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生態系統概述 教學目標: 1、說出生態系統的概念。 2、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以及各種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3、引導學生初步形成生態系統中各種組成成分之間彼此聯系、相互作用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樹立保護生態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建構生態系統的概念。 2、分析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理解各種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1、生態系統中各種組成成分的作用。 2、認識生態系統中各種成分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歸納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視頻: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 剛才大家看到的是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那到底什么是生態系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2節生態系統概述(板書)。 【探究新課】 活動一:觀察池塘生態系統,構建“生態系統”概念 1、觀察池塘生態系統,并對其成分進行歸類 。 展示池塘生態系統模式圖,讓學生找出圖中的各種生物并將這些成分的名稱分類填寫在表格上。(學生回答,填表。) 思考:維持這些生物生存的條件是什么?(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這些屬于非生物成分) 池塘生態系統由哪些成分組成? 小結:池塘生態系統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組成。生物成分有菖蒲、蓮、浮游植物、水草等植物,有浮游動物、蝌蚪、魚、蝦、河蚌等動物以及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成分包括水、陽光、空氣、土壤、溫度等。 2、思考討論: (1)植物、動物、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分別有什么作用?它們又分別扮演怎樣的角色? (2)池塘中的動物與植物有什么關系? (3)池塘生態系統中的非生物成分對生物成分有影響嗎?請舉例說明。 小結: (1)綠色植物利用陽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無機鹽等制造有機物,釋放出氧氣,提供給生物。其遺體可作為微生物的營養來源,由它們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植物還能通過蒸騰作用將水蒸發到大氣中去,增加空氣濕度,降低空氣溫度,從而改善非生物成分組成的環境。由此可見綠色植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它能制造有機物,因此在生態系統中稱它為生產者。 由于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因此,人和各種動物是消費者。 池塘生態系統中的動植物遺體和排泄物被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為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被植物再利用。因此土壤中、池水中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都屬于分解者。 (2)池塘中的動物以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釋放的氧氣為生活來源,而動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動物與植物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 (3)陽光為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是生命的能量源泉;空氣為各種生物提供氧氣;水是各種生物生活必需成分;土壤為植物提供無機養分,非生物成分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質和能量。 3、比較:草原生態系統和池塘生態系統 思考討論: (1)池塘、草原這些不同的生態系統的非生物成分都相同嗎? (2)不同生態系統中都有生物成分嗎? (3)比較不同生態系統生物成分的異同。 小結:各生態系統非生物成分組成相同,都有陽光、空氣、水分等。但水分與陽光多寡,往往是造成生態系統多樣化的主要原因。不同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的共同點是:他們都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不同點是各生物成分種類不一定相同。 經過這樣的分析比較,學生很快就找到生態系統概念的本質特征是:生態系統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共同構成的整體。而草原、池塘等則指生態系統的不同區域(范圍)。 過渡:生態系統的這些成分是彼此獨立的呢?還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呢?彼此之間又有著什么樣的關系? 活動二:畫概念圖,理順“生態系統”概念 嘗試完成生態系統概念圖,以箭頭的形式來表示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關系。 總結: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間是相互依賴,缺一不可的。沒有了生產者,消費者就失去了食物和能量的來源,沒有分解者,動植物的遺體和排出的廢物就無法得到分解。非生物成分為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能量。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緊密聯系,彼此作用,構成一個整體。那哪個同學能說說什么叫生態系統呢? 生:生態系統有生物成分與非生物成分組成。 生:生態系統是指一個區域內的生物與非生物組成的整體。 生: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關系是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的。 師總結與強調:在一定的區域內,所有生物與非生物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一定的區域可能是我們經過的一塊農田、淌過的一條河流、駐足過的一片草原、向往的一片森林(出示農田、河流、草原、森林的圖片)。生態系統的范圍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們生活環境的總和。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是生態系統?你能舉出例子嗎?學生舉例:城市、校園、公園生態系統等。 活動三:給小魚創造一個舒適的家 假如現在讓你設計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里面養1—2條小魚(保證生態瓶中各種生物成分)怎樣設計? 鞏固練習: 1、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 A.太湖中的魚、蝦 B. 黃山上的松樹 C. 東海中的生物 D. 公園內的池塘和其中的生物 2、各類生態系統的共同點( ) A. 有分解者、消費者 B. 有生產者、消費者 C.有生產者、分解者 D. 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無機環境 3、下列各組生物中,屬于生產者的一組( ) A.玉米和水稻 B.磨菇和水草 C.玉米和蚯蚓 D.蘑菇和蚯蚓 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生物學角度分析,在落葉化作春泥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陽光 板書設計 第2節 生態系統概述 生態系統的概念: 68580099060 所有生物 160020099060一定區域+ 生態系統 非生物環境 生態系統的組成: 12573009906068580099060 植物 生產者 125730099060099060 生物成分 動物 消費者 125730099060 微生物 分解者 80010099060 非生物成分 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