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生態系統概述 【教學目標】: 1、能說出生態系統的概念。能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嘗試解釋生態系統各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聯系。 2、通過圖片分析和活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養成觀察、分析和自學的能力習慣。 3、通過參與學習的過程,加強對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認識,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生態系統的成分,是重點內容; 生態系統組成及分析是難點內容。 【教法和學法指導】: 通過豐富的情境引入,啟發學生思考、結合小組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理解課本的相關知識; 聯系實際,用心去體會生物知識的神奇和博大精深。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知識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知識回顧 什么叫生態學 ? ? 師提問,生回答。 ? ? 溫故而知新,為本節課內容作知識上的準備。 二、新授: 知識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 ? 一、什么是生態系統 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內,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境共同構成生態系統。 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1、通過凱巴森林圖片,介紹凱巴森林內生物和環境組成,讓學生感受到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學生歸納生態系統的概念,教師強調三個注意點。 讓學生列舉生態系統的類型。 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判斷: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⑴一塊沼澤地⑵海洋⑶一片森林⑷森林中所有的樹⑸一個池塘⑹池塘中的魚⑺一滴水⑻農田中的莊稼 通過豐富的情境,讓學生在美麗的畫面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讓同學們在愉悅的心境中接受知識,形成能力。 學生列舉他們熟悉的生態系統,增強生物的實踐性。 通過辨析,加深對生態系統概念的理解。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2、小組活動:分析森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環境。 4人一小組,1 人記錄。5分鐘時間后,匯報交流。 學生活動,在活動中合作學習,讓學生養成討論、交流和分析的習慣。 ? ? ????????????植物———--生產者 ??生物部分??動物———--消費者 ????????????細菌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 ?????????????溫度、土壤。 3、歸納生態系統的組成。 師生共同歸納,在師生問答中歸納生態系統的組成。 是否所有植物都是生產者? 不是,豬籠草也是消費者。 同理,蚯蚓不是消費者,是分解者;硫細菌不是分解者,是生產者;大腸桿菌等寄生性微生物是消費者。 ? 通過活動的分析和歸納,形成生態系統的組成的知識,突破重點和難點。 ? 注重對特例的分析,認識到許多事物不是絕對的。 ? ? ? 陽光 ? 植物→動物→細菌、真菌 ? ? 環境(空氣、水、礦物質) 4、生態系統中各成分的關系。 植物體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吸收空氣中的CO2和土壤中的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 植食動物直接以植物為食,肉食動物以植食動物為食,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有機物從植物流向動物。 細菌、真菌分解動植物尸體,獲得有機物。 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都要呼吸,把自身的有機物分解成CO2來獲得能量。同時產生的水排到環境中去。供給植物的再利用。 ? ? 通過分析,認識到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形的關系。體會物質是循環的,能量是流動的。形成以生物的眼光看待日常現象。 1、生態系統的概念。 2、生態系統的組成。 5、小結: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生總結。 我們的校園是一個生態系統嗎?如果是,分析其組成。 及時回顧,更好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 三、鞏固練習: 知識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生物類群 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 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 生產者 ? 鳥類 ? ? ? ? 使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供給綠色植物利用。 ?1、森林中各生物的地位和作用。? 師生合作分析填表: ? 植物,制造有機物,消費者,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細菌、真菌,分解者。 ? ? ? ? 復習回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的關系。 2、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A、海洋生態系統B、森林生態系統?? C、生物圈D、沙漠生態系統 3、下列選項中,可以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樹木 B.一片麥地上的所有生物和陽光、空氣等無機環境 C.池塘中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D.一片草地上的陽光、土壤和空氣等無機環境 4、下列生物中,屬于分解者的是(),屬于生產者的是(),屬于消費者的是()。 A.草和山羊 B.真菌 C.葫蘆蘚 ??D.青蛙 5、有人說,農民和工人是生產者,我們買糧食和產品的人是消費者,垃圾清運工是分解者。從生物角度看,人應該是(?????????) 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三者都是 C ? ? ? B ? ? ? ? ?? B C D ? ? ? ? ? B 鞏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知識。 ? ? ? 鞏固生態系統的組成。 ? ? ? ? 進一步體會生態系統中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作用。 四、課后思考: 知識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1906年凱巴森林被列為國家禁獵區,保護黑尾鹿,允許獵人捕殺美洲獅和狼等。到1925年,這個森林中的肉食動物被殺掉了。森林中鹿的數量一度達到了10萬只。 可是,1925年后,森林中鹿群的數量不再增加,并連續減少;1930年,鹿群數量減少到2.5萬只,到1942年,僅存8000只,而且大都身體瘦小,體質衰弱。 ? 為什么凱巴森林中保護了黑尾鹿,黑尾鹿的數量反而減少? 生討論。 ? ? 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嗎?請帶著這個問題,預習下一頁。 在下兩節中,我們會得到答案。 ? ? ? 布置預習,引出下節內容。 【板書設計】: 23.1??生態系統概述 一、什么是生態系統 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內,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境共同構成生態系統。 ? 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植物———--生產者 ??生物部分??動物———--消費者 ?????細菌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