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六章的第三節,是本章的重要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新課程著重于讓學生做主體,自主完成探究和知識構建。因此,第一節從人體對外界的感知入手,而人體對外界的感知及各種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神經系統的調節,于是繼而介紹神經系統的組成和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最后一節提出,人體的生命活動并不僅僅是靠神經調節,從而引出激素調節。這樣學生能從整體上認識到,人體是通過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來適應環境的變化的,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對環境變化及生長、發育、生殖等生命活動”的重要概念。 本節課是第六章的核心內容在學習了“神經系統的組成”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有關“神經調節”的知識,包含兩部分“反射”和“反射弧”。在教材中介紹了反射、反射弧、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等基礎知識,由于反射的概念、反射弧完成的過程等內容都比較抽象并較難理解,如處理不好則枯燥無味學生既沒有學習興趣也不易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在本節課中沒有出現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這一專有名詞,而是以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來表述,這正是以新課標為依據,體現了新課標中的要求是概述了解這一層次。故本節內容用2課時上,第一課時完成反射、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的類型;第二課時完成測定反射速度的探究實驗及課后練習。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樂于探索。基于這一特點,本節課中設計了游戲活動、探究實驗、小組討論、演示實驗等環節,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對人體的神經調節有感性認識,但本課的內容抽象、較難理解,特別是反射活動、反射弧的組成,以及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怎么去理解反射活動,判斷什么樣的活動才是反射活動,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如何區分,反射活動怎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的,學生都比較難理解,所以本課從生活實例出發,通過一些圖片、視頻、實驗、游戲、教具和討論等,一步步引導,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認識反射和反射弧。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概述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理解反射的概念。 ②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③舉例說出反射包括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 ④理解與語言文字有關的條件反射是人類所特有的。 2.力目標: ①通過膝跳反射實驗,提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②學會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聯系,并運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在小組自主學習中,養成樂于與他人合作的團隊意識。 ②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學會觀察新事物,以及合作與探究,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重點: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2.描述反射弧的結構組成。 五、教學難點: 1.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反射、反射弧的實驗探究活動。 2.如何區分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 六、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創設情景 師生互動 引入新課 實驗:膝跳反射 生生互動 新學概念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弧 反射的類型 課堂小結 鞏固練習 上臺的學生做出反應,談感受。 其他學生觀察這位同學的反應,解釋原因。 學生兩人一組做膝跳反射實驗。 學生根據經驗和閱讀課本說出反射的概念: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和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找出關鍵詞:神經系統、刺激、有規律反應。 判斷哪一些行為是反射活動,并做分析。 學生回答—反射弧 學生思考問題,小組討論,學生代表回答問題。 在老師的指導下分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分析課本p92圖4-56中的同學的反射活動。 看圖說出圖中各個反射弧的結構,小組討論:判斷反射弧各個結構的方法。 學生說出自己的經驗并結合課本說明原因。 通過實驗裝置探究是否跟自己的經驗一致。 兩人一組同學做游戲。 反射的類型:簡單反射(非條件反射)、復雜反射(條件反射) 學生分析:吃梅止渴、望梅止渴、談梅止渴是屬于什么反射類型。 請一個同學上臺,教師做出動作:手在學生眼前晃動,用消毒牙簽刺激學生手背。看看觀察學生的反應,引導學生進入這節課的學習。 問:剛剛這位同學做了兩種反應,一個是眨眼,我們稱之為眨眼反射,一個是縮手,我們稱為縮手反射。那什么叫做反射呢?我們通過一個實驗來學習什么是反射活動。 指導學生做膝跳反射實驗,課件展示實驗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播放自制視頻—膝跳反射 讓學生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 (1)叩擊韌帶時,小腿有什么反應?反射是在哪個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的? (2) 想一想,這種反應是生來就有的,還是生活中逐漸獲得的? 膝跳反射受大腦控制嗎? 通過剛剛我們做的膝跳反射實驗,你可以嘗試地說出反射的概念嗎?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以及自己的經驗來回答。 請同學們找出反射的概念里的關鍵詞。 那同學們根據這幾個關鍵詞來判斷以下的幾種行為屬不屬于反射。 含羞草葉子被觸摸會閉合。 (提示:植物無神經系統) 2.紅燈停,綠燈行。(信號燈,大腦,停和行) 3.草履蟲躲避有害刺激。 (提示:單細胞生物無神經系統) 4.人吃食物時分泌唾液。 (食物,唾液分泌中樞,唾液腺分泌唾液) 5.精彩的啞劇引發觀眾哈哈大笑。 (啞劇,大腦,大笑) 我們剛剛所說的這些反射活動是如何完成的呢?是通過什么結構來完成的? 接下來我們通過以下幾個問題來學習有關反射弧的知識。 1.反射的結構基礎是什么?它由哪些部分組成? 2.如果神經沖動傳導途徑的某一環節出現障礙,反射還會發生嗎?反射弧完整了反射就一定會產生嗎? 3.p92圖4-56中這位同學是先縮手還是先感覺到燙?為什么?這種反射方式有什么意義? 1、指導學生分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⑤效應器 你能根據我們剛剛所學習的反射弧來分析課本p92圖4-56中這位同學的反射活動嗎? 請說出圖中各反射弧的名稱,并找出判斷反射弧的方法。 手指偶然被某個尖銳的物體扎了一下,或者不小心碰到非常燙手的鍋,你有什么反應? 思考:先縮手還是先感到疼痛?為什么? 我們通過自制的裝置來看一下是否跟我們想的一樣。 總結先縮手后感到疼痛的原因。 游戲:我能抓住你的手嗎? 在游戲中的縮手和尖銳的物體扎或者被燙到縮手是一樣的類型嗎? 由低級中樞控制的反射,不需要大腦的分析和判斷,這種屬于簡單反射。如果需要大腦參與,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積累的是屬于復雜反射。 請判斷以下的活動是屬于哪一種反射? 引導學生分析:吃梅止渴、望梅止渴、談梅止渴是屬于什么反射類型。 后面兩種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生說出談梅止渴是人類特有的,引出: 與人類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最復雜的,是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 人體通過簡單或者復雜的反射,對外界的刺激做出迅速反應,來調節自身的生命活動和適應各種環境。 板書設計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 實驗:膝跳反射 二、反射弧 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三、反射類型 簡單反射:受脊髓控制 復雜反射:受大腦皮層控制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