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名師導學——第1章演化的自然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名師導學——第1章演化的自然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5生物的進化
點擊要點
1.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動植物化石。支持生物進化的其他證據:
2.生物進化的順序和意義。越是 的地層(深層)里化石生物越簡單、越原始,越是 的地層(淺層)里化石生物越復雜、越高級。
動物進化: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中, →
→ 。→鳥類→ 。植物進化: → →蕨類→ → 化石在地層 出現的事實是生物進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證據。生物進化的順序:
3.進化論的演變。
法國博物學家 ,認為
法國博物學家讓·拉馬克提出“ ”觀點,認為現存的生物,包括人類都是由其他物種變化而來的,現在存活的生物都有 ,物種進化的原因是 。
達爾文于l859年發表《 》,理論的主要觀點:
①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之間存在著 ;
②達爾文進化論核心: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是 ,自然選擇的內因是不定向的遺傳和變異,外因是環境的選擇,結果是 :
③變異對生物個體來說分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遺傳的
作用是積累微小變異,遺傳和變異是不定向的。
自然選擇學說的四個要點:
典題分析
例1 氮代謝的產物,魚類是氨,兩棲類是尿素,鳥類是尿酸。在雞的胚胎發育過程中,最早幾天的代謝產物是氨,過幾天是尿素,最后是尿酸。由此可說明:
鞏固訓練1 始祖鳥身體結構跟爬行類、鳥類動物都有相同之處,經邏輯推理可得出的結論是( )
A.爬行類進化成鳥類
B.鳥類進化成爬行類
C.爬行類與鳥類有親緣關系
D.生命起源于無機物
例2 某海島經常有暴風雨,科學家發現該島上的某種昆蟲有兩種類型:一種翅特別發達,另一種則極退化,由此說明( )
A.自然選擇足定向的,變異也是定向的
B.自然選擇足定向的,變異是不定向的
C.自然選擇是不定向的,變異是定向的
D.自然選擇是不定向的,變異也是不定向的
鞏固訓練2 各種各樣的抗生素對治療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抗生素使用一段時間后,殺菌效果就會下降。用達爾文的進化觀點解釋,其原因是( )
A.抗生素對細菌的選擇作用
B.細菌對抗生素的選擇作用
C.產品的質量下降
D.人類的體質下降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下列變化過程屬于生物進化的是( )
A.海陸變遷 B.蝗蟲的幼蟲變成蟲
C.森林古猿變成原始人類 D.千年古蓮子經過處理后萌發
2.(2010十堰)用進爾文的進化觀點分析,動物的體色常與周圍環境相似的原因是( )
A.自然選擇的結果 B.人工選擇的結果
C.神經調節的結果 D.動物聰明的表現
3.馬化石的研究揭示出( )
A.生物進化的長期性和漸變性 B.馬與其他動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C.生物進化從水生到陸生的趨勢 D.動物界的~般進化歷程
4.如圖,在兩個地層中,發現了A、B兩種生物化石,你認為( )
A.物種A是由物種B進化來的
B.物種B比物種A結構復雜
C.物種A比物種B個體數目多
D.物種A比物種B形體大
5.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是( )
A.古代魚類 B.古代兩棲類
C.始祖鳥 D.古代爬行類’
6.用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解釋長頸鹿的長頸形成的原因是( )
A.鹿經常伸長脖子吃高處的樹葉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環境中的長頸鹿脖子長得長
C.由于生存環境不同,使鹿的頸有長有短
D.長頸變異的個體生存機會多,并一代代積累形成的
7.在動物進化的歷程中,從水生的無脊椎動物發展到了原始的節肢動物,可以充分說明動物的進化( )
A.從簡單到復雜 B.從低等到高等 C.從水生到陸生, D.從少數到多數
8.在農田中施用某種農藥防治害蟲,使用年數越長,效果越差。下列對這一現象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A.農藥的質量越來越差 B.農藥使害蟲發生了抵抗農藥的變異
C.農藥選擇了害蟲中能抵抗農藥的變異 D.蟲會自然發生并鞏固抵抗農藥的變異
9.如果某一物種缺乏適應變化著的環境所需要的變異,則它可能( )
A.進化為另一新物種 B.進化到更高等形式
C.退化到低級物種 D.滅絕消失
10.下列動物類群中,在地球上最先出現的是( )
A.原始無脊椎動物 B.原始水生脊椎動物
C.原始脊椎動物 D.陸生脊椎動物
11.生活在綠草地上的昆蟲,體色多為綠色而不是褐色。達爾文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 )
A.遺傳和變異 B.人工選擇 C.基因改變 D.適者生存
12.根據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生物大量繁殖,少量生存的原因是( )
A.遺傳變異 B.過度繁殖 C.生存斗爭 D.適應環境
13.(2010日照)青霉素剛制造出來時,能殺死多種致病細菌,是人們治病的良藥。但由于人們濫用青霉素,使得有些細菌不再受青霉素影響了。對這種現象的合理解釋是( )
A.細菌的適應能力特別強
B.青霉素的藥效很不穩定
C.能抵抗青霉索的細菌存活下來,且大量繁殖
D.青霉素使細菌發生變異,細菌產生了抗藥性
14.布豐和拉馬克觀點的主要區別在于( )
A.布豐認為物種是不變的,而拉馬克認為物種是可變的
B.拉馬克認為物種是不變的,而布豐認為物種是可變的
C.布豐認為生物進化是直線式進化的,而拉馬克認為現存生物是其他物種進化而來的
D.布豐提出了“用進廢退”學說,而拉馬克提出物種不變論
15.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種群,現人為地把它們分隔成A、B兩個種群,如果A種群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化,而B種群的生活環境保持原狀,則( )
A.A種群的進化速率比B種群快
B.A種群的進化速率比B種群慢
C.兩個種群的進化速率一樣
D.麗個種群都保持原水平不變
二、填空題
16.在地層中保留下來的古生物的 、 和 都稱為化石,化石為
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科學家們是通過對地球 和化石的研究,逐步揭示了地球從25億年前至今發生的變化。
17.根據達爾文進化論, 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是
的結果。
18.葉鑲嵌現象能使植物更多地接受 ,是對光合作用的一種適應,它是 的結果。
三、分析簡答題
19.一位鳥類生態學家在某森林群落中,觀察發現幾種鳥類的生活習性如下表所示:
鳥類 活動空間 主要食物
雀鳥 上層 高大喬木的種子
黃腰柳鶯 中層 昆蟲
血雉和棕尾雉 底層 苔蘚和昆蟲
從表中看出鳥類活動空間有明顯的分層現象。這主要與各種鳥類的
有關;按照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解釋,鳥類這種分層現象形成的原因是 的結果。
20.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分析解釋狼的進化過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種類的個體,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這說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而這一特性一般是可以 的。
(2)隨著環境改變,食物減少,跑得快而兇猛的狼才能獲得食物生存下去,這就是
。環境、食物對狼起了 作用,而且這種作用是
定向的,它決定著狼 的方向。
(3)狼的進化過程是通過 實現的。
21.(2010嘉興)自2009年8月起,云南遭遇了60年未遇的三季持續干旱,廣西、貴州局部地區也遭遇50年來罕見的極端干旱,導致數百萬人受災,幾千畝農田受旱。在科學興趣 小組活動時,同學們談論到了干旱與農作物的問題,請你參與討論并作回答。
(1)農作物在缺水初期,葉片氣孔會自動關閉,以減弱 作用。
(2)西南干旱地區農民采用“水田旱種”進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種上大蔥、玉米等耐旱作物。從生物進化角度看,耐旱作物能夠生存是 的結果。
(3)耐旱作物在形態結構上具有適應干旱的一系列特點。
下表四種植物葉片中,最適應干旱環境的是 。
葉片 表面積/mm2 體積/mm3 表皮厚度/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提高班習題精選
1.下列關于生物進化方向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水生到陸生 B.微生物到動植物
C.簡單到復雜 D.低等到高等
2.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證明生物的進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
B.生物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C.各類生物化石在地層中出現有一定的順序
D.地殼巖石形成有一定順序
3.下列關于動物進化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某些原始的單細胞藻類進化為原始的苔蘚和蕨類植物
B.原始的單細胞動物進化為原始的無脊椎動物
C.原始的魚類進化為原始的兩棲類、爬行類
D.原始的鳥類進化為原始的哺乳類
4.以自然選擇為中心的生物進化學說沒能解決的問題是( )
A.生物進化的原因
B.說明物種是可變的
C.解釋生物的適應性及多樣性
D.闡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
5.(2010濰坊)人們在大棚種植蔬菜的過程中發現,如果在大棚內長期使用某種農藥,害蟲對這種農藥的抗藥性會越來越強。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A.害蟲抗藥性的增強是農藥對害蟲不斷選擇的結果
B.害蟲存在遺傳和變異現象為其抗藥性的增強提供了前提條件
C.對害蟲來說抗藥性變異是有利變異
D.害蟲的抗藥性是在農藥的作用下產生的
6.自然界的生物都表現出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特征。冬天,槐樹的葉片都已落下,而松樹卻郁郁蔥蔥。從兩者對寒冷環境的反應情況而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槐樹比松樹更適應寒冷的環境
B.松樹比槐樹更能適應寒冷的環境
C.槐樹與松樹一樣都適應寒冷的環境
D.兩者都不適應寒冷的環境
7.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來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野兔的保護色和鷹銳利的目光是它們相互選擇的結果
B.長頸鹿經常努力伸長頸和前肢去吃高處的樹葉,因此頸和前肢變得都很長
C.樺尺蛾工業黑化現象是因為受煤煙污染而被熏黑的
D.北極熊為了適應冰天雪地的環境,所以它們都定向地產生了白色的變異
8.科學家發現種子蕨用種子繁殖,但沒有花,說明種子蕨是( )
A.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間的過渡類型
B.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間的過渡類型
C.藻類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間的過渡類型
D.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之間的過渡類型
9.許多特殊的動物被稱為“活化石”,如我國的銀杏樹。1938年在南非附近印度洋中捕獲了第一條被稱為“活化石”腔棘魚,到現在已經發現并捕獲了好幾百條腔棘魚。銀杏樹和腔棘魚被稱為“活化石”是因為它們的特征是( )
A.在自然界十分稀有和珍貴
B.該物種出現年代早,但形態結構至今無多大變化,在自然界仍有后代生存但十分稀有和珍貴
C該物種出現年代早,但至今仍有后代繁衍
D.該物種在地球上出現的年代很早,其化石十分稀有和珍貴
10.分析下面生物進化過程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1、2、3代表的生物類群分別是
一般說來,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由簡單到 ,由低等到 ,由
到陸生。
(2)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各自適應環境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如不同動物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相似,形成 ,這是 的結果。
11.下邊甲、乙兩示意圖反映了對物種起源的看法有兩種。A、B、C、D和a、b、C、d分別代表各種生物群,據兩示圖分析:
(1)甲圖代表 觀點,認為地球上各種生物是由 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演變而來的,各種生物間有著或近或遠的關系。
(2)乙圖代表 觀點。
12.古生物學家從不同地層中挖掘出的動物化石的種類和數量見下表:
紀 發現的化石種類及數量
中生代 白堊紀 鳥類、哺乳類(少量)
侏羅紀 爬行類(大量)
三疊紀 硬骨魚類(少量)
據表回答下列問題:
(1)中生代最早形成的地層在 紀;
(2)表中各類生物之間進化趨勢是 → →
(3)在中生代占據優勢的動物是 ;
(4)始祖鳥可能出現在 紀。
13.下列圖解表示達爾文對現代長頸鹿進化及適應形成過程的解釋。請據圖回答:
(1)長頸鹿祖先過度繁殖的含義是 ,長頸鹿的頸和前肢的長短各異,這表明生物變異是
(2)在缺乏青草的時期,有的個體能吃到高樹上的枝葉而活下來,有的個體因得不到食物而死亡,這個過程就叫做 ,它是通過長頸鹿在環境之間的 來實現的。在生存斗爭中能夠生存下來的個體是 變異的個體。 ’
(3)長頸鹿的進化是 的結果。
14.某島嶼上存在著尺蠖的兩個變種,該地區原為森林,后建設為工業區。分析表中給出數據,回答問題:
森林時期 建成工業區后50年
灰尺蠖 黑尺蠖 灰尺蠖 黑尺蠖
99% 1% 1% 99%
(1)根據達爾文的觀點,尺蠖不同變種的數量變化是 的結果。
(2)工業污染之后,黑尺蠖較深的體色對其本身來說是一種 ,體現出生物與環境是 關系。
(3)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 。
答案
【點擊要點】
1.自然選擇學說、比較解剖學證據、胚胎學證據2.古老 晚近 脊椎動物 魚類 兩棲類 爬行類 哺乳類。藻類 苔蘚類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按一定順序簡單→復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3.喬治·布豐物種是可變的,現在活著的種類是從今天已經不存在的種類演變而來的。用進廢退 各自的祖先 自身存在著一種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力量。《物種起源》自然選擇 或近或遠餉親緣關系; 自然選擇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典題分析】
例1 鳥類是由水生祖先經過兩棲類逐漸進化而來的
解析:此題強化學生的生物進化思想。各種生物之間有或遠或近的親緣關系。由題干知道這是胚胎生化方面為生物進化提出的證據。從題意可能知道開始是與童相同,后與兩棲類相同,最后出現了自己的特征。
鞏固訓練l A
例2 B 解析:本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是迭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由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知道,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所以應該選8,但學生往往會錯選C。所以如何正確的理解題意呢 從題干上看翅有兩種類型,因此給人一個錯覺,以為自然選擇是不是定向的,其實這正說明了變異的不定向,因為這兩種類型正是變異的結果。那如何解釋自然選擇的定向性呢 其實有兩種選擇,一是海風海浪對飛翔(空中型)的選擇——翅發達的;二是海風海浪對不能飛翔的選擇(陸地型的)一一翅不發達的。而每種選擇都是定向的。因此可能設想如果這種選擇長期進行下去,各自的變異經過漫長的遺傳積累必然會形成兩個不同的新物種,從而也解釋了生物的多樣性。
鞏固訓練2.B
【跟蹤演練】
1.C 2.A 3.A 4。A 5.A 6.D 7.C 8.C 9.D l0.A ll.D l2.C l3.C l4.C l5.A 16.遺體遺物遺跡生物進化論地層l7.生物進化自然選擇l8.陽光的照射自然選擇l9.食性(或食物)自然選擇20.(1)變異遺傳(2)適者生存選擇進化(3)自然選擇21.(1)蒸騰(2)自然選擇 (3) B
【提高班習題精選】
1.B 2.C 3.D 4.D 5.A 6.C 7.A 8.B 9.B l0.(1)裸子植物兩棲類哺乳類復雜高等水生(2)保護色自然選擇11.(1)進化論共同祖先(2)物種不變論12.(1)三疊(2)硬骨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3)1爬行類(4)侏羅l3.(1)生存斗爭定向的(2)適者生存適應性遺傳(3).自然選擇l4.(1)自然選擇(2)保護色適應(3)遺傳和變異的結果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8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4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
點擊要點
1.地球的演化:
46億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 。在距今約 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體在 中誕生。
①25億至6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大片陸地和山脈,海洋中的 釋放 ,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逐漸增多;
②6億至2.5億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增加,原始的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露出海面。出現 等生物;
③2.5億至0.7億年前的中生代,
④0.7億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紀經歷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形成r喜馬拉雅山脈等許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脈,奠定了現代地球地貌的基礎; 出現。
2.生命的誕生:
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 在實驗室用充有 的密閉裝置,以
來模擬原始地球的環境條件,合成了一些 等。
3.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假說:
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包括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
第二階段, ;
第三階段, ;
第四階段, 。
典題分析
例1 推測最早地球上誕生的原始生命的代謝類型是( )
A.自養、需氧型 B.自養、厭氧型
C.異養:需氧型 D.異養、厭氧型
鞏固訓練1 有了依賴陽光的生物出現后,大氣中才開始有( )
A.氮氣 B.二氧化碳 C.甲烷 D.氧氣
例2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 )
A.巖石層 B.火山周圍 C.原始大氣 D.原始海洋
鞏固訓練2 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有 、 、 和
等,原始生命誕生的搖籃是 。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下列不是原始大氣形成簡單有機物的條件是( )
A.雨水 B.高溫 C.紫外線 D.雷電
2.地質學研究表明,地球形成是在( )
A. 400萬年前 B.2億年前 C. 40億年前 D.46億年前
3.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是( )
A.細菌 B.原始綠藻 C.原始生命體 D.原始單細胞動物
4.關于生命的起源,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始生命肯定是在地球上起源的
B.原始的大氣成分和現在的大氣成分是相同的
C.最早的生物可能是由原始大氣的成分先形成有機物,再在原始海洋中逐漸形成的
D.米勒模擬原始地球環境進行實驗,產生了原始的
生命
5.在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過程中,原始生命物質是( )
A.氨氣和氫氣 B.葡萄糖和氨基酸
C.蛋白質和核酸 D.原始蛋白質和原始核酸
6.(2010鹽城)米勒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進行的實驗,證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形成了( )
A.原始大氣 B.有機小分子 C.有機大分子 D.原始細胞
7.原始大氣中不含有( )
A.游離氧 B.氨 C.甲烷 D.水蒸氣
8.(2010臺州)最初,地球外層的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沒有土壤。下列生物最早參與土壤形成的是( )
A.原始苔蘚類 B.原始蕨類 C.原始兩棲類 D.原始人類
9.在生物圈的演化中,地球表面大氣的含氧氣量漸增,主要原因是( )
A.水蒸氣蒸發 B.綠色植物出現
C.閃電分解大量的水氣 D.高空中的臭氧層經紫外線長期照射分解
10.以下有關生命演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始生物不以氧維持生存 B.最早的生命出現在陸地
C.深海魚類的食物來源不需光線 D.人類曾經和恐龍共存于地球上
二、填空題
11.宇生論的觀點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來自 ,而化學進化論的觀點則認為,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生成多種 ,這些 在原始海洋中經過長期而復雜的演化,終于出現了 。你認同的觀點是 。
12.1953年, 國科學家 模擬原始地球條件,利用火花放電把無機小分子合成了 。
13.大多數學者贊同 說,認為生命的產生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原始地球上簡單的 形成原始的 ;二是在第一步的基礎上,逐漸發展為 ;三是隨著地球上自然條件的演變,上述物質進行復雜的相互作用,最后出現具有 特征,能 、 、 、 的原始生命物質。 的實驗支持了化學進化說。
14.現存于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但它們并不是自古就是今天這樣的,而是由 逐漸 而來的。
15.科學家推測,原始大氣在高溫、 ,以及 等自然條件下形成許多簡單的 。
16.1969年,人們發現墜落在澳大利亞啟遜鎮的隕石中含有并非來自地球的 。
三、實驗簡答題
17.下圖是美國生物學家米勒設計的模擬實驗裝置,根據圖回答:
(1)裝置中A代表火花放電,模擬原始地球時的 作用。
(2)裝置B處代表原始大氣,氣體的主要成分有 等。
(3)實驗裝置要反復消毒和沖洗的目的是
(4)C、D處液體相當于 ,經分析其中含有 等有機小分子物質。
(5)該實驗表明,在生命起源中, 是完全有可能的。
18.化學進化論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米勒實驗為化學進化觀點提供了什么證據 為重演化學進化過程,還需要哪些實驗證據
提高班習題精選
1.地球上出現原始生命后,生物經歷了漫長的進化、發展過程。下列關于生物進化規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結構由簡單到復雜
B.生命形式由低等到高等
C.個體由小到大
D.生活環境由水生到陸生
2.下列哪種生物在距今6億~2.5億年前的古生代還未出現( )
A.魚類 B.裸蕨類 C.兩棲類 D.爬行類
3.對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解釋,科學史上有著多種觀點,其中有一種觀點叫做“宇宙胚種論”。它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來自宇宙中的其他天體。近年來,科學家分析隕石成分時,發現在其他天體上存在構成生命物質的各種有機物,如氨基酸等;某些彗星成分的分析也表明一些彗星中存在簡單的有機物。由此,你認為“宇宙胚種論”的觀點是( )
A.正確的,應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來自于宇宙
B.錯誤的,因為課本告訴我們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質
C.一種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猜想,沒有任何科學價值
D.一種假設,事實根據很少,至今還不能證實
4.原始地球表面遭受強紫外線照射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特別強烈
B.原始地球表面的溫度特別高
C.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層
D.原始大氣沒有臭氧層
5.生命起源過程中最復雜、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 )
A.從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
B.從有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大分子物質
C.從有機大分子物質形成多種分子組成的體系
D.從多種分子組成的體系最終形成原始生命
6.請你填出米勒解釋的生命起源的過程(如圖所示)。
7.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地質學研究表明:46億年前從火山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氫氣、氨氣、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氧氣等構成了原始大氣。( )
(2)米勒等人在實驗室中通過火花放電形成了許多原始生命。( )
(3)小行星撞擊地球也帶來了許多原始生命。( )
(4)從現在的地球環境看,地球上不會再出現原始生命。( )
(5)在地球上生存的生命除需要有機物和能量外,還需要陽光、水分、氧氣等其他重要條件。( )
(6)大約在46億年前,生命和地球一起形成。( )
(7)一些學者模擬原始地球的大氣成分,在實驗室里制成了一些有機物,這就可以推測原始生命一定是在地球上產生的。( )
(8)米勒實驗的結果表明,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機小分子。( )
8.根據天文學家研究發現:在隕石中、星際空間中都含有構成生物體所需要的多種有機物,最近又發現火星上可能有水。2009年12月,美宇航局“火星環球探測者”號飛船拍攝到的照片所顯示的隕石坑變化提供了幾年前有水經過的最可靠證據。根據上述研究結果,你能做出什么推測
9.在現今地球條件下,非生命物質能不能再演化為原始生命
10.分析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某科學家將蛋白質、核酸和糖類等物質放在一定的溶液中,這些物質能夠自動地濃縮為一個個球狀小滴,小滴周圍有類似于膜那樣的邊界,并能從外界吸收某些分子,發生特定的化學反應,反應物也能從小滴中釋放出去。
根據以上實驗證據你能對生命起源作出怎樣的推測
答案
【點擊要點】
1.由巖漿構成的熾熱的球約38億海洋①藻類氧氣②昆蟲、魚類、兩棲類、裸蕨類;③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國大陸輪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類動物出現;④鳥類、哺乳類動物和被子植物2.米勒甲烷、氨氣、氫氣和水加熱、放電氨基酸、有機酸和尿素3.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從有機小分子形成有機大分子;從有機大分子組成能自我維持穩定和發展的多分子體系;從多分子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
【典題分析】
典型例題l D解析:本題涉及到的知識點,一是生物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二是原始生命誕生的條件(原始大氣、原始海洋),再就是生物進化的規律。因為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所以可能斷定為厭氧型。但對于是自養還是異養學生會存在疑問,分析思路如下:自養型是生物直接利用外界環境中的無機合成自身的有機物,而異養型是生物利用外環境中有機物合成自身的有機物,所以可以結合有關化學知識知道把一種有機物轉化成另一種有機物要比把一種無機物轉化有機物更容易一些。由生物進化規律知道,生物是由簡單到復雜的,由此可以知道最初的生物結構簡單,因此功能也非常簡單,因此不可能完成較為復雜的物質轉化,再就是要讓學生形成一種觀點 生命的誕生一定是在原始地球有機物及其豐富的情況下才可能完成的。所以也就為異養型生物的存在創造了條件,所以可以知道是異養型而不是自養型(簡單的結構還不足以把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所以應該選D。
鞏固訓練l D
例2 D解析:原始海洋是地球上最初產生的有機物的匯總場所,有機高分子的形成,多分子體系的組成,以及原始生命的誕生都是在原始海洋中進行的,而海水能阻止強烈的紫外線對原始生命的破壞殺傷作用。所以說,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
鞏固訓練2氨氣氫氣甲烷水蒸氣原始海洋
【跟蹤演練】
1.A 2.D 3.C 4.C 5.D 6.B 7.A 8.A 9.B l0.A ll.宇宙問其他星球 有機物有機物 原始生命 化學進化論或宇生論 l2.美 米勒有機小分子13.化學進化說 無機物 有機物 復雜的有機物新陳代謝 生長 繁殖 遺傳 變異 米勒14.原始生命 進化15.紫外線 雷電 有機物16.多種氨基酸和有機物l7.(1)閃電 (2)甲烷、氨氣、氫氣、水蒸氣(3)除去裝置中的生命物質(4)原始海洋 氨基酸(5)無機物向有機物的化學進化 l8.(1)主要觀點;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由無機小分子形成有機小分子再由有機小分子長期演變成的。(2)為無機小分子形成有機小分子提供了證據。(3)還需要從有機小分子到原始生命的實驗證據。
【提高班習題精選】
1.C 2.D 3.D 4.D 5.D 6.原始大氣簡單有機物原始海洋原始生命7.× × × √ √ × × √8.這些研究結果說明,宇宙空間也可以形成有機物,并具備生命起源必須的水分條件。所以可以推測:(1).宇宙其他星球上也可能存在生命;(2)地球的生命也可能是從宇宙中產生,再遷移到地球的……9.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現是原始地球條件和各種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在現今的地球條件下;作為生命起源的基本條件已不存在了。隨著地球上最早的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始藻類(如藍藻)和以后綠色植物的出現,現代大氣已成為含氧豐富的大氣,而不再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大氣。現今地球的大氣層中有臭氧層阻擋了大部分的紫外線,沒有了強烈的太陽輻射,也沒有頻繁的閃電,地球的溫度也降低了,把無機物合成為有桃物必需,的自然界的高能作用已不復存在。另外,也不再有含豐富有機物、含鹽量極少的原始海洋那樣的環境。現在的地球上由于存在太量的游離氧(可以氧化有機物)和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機物),各種有機物不可能像在原始海洋中那樣長期保存和積累。因此。在現在的地球環境條件下,是不可能再產生新的原始生命的。l0.根據該科學家的實驗現象和米勒的實驗結論以及現在生物起源的相關知識可以推測:原始大氣在當時地球條件(高溫、紫外線、雷電等)下產生小分子有機物后,地球降溫小分子有機物隨雨水落入原始海洋,經長期相互作用形成大分子有機物蛋白質、核酸、糖類等,這些大分子有機物按某種生理順序排列構成了協調統一的整體一一原始生命,并能與外界交換物質,這就是原始生命的開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7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1章水平測試
(滿分l50分,時間l20分鐘)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75分)
1.科學是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新的科學理論或學說通常是在補充、修正甚至推翻原有理論或學說的基礎上形成的。以下選項的各組理論或學說之間,未體現以上過程的是( )
A.天圓地方說一大陸漂移說
B.神創論一達爾文的進化論
C.托勒密的地心說一哥白尼的日心說
D.湯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原子結構模型一盧瑟福的核式原子結構模型
2.下列關于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氧氣、水蒸氣、氫氣、氨氣等
C.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非常重要的證據
D.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3.地球上現有的生物都是經過漫長的進化而來的。研究界認為,進化成現代鳥類和哺乳類的是( )
A.古代的兩棲動物 B.近代的兩棲動物
C.古代的爬行動物 D.近代的爬行動物
4.許多哺乳動物起源于古代的食蟲類動物,但由于它們長期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而進化發展成為在外形上有很大差別的蝙蝠、斑馬、鯨、熊等,這種現象主要說明了( )
A.不管環境如何,物種總是在發生變化
B.自然選擇是不定向的
C.環境變化是物種變化的原因
D.動物的變異是動物本身的意愿所決定的
5.我國科學家已成功地將人的血清蛋白基因導入奶牛的受精卵細胞中,由這樣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奶牛產的奶中含有人體血清蛋白。該事實說明( )
A.細胞中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
B.基因存在于生物細胞的染色體上
C.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D.人的基因和奶牛的基因是相同的
6.澳大利亞東部有一種外形奇特、美麗的琴鳥,它們大都在冬季繁殖,這樣可以避免蛇類來偷吃它們的蛋和雛鳥,琴鳥的這種行為是由于( )
A.自然選擇的結果
B.琴鳥能產生適應環境的定向變異
C.環境作用的結果
D.琴鳥對生殖時期具有很強的選擇性
7.下列親屬中,與你屬于直系血親的是( )
A.伯伯 B.姑姑 C.父親 D.表妹
8.克隆羊多莉,是將白綿羊的乳腺細胞核移植到黑綿羊的去核卵細胞中,形成重組細胞后經一系列培育而成。試根據遺傳原理分析多莉的毛色應是( )
A.黑 B.白 C.黑白相間 D.不能確定
9.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細胞核內某些結構之間關系的是( )
10.下列各項有關遺傳學概念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一條染色體上只含有一個基因
B.基因是DNA的基本單位
C.一條染色體上都含有兩條DNA
D.不同種生物細胞含有染色體數目相同
11.(2010南京)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惟一證據
B.“始祖鳥”化石是爬行類進化成鳥類的典型證據
C.科學家發現,越簡單、越低等的化石總是出現在越新近的地層里
D.生物進化遵循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規律
12.由于某種原因,森林中幾乎所有的樹木顏色都變成了灰白色。長期的自然選擇使得該森林中不同顏色的蛾的相對數量發生了變化,下列各項中最能表示這一變化結果的是( )
13.作為攜帶遺傳信息的染色體,它的組成是( )
A.基因和脂肪 B.DNA和蛋白質
C.蛋白質和糖類 D.無機物和糖類
14.下列疾病中屬于遺傳病的是( )
A.肺結核 B.色盲 C.甲肝 D.血吸蟲病
15.化石之所以能夠成為生物進化的證據,主要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占代生物的遺體、遺跡或遺物
B.各類生物的化石,在地層里的出現是有一定順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學研究的對象
D.化石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形成
16.自然選擇學說正確地解釋了生物界的哪一自然現象 ( )
A.生物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 B.遺傳與變異的相互關系
C.生物個體越來越高大 D.生物的多樣性與適應性
17.下圖表示轉基因鼠的培育過程,這一事實充分證明了控制生物性狀的是( )
A.細胞 B.細胞核 C.染色體 D.基因
18.下面幾種觀測到的現象,能支持大爆炸宇宙論的是( )
①所能觀測到的星系都在離我們遠去②太陽繞著銀河系的中心不斷地運動③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運動的速度越快④所有星系之間的距離都在不斷地擴大⑤宇宙中存在著紅巨星、白矮星、黑洞等天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
19.(2010萊蕪)有人構想將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關基因“嫁接”到人的基因組里,人就會像植物那樣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了。實現這種構想的生物技術是( )
A.克隆技術 B.轉基因技術
C.組織培養技術 D.細胞核移植技術
20.在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過程中,原始生命物質是( )
A.氨氣和氫氣 B.葡萄糖和氨基酸
C.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D.原始蛋白質和原始核酸
21.農業上用射線或藥物處理農作物種子獲得新品種的原因是射線或藥物( )
A.直接改變了農作物的某些性狀
B.改變了農作物種子中的營養成分
C.淘汰了農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狀
D.使種子里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22.雄鹿往往用鹿角作為爭奪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發達。按達爾文的觀點,鹿角發達的原因是( )
A.鹿角不發達的個體被淘汰,鹿角發達的個體被保留
B.鹿角經常使用的個體保留因而發達
C.鹿角的變異朝著有利于生存的方向發展
D.雄鹿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發達
23.抗流感的疫苗過幾年就要更新,目的是要克服病毒對原疫苗所產生的抵抗性。這種抵抗性是由于( )
A.人工選擇的結果 B.定向變異的結果
C.自然選擇的結果 D.種內斗爭的結果
24.(2010蘇州)達爾文發現在大風經常襲擊的可格倫島上,昆蟲的翅要么根強大,要么退化,沒有中等大小翅的種類。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是否經常使用翅膀的結果
B.食物獲得多少的結果
C.定向變異的結果
D.大風作用下,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25.1976年,美國的一位教授首次將人的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的基因轉入到大腸桿菌,并獲得“表達”。這是人類第一次獲得的轉基因生物。文中的“表達”是指該基因在大腸桿菌內( )
A.能進行DNA復制
B.能隨大腸桿菌的繁殖傳遞給后代
C.能合成生長激素抑制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長激素
二、填空題(每空2分,第28題5分,共45分)
26.生物的進化歷程可以概括為 、 、

27.生物進化論的基本觀點:是由共同的祖先經過漫無止境的 逐漸演變而來的;生物是可變的;生物之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 。
28.(5分)現在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學說叫做 宇宙論。在人類歷史上,認為我們生活的大地是宇宙中心的“ 說”是古希臘科學家 創立的。認為 是宇宙中心的“日心說”是波蘭天文學家 建立的。
29.人的基因、DNA和染色體的改變會導致 的發生。所謂優生學,就是運用 的原理和方法,防止有明顯遺傳缺陷的嬰兒出生,以改善人口質量。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 婚配,具體是指 和三代以內的 。
30.幾十年來,由于反復使用青霉素,致使某些細菌對青霉素的抗藥性越來越強。請回答:
(1)青霉素使用之前,細菌對青霉素的抗藥性存在著 ,患者使用青霉素后,體內絕大多數細菌被殺死,極少數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了下來并繁殖后代。青霉素的使用對細菌起了 這種作用是通過細菌與青霉素之間的實現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復使用。就會使得抗藥性狀逐代 而加強。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雖然生物的 是不定向的,但生物對環境的 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2)自然選擇是把自然界中已存在的 變異選擇出來,并使之逐代積累、加強,最終形成生物新品種。
31.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分析解釋斑馬的進化過程:
(1)斑馬種群中存在著不同體色的個體。隨著環境的不斷改變,體色為黑白相間、跑得快的斑馬因與環境相適應,不易被敵害發現,而在生存斗爭中獲得生存、繁衍。這樣環境對斑馬起了選擇作用,而這種選擇作用是定向的,它決定著生物進化的
(2)上述過程表明,自然選擇的動力是 ;自然選擇的結果是 。
三、分析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
32.關于月球的形成,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說:
分裂說: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后形成了月球。同源說:月球和地球在同一個浮動星云內同時形成。碰撞說:在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地球與一個較大天體發生了劇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質和該碰撞天體的殘骸不斷相互吸引,最終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學家用上圖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種形成過程。你認為這種圖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種假說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體頻繁撞擊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隨處可見的 。
33.人體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巨人癥或肢端肥大癥, 生長激素抑制劑是起抑制調節作用的。在傳統技術條件下,我們需l0萬只羊的下丘腦才能提取得到1ml的人生長激素抑制劑,耗資巨大。l997年美國科學家用化學方法合成人生長激素抑制基因,并將該基因導人大腸桿菌,使大腸桿菌大量合成人生長激索抑制劑,用這種基因工程方法生產此激素lml。只需101.大腸桿菌培養液即可,其成本大約為每毫克0.3美元,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據以上知識回答:
(1)人的遺傳物質及控制性狀的片段分別是
(2)基因工程有什么優點
34.根據以下材料回答:
達爾文考察了太平洋一個海島上的昆蟲,發現它們或者無翅,或者具有很發達的翅。達爾文認為這是島上終年不斷的強勁海風選擇的結果。強大的海風把具有平常的翅的昆蟲都吹到海洋里去了,保留下來并能繁殖后代的只能是無翅或具有很發達的翅的昆蟲,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島上生活的昆蟲就進化成為無翅或者有很發達的翅的類型了。
(1)根據海島上某種昆蟲的翅的長度和個體數繪制曲線,你認為以下符合情況的是 。(縱坐標代表個體數,橫坐標代表翅的長度)
(2)昆蟲的翅有平常翅、無翅和發達翅等不同性狀類型,這說明生物的變異是
的。
(3)根據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島上生活的無翅和有發達翅的昆蟲都是對環境
的結果。
(4)昆蟲的無翅和發達翅等不同性狀是由 決定的。
(5)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生物的進化的方向是由 決定的。
35.(2010長沙)已知面頰上有酒窩由顯性基因控制,無酒窩由隱性基因控制。一對有酒窩的夫婦,生下了一個無酒窩的女兒和一個有酒窩的兒子。
(1)人類的有酒窩和無酒窩是一對 。
(2)這對夫婦所生的孩子中,兒子的性狀與父母相同,這種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的相似性叫做 ;女兒的性狀與父母不同,這種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的差異叫做 。
(3)父母控制性狀的基因是以 為“橋梁”傳遞給子女的。
36.(2010棗莊)科學家們將男性、女性體細胞內的染色體進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圖。請分析回答:
(1)從圖中可以看出,在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 存在的。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 兩種物質組成的。
(2)根據染色體組成可以判斷,乙為 (填“男”或“女”)性的染色體組成。乙產生的生殖細胞中含有 條染色體。
(3)若甲、乙是一對夫婦,則甲產生的生殖細胞與乙產生的含有 染色體的生殖細胞結合,所生后代的性別表現為女性。
答案
1.A 2.B 3.C 4.C 5.C 6.A 7.C 8.B 9.D l0.C ll.B l2.D l3.B l4.B l5.B16.A l7.D l8.D l9.B 20.D 21.D 22.A23.C 24.D 25.D 26.由簡單到復雜 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陸生27.進化 親緣關系28.大爆炸地心 托勒密 太陽 哥白尼 29.遺傳病 遺傳學近親 直系血親 旁系血親30.(1)差異 選擇作用生存斗爭 積累 變異 適應(2)不定向31.(1)方向(2)生存斗爭 適者生存32.(1)碰撞說(2)環形山33.(1)DNA和基因 (2)通過基因工程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大批量生產出人類必需的激素等藥物,用于疾病治療,延長人類壽命。 34.(1)D (2)不定向(3)適應(4)基因(5)自然選擇35.(1)相對性狀(2)遺傳變異(3)生殖細胞或精子和卵細胞36.成對 DNA (2)男 23 (3)X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7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1章演化的自然
1.1宇宙的起源
點擊要點
1.宇宙:廣漠空間和存在的 的總稱,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構成的。宇宙是
2.美國天文學家 發現星系運動有如下特點:
3.目前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學說是 。其主要觀點是:大約l50億年前,我們所處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 ,
被擠壓在一個“ ”中。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去,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后來相繼出現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4.宇宙的將來——兩種結局: ,或者 。無論在地球上觀察,還是在其他星球上觀察,都可以觀察到
,這是宇宙 的結果。其實,大爆炸而產生宇宙的理論也不能確定起始爆炸中心。
5.英國人 提出的 和 的設想成了現代宇宙學的重要基石。
典題分析
例1 關于太陽系,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太陽系位于銀河系中
B.太陽系是由太陽和八大行星組成的
C.一束光穿越太陽系需十萬年
D.太陽系同樣是由物質組成的
鞏固訓練1 關于宇宙,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宇宙是以地球為中心的天體
B.宇宙就是指天體中的銀河系
C.宇宙只包括太陽系和銀河系
D.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通過對星系光譜的研究發現“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越快”的科學家是( )
A.霍金 B.牛頓 C.哈勃 D.伽利略
2.“日心說”認為宇宙中心的天體是( )
A.地球 B.太陽 C.銀河系中心 D.河外星系
3.關于宇宙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C.銀河系的中心是宇宙的中心
D.宇宙找不到中心
4.目前,大爆炸宇宙論已被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其主要觀點是( )
A.今天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50億歲
B.宇宙起源于粒子的形式、極高密度和溫度的一個“原始火球”
C.宇宙在爆炸中誕生,并不斷地膨脹下去
D.以上都是
5.關于宇宙產生的看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宇宙沒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多數科學家認為宇宙誕生予15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滅造成的
D.宇宙產生于氣候的變化
6.星系的運動特點不包括( )
A.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
B.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越快
C.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地擴大
D.宇宙中的星系都以地球為中心向外運動
7.在中國古代流傳著“開天辟地”的神話,對該神話的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這是一個科學假設
B.能科學解釋宇宙起源
C.它采用了宇宙膨脹觀點
D.是神話,也反映了人類對宇宙起源的探究的思想
8.(2010衢州)在一只氣球上畫一些小圓點,充氣使氣球不斷膨脹,觀察此過程中各個小圓點之間的距離變化。該實驗是模擬( )
A.板塊的運動 B.細胞的生長 C.分子的運動 D.宇宙的膨脹
9.關于宇宙起源,根據大多數宇宙科學家的認定,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①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50億年的一次大爆炸
②大爆炸是整體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質及時間、空間
③大爆炸導致宇宙空問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
④宇宙溫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微觀粒子與宇宙天體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原子結構與太陽系結構很相似
B.宇宙天體、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運動
C.天體之間、分子之間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D.宇宙天體、分子的運動都沒有規律
11.(2010義鳥)下列關于宇宙的認識錯誤的是( )
A.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是無邊的、膨脹的
C.地球是太陽系的行星之一
D.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構成的
12.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脹,并認為( )
A.目前宇宙仍在不斷地膨脹
B.目前宇宙膨脹已結束且開始收縮
C.目前宇宙已處于既不膨脹也不收縮的穩定狀態
D.宇宙膨脹早已結束,目前處于靜態
二、填空題
13.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一開始是一個“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發生了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 (填“上升”、“下降”或“不變”)到一定程度時,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14.小科同學把氣球吹成球形后,用沾有墨汁的毛筆在氣球表面均勻地畫上小圓點,再把氣球吹至排球大小,發現黑點之間的距離增大,如圖所示。
(1)在氣球膨脹過程中,球內氣體的壓強 大氣壓
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如果氣球變化模擬宇宙演變,本活動使小科體驗到宇
宙的 沒有中心。
提高班習題訓練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破鏡難重圓”是因為固體分子間只存在著排斥力
B.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于大爆炸,絳肄引起宇宙膨脹
C.在空調房間吸煙時,會看到煙霧在空中彌漫,這是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D.原子核內質子所帶的正電荷數與中子所帶的負電荷數相等,所以平常物體不帶電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
B.在天文學中,用“光年”作為時間單位
C.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陽的一顆行星
D.用氣球膨脹模擬宇宙演變的實驗說明星系在逐漸靠近我們
3.我們從銀河系觀察遙遠的星系時,會發現所有的星系都遠離我們而去,而且星系遠離的速度與其距我們的距離成正比,這稱為哈勃定律,可用數學式表示為v=H0d,其中v與d分別為星系的遠離速度與距離,H0為一比例常數,稱為哈勃常數。另外,依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任何物質的速度會比光速更快,所以星系遠離的速度不可能大于光速。甲、乙、丙三人一起討論遙遠星系的運動,他們的論點如下。
甲:依據哈勃定律,當一個星系極其遙遠時,這個星系的遠離速度會比光速快,因此哈勃定律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乙:哈勃定律并不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因為我們觀測到的星系遠離速度永遠比光速小。
丙: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說,沒有任何物質的速度會比光速更快。星系并不是“物質”,所以星系的遠離速度可以比光速快。
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并沒有明確地說哈勃定律一定是錯誤的
B.乙認為在銀河系可以觀測到奔離速度比光速快的星系
C.丙認為在銀河系一定不可能觀測到奔離速度比光速快的星系
D.乙與丙對星系奔離速度與光速孰大孰小的論點是一致的
4.已知光的速度是每秒行走300000km,經歷一年時間光行走 km,已知光從銀河系的一邊射出,當光到達對邊時所經歷的時間是70000年,則銀河系的范圍是
km。
5.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練習。
古代人們僅是憑直觀來描述天體的位置和運動。中國古代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天圓地方”說。后來又有把地球看做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繞著地球轉動的“渾天說”。在西方也有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說,成為中世紀封建神權統治的工具。
把天地觀從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的第一位先鋒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他以大量事實論證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一顆繞太陽運作的普通行星。此后,意大利的布魯諾、伽利略,支持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70年后,英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進一步從理論上證明,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行星繞太陽運作必然遵守開普勒定律,揭示了行星運動的原因。以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更深刻地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
19世紀后期以來,大型天文望遠鏡的應用,分光技術的提高,使人們從一點點微弱的星光中,就可以分析出所觀測到的天體的距離、運動速度、質量大小、溫度和主要成分。人們知道,天和地都是物質的,只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千差萬別,這樣就構成了宇宙物質的多樣性。
大爆炸宇宙學說認為宇宙當初處于高溫高密度狀態,約在距今200 -100億年前發生了一次迅猛的大爆炸,隨著溫度的降低,原先宇宙中的中子、質子、電子、光子相結合形成元素-------等離子體-------氣體--------星系、恒星,逐漸演化為今天的宇宙。
(1)根據上述材料判斷下列對地球宇宙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宇宙是物質的。但物質之間沒有任何聯系
B.宇宙是由太陽系和銀河系組成的
C.宇宙從形成到發展都在運動變化,使地球處于一種不安全的宇宙環境之中
D.宇宙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的運動和聯系是有規律和層次的
(2)根據上述材料判斷下列對地球宇宙環境的敘述,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①人類認識宇宙順序是:太陽系一銀河系一河外星系一總星系;
②宇宙是永恒的,宇宙中的天體也是永恒的;
③宇宙中的天體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④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不斷運動著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渾天說”是誰首先系統地提出來的( )
A.戰國時魏國人石申 B.東漢人張衡 C.南朝人祖沖之 D.唐朝人僧一行
(4)“地心說”、“天人感應思想”、“上帝創世說”,這些說法之所以錯誤的,是因為肯定了( )
A.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
B.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C.意識決定物質,而不是物質決定意識
D.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答案
【點擊要點】
1.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均勻的、無邊的、膨脹的2.哈勃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越快;星系問的距離在不斷地擴大3.大爆炸宇宙理論極高的溫度和密度原始火球4.永遠膨脹下去會塌縮而在大擠壓處終結其他星球都在遠離觀察點而去膨脹5.史蒂芬·霍金黑洞理論字宙無邊界
【典題分析】
例1 C 一束光穿越銀河系需十萬年,不是穿越太陽系需十萬年。
鞏固訓練l D 解析:人們對宇宙認識的歷史是漫長的,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①肉眼觀察階段;②科學的觀察分析與望遠鏡的使用階段(“日心說”);③飛向太空階段。宇宙是無限的,人們對宇宙的認識和探索也是無限的。
【跟蹤演練】
1.C 2.B 3.D 4.D 5.B 6.D 7.D 8.D 9.D l0.D ll.A l2.A l3.下降14.(1)大于 (2)膨脹
【提高班習題精選】
1.B 2.A 3.A 4.9.4×1012 6.62×1017 5.(1)D (2)D (3)B (4)C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6進化與遺傳
點擊要點
1.遺傳和變異:生物體通過生殖產生子代, 之間的性狀都很相似,這種現象稱為遺傳。子代與親代及子代不同個體間的 叫變異。
2.染色體:位于 內(人類有23對46條染色體),染色體是由 和
組成的。 模型l953年由美國的沃森和英國的克里克共同提出。脫氧核糖、堿基、磷酸組成DNA的基本單位— 。
3. 是起遺傳作用的DNA片斷,一個DNA分子上有成百上千個基因,基因控制 。變異實質上是發生改變而導致生物體性狀的變化。
例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發生變異造成的;先天愚型是21號染色體 。
4.雜交優勢:雜交的生命力比雙親 的現象,如騾。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組合 的技術。如轉基因技術、轉基因食品等。
5.遺傳病與優生:
親代的基因在傳遞給子代的過程中也存在著 。如含有體格強壯、反應敏捷的基因的動物往往能在擇偶競爭中獲勝,因此這些基因遺傳給芋代的機會較大。相反,含有某些遺傳病基因的動物往往得不到配偶或過早死亡,使這些不利基因傳給子代的機會 。我國婚姻法規定, 禁止結婚。
典題分析
例1 2011年5月,美國人擊斃本·拉丹之后,利用DNA鑒定技術判定確是其人。這是因為DNA是( )
A.一類血細胞,每個人不相同
B.一種遺傳物質,每個人不相同
C.一種消化液,每個人不相同
D.一類內分泌腺,每個人不相同
鞏固訓練1 生物體主要的遺傳物質是 ,縮寫為 ,形狀呈 結構。其分子的基本單位是 ,它是由 、 、 、 組成。
例2 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基因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是遺傳物質
B.DNA中儲存著遺傳信息、
C.基因是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
D.染色體、DNA、基因均存在于細胞核中
鞏固訓練2 (2010宿州)科學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擾素基因連接到煙草細胞的DNA分子上,使煙草獲得了抗病毒能力。這項技術稱為( )
A.克隆技術 B.嫁接技術 C.轉基因技術 D.組織培養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生物之所以能保持種族性狀的相對穩定,是因為生物具有( )
A.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B.遺傳的特性
C.變異的特性 D.自然選擇的特性
2.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的遺傳學依據是( )
A.近親結婚必然使后代患遺傳病
B.近親結婚違反社會的倫理道德
C.不是近親結婚就不會患遺傳病
D.近親結婚使后代患遺傳病的機會增大
3.關于白化病和先天愚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都不可以治愈· B.都是遺傳病
C.都是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 D.都會傳染
4.人的指紋重復的概率極小,常被用來鑒別身份,被稱為“人體身份證”。決定每個人指紋這一性狀的是( )
A.無機鹽 B.基因 C.葡萄糖 D.蛋白質
5.下列有關遺傳物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DNA是由基因和蛋白質組成的
B.每種生物的細胞內部含有一定數量的染色體
C.生物個體能通過精子和卵子將自身的全部基因傳遞給子代
D.人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共有46條
6.(2010南通)下列現象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的是( )
A.番茄的果皮有紅色和黃色
B.經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膚變黑
C.家兔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
D.豌豆的莖有高莖和矮莖
7.從母羊甲的體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細胞經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母羊丙的子宮內,出生小羊的大多數性狀( )
A.難以預測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8.(2010蘇州)有關染色體、DNA和基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B.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
D.人的體細胞內每一對染色體的大小、形態都相同
9.我國科學家已成功破譯了水稻基因組的全部信息。下列有關水稻遺傳物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水稻基因實質上是水稻DNA分子上起遺傳作用的一些片段
B.水稻抗病、抗倒伏、高產優質等一系列可遺傳的性狀均由基因決定
C.水稻’DNA分子是一種大分子化學物質
D.水稻、人類等生物體內的基因、DNA、染色體不可能發生變化
二、填空題
10.親代不是把性狀直接傳給后代,傳遞的是 ,包括染色體、 、 。人的體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男性與女性的染色體最根本的區別是男性細胞中有 ,而女性細胞中有
11.“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分別說明了生物在生殖過程中具有
和 現象,它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12.右圖所示的是細胞核、基因、DNA、染色體之間的關系,請根據圖示說明A、B、C、D分別代表什么
(1)A ; B ; C ;
D 。
(2)子女的某些特征和父母相
似,這是因為父母通過生殖過程把
傳遞給了子女。
13.本人和外祖父母屬于 關系,本人和親兄弟姐妹屬
于 關系,本人和堂、姑表、舅表、姨表兄弟姐妹之間屬于 關系,上述三項關系可統稱為 關系。如果本人與一姨表妹結婚就屬于 結婚,違反了我國的 法。
14.所謂優生學,就是運用 的原理和方法,防止出生有 的嬰兒,以改善人口的 ,提高人口的 。
15.1984年,科學家在四川北部考察大熊貓時,驚奇地發現了一種奇獸——扭角羚。它與六種哺乳動物外形相似,被稱為“六不像”。
(1)除了特殊外貌外,扭角羚還有三種基本體色:深棕色、淺黃色和金黃色。決定扭角羚體色這一性狀的遺傳物質是 。
(2)扭角羚和大熊貓都屬于哺乳動物。扭角羚的生殖方式是 。
三、分析簡答題
16.隨著農藥的產量和品種逐年增加,害蟲的抗藥性也不斷增強,對農作物危害仍然很嚴重。如近年來,棉鈴蟲在我國大面積爆發成災,給農民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針對這種情況,我國科學家開展科技研究,成功地將某種生物的抗蟲基因導人棉花細胞中,得到了具抗蟲基因的棉花新品種——“轉基因抗蟲棉”,它對棉鈴蟲的毒殺效果高達80%以上。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于 這一環境因素對害蟲群體進行了 ,結果抗藥性強的害蟲適應環境而生存,無抗藥性或抗藥性弱的害蟲不適應環境而遭淘汰,最終形成了抗藥性強的害蟲種群。
(2)該項科技成果在環境保護上的重要作用是
(3)“轉基因抗蟲棉”具有普通棉花所沒有的抗蟲特性,這一性狀是由其細胞中DNA分子上的 所決定的。
17.(2010紹興)小敏觀察到長在向陽處的蒲公英,葉片較大,葉緣(即葉片的邊緣)缺刻(即葉片邊緣上的凹陷處)小;長在蔭蔽處的蒲公英,葉片較小,葉緣缺刻大。小敏猜想:蒲公英的葉型可能與陽光照射有關。他設計了下面的實驗進行探究。
①選取一根長在向陽處且生長良好的蒲公英的根,切取相似的6段,埋入裝有濕沙土的花盆中催芽;
②發芽后,分別移栽到裝有沃土的6個花盆中,分為A、B兩組,每組3盆;
③A組花盆放在向陽處,B組花盆放在蔭蔽處,在相同條件下,正常管理一段時間后,觀察結果。
(1)如果蒲公英的葉型只與陽光照射有關,那么小敏的
實驗結果應是
(2)小紅認為小敏的實驗設計不夠嚴密,還應選取 同時進行實驗。
(3)實驗用蒲公英根培育幼苗的生殖方式屬于 (填“有性”或“無性”)生殖。
(4)由于性狀是由 決定的,因此蒲公英的葉
型還與遺傳因素有關。
提高班習題精選
1.下列都是遺傳病的一組是( )
A.先天性聾啞、手足口病、佝僂病
B.流感、甲肝、細菌性痢疾
C.血友病、色盲病、先天性智力障礙
D.壞血病、腳氣病、貧血病
2.人類預防遺傳病發生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 )
A.禁止近親結婚 B.進行遺傳咨詢
C.提倡適齡生育 D.進行產前診斷
3.感冒病毒不斷產生新的變異,對感冒藥的抗性不斷增強,這種變異是( )
A.不利變異 B有利變異 C.退化 D.由于用藥引起的
4.(2010樂山)下列關于變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變異對生物的生存一定有利
B.凡是變異都可遺摶
C.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D.變異都是由于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
5.近親結婚后代患遺傳病的可能性增加的原因是,血緣關系越近( )
A.生活環境越相同 B.染色體數目越相同
C.生活習性越相同 D.遺傳基因越相同
6.下列關于染色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存在于生物體細胞中
B.不同的生物其染色體數目不同
C.組成染色體的DNA和蛋白質都具有遺傳作用
D.每個染色體含有一個DNA分子
7.下列關于變異的正確敘述是( )
A.只有在人工雜交育種中才會有變異的現象
B.生物變異現象不廣泛存在
C.不同種類生物之間的的千差萬別和同種生物之間的各種差異都源于生物的變異
D.對生物變異的研究沒有普遍的意義
8.(2010棗莊)科學家經過多年的努力,創立了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基因工程。實施該工程的最終目的是( )
A.定向對DNA分子進行人工“剪切”
B.在生物體外對DNA分子進行改造
C.定向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D.定向提取生物體的DNA分子
9.科學家通過實驗測定,人的體細胞中控制某一性狀的基因是成對的。而在生殖細胞中,控制某一性狀的基因是成單的。試回答人在生殖過程中染色體和基因數目變化的有關問題。
(1)父親和母親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都是 對 條;每個精子或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 對 條;
(2)受精卵通過 作用形成,通過此作用形成 一個細胞,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 對 條;
(3)受精卵發育成后代,后代表現出來的性狀與父母相似,這種現象叫做 ;父母的遺傳物質通過 遺傳給后代。
10.一只毛色為黃色的大狗一窩生下5只小狗。其中3只小黃狗,2只小花狗,請回答下列問題:
(1)狗的毛色在遺傳學上叫做 。
(2)狗的后代全部是狗,這是一種 現象。小狗的毛色不同,這是一種 現象。
(3)如果大黃狗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是78條,那么該大黃狗為每只小狗提供了
條染色體。
11.下表是某學習小組探究花生種子大小的變異所測得的數據。請回答:
花生種子 吉林品種 (外觀紅色) 山東品種 (外觀淡粉色)
長軸長度(mm)隨機取樣各30粒 14 14 15 15 13 11 19 19 18 18 18 21
11 13 13 15 14 14 16 15 17 19 16 19
15 14 13 13 15 14 15 17 17 18 16 19
11 14 12 15 10 11 21 22 16 18 20 17
13 13 14 13 13 13 14 20 16 14 15 16
(1)生物的變異有兩種類型:基因組成相同的山東品種花生種子的長軸長度有長有短,這是由 所引起的變異;吉林花生種子的長軸長度的平均值 (填“大于”或“小于”)山東花生種子,這是由 的差異所引起的變異。
(2)實驗用的30粒花生種子是通過隨機取樣獲得的。以下選項中符合“隨機取樣”的做法是( )
A.兩個品種的花生種子各發30粒
B.各發給足夠數量的兩品種花生種子,最好都不少于50粒
C.學生取花生種子時,不能用眼睛挑,按最長的一粒依次測量
D.老師可從一袋花生種子中挑取50粒大的給學生測,獲取數據
12.普通煙草的葉容易被蟲吃掉,科學家發現蘇云金桿菌能產生殺死該蟲的毒素,于是將蘇云金桿菌中產生殺蟲毒素的基因轉入到普通煙草細胞中,得到了抗蟲效果良好的抗蟲煙草。
①殺蟲毒素基因是蘇云金桿菌細胞內 上的片段。
②這樣的抗蟲煙草就是一種 生物。
③這一事實說明生物的性狀是由 控制的。
13.下圖為男、女成對染色體排序圖的一部分,請根據圖回
答問題:
(1)圖 是男性染色體的組成;你判斷的依據是:
(2)男性在生殖過程中,形成決定男性后代的精子里,染色體組成是 ;產生這種精子的器官是 ,這個器官還具有 功能。
(3)圖乙中A染色體由 和 組成。
答案
【點擊要點】
1.子代和親代、子代和子代性狀差異2.細胞核DNA(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DNA分子雙螺旋結構脫氧核苷酸3.基因性狀遺傳物質多了一條4.強基因5.自然選擇減小直系血親和三代之內的旁系血親
【典題分析】
例1 B 解析:DNA是一種大分子化學物質,它的分子由兩條長鏈組成,盤成螺旋狀,它的全稱是脫氧核糖核酸。DNA中儲存著遺傳信息,是人體和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每個人的DNA分子的組成均是不一樣的,但同一個人體內各部分的細胞中的DNA分子結構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利用DNA鑒定技術來確定某人的身份。
鞏固訓練l 脫氧核糖核酸 DNA 雙螺旋 脫氧核苷酸 磷酸 脫氧核糖 堿基
例2 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關于基因、DNA和染色體三者關系。人體和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均是DNA。故A是不正確的。DNA是一種大分子化學物質,它的分子由兩條長鏈組成,盤成螺旋狀,它的全稱是脫氧核糖核酸,DNA中儲存著遺傳信息,故8是正確的。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結構中,細胞核中的DNA分子往往與蛋白質一起組成一條條在顯微鏡下可見的染色體結構,所以說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而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遺傳作用的一些片斷,一個DNA分子上往往有很多個基因。
鞏固訓練2 C
【跟蹤演練】
1.B 2.D 3.D 4.B 5.C 6.B 7.B 8.D 9.D l0.遺傳物質 DNA 基因 46 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 兩條X染色體11.變異遺傳12.(1)A.基因 B.DNA C.染色體 D.細胞核(2)基因l3.直系血親 旁系血親 旁系血親 近親 近親 婚姻l4.遺傳學 明顯遺傳缺陷 質量 遺傳 素質l5.基因 有性生殖(胎生) 16.(1)農藥 選擇(2)減少農藥的使用,綠色環保 基因l7.(1)A組長出葉片較大,葉緣缺刻小的葉。B組長出葉片較小,葉緣缺刻大的葉 (2)長在蔭蔽處且生長良好的蒲公英的根 (3)無性 (4)基因
【提高班習題精選】
1.C 2.A解析:近親結婚時夫妻之間的血緣關系很近,來自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很多,隱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他們的子女中患遺傳病的機會就大大增加。3.B解析:感冒病毒不斷產生新的變異,對感冒藥的抗性不斷增強,這對感冒病毒來說,有利于它的生存,屬于有利變異。4.C 5.D 6.C 7.C 8.C 9.(1)23 46 0 23 (2)受精l 23 46 (3)遺傳 精子和卵細胞l0.(1)性狀(2)遺傳 變異(3)39 11.(1)環境 小于 遺傳物質(2)B 12.①DNA②轉基因③基因13.(1)甲 第23對染色體在形態上差別很大,有明顯區別(或第23對染色體由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組成) (2)22+Y(或22條常染色體和一條Y性染色體)睪丸分泌雄性激素(或分泌性激素) (3)蛋白質DNA(二空順序可變)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7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增城市| 从化市| 兴城市| 普宁市| 西平县| 淮北市| 阜阳市| 萨迦县| 宜州市| 大渡口区| 茌平县| 珠海市| 新丰县| 莒南县| 镇江市| 滦平县| 逊克县| 军事| 穆棱市| 临漳县| 三门峡市| 即墨市| 株洲县| 易门县| 德州市| 山阳县| 潞城市| 勃利县| 宁安市| 林口县| 哈尔滨市| 象山县| 崇文区| 金川县| 右玉县| 祥云县| 兴和县| 南雄市| 梁河县|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