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級1-4單元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級1-4單元復習

資源簡介

九年級思想政治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第一課 歷史的足跡
1、記取歷史的啟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
2、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責任:振興中華
3、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不僅是一步民族文明的創造史,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長史,也是一部民族發展的探索史。
4、中華民族有悠久而輝煌的文明史:中華文明是人類最早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曾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之一。
5、貢獻:中國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長期獨領風騷,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6、列舉中國人民為人類文明創造輝煌文明的典型例子。(三個)
答:甲骨文、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東漢時期的地動儀。
7結論:(回溯歷史,雖然我們的祖國歷經坎坷,但創造出了輝煌的古代文明,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幅璀璨的畫卷,)我們為祖國曾經創造的偉大文明而自豪。
8、中國經歷百年滄桑的原因:
①由于封建統治者的腐敗無能
②國家的落后
③也由于外國侵略者的侵略,中華民族經歷了百年的滄桑。
9、近代中華民族英勇抗爭的史實:虎門銷煙、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為了捍衛國家獨立,維護民族尊嚴,中華兒女藐視強敵,甘赴國難,浴血奮斗,寧死不屈,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抗爭。)
10、四次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中國落入災難的深淵,《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人民經受了百年的苦難。
11、列強造成的危害:列強肆無忌憚的掠奪我國的寶貴財富,破壞我國的燦爛文化,侵犯我國的神圣領土、主權和尊嚴,使我們祖國積弱積貧,備受欺凌。
12、覺悟:不要忘記歷史!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課 歷史的昭示
什么是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
①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
②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持,精神動力,力量之源。
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精神動力。
3、什么是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對于自己祖國摯愛的深厚感情。
4、愛國主義的表現是什么?
①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和深切的眷戀。
②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強烈企盼。
③對祖國繁榮昌盛的堅定信念。
④對祖國主權和尊嚴的堅決捍衛
⑤對賣國求榮的無比鄙視,對愛國志士的無比崇敬。
5、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鐵人精神,抗洪精神等:是中國革命年代和建設時期對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精神的集成和發展,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特點和強大的生命力。
6、青少年應怎樣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要以積極的態度自覺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
②要積極參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會實踐活動;
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落實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
7、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繼承和發揚熱愛和平的傳統,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主張各國人民攜手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8、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
9、中國共產黨的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領導。
10、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視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也是當代青年的責任)。
11、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12、探索救國之路失敗的具體原因各不相同,但歸根到底,都是因為沒有先進的、正確的理論指導,沒有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正確道路。
13、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視線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14、近代中國的歷史充分證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15、建設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16、1956年社會主義建立、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充分表明: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夠實現我國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堅持社會主義。
第三課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1、為什么青少年要樹立憂患意識?
答:①歷史的經驗教訓已經證明:憂患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國;
②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高科技領域,綜合國力等方面依然處于劣勢。
2、當代青少年的責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肩負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3、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①歷史上許多中華兒女都“以天下為己任”;
②中國還不發達,中國人民還不富裕,中國要趕上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還要走很長的艱苦之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
③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21世紀社會主義建設的骨干力量,我們的成敗,決定著國家的成敗。
4、青少年該怎么辦:
①我們青少年必須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饒陽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世代相傳。
②青少年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發展自己,是自己成為未來社會的棟梁。
第二單元
第四課 走向小康
1、人們衣食住行等發生的巨大變化,就是生活水平達到小康的具體表現。
2、小康的含義:所謂小康水平,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20世紀末,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實現了有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4、我國現代意義上的小康:最早由鄧小平提出來的,也就是我國經濟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具體地說,就是到2000年,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基本消除貧困現象,人民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是在全面發展國民經濟的基礎上,使我國人民的生活在溫飽的水平上進一步提高的階段性標志,逐步實現物質生活比較寬裕,精神生活比較充實,生活環境改善,人口素質提高,公益事業發展,社會治安良好。
5、實現現代化的三步走戰略目標:
①第一步:以1980年為基點,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溫飽問題。
②第二步: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達到小康水平。
③再經過50年,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收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6、初步小康特點: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
7、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國仍出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期階段。(最基本國情)
8、全面小康:
時間:21世紀頭20年
含義:全面建設惠及幾十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集全面的小康。
特點:全面小康是較高標準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與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統一。
目標:到2020年,我國人均GDP將超過3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
9、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重大歷史使命。
10、我國基本國策:
①改革開放②計劃生育③保護資源和環境。
11、我國發展路線:堅持可持續發展。
第五課 財富之源
1、創造財富的源泉有哪些?
勞動可以創造財富;科學技術可以創造財富;智慧與開拓進取精神可以創造財富;資本、管理等因素也可以創造財富。
2、為什么財富基于勤勞?
①辛勤的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基礎。人類所享有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成果,無一不是辛勤勞動的結晶。
②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③改革開放以來,廣大人民群眾依靠辛勤的勞動脫貧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
3、如何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①要建立和完善經濟制度 ②要形成相應的分配制度和政策
4、在分配中如何實現效率與公平的統一?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決定性因素,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
5、為什么財富源自智慧與開拓?
在現代社會,智慧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要創造財富,不僅要靠勤勞,還必須有發現財富的慧眼,敢于創新的頭腦,開拓的膽識與勇氣。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想要發展經濟,創造更加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必須要有開拓進取的精神。
6、為什么科技創造財富?
①科學及實施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志,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是發展生產力的決定性因素
在現代社會,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是創造財富的重要途徑
在我國,科學及時對于加快傳統工農業生產的現代化進場,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他有力的促進了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的轉軌,提高了經濟效益。
7、充分調動各種創造社會財富源泉的作用: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保障。
8、怎樣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①首先要完善社會主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是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
②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六課 財富中的法與德
1、獲得財富的手段:有合法與非法之分;支配財富的方式:有正確與錯誤之別。
財富的支配,需要在法律天平上檢驗,用道德標注去衡量。
2、每個人要獲得財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必須做到遵紀守法。
3、法、義、利三者的關系:
①義與法同源共生;②在社會生活中,法律對人們的約束是外在的,義對人的約束是內在的,才是最有效的;③見利忘義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取的。
4、稅收含義: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律規定,強制的、無償的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基本形式。
5、稅收作用:國以稅為本。(P39頁)
6、稅收的特點: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7、國以稅為本,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8、不懂稅法或知法犯法,偷稅漏稅,損害國家和社會利益的,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9、我國倡導的富民政策: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10、為什么要富而思源?
①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這是我國倡導的富民政策。
②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很多人依靠良好的社會環境,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③富而思源,先富起來的人們擔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不僅體現了個人品質,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和標志。
11、為什么要勤儉節約?
①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勤儉節約是治國安邦之道
③勤儉節約是企業家取得成功的法寶
④勤儉節約是做人的美德
12、培養勤儉節約的品德對中學生有何意義?
作為中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重要時期,如果能夠恪守勤儉節約的生活準則必然有益于個人的成長。
13、學會合理消費的具體做法:
①在消費前,對錢做出預算,避免非理性消費,所買物品在承受范圍之內;
②不與周圍的人攀比、不浪費金錢;
③在消費過程中,我們應該用環保的眼光選購商品,進行綠色消費。
14、過生日時,同學要你請客,你怎么辦?
①跟同學說明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②合理使用零花錢;③在家開一個茶話會或制作生日卡以示祝賀。
15、針對同學中存在的奢侈風,向全校同學提出幾點倡議:
①勤儉節約,不亂花錢;②生活簡樸,不挑吃穿;③厲行節約,珍惜勞動成果。
第七課 關注弱勢群體
弱勢群體形成的原因: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
同時受歷史、自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發展方面還有較大的困難。
弱勢群體: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無法維持個人機器家庭成員最基本生活水準,需要國家和社會給予支持和幫助的社會群體。
弱勢群體的特征:
①弱勢群體是其個人及其家庭生活達不到社會認可的最基本標準的群體;
②弱勢群體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目前的弱勢地位;
③要改變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需要國家和社會力量給予幫助或支持。
4、在城市的農民工主要面臨的困難:遠離家鄉,舉目無親,遇到困難無人關照;工資待遇比較低,生活條件艱苦;缺乏醫療保障,就醫困難;離開戶口所在地,子女入學受到限制等。
5、在我國,弱勢群體包括農村貧困人口、城市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以及遭遇災禍的人群等。
6、我國社會中弱勢群體的主體:我國農村仍有近3000萬人沒有解決溫飽,收入水平處于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城市居民有2000多萬人。
7、你的周圍有哪些少年兒童處于不利的境地:留守兒童、失學兒童、流動兒童等。
第八課 日月無私照
1、如何理解平等的真諦?
①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以生命為基礎,體現為人格和各項基本權利的平等;
②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權利和人格尊嚴;
③每個人都應當享有被尊重的權利,人人都平等地享有生存權和發展權。
2、維護社會成員的平等的重要性?
維護社會所有成員特別是社會中處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嚴和生存條件,使社會每一個成員享有均等的發展機會,獲得平等參與社會的能力,這是一個合理社會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也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只有維護這些權利,才能保證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3、怎樣才能維護、實現公平?
①人格尊嚴的獲得,需要法律的保障,更需要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②維護社會所有成員特別是社會中處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嚴和基本生存條件。
(意義:A使社會每一個成員享有均等的發展機會
B獲得平等參與社會的能力
C只有維護這些權利,才能保證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③一些身處逆境的人,用自己的奮斗詮釋了平等的真諦,捍衛了生命的尊嚴,贏得了世人的尊重。
4、目前現實不平等的原因
①收到自然和歷史等方面條件的限制
②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
③制度建設還不夠完善
④社會資源的分配還存在地區之間、群體之間和個人之間的不均衡
⑤我國但僅社會中的一些弱勢群體,也是我國社會轉型期的特出產物
5、在市場競爭中一部分人成為失敗者和貧困者;沒有競爭力的產業中的工作職工,在調整過程中成為低收入者,甚至成為下崗職工。
6、為什么平等不等于平均?
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該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并帶動和幫助其他相對落后的個人和地區,攜手共進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
②這不僅僅體現了一個健全社會所應具有的平等內涵,也反映了一個社會不斷發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統一構成了現代文明社會前進的基石
7、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為每個公民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權利,創造力日益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
8、社會主義公平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
9、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中存在的不平等問題?
①平等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平等總要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限制,任何社會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現象。
②我國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社會成員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相當突出。
第九課 和你在一起
1、怎樣讓弱勢群體與我們共享陽光?
①政府的努力 ②社會的力量 ③我們的關愛
2、政府的努力是什么?
①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②以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大規模扶貧開發
③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措施。發展教育事業,促進教育公平。
④解決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
⑤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法律保障、司法保障。
⑥其他:A幫助殘疾人康復、就學和就業;B對艾滋病患者實施救治和關懷政策;
C力求為每個公民創造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
3、社會的力量是什么?
①在我國有不少扶貧救困的社會組織,(中國扶貧基金會)
②國際社會也在采取積極行動(聯合國難民署)
4、我們的關愛是什么?
①社會中處境不利的人,只要有人幫助,就可能獲得生存的機會。
②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等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③社會上處于弱勢地位的人們,特別需要大家的支持與尊重
5、我國扶貧開放取得的主要成就:①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②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③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P61)
6、扶貧救困的民間組織:春蕾計劃、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
7、我們應從哪些方面幫助社會上處于弱勢地位的人們:①首先需要的是來自社會的實際幫助②特別需要來自社會的支持與尊重。
8、青少年為什么要關心、幫助社會弱勢群體?
①關心,幫助弱勢群體既是政府責任,也是全體社會成員的責任。
②互助互濟、扶弱濟困、樂善好施等使我們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
③愛,不僅是一種付出,還是一種分享。
9、我們青少年如何以實際行動關心、幫助社會弱勢群體?
①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
②積極參加幫助弱勢群體的志愿者活動
③在生活上幫助殘疾同學,為貧困同學捐款
④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學會尊重,學會關心,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幫助。只要人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第十課 聚焦兩會
1、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利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3、全國人民代表主要職權:
具有最高: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督權。(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立法權;任免權,國 家 主 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等的選舉或任命;重大事項的決定權、監督權。)
4、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5、“兩會”指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6、我國憲法規定:在我國,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7、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共同富裕
8、政協的主要職能: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
9、政治協商會議的重要性:①為中國共產黨和我國政府進行民主、科學決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②政協委員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真實民情,廣泛集中民智,高度關注民生。作為重要的民意傳達渠道,人民政協廣納諍言,參政議政,傳遞著寶貴的政治信息。
10、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全體人民當家作主、管理國家的根本途徑和有效形式。
11、在我國,人民是如何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
①在我國,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自己的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集中行使國家權力。
再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分別行使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等各項權力。行政、審判和檢察等機關都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
因此,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運作過程,就是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的過程。
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1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的性質: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13、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團結和民主。
第十一課 神圣的一票
1、依法有序地參與選舉,既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徑。
2、行使選舉權需要的條件:①、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②、年滿18周歲;③、依法享有政治權利。
3、我們享有的最基本的政治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4、選票的意義:①它能使人民的愿望得到充分的表達,人民的呼聲和要求得到有效傳遞。②小小的選票記錄著我國民主建設的進程。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多的民主權利,選票的分量也越來越重。
5、神圣的一票應該:①投給在公心的選民利益的維護者;②投給熱心的、了解選民冷熱的知情者;③投給有真心的選民意愿的傳遞者。
6、我國基層民主的內容: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職工代表大會
7、村民自治制度的特點: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P80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8、居民換屆選舉廣泛采用的選舉形式:直接提名候選人、差額選舉、匿名投票 (P81第一段正文)
9、健全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意義:(P82第二自然段)
第十二課 法律的尊嚴
1、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實行依法治國的意義:①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②離開了法制建設的現代化,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就沒有可靠保證。③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法令行則國治國興,法令弛則國亂國衰。④維護國家長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辦法是實行法治。
3、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4、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政府能否自覺地依法行政,嚴格依法辦事,直接影響到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權威,直接關系到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能否順利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能否順利實現。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5、行使政治權利的表現——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
①、關注國家建設、國家管理,對于身邊的事乃至國家大事,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自己的建議。②、發現違法犯罪行為要及時舉報 。③、對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其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
6、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7、作為一名現代法治社會中的合格公民,需具備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
①尊重法律,追求公正;②正確行使權力,自覺履行義務;③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力。
8、權力與義務的關系: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公民既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又要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②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本保障。
9、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公務活動的權利。
10、公民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的渠道方式有那些?A 向人民代反映或人大常委會反映。 B 可采取舉報信向有關部門反映。C 通過新聞媒體進行監督。
11、怎樣正確行使監督權:A 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B 應當事實求實,以事實為依據,如時反映情況,必要時出示證據和各種證明材料。C 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方法
12、青少年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其違法失職行為,有向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
13、行使監督權力的途徑: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況,由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議案;②給主管部門及負責人寫信,撥打聯系電話,或當面反映情況;③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
第十三課 我們的“議案”
1、人大代表的性質(或人大代表的身份):A、是國家權利的直接行使者B、代表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C人民權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達者(P91第二自然段)
2、人大代表的職責 :A、會議期間代表人民行使權力,決定國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務B、閉會期間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調查研究,了解民意(P92第一段第二句、第三句)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意義: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從根本上保證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制度。各級人民代表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力,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實代表。
4、成為合格人民代表應具備的素質:不僅要成為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實代表,還要有參政議政的能力。
5、政協委員的職責: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事務的政治協商,廣納諍言,集中民智,參政議政,傳遞寶貴的政治 (P94第一段)
6、寫議案的方法(p9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阡县| 青海省| 平舆县| 会东县| 乌鲁木齐县| 林西县| 德格县| 武川县| 佛坪县| 宣恩县| 进贤县| 阆中市| 景谷| 海林市| 德昌县| 林周县| 抚宁县| 遂溪县| 贵定县| 灵川县| 茂名市| 麻城市| 秦皇岛市| 海门市| 徐水县| 郧西县| 曲沃县| 宜城市| 彭阳县| 赣榆县| 浮山县| 莒南县| 依兰县| 昌邑市| 洱源县| 凭祥市| 林西县| 方城县| 唐河县| 措勤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