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 期末備考 專題十一:物質的三態變化 復習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 期末備考 專題十一:物質的三態變化 復習講義

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科學專題復習
專題十一:物質的三態變化
熔化與凝固
1、物質的三態
物質存在的狀態通常有三種:氣態、液態和固態。物質的三種狀態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變化叫物態變化。
2、熔化與凝固
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3、晶體和非晶體融化和凝固的特點
晶體與非晶體
晶體
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盡管不斷吸熱,但溫度卻保持不變,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這類固體叫晶體,常見的晶體有金屬、冰、海波、萘、水晶等
非晶體
有些固體在融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斷上升,這類固體叫非晶體,常見的非晶體有松香、石蠟、瀝青、塑料、玻璃等
熔點和凝固點
熔點:晶體融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
凝固點:液體凝固形成晶體時的溫度叫做凝固點。
晶體與非晶體的比較
熔點和凝固點
熔化過程
凝固過程
熔化條件
晶體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有固、液共存態
放出熱量,溫度不變,有固、液共存態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非晶體
沒有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無固、液共存態
放出熱量,溫度降低,無固、液共存態
吸收熱量
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晶體熔化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溫度的達到熔點;二是能夠繼續吸熱。
晶體的凝固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溫度降到凝固點;二是能夠繼續放熱。
汽化與液化
1、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
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2、蒸發
定義
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
條件
任何溫度下
特點
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
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積的空氣流動速度。液體的溫度越高,表面積越大,表面空氣流動速度越大,蒸發得越快(還與周圍空氣得濕度有關,濕度越大,蒸發越慢)
3、沸騰
定義
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條件
達到沸點,繼續吸熱。達到沸點的液體,如果不能繼續吸熱,那它就不能沸騰。所以說,達到沸點的液體不一定沸騰
現象
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4、蒸發與沸騰的比較
汽化方式
蒸發
沸騰

發生部位
只在液體表面發生
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

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
在一定的溫度下(沸點)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影響因素
表面積;溫度;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
液體表面氣壓
相同點
都屬于汽化現象,都要吸熱
5、液化
定義: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使氣體液化有兩種方法:一是降低溫度;二是壓縮體積。
液化放熱在生活中的應用:冬天手感到冷時,可向手哈氣,是因為呼出的水蒸氣放熱;被鍋內噴出的水蒸氣燙傷比被開水燙傷還厲害,是因為水蒸氣液化過程要放熱;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溫水蒸氣送入浴室,使池中的水溫升高。
升華與凝華
1、升華與凝華
升華
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升華。
特點:升華過程吸收熱量,有制冷作用。
常見的升華現象:冰凍的衣服會變干;衣箱中放舊的樟腦丸會變小;人們能嗅到一些固體物質的味道。
凝華
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華。
特點:凝華過程放出熱量。
常見的凝華現象:霜的形成、冬天“窗花”的行成、雪的形成、用久的燈泡壁變黑。
2、云、雨、雪、霧、露、霜、冰雹的形成
成因
物態變化名稱

暖濕氣流上升到冷的高空后,水蒸氣一部分液化成小水滴,一部分凝華成小冰晶,天空中大量的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液化和凝華

當云越聚越多,越聚越厚時,就要下落,在下落過程中隨著溫度的升高,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與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這就是雨
熔化

當水蒸氣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時(低于零攝氏度),水蒸氣凝華成六角形的冰晶,冰晶聚結在一起形成雪花或雪團降落下來,這就是雪
凝華

在沒有風時,暖氣流在地面附近,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這就是霧
液化

夜間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植物或其他物體,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它們的表面,這就是露
液化

寒冷的季節,夜間地面附近的水蒸汽遇到地面上零攝氏度以下的低溫物體,直接凝結為冰晶而附著在物體表面,這就是霜
凝華
冰雹
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氣流帶到氣溫低于零攝氏度的高空,凝結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時,其外層受熱熔化成水,并彼此結合,使冰珠越來越大,如果上升氣流很強,冰珠就會再次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形成一層冰殼,經過多次上下翻騰,能結合成較大的冰珠,當上升氣流托不住它時,冰珠就落到地面上,行成冰雹
熔化、凝固
3、六種物態變化
127825516637000
例題:
1、下列各組物質是晶體的一組是(?? )
A.?鐵、食鹽、松香?????????????B.?萘、食鹽、水晶?????????????C.?鋁、石蠟、玻璃?????????????D.?冰、瀝青、松香
解答:A.松香熔化時溫度不斷升高,沒有熔點,那么它不是晶體,故A錯誤;
B.萘、食鹽、水晶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有熔點,它們都是晶體,故B正確;
C.石蠟和玻璃熔化時沒有熔點,那么它們不是晶體,故C錯誤;
D.瀝青和松香熔化時沒有熔點,那么它們不是晶體,故D錯誤。
故選B。
2、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溫度T隨加熱時間t變化的熔化曲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B.?甲物質的熔點為210℃
C.?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D.?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
解答:(1)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有無熔點;
(2)物質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
(3)晶體在熔點時,可能完全是固態,可能完全是液態,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態。
(4)如果在加熱,那么物質肯定吸熱。
A.根據圖像可知,甲沒有熔點,而乙有熔點,因此甲是非晶體,而乙是晶體,故A錯誤;
B.乙物質的熔點是210℃,故B錯誤;
C.BC段,乙物質雖然不但吸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因此它正在熔化,處于固液混合狀態,故C正確;
D.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繼續吸熱,故D錯誤。
故選C。
3.如右圖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層沸點比水高的油,如果對容器底部加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開始油蒸發,水不蒸發,然后同時沸騰
B.?水先沸騰,油后沸騰,但水和油同時蒸發
C.?油蒸發,水不蒸發,直到水全部汽化后,油才沸騰
D.?油蒸發,水不蒸發,然后水先沸騰,最后同時沸騰
解答:沸騰的條件:①達到沸點;②繼續吸熱;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據此分析判斷。
對容器底部加熱,水和油都會吸熱,由于蒸發不需要一定的溫度,所以油會不斷蒸發;下面的水由于被上面的油膜覆蓋,因此無法蒸發。下面的水達到沸點后還會繼續吸熱,因此水會沸騰;上面的油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因此在水沒有完全汽化前不會沸騰。當下面的水全部汽化后,油吸熱達到沸點開始沸騰。
故C正確,而A、B、D錯誤。
故選C。
4家庭裝修時,要用一種膠來粘木頭,這種固體膠要在100℃左右的溫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溫度再高就會熬焦,失去粘性.這里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為了熬這種膠,工人師傅專門設計了一種特殊的鍋.如圖所示,是一個有夾層的鐵鍋,夾層里充滿了水,鍋內裝有適量的膠塊,在夾層中的水沸騰后繼續加熱的過程中,鍋內膠水的溫度________(填“會”、或“不會”)超過100℃,這是因為________.
解答:解:固體膠要在100℃左右的溫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是膠由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過程;
因為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只要兩層鍋之間水沒燒干,內層鍋的溫度就不會超過100℃,所以膠不會焦.
故答案為:熔化;不會;水溫達沸點100℃沸騰后再吸熱溫度也不會升高(不變).
某興趣小組把一固態物質加熱后變成了液體,隨后停止加熱讓它冷卻變成固體,記錄開始冷卻后20分鐘內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時間/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溫度/℃
95
89
84
80
70
80
75
71
67
64
60
(1)表格中一個時間的溫度值讀錯了,請你指出:________。
(2)請你判斷該物體是不是晶體?________。說明理由:________。
(3)該小組成員甲和乙重做實驗,并畫出了同一固體的熔化圖像如圖所示。該物質在BC段(不包括端點)中,處于________狀態,此時該物質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4)觀察并分析:乙所畫圖像是否錯誤?造成乙所畫圖像所示現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________。
解答:(1)第6分鐘和第10分鐘時,物質的溫度保持80℃不變,因此錯誤的讀數是:8分鐘時的70℃;
(2)該物質是晶體,因為第6~10分鐘溫度相同;
(3) 該小組成員甲和乙重做實驗,并畫出了同一固體的熔化圖像如圖所示。該物質在BC段(不包括端點)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此時該物質要吸收熱量。
(4)乙所畫的圖像沒有問題,原因可能是:晶體量太少。
所以答案為: (1)第8分鐘70℃
(2)是;第6~10分鐘溫度相同
(3)固液共存;吸收
(4)沒有錯誤。原因可能是晶體量太少
5、.科學課上,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用鑷子夾取一塊冒著“白氣”的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溫度﹣74℃)放入氣球內,并迅速扎緊氣球。令人驚訝的現象出現了:氣球快速鼓起,同時在氣球底部的外壁觀察到“白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氣”是干冰升華形成的二氧化碳氣體???????B.?“白氣”的形成過程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
C.?“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固形成的????D.?氣球鼓起的過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之間的空隙變大
解答:(1)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叫升華,升華需要吸熱;
(2)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液化需要放熱;
(3)同種物質在發生三態變化時,其實就是分子之間的距離發生改變。
“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干冰后迅速放熱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A、B錯誤;
“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迅速放熱,由氣態變成固態發生凝華現象形成的,故C錯誤;
氣球鼓起的過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之間的空隙變大,故D正確。
故選D.
6、某品牌汽車使用一段時間后,日行燈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開始發白,影響反光效果。
(1)初步探究
【猜想】日行燈工作時的高溫使反光碗表面物質熔化后變白。
【查閱資料】反光碗材料為表面鍍鉻的團狀模塑料,它的耐熱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熱變形溫度為200~280℃,可長期在130℃下使用。鉻的熔點為1800℃。
【實驗】該燈正常工作時,每20min測一次反光碗發白處附近的溫度,發現溫度逐漸升高,3h后保持在75℃左右。
上述實驗中需用到的測量儀器有________?。
【分析評價】上述獲取的證據能否支持猜想并說明理由:________?。
(2)進一步探究
【觀察】發現燈座的焊接點附近有松香殘跡。
【查閱資料】松香外觀為淡黃色至淡棕色(粉末為白色),有松節油氣味,密度1.06~1.09/cm3 , 軟化點72~76℃,沸點約300℃,加熱后能揮發,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
【提出假設】反光碗上面部分發白是由于________ 產生的。
【制定方案】發白處用________來清洗,使它溶解。
【實驗】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同體溶解,反光碗重新變得光亮。
解答:(1)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時間和溫度,測量時間用秒表,測量溫度用溫度計。反光碗材料為團狀模塑料,其表面鍍上了一層鉻,而鉻的熔點為l800℃,在75℃沒有達到反光碗內物質的熔化溫度,故上述證據不能支持 “日行燈工作時的高溫使反光碗表面物質熔化后變白”的猜想。(2)日行燈反光碗烤白,實際上是燈通電加熱后先揮發后冷凝在反光碗上的助焊劑(如松香)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用酒精等有機溶劑清除。
所以答案為:(1)溫度計和秒表;不支持猜想,因為日行燈工作時反光碗的溫度沒達到其表面物質的熔化溫度
(2)松香加熱后揮發并在反光碗上冷凝;酒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气| 翁牛特旗| 盖州市| 阳曲县| 定兴县| 微山县| 万年县| 钟祥市| 山阳县| 邵武市| 绵竹市| 永川市| 富平县| 德阳市| 正安县| 东至县| 松江区| 大足县| 三河市| 南溪县| 迁安市| 大埔县| 乌苏市| 扎兰屯市| 彰化市| 通化市| 自贡市| 金平| 灵丘县| 五寨县| 襄汾县| 长治县| 阿拉善盟| 遵义县| 青神县| 响水县| 台湾省| 仙游县| 洛浦县| 崇仁县|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