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第四章第4節物質的比熱知識點與練習(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第四章第4節物質的比熱知識點與練習(有答案)

資源簡介

物質的比熱
一、物質的比熱
1、熱量
(1)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用符號Q表示
(2)熱量的單位為焦耳,簡稱焦,符號J,更大的熱量單位是千焦,符號:kJ
(3)在熱傳遞的過程中,熱量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高溫物體放熱,降溫;低溫物體吸熱,升溫。
(4)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跟溫度升高多少有關,溫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溫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
例如:若用煤氣灶燒水,同等條件下,一壺水從25℃燒到100℃用的時間比一壺水從25℃燒到80℃用的時間長。
(4)物體升高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物體降低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
例如:若用煤氣灶燒水,同等條件下,一壺水比半壺水要用更長時間。
總結:對于同一物體,質量越大,升高溫度越多,則它吸收的熱量越多。
(6)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質量相同的不同物體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吸收(或放出)熱量不同
例、某同學為了探究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并記錄實驗數據:
燒杯編號 液體 質量(g)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min)
1 水 200 20 28 8
2 水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請根據表中的實驗記錄回答:
(1)比較1、2燒杯,得出的結論是 。
(2)比較3、4燒杯,得出的結論是 。
(3)比較1、3燒杯,得出的結論是 。
(4)綜合上述結論,物體溫度升高時吸熱的多少與 有關。
(5)該同學在本次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2、比熱
(1)比熱(比熱容)
質量相同的不同的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并不相同,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也不相同??茖W上把物質的這種特性叫作比熱容,簡稱比熱。
注:不同物質的比熱是不同的。所以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吸收放出熱量的多少無關;不同狀態的同一種物質的比熱不同,說明比熱與物質狀態有關?
(2)對比熱的理解
①比熱反映了物質吸熱或放熱的本領:比熱越大,吸熱或放熱本領越強。即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吸收(或放出)熱量較少的,比熱較小
②不同物質的比熱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物質相同)的比熱相同,其物理意義可從兩個角度去理解。
兩個角度 物質的吸熱本領 物質溫度改變的難易程度
具體說明 比熱大表示吸熱本領強 比熱大表示溫度難改變
比熱小表示吸熱本領弱 比熱小表示溫度易改變
解釋 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比熱越小,吸收的熱量越少。 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等的熱量,比熱越大溫度升高得越少,比熱越小溫度升高得越多。
(3)水的比熱較大的應用
水的比熱:4.2×103焦/(千克·℃)?意義:1kg水溫度升高1℃時,需要吸收的熱量為4.2×103焦。
①由于水的比熱較大,所以一定質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溫度,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較多,所以可以利用水作為冷卻劑或用來取暖。
②由于水的比熱較大,一定質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較多的熱量而本身的溫度卻改變不多,這一點有利于調節氣候。夏天,太陽照射到海面上,海水相對砂石來說升溫較慢,所以住在海邊的人并不覺得特別熱;冬天,氣溫降低了,水和砂石相比,由水的比熱大,降溫慢,所以住在海邊的人并不覺得特別冷。
③沿海地區氣溫變化小,內陸氣溫的變化大; 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冬季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
夏季陸地降升溫快,海洋降升溫慢
原因:海洋(水)的比熱容比陸地(巖石)要大,升溫慢

例1、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
B.溫度高的物體含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含的熱量少
C.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
D.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
例2、關于比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較大的物質吸收的熱量一定多
B.溫度較低的物質比熱較小
C.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反映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的大小
D.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比熱越大
例3、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滿了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則(?? )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溫度升高的比乙液體溫度升高的多
例4、下表是一些物質的比熱容[J/(kg?℃)]:
水 4.2×103 鋁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銅 0.39×103
根據表中數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的狀態無關
B.100g水的比熱容是50g水的比熱容的兩倍
C.質量相等的鋁塊和銅塊吸收相同的熱量,銅塊溫度變化較大
D.寒冬季節,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會破裂,主要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例5、在“比較不同物質吸熱升溫情況”的實驗中:
(1)小麗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熱水和煤油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在組裝器材時應先調節______(填“A”或“B”)的高度,調節它的高度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組裝好器材,他們先后在同一個燒杯中稱出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別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結論。要完成該實驗,除圖甲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
(3)在對實驗進行反思時,他們認為原方案有需要兩次加熱,耗時長等缺點,因此改進方案并設計了圖乙所示的裝置。與原方案相比,該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點外還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個即可)
例6、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液體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液體甲和乙加熱。
液體 次數 質量m/kg 升高的溫度Δt/℃ 加熱的時間t/min
甲 1 0.1 5 1
2 0.1 10 2
3 0.2 10 4
乙 4 0.1 10 1
5 0.1 20 2
6 0.2 20 4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實驗數據,某同學認為:加熱相同的時間時,乙升高的溫度高一些,這說明乙吸收的熱量多一些。這位同學的判斷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物質的________越大,吸收的熱量就越________。(填“多”或“少”)
(3)通過比較第2、4次實驗數據可知,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與液體的________有關,________的吸熱能力更強(填“甲”或“乙”)。
例7、如圖甲,在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中:
(1)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加入初溫相同、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選用相同電加熱器的目的是:________.
(2)水和煤油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
①根據圖甲可判斷出a物質是________.(選填“水”或“煤油”)
②根據圖乙可判斷出________吸熱能力強.(選填“水”或“煤油”)
答案:
例、(1)質量不同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質量大的吸收的熱量多
(2)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高溫度多的吸收熱量多
(3)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種類有關
(4)物質種類、質量多少、升高溫度多少
(5)控制變量法
例1、C
例2、C
例3、D
例4、C
例5、(1)A 確保使用外焰加熱 (2)升高的溫度 天平、秒表 (3)用同一熱源加熱確保在相等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
例6、(1)不正確。因為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放出的熱量相同。所以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 (2)質量 多 (3)種類 甲
例7、(1)質量;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2)水;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潭县| 思南县| 密山市| 五常市| 政和县| 台安县| 长武县| 临沧市| 县级市| 灵武市| 阳朔县| 抚宁县| 霍山县| 扶余县| 沽源县| 呈贡县| 稻城县| 太仓市| 宁都县| 策勒县| 德江县| 高平市| 镇雄县| 泗水县| 长子县| 恩平市| 陇南市| 武宁县| 即墨市| 邮箱| 贵港市| 毕节市| 陇川县| 白玉县| 会同县| 滨州市| 宝应县| 青铜峡市| 吴江市| 桃园县|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