容,吸收相同的熱量后,銅塊的溫度升高較多,鐵塊的溫度升高較少;由于鐵塊和銅塊的初溫不確定,所以鐵塊和銅塊的末溫也不確定;鐵塊和銅塊吸收相等的熱量,所以鐵塊和銅塊增加的內能是相同的。
【答案】 A
【方法歸納】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大的物體溫度變化小;變化相同的溫度,比熱容大的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
【針對訓練】:
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熱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區陸地表面的氣溫比海面的氣溫晝夜變化________(填“大”或“小”),因此白天海邊的風多是________________(填“從陸地吹向海面”或“從海面吹向陸地”,下同),夜晚海邊的風多是________________。
考點5 物態變化的識別
【例5】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其物態變化屬于液化的是(  )
冰雪遇暖消融
 
 
B.露珠逐漸消失
C.電熨斗冒出“白霧”
D.樹枝上形成“霧凇”
【解析】 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態變成液態,屬于熔化現象;露珠逐漸消失,水珠變成水蒸氣,屬于汽化現象;電熨斗冒出“白霧”,是電熨斗內冒出來的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樹枝上形成“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
【答案】 C
【方法歸納】 在判斷物態變化時首先要準確判斷出該過程物質的初態和末態,再根據各物態變化的概念解題,根據物質前后的變化從固態→液態→氣態是吸熱過程,從氣態→液態→固態是放熱過程。
【針對訓練】:
7.下列各種現象,需要放出熱量的是(  )
A.北方冬天戶外冰凍的衣服變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用電吹風將濕頭發吹干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現霜
8.生活中我們常看到“白氣”,下列有關“白氣”形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文藝演出時舞臺上經常施放“白氣”,這是干冰在常溫下的升華現象
B.夏天從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圍冒“白氣”,這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凝華現象
C.深秋淸晨的河面上經常出現“白氣”,這是河面上水蒸氣的汽化現象
D.冬天水燒開后壺嘴處噴出“白氣”,這是壺嘴噴出水蒸氣的液化現象
9.2014年11月,溧陽某鋼鐵廠液氧塔發生泄漏。消防隊員趕赴現場,發現泄漏點周圍雪花飄飄。雪花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過程,需________(填“吸”或“放”)熱。消防隊員用濕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止住泄漏。
考點6 晶體、非晶體熔化和凝固圖像的理解
【例6】鋪設柏油馬路時,需要把瀝青由固態熔化成液態。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這一過程的是(  )
【解析】 瀝青是非晶體。根據圖像可知,A、C選項有溫度保持不變的直線,所以A、C是晶體;圖像B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上升,是非晶體的熔化圖像。圖像D不斷放出熱量,溫度降低,是非晶體凝固圖像。
【答案】 B
【方法歸納】 判斷物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時首先看物質的凝固或熔化圖像,凝固時溫度隨時間增大而減小,熔化時溫度隨時間增大而增大,若物質是晶體,圖像中會有一段溫度隨時間增大而不變的過程,非晶體圖像則沒有。
【針對訓練】:
10.小明對冰加熱,冰熔化成水直至沸騰。在此過程中,他通過測量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關于圖像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像中的BC段表示冰的熔化過程
B.冰有一定的熔點,說明冰是晶體
C.水升溫比冰慢,說明水的比熱容比冰小
D.水沸騰時溫度不變,但沸騰需要吸熱
第4題圖   
第5題圖
11.如圖所示是兩種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其中________物質是晶體,它的熔點是________℃,其物質的熔化過程需要________分鐘。
【復習精練】
1.有關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斥力
B.手捏海綿,海綿體積變小,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C.掃地時塵土飛揚,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D.擴散現象不能在固體中發生
2.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它的物理意義是反映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的大小
B.只要溫度升高相同,比熱容小的物體一定比比熱容大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少
C.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的比熱容大
D.比熱容跟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的比熱容大
3.某同學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小石塊的密度,圖甲是調節天平時的情形,圖乙和圖丙分別是測量石塊質量和體積時的情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圖中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使橫梁平衡
B.乙圖中測石塊質量時,天平的讀數是71.4克
C.由丙圖量筒的示數測得石塊的體積是20厘米3
D.計算出石塊的密度是3.57×103千克/米3
4.在“測量鹽水的密度”實驗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發現指針位置如圖1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調節,直到橫梁水平平衡;
(2)將裝有適量鹽水的小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上,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所示,若小燒杯的質量為20克,則小燒杯中鹽水的質量為________克。然后,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達的位置如圖3所示,則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________厘米3,由此可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千克/米3;
(3)此次實驗操作測得的鹽水密度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土筍凍晶瑩剔透,清香軟嫩,滑溜爽口,是廈門的特色小吃。土筍凍主要原料是環節動物土筍(學名叫海星蟲),含有膠質。經過熬煮,所含膠質完全溶解于水中,冷卻后便凍結成土筍凍。關于這個“冷卻凍結”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凝華 放熱
B.凝華 吸熱
C.凝固 放熱
D.凝固 吸熱
6.下列所給物態變化相同的一組是(  )
①草葉上的露珠  ②冬天窗戶上的冰花
③漸漸變小的冰雕  ④寒冬樹上的霧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冰棍是人們喜愛的一種冷飲,有關物態變化過程和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個步驟是凝華過程
B.從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裝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過程
C.打開包裝袋,冰棍周圍出現的“白氣”是汽化現象
D.吃冰棍解熱是因為熔化過程吸熱
8.香蕉也能釘釘子?如圖所示,在香蕉上澆上適量的液氮,由于液氮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而從香蕉中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導致香蕉結構發生變化,堅硬無比。
9.日光燈管用久了兩端會發黑,是管內鎢絲中的鎢先________、后________(填“升華”“凝華”“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鎢是晶體,它的熔點為3410
℃,則它的凝固點為________℃。
10.同學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實驗時,同學們向燒杯中倒入水,通過水給試管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試管中冰(或水)受熱________。
(2)測量的實驗數據如下,他們發現:冰和水升溫快慢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它們的________不同。
加熱時間/分鐘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物體溫度/℃
-6
-4
-2
0
0
0
0
1
2
3
(3)小軍同學提出:如果一直加熱下去,試管中的水會沸騰嗎?說說你的看法,并說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小組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圖甲中A,B,C三種讀溫度計示數的方法正確的是________;圖乙中,表示水在沸騰時的現象是其中的________(填“左”或“右”)圖;
(2)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在當時條件下,水的沸點是________℃,說明此時的大氣壓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標準大氣壓;
(3)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________,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
(4)水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白氣”是水蒸氣遇冷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
參考答案
考點追蹤
1.A 2.快 溫度 3.右 36.4 4.大 大 5.2.5 50 6.大 從海面吹向陸地 從陸地吹向海面
7.D 8.D 9.凝華 放 凝固 10.C 11.乙 70 10
復習精練
A 2.A 3.A 4.(1)左 (2)66 60 1.1×103 (3)大 燒杯中的鹽水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得鹽水體積偏小
5.C 6.D 7.D 8.汽化 吸收 9.升華 凝華 3
410 10.(1)均勻 (2)比熱容 (3)不會沸騰,因為試管中的水雖然達到沸點但不能繼續吸熱 11.(1)B 左
(2)99 小于 (3)停止加熱 (4)液化第四章
物質的特性
【知識點提要與注意事項】:
一、物質的構成
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觀粒子。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中的一種,但不是唯一的一種,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還可以是原子、離子等。分子的體積小,質量小。
2.分子動理論
(1)由于分子的運動而使物質從一處進入另一處的現象叫做擴散。擴散現象說明了構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同時也說明了分子間存在空隙。
(2)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就越劇烈,擴散越快。我們把分子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叫做熱運動。
(3)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間的引力使分子與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物質;分子間的引力使得用力拉伸物體時,物體內部產生反抗拉伸的力。
分子間的斥力使物質內部的分子很難靠得很近,物體被壓縮到一定程度就難以被壓縮了。
二、質量的測量
1、定義: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用質量表示。
(不會隨物體位置、形狀、溫度和狀態等的改變而改變)
2、單位:主單位—千克(Kg),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
3、單位換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4、測量工具:實驗室用天平(托盤天平)
5、天平的使用:①測量前: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②調平: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0”刻度線,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
(指針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③稱量:“左物右碼”,估計物體質量后,用鑷子向右盤從大到小添加砝碼,調節游碼,直到天平平衡。物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讀數。
注:如“左碼右物”物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讀數。指針偏左,向右調節游碼或增加砝碼。潮濕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里
④整理:用鑷子將砝碼放回砝碼盒。
三、物質的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密度=質量/體積
(ρ=m/V)
3、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與質量體積的大小無關。
4、單位:國際單位:千克/米3
(Kg/m3)
其他常見單位:克/厘米3(g/cm3)
5、單位換算:1
g/cm3=1000
Kg/m3
6、含義:例水的密度為1000
Kg/m3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00千克。
7、計算:①選擇適當的公式
②代入數據
③計算得出結論
補充: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1)固體的質量可直接用托盤天平測得,外形不規則且不溶于水的固體的體積可通過“排水法”來測定,再通過公式ρ=求得密度。
注意點:要先測質量后測體積。
(2)液體的體積可以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測得,其質量要通過“補差法”來測定,再通過公式ρ=mV求得密度。
四、物質的比熱
1、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
2、熱量的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用符號Q表示。
3、單位:焦耳
簡稱焦
符號
J、
4、影響吸收熱量多少①升高的溫度(溫度升高越多,吸收熱量越多)
(注:Q=cm△t)②質量大小(質量越大,吸收熱量越多)
③物質種類
5、比熱: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或下降)相同的溫度,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較多的,比熱較大。反之,比熱較小。
6、水是一種比熱較大的物質。水在吸收或放出較多的熱量后溫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五、熔化與凝固
1、定義: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2、固體分晶體(海波,明礬、石膏、水晶、金屬等)和非晶體(松香、蜂蠟、玻璃、橡膠、塑料等)
3、晶體和非晶體熔化異同
相同點:都要從外界吸收熱量。
不同點:①晶體熔化要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熔化溫度持續上升。
②晶體熔化出現固、液共存狀態。非晶體熔化是變軟變稀過程。
4、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
5、晶體熔化條件:①溫度達到熔點
②繼續吸收熱量
6、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凝固要向外放出熱量,液態晶體凝固過程溫度保持不變,出現固、液共存現象。
7、晶體的凝固點等于熔點。
六、汽化和液化
1、定義: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
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2、汽化的二種類型:①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
②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劇烈汽化現象。
3、影響蒸發快慢因素:①液體溫度(溫度高,蒸發快)
②液體表面積(表面積越大,蒸發快)
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表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快)
④物質種類
4、液體蒸發要從外界吸熱,有制冷作用。
5、蒸發也沸騰的異同:
①相同點:都是汽化現象,都從外界吸熱。
②不同點:a、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要在一定溫度(沸點)下進行
b、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沸騰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
c、蒸發比較緩慢,沸騰比較劇烈
6、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7、沸騰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
②繼續吸收熱量
8、液化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打火機、液化石油氣)
9、液化要向外放出熱量。(熱的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液滴)
補充:冬天打空調、夏天大空調,玻璃窗哪一面是濕的?
(通過判斷具體情景中玻璃窗哪一側的空氣是熱的來快速得到答案)
七、升華和凝華
1、定義:物體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升華
物體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華
2、各天氣現象的物態變化:
云—液化
凝華
雨—液化
雪—凝固
凝華
霧—液化
露--液化
霜—凝華
八、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物理變化:物質在發生變化后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化學變化:物質在發生變化后有新的物質產生。
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化學性質:只能在物質的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相關習題與解析】:
【考點追蹤】:
考點1 分子熱運動
【例1】 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冬天,雪花紛飛
B.八月,桂花飄香
C.掃地時,灰塵漫天飛
D.擦黑板時,粉筆灰在空中飛舞
【針對訓練】:
1.“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下列各句詩詞中現象產生的原因與“暗香來”不同的是(  )
A.移時風揚沙,人馬俱失路——《出居庸關》(汪元量)
B.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亭夏日》(高駢)
C.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村居書喜》(陸游)
D.幽蘭生谷香生行徑,方竹滿山綠滿溪——《游武夷泛舟九曲》(郭沫若)
2.如圖所示,往兩杯底注入等量的紅墨水,紅墨水在熱水中擴散________(填“快”或“慢”),說明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________有關。
考點2 質量的測量
【例2】 小明在一次郊游時拾到一塊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質量,于是帶回學校,用天平進行測量。當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該天平的感量為________克;如果將該“玉石”通過宇航員帶到月球上,它的質量為________克。
【針對訓練】:
3.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至零刻線處,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向________(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天平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物體的質量是________克。
4.商店里常常使用天平稱量貨物的質量,一營業員在稱量時,若砝碼磨損了,稱量的結果比實際質量________。若在調節天平平衡時,忘記了將游碼歸零,則稱量的結果比實際質量________(填“大”或“小”)。
考點3 密度及其應用
【例3】下表是部分物質的密度,小剛由此提出了對密度的一些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
0
℃、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千克/米3)

1.0×103

0.9×103
水銀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8.9×103
煤油
0.8×103

2.7×103
  A.地球上水銀的密度最大
B.物質的狀態變化時密度不變
C.體積相同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的質量大
D.密度跟物質質量成正比,跟體積成反比
【針對訓練】:
5.某醫院急診室的氧氣瓶中,氧氣的密度為5千克/米3,給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量的一半,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3;病人需要冰塊進行物理降溫,取450克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體積增大了________厘米3。(ρ冰=0.9×103千克/米3)
考點4 比熱容
【例4】鐵的比熱容大于銅的比熱容。質量相等的鐵塊和銅塊吸收相等的熱量,若吸收的熱量全部轉化為內能,則鐵塊的(  )
A.溫度升高較少
B.末溫較低
C.溫度升高較多
D.末溫較高
【針對訓練】:
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熱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區陸地表面的氣溫比海面的氣溫晝夜變化________(填“大”或“小”),因此白天海邊的風多是________________(填“從陸地吹向海面”或“從海面吹向陸地”,下同),夜晚海邊的風多是________________。
考點5 物態變化的識別
【例5】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其物態變化屬于液化的是(  )
冰雪遇暖消融
 
 
B.露珠逐漸消失
C.電熨斗冒出“白霧”
D.樹枝上形成“霧凇”
【針對訓練】:
7.下列各種現象,需要放出熱量的是(  )
A.北方冬天戶外冰凍的衣服變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用電吹風將濕頭發吹干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現霜
8.生活中我們常看到“白氣”,下列有關“白氣”形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文藝演出時舞臺上經常施放“白氣”,這是干冰在常溫下的升華現象
B.夏天從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圍冒“白氣”,這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凝華現象
C.深秋淸晨的河面上經常出現“白氣”,這是河面上水蒸氣的汽化現象
D.冬天水燒開后壺嘴處噴出“白氣”,這是壺嘴噴出水蒸氣的液化現象
9.2014年11月,溧陽某鋼鐵廠液氧塔發生泄漏。消防隊員趕赴現場,發現泄漏點周圍雪花飄飄。雪花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過程,需________(填“吸”或“放”)熱。消防隊員用濕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止住泄漏。
考點6 晶體、非晶體熔化和凝固圖像的理解
【例6】鋪設柏油馬路時,需要把瀝青由固態熔化成液態。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這一過程的是(  )
【針對訓練】:
10.小明對冰加熱,冰熔化成水直至沸騰。在此過程中,他通過測量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關于圖像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像中的BC段表示冰的熔化過程
B.冰有一定的熔點,說明冰是晶體
C.水升溫比冰慢,說明水的比熱容比冰小
D.水沸騰時溫度不變,但沸騰需要吸熱
第4題圖   
第5題圖
11.如圖所示是兩種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其中________物質是晶體,它的熔點是________℃,其物質的熔化過程需要________分鐘。
【復習精練】
1.有關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斥力
B.手捏海綿,海綿體積變小,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C.掃地時塵土飛揚,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D.擴散現象不能在固體中發生
2.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它的物理意義是反映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的大小
B.只要溫度升高相同,比熱容小的物體一定比比熱容大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少
C.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的比熱容大
D.比熱容跟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的比熱容大
3.某同學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小石塊的密度,圖甲是調節天平時的情形,圖乙和圖丙分別是測量石塊質量和體積時的情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圖中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使橫梁平衡
B.乙圖中測石塊質量時,天平的讀數是71.4克
C.由丙圖量筒的示數測得石塊的體積是20厘米3
D.計算出石塊的密度是3.57×103千克/米3
4.在“測量鹽水的密度”實驗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發現指針位置如圖1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調節,直到橫梁水平平衡;
(2)將裝有適量鹽水的小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上,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所示,若小燒杯的質量為20克,則小燒杯中鹽水的質量為________克。然后,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達的位置如圖3所示,則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________厘米3,由此可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千克/米3;
(3)此次實驗操作測得的鹽水密度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土筍凍晶瑩剔透,清香軟嫩,滑溜爽口,是廈門的特色小吃。土筍凍主要原料是環節動物土筍(學名叫海星蟲),含有膠質。經過熬煮,所含膠質完全溶解于水中,冷卻后便凍結成土筍凍。關于這個“冷卻凍結”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凝華 放熱
B.凝華 吸熱
C.凝固 放熱
D.凝固 吸熱
6.下列所給物態變化相同的一組是(  )
①草葉上的露珠  ②冬天窗戶上的冰花
③漸漸變小的冰雕  ④寒冬樹上的霧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冰棍是人們喜愛的一種冷飲,有關物態變化過程和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個步驟是凝華過程
B.從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裝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過程
C.打開包裝袋,冰棍周圍出現的“白氣”是汽化現象
D.吃冰棍解熱是因為熔化過程吸熱
8.香蕉也能釘釘子?如圖所示,在香蕉上澆上適量的液氮,由于液氮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而從香蕉中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導致香蕉結構發生變化,堅硬無比。
9.日光燈管用久了兩端會發黑,是管內鎢絲中的鎢先________、后________(填“升華”“凝華”“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鎢是晶體,它的熔點為3410
℃,則它的凝固點為________℃。
10.同學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實驗時,同學們向燒杯中倒入水,通過水給試管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試管中冰(或水)受熱________。
(2)測量的實驗數據如下,他們發現:冰和水升溫快慢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它們的________不同。
加熱時間/分鐘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物體溫度/℃
-6
-4
-2
0
0
0
0
1
2
3
(3)小軍同學提出:如果一直加熱下去,試管中的水會沸騰嗎?說說你的看法,并說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小組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圖甲中A,B,C三種讀溫度計示數的方法正確的是________;圖乙中,表示水在沸騰時的現象是其中的________(填“左”或“右”)圖;
(2)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在當時條件下,水的沸點是________℃,說明此時的大氣壓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標準大氣壓;
(3)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________,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
(4)水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白氣”是水蒸氣遇冷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
參考答案
考點追蹤
1.A 2.快 溫度 3.右 36.4 4.大 大 5.2.5 50 6.大 從海面吹向陸地 從陸地吹向海面
7.D 8.D 9.凝華 放 凝固 10.C 11.乙 70 10
復習精練
A 2.A 3.A 4.(1)左 (2)66 60 1.1×103 (3)大 燒杯中的鹽水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得鹽水體積偏小
5.C 6.D 7.D 8.汽化 吸收 9.升華 凝華 3
410 10.(1)均勻 (2)比熱容 (3)不會沸騰,因為試管中的水雖然達到沸點但不能繼續吸熱 11.(1)B 左
(2)99 小于 (3)停止加熱 (4)液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泗阳县| 建宁县| 盐源县| 曲阜市| 辽宁省| 开阳县| 修水县| 南阳市| 双峰县| 长葛市| 鸡泽县| 鄯善县| 随州市| 高清| 项城市| 西盟| 色达县| 巴林左旗| 台中市| 巴彦县| 始兴县| 卓尼县| 庐江县| 扶沟县| 金川县| 普兰县| 福海县| 武冈市| 昆明市| 西安市| 开远市| 广平县| 固原市| 陆良县| 佳木斯市| 酒泉市| 濉溪县| 康马县| 探索|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