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學習目標核心素養1.說出排泄的概念,知道人體的排泄途徑。2.清楚腎臟的結構和位置,明確腎單位的結構組成。(重點)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以及排尿的意義。(重點和難點)1.科學思維:歸納與比較排泄的概念和途徑。借助毛線、塑料管、氣球等來制作腎單位結構模型,用五谷雜糧、篩子等模擬尿的形成過程。2.生命觀念:借助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認識腎單位的結構,并理解腎單位的結構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生活小思考】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得知母親得了尿毒癥,不能及時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就毫不猶豫地將一個腎捐給了自己的母親。那么,你知道腎有什么功能嗎?知識點一 排泄及腎的結構(教材P66~P67)?1.排泄:人體將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物質排出體外的過程。2.主要的排泄器官——腎:(1)腎的位置和組成。①位置:腹腔背面、腰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②組成:皮質、髓質、腎盂。(2)腎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腎單位。①數量:每個腎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②組成及分布:3.深入思考:為什么腎的皮質部分比髓質部分顏色深?提示:腎皮質中含有大量的腎小體,而腎小體中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其中腎小球是血管球,因此顏色比較深;髓質部分多含腎小管,顏色較淺。【名師在線】排泄和排遺的途徑不同(1)排遺途徑:食物消化后的食物殘渣形成糞便,糞便經消化道排出體外的過程。(2)排泄途徑:①皮膚排出:一部分水、少量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排出;②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少量水以氣體的形式排出;③尿液排出:絕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知識點二 尿液的形成(教材P67~P69)?1.尿液的形成過程:2.請寫出【生活小思考】問題的答案。提示:腎能夠形成尿液,是主要的排泄器官。3.深入思考:(1)為什么有的病人出現血尿現象?提示: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不能透過腎小球的毛細血管壁;如果腎小球發生病變,通透性就會增加,血細胞也能濾過到腎小囊腔內;而腎小管不能將血細胞重新吸收回血液中,致使尿液中含有血細胞。(2)有人的尿液會吸引螞蟻,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提示:螞蟻喜歡甜食,如果一個人的尿液可以吸引螞蟻,說明這個人尿液中糖分含量過高,很有可能患糖尿病。【活學巧記】血漿、原尿、尿液的成分對比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質血漿√√√√√原尿√√√√×尿液√√√××知識點三 尿液的排出(教材P69)?1.泌尿系統的組成:2.尿的排出途徑:腎→輸尿管→膀胱(暫時貯存尿液)→尿道→體外。3.排尿的意義:(1)排出代謝廢物。(2)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3)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深入思考:健康成年人每晝夜產生原尿大約150升,而排尿大約1.5升,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提示: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吸收,這些被重吸收的物質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中,被送回血液,剩下的水、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個人一天可以形成約150L的原尿,而排出的尿卻只有1.5L左右,主要原因是發生了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典例剖析】【典題例證】(2020·長沙學業考)如圖為尿的形成示意圖。與①相比,正常人②中的液體成分顯著減少的是( )A.葡萄糖 B.蛋白質C.尿素 D.無機鹽【變式訓練】(2019·南充學業考)臨床上醫生可根據經驗初步判斷病人的病變部位,如果病人出現“尿血”“尿糖”的現象,請根據所學知識判斷病變部位分別可能是( )A.腎小球、腎小管B.腎小球、腎小囊C.腎小管、腎小球D.腎小管、腎小囊【分級診斷】A組基礎對點練1.腎臟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它在人體內的位置是( )A.腹腔背面、腰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B.胸腔,左右各一個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兩肺之間D.腹腔的上方偏右2.(2020·濱州學業考)腎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每個腎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B.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C.腎單位中有兩處毛細血管網D.腎靜脈血液中尿素含量高于腎動脈3.下列過程屬于排泄的是( )A.吐痰B.流鼻涕C.排尿D.排便4.(2019·棗莊學業考)正常人的尿液與原尿相比,不含有( )A.水B.無機鹽C.葡萄糖D.尿素5.如圖為腎的結構示意圖,形成原尿的部位是( )A.甲B.乙C.丙D.丁6.(2018·臨沂學業考)如圖為人的泌尿系統,箭頭表示流向,比較1、2、3結構內尿素的濃度,從低到高的正確順序是( )A.1-2-3B.2-1-3C.3-2-1D.3-1-27.(2020·南通學業考)如圖是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某人尿液中檢出紅細胞、蛋白質等成分,推斷可能發生病變的部位是( )A.①B.②C.③D.④8.(2020·廣東學業考)如表是一個正常人的血漿、原尿和尿液的檢驗結果(“+”表示有,“-”表示無),請判斷甲、乙、丙分別是( )物質血漿原尿尿液甲+--乙++-丙+++A.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質、尿素B.大分子蛋白質、尿素、葡萄糖C.尿素、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D.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尿素9.原尿中不能被腎小管重吸收的物質是( )A.葡萄糖 B.水 C.尿素 D.無機鹽10.(易錯警示題)流出腎臟的血液成分與流入腎臟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點是( )A.氧氣增加,尿素減少 B.二氧化碳減少,尿素增加C.氧氣減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減少B組綜合提升練1.(2018·廣東學業考)腎小球毛細血管壁上有許多孔隙,有利于代謝物的濾出。正常人體不能濾出的物質是( )A.尿素B.葡萄糖C.無機鹽D.大分子蛋白質2.(2020·聊城學業考)如圖為健康人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腎單位是組成腎臟的基本單位,由①②③構成B.與①內液體相比,④內液體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C.與①內液體相比,⑤內液體不含葡萄糖和無機鹽D.與①內液體相比,③內液體尿素含量增加3.(對比分析題)如表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漿經化驗后得到的主要數據:a液(%)b液(%)c液(%)蛋白質微量80葡萄糖0.10.10無機鹽0.750.721.25尿素0.030.031.8尿酸0.0040.0040.05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b液是血漿,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B.c液中沒有葡萄糖的原因是原尿流經腎小管的時候全部被重吸收C.因為c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多于a液和b液,所以c液是尿液D.如果腎小管發生病變,往往會引起蛋白尿4.(2019·濱州學業考)如圖表示原尿流經腎小管時某些物質的變化,甲、乙分別是( )A.無機鹽、尿素B.尿素、葡萄糖C.蛋白質、葡萄糖D.血細胞、無機鹽5.(2020·綿陽學業考)我們每天都要攝入一定量食物,同時產生一些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主要有尿素、二氧化碳等B.代謝廢物經腎臟、皮膚、肺等器官排出體外C.排出尿液有利于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D.尿液比原尿少是因為原尿中大量廢物被重吸收6.(2019·青島學業考)如圖是生物體內的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a、b表示某物質或血液,M表示相應的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a表示脂肪,b表示脂肪酸和甘油,則M表示胃B.若a表示蛋白質,b表示氨基酸,則M表示口腔C.若a、b均表示靜脈血,則M可表示小腸D.若a、b均表示動脈血,則M可表示腎小球7.(2020·北京學業考)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其部分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腎小球是毛細血管球,濾過面積大B.血液流經腎小球后,血液中血細胞數量增多C.腎小球與腎小囊壁由一層細胞構成,利于物質濾過D.原尿經腎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8.如圖為人體新陳代謝示意圖,其中A~E表示相關組織、器官或系統,a~d表示相關物質,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分析回答問題:(1)淀粉在A系統內最終被分解成____進入B,①表示____過程。?(2)若C表示肺泡,則過程②表示____;經過B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血液中____的含量升高。?(3)在B系統內,瓣膜起到阻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如心室與動脈之間有__。?(4)物質d的形成包括____和____兩個生理過程。若某人尿液中含有血細胞,你推測可能是____出現病變。?9.【核心素養提升】如表是對某高校高三學生進行體檢后,發現部分同學的檢測指標出現異常(-表示無,+表示少量,++表示大量)。據表分析回答:(1)正常尿液中除了大量水外,主要還有____。?(2)甲的尿液中出現了____和紅細胞,如果是腎臟有病變,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腎臟的____處。?(3)醫生依據乙血檢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值都偏低,判斷他可能患有____。從平時的飲食方面,你給他的建議是多吃____的食物。?(4)丙自述體檢時扁桃體發炎,至今“嗓子”還疼,醫生說炎癥仍存在,你知道醫生的判斷依據是什么嗎?___。?(5)尿的形成是連續的,但人體排尿是間斷的,是因為____。第一節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學習目標核心素養1.說出排泄的概念,知道人體的排泄途徑。2.清楚腎臟的結構和位置,明確腎單位的結構組成。(重點)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以及排尿的意義。(重點和難點)1.科學思維:歸納與比較排泄的概念和途徑。借助毛線、塑料管、氣球等來制作腎單位結構模型,用五谷雜糧、篩子等模擬尿的形成過程。2.生命觀念:借助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認識腎單位的結構,并理解腎單位的結構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生活小思考】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得知母親得了尿毒癥,不能及時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就毫不猶豫地將一個腎捐給了自己的母親。那么,你知道腎有什么功能嗎?知識點一 排泄及腎的結構(教材P66~P67)?1.排泄:人體將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物質排出體外的過程。2.主要的排泄器官——腎:(1)腎的位置和組成。①位置:腹腔背面、腰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②組成:皮質、髓質、腎盂。(2)腎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腎單位。①數量:每個腎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②組成及分布:3.深入思考:為什么腎的皮質部分比髓質部分顏色深?提示:腎皮質中含有大量的腎小體,而腎小體中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其中腎小球是血管球,因此顏色比較深;髓質部分多含腎小管,顏色較淺。【名師在線】排泄和排遺的途徑不同(1)排遺途徑:食物消化后的食物殘渣形成糞便,糞便經消化道排出體外的過程。(2)排泄途徑:①皮膚排出:一部分水、少量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排出;②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少量水以氣體的形式排出;③尿液排出:絕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知識點二 尿液的形成(教材P67~P69)?1.尿液的形成過程:2.請寫出【生活小思考】問題的答案。提示:腎能夠形成尿液,是主要的排泄器官。3.深入思考:(1)為什么有的病人出現血尿現象?提示: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不能透過腎小球的毛細血管壁;如果腎小球發生病變,通透性就會增加,血細胞也能濾過到腎小囊腔內;而腎小管不能將血細胞重新吸收回血液中,致使尿液中含有血細胞。(2)有人的尿液會吸引螞蟻,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提示:螞蟻喜歡甜食,如果一個人的尿液可以吸引螞蟻,說明這個人尿液中糖分含量過高,很有可能患糖尿病。【活學巧記】血漿、原尿、尿液的成分對比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質血漿√√√√√原尿√√√√×尿液√√√××知識點三 尿液的排出(教材P69)?1.泌尿系統的組成:2.尿的排出途徑:腎→輸尿管→膀胱(暫時貯存尿液)→尿道→體外。3.排尿的意義:(1)排出代謝廢物。(2)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3)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深入思考:健康成年人每晝夜產生原尿大約150升,而排尿大約1.5升,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提示: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吸收,這些被重吸收的物質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中,被送回血液,剩下的水、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個人一天可以形成約150L的原尿,而排出的尿卻只有1.5L左右,主要原因是發生了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典例剖析】【典題例證】(2020·長沙學業考)如圖為尿的形成示意圖。與①相比,正常人②中的液體成分顯著減少的是( B )A.葡萄糖 B.蛋白質C.尿素 D.無機鹽【名師講題】(1)審題技巧:解答本題需要明確尿的形成的兩個基本過程。(2)掃清障礙: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過程,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大分子的蛋白質和血細胞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②腎小囊腔中形成原尿;所以②原尿和①腎動脈的血液相比不含有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變式訓練】(2019·南充學業考)臨床上醫生可根據經驗初步判斷病人的病變部位,如果病人出現“尿血”“尿糖”的現象,請根據所學知識判斷病變部位分別可能是( A )A.腎小球、腎小管B.腎小球、腎小囊C.腎小管、腎小球D.腎小管、腎小囊【分級診斷】A組基礎對點練1.腎臟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它在人體內的位置是( A )A.腹腔背面、腰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B.胸腔,左右各一個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兩肺之間D.腹腔的上方偏右2.(2020·濱州學業考)腎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每個腎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D )A.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B.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C.腎單位中有兩處毛細血管網D.腎靜脈血液中尿素含量高于腎動脈3.下列過程屬于排泄的是( C )A.吐痰B.流鼻涕C.排尿D.排便4.(2019·棗莊學業考)正常人的尿液與原尿相比,不含有( C )A.水B.無機鹽C.葡萄糖D.尿素5.如圖為腎的結構示意圖,形成原尿的部位是( A )A.甲B.乙C.丙D.丁6.(2018·臨沂學業考)如圖為人的泌尿系統,箭頭表示流向,比較1、2、3結構內尿素的濃度,從低到高的正確順序是( A )A.1-2-3B.2-1-3C.3-2-1D.3-1-27.(2020·南通學業考)如圖是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某人尿液中檢出紅細胞、蛋白質等成分,推斷可能發生病變的部位是( C )A.①B.②C.③D.④8.(2020·廣東學業考)如表是一個正常人的血漿、原尿和尿液的檢驗結果(“+”表示有,“-”表示無),請判斷甲、乙、丙分別是( D )物質血漿原尿尿液甲+--乙++-丙+++A.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質、尿素B.大分子蛋白質、尿素、葡萄糖C.尿素、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D.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尿素9.原尿中不能被腎小管重吸收的物質是( C )A.葡萄糖 B.水 C.尿素 D.無機鹽10.(易錯警示題)流出腎臟的血液成分與流入腎臟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點是( D )A.氧氣增加,尿素減少 B.二氧化碳減少,尿素增加C.氧氣減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減少B組綜合提升練1.(2018·廣東學業考)腎小球毛細血管壁上有許多孔隙,有利于代謝物的濾出。正常人體不能濾出的物質是( D )A.尿素B.葡萄糖C.無機鹽D.大分子蛋白質2.(2020·聊城學業考)如圖為健康人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 )A.腎單位是組成腎臟的基本單位,由①②③構成B.與①內液體相比,④內液體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C.與①內液體相比,⑤內液體不含葡萄糖和無機鹽D.與①內液體相比,③內液體尿素含量增加3.(對比分析題)如表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漿經化驗后得到的主要數據:a液(%)b液(%)c液(%)蛋白質微量80葡萄糖0.10.10無機鹽0.750.721.25尿素0.030.031.8尿酸0.0040.0040.05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D )A.b液是血漿,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B.c液中沒有葡萄糖的原因是原尿流經腎小管的時候全部被重吸收C.因為c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多于a液和b液,所以c液是尿液D.如果腎小管發生病變,往往會引起蛋白尿4.(2019·濱州學業考)如圖表示原尿流經腎小管時某些物質的變化,甲、乙分別是( B )A.無機鹽、尿素B.尿素、葡萄糖C.蛋白質、葡萄糖D.血細胞、無機鹽5.(2020·綿陽學業考)我們每天都要攝入一定量食物,同時產生一些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A.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主要有尿素、二氧化碳等B.代謝廢物經腎臟、皮膚、肺等器官排出體外C.排出尿液有利于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D.尿液比原尿少是因為原尿中大量廢物被重吸收6.(2019·青島學業考)如圖是生物體內的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a、b表示某物質或血液,M表示相應的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 )A.若a表示脂肪,b表示脂肪酸和甘油,則M表示胃B.若a表示蛋白質,b表示氨基酸,則M表示口腔C.若a、b均表示靜脈血,則M可表示小腸D.若a、b均表示動脈血,則M可表示腎小球7.(2020·北京學業考)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其部分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 )A.腎小球是毛細血管球,濾過面積大B.血液流經腎小球后,血液中血細胞數量增多C.腎小球與腎小囊壁由一層細胞構成,利于物質濾過D.原尿經腎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8.如圖為人體新陳代謝示意圖,其中A~E表示相關組織、器官或系統,a~d表示相關物質,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分析回答問題:(1)淀粉在A系統內最終被分解成__葡萄糖__進入B,①表示__吸收__過程。?(2)若C表示肺泡,則過程②表示__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__;經過B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血液中__二氧化碳__的含量升高。?(3)在B系統內,瓣膜起到阻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如心室與動脈之間有_動脈瓣_。?(4)物質d的形成包括__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__和__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__兩個生理過程。若某人尿液中含有血細胞,你推測可能是__腎小球__出現病變。?9.【核心素養提升】如表是對某高校高三學生進行體檢后,發現部分同學的檢測指標出現異常(-表示無,+表示少量,++表示大量)。據表分析回答:(1)正常尿液中除了大量水外,主要還有__無機鹽、尿素__。?(2)甲的尿液中出現了__蛋白質__和紅細胞,如果是腎臟有病變,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腎臟的__腎小球__處。?(3)醫生依據乙血檢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值都偏低,判斷他可能患有__貧血癥__。從平時的飲食方面,你給他的建議是多吃__富含鐵和蛋白質__的食物。?(4)丙自述體檢時扁桃體發炎,至今“嗓子”還疼,醫生說炎癥仍存在,你知道醫生的判斷依據是什么嗎?__丙的檢查結果中白細胞高于正常值__。?(5)尿的形成是連續的,但人體排尿是間斷的,是因為__膀胱有暫時貯存尿液的作用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節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原卷版).docx 第一節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答案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