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第7-8節 升華與凝華 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講義(機構)(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第7-8節 升華與凝華 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講義(機構)(含答案)

資源簡介

1021080011772900第7-8節
一、升華與凝華
1、升華,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吸熱。
升華現象:樟腦丸變小,干冰消失,冬季結冰的衣服變干,白熾燈用久了變細。
2、凝華,物質直接從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
凝華現象:針狀霧凇(人造雪景)、冰棍外的“白粉”、發黑的燈泡、霜的形成。
3、自然現象的形成
云:水蒸氣上升至高空溫度降低后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成云。
雨:云中小水滴變大降落到地面。
雪:當高空的溫度很低時,小水珠就凝固成小冰晶,冰晶變大后就會下雪。
露:夜間空氣中水蒸氣在氣溫較低時液化在植物體和其他物體的表面形成露。
霧:無風時,暖濕氣流(水汽)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霧。
霜: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氣,在夜間遇到溫度很低的地表物體和植物時,凝華成霜。
4、嚴冬,冰凍衣服變干是 的結果;嚴寒的冬季,北方地區玻璃窗上出現的“冰花”是水蒸氣 的結果,它往往出現在玻璃窗的 表面;樟腦丸放入衣箱后會 成殺蟲的氣體。
5、干冰是 態的 。當將干冰粉噴灑到舞臺上,迅速 致冷,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成小水珠來制造“白霧”以渲染氣氛。可以用來制造“舞臺煙霧”、 以及 等。
補充:人工降雨原理:干冰一旦進入冷云層,就會很快升華,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使空氣的溫度急劇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粒,這些小冰粒逐漸變大而下落,遇到暖氣流就熔化成雨點降落到地面上。
6、物態變化關系圖
7、試試看:判斷下列物態變化過程和吸熱放熱情況?
1)春天,冰封的湖面開始解凍: ;
2)夏天,打開冰棍紙看到“白氣”: ;
3)灑在地上的水變干: ;
4)冬天,冰凍的衣服逐漸變干: ;
5)深秋,屋頂 的瓦上結了一層霜: ;
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內表面結冰花: ;
7)樟腦球過幾個月消失了: ;
8)出爐的鋼水變鋼錠: ;
9)冬季帶眼鏡的人進入室內,鏡片上會蒙上一層小水珠: ;
10)冬季人講話時會 有一團“白氣”從口中 呼出: 。
例1、以下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嚴寒的冬天,一直冰凍的衣服也會變干,這是熔化現象
B.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最終“消失”了,這是蒸發現象
C.寒冷的冬天,嘴上哈“白氣”,這是液化現象
D.用久的白熾燈泡內壁發黑,這是凝固現象
例2、天氣炎熱,小明在吃冷飲時觀察到一些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將冷飲從冰箱里拿出時,感覺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裝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開冷飲包裝紙,看到有“白氣”生成是升華造成的
D.吃冷飲時感到涼爽,主要是凝華造成的
例3、用飛機向云層噴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是一種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幾個物態變化過程:a.干冰迅速吸熱升華:b.干冰吸熱熔化;c.云層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層中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e.水蒸氣以干冰為核心凝結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氣流熔化成雨滴。在這種人工降雨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過程為( )
A.a、c B.a、d、f C.b、e D.e
例4、下列現象中,用科學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零下18 ℃的液體不能發生汽化現象
B.冬天空中飛舞的雪花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C.燒水時常看到“白氣”,從水到“白氣”的物態變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戶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5422900411480例5、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組裝的“人造雪”裝置。所用的器材有鐵架臺(底座、鐵圈、鐵夾、橫桿)、錐形瓶、酒精燈、棉線、碘粉等。
(1)器材組裝過程中,鐵圈的位置是根據 固定的。
(2)實驗中觀察的對象是 。
(3)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加熱時碘粉變成紫色的碘蒸氣,冷卻后在棉線上凝華成雪花狀。
(4)實驗中碘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二、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 物理變化:如果物質只發生顏色、狀態等變化,而沒有產生新的物質,這種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如果物質在發生變化后有新的物質產生,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注: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的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物理變化
2、(1)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
包括: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導電性、導熱性。
(2)只能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腐蝕性等。
3、物質的性質與變化的區別與聯系:
a.物質的性質決定著變化,而變化又決定性質,物質的性質和變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b.性質通常用“易(不易)”、“能(不能)”、“可以”“會(不會)”、“難”等詞來描述。如:鐵能生銹,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酒精易揮發等
c.變化時一個動態的過程,發生變化時往往伴隨一些現象發生。如:鐵生銹,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酒精揮發,鹽酸使石蕊試液變紅(變渾濁,變紅,消失了等都屬于化學現象)
例1、固體受熱變成氣體,這種變化( )
A.一定是物理變化
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C.一定是化學變化
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例2、用電設備發生火災時,可用裝有液態四氯化碳的“滅火彈”撲滅。滅火時,液態四氯化碳迅速轉化為氣態并覆蓋在火焰上。據此推測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
A.能導電     B.不易燃燒
C.不易汽化    D.密度比空氣小
例3、廚房里有多種調味品,以下描述表示其化學性質的有(  )
①蔗糖能溶于水 ②料酒具有揮發性 ③食鹽有咸味 ④醋酸具有酸性 ⑤桂花干有淡淡的香味
A.②    B.②④    C.④    D.④⑤
例4、有下列物質的變化或物質的性質:①蔗糖能溶于水;②滴水成冰;③氫氣燃燒;④鎂可以燃燒;⑤雞蛋發臭;⑥玻璃破碎;⑦酒精易揮發;⑧鐵在潮濕環境中容易生銹。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例5、化學變化過程常常伴隨著發光、放熱現象,如許多物質燃燒時都伴隨著發光、放熱的現象。小麗認為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學習小組的同學對此展開討論和驗證。
【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
猜想一:都是化學變化。
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學變化。
【實驗】
(1)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的火焰上,觀察到:a.燒杯內壁上出現水珠;b.手摸燒杯有________的感覺;c.蠟燭火焰逐漸變小,直至熄滅。
分析:蠟燭燃燒生成的新物質中有________(填物質名稱),蠟燭燃燒為________(填“化學”或“物理”)變化。
(2)觀察白熾燈(燈管為鎢絲):a.通電前,燈絲為銀白色固體;b.通電中,發出黃光,手摸燈泡感覺________;c.通電后,燈絲為銀白色固體。
分析:通電前后,鎢絲本身沒有發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燈絲通電發光、放熱屬于________(填“化學”或“物理”)變化。
【結論】猜想________(填“一”或“二”)正確。
【拓展】物質處于不斷變化之中。關于物質變化某同學做出了以下總結,請你判斷是否正確。如果正確,請說明理由;如果不正確,請舉一個否定該說法的實例。
①有氣體產生的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顏色改變的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化學變化過程中一定沒有發生物理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例1、C例2、A例3、B例4、C
例5、(1)酒精燈及火焰高度
(2)碘粉狀態的改變情況及棉線上析出物的狀態
(3)先升華后凝華
例1、B例2、B例3、C
例4、答案③⑤;①⑦
例5、【提出問題】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嗎
【實驗】(1)熱 水 化學 (2)發熱 物理 
【結論】二
【拓展】①不正確,如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是物理變化 
②不正確,如紅墨水滴入水中,屬于擴散現象,沒有生成新物質,沒有發生化學變化 
③不正確,蠟燭燃燒時,發生了化學變化,但同時也發生了熔化等物理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平度市| 嘉善县| 雅安市| 伊川县| 清河县| 防城港市| 安国市| 来安县| 瑞安市| 彰武县| 嘉义县| 紫金县| 崇州市| 田林县| 句容市| 丰都县| 方山县| 孟州市| 永德县| 临城县| 逊克县| 九江县| 当阳市| 罗江县| 丁青县| 定边县| 三原县| 仲巴县| 蓬溪县| 大悟县| 万安县| 玉环县| 舒城县| 盘山县| 武陟县| 峨眉山市| 韶关市| 夏河县| 闸北区|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