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1學年第一學期自主練習九年級社會、思品試卷(卷I 共4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歷史在譜寫著歌曲,歌聲中凝聚著歷史,好的歌曲能夠唱響時代的主旋律。根據你掌握的歷史知識,下列歌曲能夠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旋律的是( )A.《黃河大合唱》 B.《志愿軍進行曲》 C.《翻身農奴把歌唱》 D.《春天的故事》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使中國塵封已久的大門被打開,最早打開大門是在( )A.農村 B.城市 C.沿海 D.內地3、下列為鞏固新生政權所采取的措施中,2011年剛好是60周年的是( )A.完成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建立各級人民政府2011年1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發表了題為《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演講。據此回答4-5題4、下列有關發展問題的說法,錯誤的是( )A.發展問題只存在于發展中國家 B.發展問題關系到整個世界的繁榮C.南北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擴大 D.發展問題又稱南北問題5、中美兩國積極開展的雙邊合作交流( )①體現了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 ②有利于推進南南合作,促進新秩序的建立③有利于促進兩國的共同發展和繁榮 ④有利于兩國更好的領導世界,共同維護世界和平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2011年3月19日,法國、美國對利比亞進行了軍事打擊。據此回答6-7題6、法國和美國對利比亞進行的軍事打擊,表明( )①世界正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②世界局勢總體緊張,局部戰亂③世界和平面臨挑戰 ④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 ②④7、針對利比亞的局勢,我國動用了全部力量,高效、有序地完成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撤僑工作,獲得了國內外輿論的高度稱贊。這說明( )①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②我國完全具有發達國家的實力③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④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8、國土資源部多次發文,要求杜絕隨意圈地和土地閑置,堅決取締閑置的開發區。這樣做的原因在于( )A.土地資源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B.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和財富的源泉C.搞開發區就是對土地資源的破壞D.我國的土地資源空間分布不平衡9、“《富春山居圖》一半放在杭州的博物館,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館,我希望兩幅畫什么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睖丶覍毧偫淼倪@一話語反映出( )①盼望臺灣早日回歸 ②渴望實現兩岸完全統一③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④海峽兩岸實現統一指日可待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國情調查,是和平時期進行的最大社會動員,需要家家參與,人人配合。2010年11月1日開始,我國進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據此回答10-11題10、下列反映我國目前人口的基本特點的有( )①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 ②人口老齡化嚴重 ③男女性別比例失調 ④人口素質不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1、下面兩圖反映出到上個世紀末我國( )①人口數量呈現下降趨勢②人口數量仍在不斷增加③計劃生育政策取得了成效④人口素質有較大提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當前,中國正在由總體小康社會闊步進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據此回答12—13題。今日中國是一個有著歐洲般富足和非洲般貧窮的矛盾國家,你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走走,到東部沿海地區看看,再到偏僻農村,偏遠的西南、西北轉轉,就會有這種深刻的體會。這種說法反映了中國的小康社會還存在( )A.經濟水平不高的問題 B.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C.自然資源相對短缺的問題 D.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13、2010年,我國外貿成就顯著。據海關統計,2010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2972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7%。該成就的作用主要在于( )A.使經濟更加發達 B.使民主更加健全C.使文化更加繁榮 D.使科教更加進步14、我國人均耕地僅為0.1公頃,相當于世界水平的42%,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國大部分城市特別是北方城市面臨嚴重的資源型缺水情況和污染型缺水情況,人均森林面積僅為0.12公頃,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0%。材料反映了( )①我國的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②我國主要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③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 ④我國存在資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發展低碳經濟,既要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也要改變我們的生活的方式,要樹立低碳、綠色意識,養成從點滴做起的習慣。據此回答15-16題15、發展低碳經濟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客觀要求。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就必須( )①關閉化工企業,發展環保產業②開發推廣節能減排技術③把防治環境污染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④倡導綠色消費、低碳生活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6、為積極倡導廣大市民過時尚綠色低碳生活,紹興市出臺了關于嚴格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指標,所有公共建筑內的單位,除醫院等特殊單位外,室內空調溫度設置夏天不得低于26攝氏度,冬天不得高于20攝氏度,這一規定有利于( )①節約能源 ②發展循環經濟③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 ④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7、建國初,在錢學森、錢偉長等領導下,航天科技工作者給我們留下了獨特的精神財富是( )A.愛國主義精神B.兩彈一星精神C.載人航天精神D.開拓創新精神18、從曲線圖中可見,從A→B階段,中國農業經歷了一個較快增長的階段,根本的原因是( )A.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B.制定和實施了一五計劃,打下工業化的基礎C.進行了土地改革和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D.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 實行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 ( )A.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B.提倡晚婚晚育C.控制人口數量 D.提高人口素質20.下列事例最能說明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是( )A.免收學費,使家庭貧困的孩子都能夠上學讀書B.2011年農村經濟取得長足發展,農民繼續增收C.“中國制造”的產品遍布世界各國,出口增長D.2010我國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27位齊賢鎮中學2011學年第一學期自主練習九年級社會、思品答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卷Ⅱ 共60分)二、綜合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4分)【解讀圖示】令人振奮的變化(1)上述圖示中數據的變化分別反映了什么?(4分)【關注能耗】令人擔憂的能耗發展令人振奮,但能耗令人擔憂。2009年12月2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08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為29.1億噸標準煤,全國單位GDP能耗為1.102噸標準煤/萬元,能源消費總量與單位GDP能耗雖有較大幅度下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某些中央企業如國電集團雙遼公司等28家企業仍在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1.18萬臺(套)高耗能設備。(2)普查結果反映了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什么嚴重問題?(4分)【付之行動】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秸稈為原料的現代能源是一個新興產業。江蘇“中節能宿遷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秸稈直燃發電項目,該公司自2007年10月投入商業運營以來,年利用秸稈20多萬噸,外供電超一億度,節約標準煤13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2萬噸。甘肅金昌市通過探索制訂綠色稅收、財政、投資等一系列經濟政策,大大激發了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熱情。如金昌水泥公司以其他企業的高爐渣、電石渣、粉煤灰等作為生產原料,使金昌水泥公司固廢利用達到了70%以上,實現二氧化碳減排48萬噸/年,二氧化硫減排803噸/年,粉塵減排920噸/年,節約標準煤1.33萬噸/年。(3 )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中國如何走出一條低碳經濟之路 (6分)22.(12分) 11月23日下午,朝鮮和韓國在位于朝鮮半島西部爭議海域里的延坪島發生炮戰。這是兩國自朝鮮戰爭停戰57年以來爆發的最嚴重邊境沖突。一時間,朝鮮半島的局勢驟然緊張,朝韓雙方劍拔弩張。國際社會在高度關注事態發展的同時,也一再呼吁朝韓雙方保持冷靜和克制。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月28日,美韓聯合軍演又在臨近韓國和朝鮮的黃海海域進行,這更進一步刺激了朝鮮的神經。朝鮮半島的局勢隨時都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美韓軍事演習圖(1)60年前美國曾狂妄的涉足朝鮮半島,并以尷尬地在停戰協議上簽字而告終,60年前美國涉足朝鮮半島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2)聯系材料,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反映當今世界的和平受到哪些因素的挑戰? 要實現朝鮮半島和平穩定的根本出路何在?(6分)(3)沖突發生以后,中國政府也一再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并重返六方會談。運用所學知識,你認為中國政府發出的呼吁是基于怎樣的考量? (4分)23. (14分)2009年9月20-10月20日,以“偉大歷程、輝煌成就、美好未來”為主題的“輝煌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舉行。根據內容提示,回答問題:【偉大歷程】在新中國的偉大歷程中,經歷了兩次偉大變革,第一次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第二次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創了一條富國強民的道路。(1)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標志是什么?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的富國強民的道路是什么?(4分)【輝煌成就】60多年來,新中國取得了體制機制、對外格局、綜合國力、經濟建設、科學技術、市場供應、人民生活、法制建設等八大歷史變遷,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就八大歷史變遷中“人民生活”這一方面,請舉一事例說明其變遷。(2分)【美好未來】胡錦濤總書記在參觀結束后指出:未來是美好的,但是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還會遭受許多可以預見和不可預見的挫折。(3)60年前進道路中我們曾遭受過哪些經濟挫折?戰勝這些挫折給我們今后的現代化建設提拱了哪些寶貴經驗?(6分)(4)在美好的未來道路上,我們制定的下一個目標實現時間和名稱?(2分)24.(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類在史前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都存在著環境問題,但環境問題的具體內容會隨著社會發展而不同。材料二: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示意圖(1)你認為工業社會的主要環境問題有哪些?(2分)(2)據圖描述“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并說說兩則之間關系變化體現了教材中的什么觀點或道理?(4分)25.(14分)材料一:新華網北京2009年12月15日電: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珠海澳門)15日在中國珠海市動工興建。這是深化粵港澳合作、促進港澳地區繁榮穩定的“世紀金橋”,也是中央政府帶給澳門回歸祖國10周年的一份厚禮,對澳門的未來具有里程碑意義。材料二:“春風猶化千層雪,海水流連兩岸新”,隨著連戰、宋楚瑜訪問大陸——“和平之旅”、“搭橋之旅”。熱情的網民為此寫了一首小詩:緊緊相連的雙手,推開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門;和平搭橋之旅,注入互信雙贏的春天氣息;(1)請列舉改革開放以來發生在港珠澳的大事各一件。(6分)(2)背井離鄉的骨肉同胞啊!何時才能踏上回家的路?回家道路上也許充滿荊棘坎坷,也許坎坷過后就是坦途”……,運用所學知識,請分析 “荊棘坎坷”和“坦途”分布指的是什么?(4分)(3)“和平搭橋之旅,注入互信雙贏的春天氣息”。結合相關鏈接,談談雙贏體現在哪些方面?(4分)【相關鏈接】“兩岸千里一日還,天塹從此變通途”。兩岸直接“三通”的實現開啟了臺灣農產品行銷大陸的新契機,對臺灣旅游業和相關行業的帶動作用也將是顯而易見的,大陸資本能到臺灣投資,它對刺激臺灣經濟無疑是有益的;使兩岸民眾了解更加深入,感情更加融洽,減少或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誤解。選擇題: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C A B B A B D C題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A D B C B C D D21、(14分)(1 )反映改革開放以來(1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1分);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分)但是城鄉貧富差距大,經濟發展不平衡。(1分)(2)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率低;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依然存在。(4分)(3)①依靠科技創新,發掘新能源,優化能源結構,發展新興產業;(2分)②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利用稅收、投資等經濟手段調控經濟;(2分)③發展循環經濟,減少碳排放。(2分)22、(12)(1) 1950,美國發動的朝鮮戰爭。(2分,寫抗美援朝戰爭不得分)(2)韓朝沖突屬于領土爭端引發的地區沖突;美國參與黃海軍事演習是其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表現。(4分)通過對話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2分)(3) 從世界角度考慮: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給東北亞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構成嚴重威脅,違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中國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并重返六方會談有利于和平解決矛盾與爭端,有利于為東北亞地區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2分)從中國角度考慮:有利于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利于樹立中國和平、合作負責人的大國形象,有利于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2分)(2個角度必須答到,每個角度任選一點即可)23、(14分)(1)、1956年基本完成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2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2分)(2)、從傳統的書信往來到互聯網視頻聊天;從擁擠低矮的住房到寬敞舒適的高樓別墅;從露天電影到家庭影院等。(要求:要有“變遷” 過程,2分)(3)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必須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急于求成;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4分)(4)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2分)24、(6分)(1)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2分,具體寫出污染和生態問題,酌情給分)(2)環境質量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變化(1分);開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環境質量呈現下降的趨勢;(1分)后來環境質量又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分)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4分,每點1分)25、(1)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回到祖國懷抱;1999年12月20日,中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回到祖國懷抱;1980年確定珠海為四大經濟特區之一。(對應三地,寫出大事,各2分)(2)荊棘坎坷:島內分裂勢力;坦途:兩岸關系不斷改善,最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4分)(3)(3)有利于加強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促進兩岸的經濟文化發展;有利于促進兩岸的彼此了解,增進兩岸人民的感情,增強兩岸互信,增強民族的凝聚力;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加快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三選二,4分)中國農業發展情況曲線圖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單位:億元)36241854789442246619314045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19781990200020072008總值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單位:元)3431510628013786157811346862253414047610500010000150002000019781990200020072008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農村居民人均收入8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