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節植物光合作用的發現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說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發現的過程和意義。2.說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發現的意義。3.說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達式。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的能力,實驗設計的創新能力和分析、歸納并合理表達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1.培養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并體會探究過程和感受。2.領略和感悟科學家在探究過程中的科學思維方式(如何去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重點難點重點嘗試解釋發現光合作用的實驗的原理。難點獨立設計并完成探究活動。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生物圈中大多數生物在呼吸過程中,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據統計,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燒所消耗的氧氣量每秒平均為10000千克。提出設問:為什么我們卻沒有感覺到缺氧呢?消耗的氧氣通過什么途徑補充呢?二、學習過程老師:我們就來學習第一個問題:什么是光合作用?1.閱讀課本第89頁內容,什么是光合作用?學生自己讀書體會,回答問題。老師:那么光合作用又是怎么被發現的呢?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17世紀。2.閱讀教材第89頁材料一,思考下列問題:(小組合作探究)(1)描述實驗過程。(2)柳樹增加的質量是多少?(3)土減少質量是多少?(4)柳樹增重的原因是什么?(5)本實驗的結論是什么?通過學生討論,得出本實驗的結論:柳樹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從水中獲得的,而不是從土壤中獲得的。老師:該結論完全正確嗎?從植物生活的環境考慮,還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呢?這時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紛紛發言,還應考慮到陽光、空氣。老師:說明該實驗還有局限性,那么怎么辦呢?時間到了18世紀。3.閱讀材料二,思考下列問題:(小組合作探究)(1)閱讀實驗一,描述過程,說明蠟燭熄滅的原因。(2)閱讀實驗二,描述過程,說明綠色植物死亡的原因。(3)閱讀實驗三,描述過程,為什么鐘罩內放入一盆植物后蠟燭依然燃燒,老鼠依然活著?(4)本實驗的結論是什么?老師巡視指導,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把有共性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最后老師在大家回答問題的基礎上說明,材料一說明光合作用需要誰,材料二說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同時釋放出氧氣。那么光合作用僅僅需要水、二氧化碳嗎?4.閱讀材料三,光合作用僅僅需要水、二氧化碳嗎?學生:還需要光。老師:你能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嗎?簡要說明你的設計過程(注意對照實驗)5.光合作用的意義老師:光合作用的過程中,除了放出氧氣,還有什么物質產生呢?還有有機物產生。有機物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當然還有其他物質。比如我們吃的蘋果等水果,小麥、玉米、水稻等,這些都是光合作用的產物。至此學生的情緒全被調動起來了。接著老師就引導學生得出光合作用的意義:綠色植物好像有機物的天然工廠,養活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老師:我們對光合作用的探究進行了幾十分鐘,而科學家進行了幾百年,直到現在還在進行研究,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班里出現一個到幾個對光合作用做出貢獻的同學,我們全班都盼望著這一天!6.課堂小結:學生自己進行總結。7.課后練習。板書設計第一節植物光合作用的發現一、光合作用的概念二、光合作用的發現三、光合作用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