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生物分類的必要性、生物分類概念及依據。
2.嘗試對植物和動物根據其結構特征進行分類;列舉生物的主要類群。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比較、分析判斷能力。
2.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
3.通過探究生物分類方法、分類活動,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分類技能。
5.通過分類活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增強學習自信心。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做一個小小分類學家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科學研究的樂趣。
2.通過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樣性,增強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環境的意識,激發同學們保護大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1.嘗試根據生物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
2.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類方法。
【策略方法】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以學生實踐活動為基礎,側重“自學加游戲”的自主探究式學習。
教師:主要用到實物展示法、激情激勵法、啟發式教學法、直觀教學法。
學生:主要用到觀察法、比較法、資料收集、調查法、討論交流法、合作學習、組間互動。
【課前準備】
1.學生
(1)收集植物的種子,如玉米、菜豆、松子、葵花子 ……
(2)收集我們身邊常見動物的資料。
2.教師
(1)自制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2)準備小游戲:“給雜物進行分類”的材料。(將數量不一的大頭針、不同顏色的曲別針、書夾子、訂書釘、紙團混在一個盒子里。并告訴學生在活動中要注意安全。)
(3)準備實物展示:a.玉米葉子、向日葵葉子;b.桃、松球果;c.準備幾種植物或動物的圖片及標本。
(4)準備有關生物種類多樣性的圖片和錄像。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實際出發,導入新課
(教學策略:小游戲──“給雜物分類”,動動手、想一想。)
學生:(動動手,交流成果。)
教師:很好,大家的速度很快。其實,剛才同學們把這些雜物分開的時候,就是在進行“分類”的工作。請同學們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一些什么樣的分類活動?
學生1:超市肉、魚、蔬菜等物品分放在不同的區域。
學生2:家里的藥品根據用途不同分類存放。
學生3:郵局將信件分類后送出。
教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現在我們一起來分析這些身邊常見的分類現象,分類需要什么樣的前提條件?分類需要一定的依據嗎?
學生:分類的前提條件是品種繁多。
學生:分類需要依據一定的特征進行歸類。
二、嘗試對植物進行分類
教師:通過對分類現象的了解,看來,同學們對分類的技巧都已經各有心得了。你們有沒有信心,今天自己也來做一回分類學家?
學生:有!
教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物圈,在絢麗多姿的生物圈里約有生物200多萬種,它們更有分類的必要了。生物又是如何進行分類的呢?請大家想一想,我們已經學過哪幾類生物?
學生:(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病毒。)
教師: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植物,你能簡單回顧一下,植物又分幾大類嗎?它們又是根據什么進行分類的?
學生:(不知道植物分類的依據。)
教師:現在,就讓老師帶領大家進入安詳寧靜的植物王國,對植物進行分類吧!同學們請觀察幾組植物的圖片,這些植物都有種子嗎?
學生:有的有,有的沒有。
教師:請同學們以互動的形式,根據種子的有無將這些植物分成兩大類。
學生:葫蘆蘚、腎蕨、海帶、衣藻沒有種子;玉米、雪松、向日葵有種子。
(教師根據圖解輔助學生分類。)
教師:恭喜你們。葫蘆蘚、腎蕨、海帶、衣藻都是沒有種子的植物,想一想,它們都有根、莖、葉的分化嗎?
學生:(茫然)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幾種植物的主要特征吧。
學生:衣藻、海帶沒有根、莖、葉的分化,葫蘆蘚和腎蕨具有莖和葉。
教師:葫蘆蘚和腎蕨都具有真正的根嗎?(引導同學再將有莖葉的葫蘆蘚和腎蕨分成兩類。)
學生:葫蘆蘚不具有真正的根,只具有假根,腎蕨真正具有根、莖和葉的分化。(簡要分析)
教師: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同時還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哪位同學能根據這四種植物的形態結構特征給它們找到家──它們分別屬于哪類植物?
學生:腎蕨—蕨類植物;
葫蘆蘚—苔蘚植物;衣藻、海帶—藻類植物。
(實物展示,聯系生活實際。)
教師:同學們已經成功地給無種子植物進行了分類,現在我們一起來觀察兩種常見的植物的器官,(桃和松球果),它們都是植物的果實嗎?
學生:桃是果實,松球果是種子。(簡要分析)
教師:桃樹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是被子植物;松的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保護它的果皮。
松樹是裸子植物。請根據種子有無果皮包被著這一結構特征將玉米、雪松、向日葵這三種種子植物進行分類。
學生:玉米、向日葵種子有果皮包被,雪松種子無果皮包被。
教師:我們能不能把玉米和向日葵再進行分類?請大家一起來觀察它們的葉子。(實物展示)
學生:玉米葉脈是平行脈,向日葵葉脈是網狀脈。
教師:在我們的身邊你還常見到哪些平行脈、網狀脈的植物?
學生:(舉例)
教師:老師再來給你們介紹幾種常見的平行脈植物和網狀脈植物。請大家留意,進行思考分析,植物的葉脈與植物種子胚的子葉數量有關系嗎?梧桐樹、君子蘭都是我們常見的植物,但卻不容易見到它們的種子,你能根據今天學的知識判斷一下它們種子里胚的子葉數量嗎?
學生:雙子葉植物是網狀脈,因此,梧桐是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是平行脈,因此,君子蘭是單子葉植物。
教師:同學們找到的規律基本正確。大多數雙子葉植物是網狀脈,大多數單子葉植物是平行脈。
教師:我們再一起為這三種種子植物找找家——它們分別屬于哪類植物?
學生:玉米、向日葵—被子植物,雪松—裸子植物。
教師:同學們能否把上述植物的所屬類群按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
學生: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教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找尋一下植物從低等到高等進化的規律。
生活環境——水生到陸生;細胞——單細胞到多細胞;結構——從簡單到復雜。
教師:在剛才我們對植物進行分類的過程中,你是依據什么進行分類的?
學生:形態結構。
教師:(小結植物分類的依據)生物學家在對植物進行分類時,要仔細觀察植物的形態結構,如被子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結構,從這些器官中發現它們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從而確定它們的親緣關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通過對植物進行分類,我們會發現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你想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分類嗎?讓我們集體來閱讀理解吧!
學生:(齊聲朗讀)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的形態結構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在形態結構等方面的特征。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三、嘗試對動物進行分類
教師:告別安詳寧靜的植物王國,讓我們帶著對生物分類的初步認識,一起來領略博大神奇的動物殿堂的魅力吧!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分享非洲的脈動。這里介紹了幾類非洲的動物?欣賞短片的過程中,請同學們速記說出屏幕中出現動物的名稱。
學生:(短篇欣賞)搶答。
教師:在200多萬種的生物界中,動物自己就獨占150多萬種。你能利用剛才我們給植物分類的經驗,根據動物的外部形態結構正確地給它們進行分類嗎?請嘗試將老師給出的十種動物進行分類。
學生:(小組互動,嘗試給動物進行分類①──根據動物的外部形態結構進行分類;匯報,互動學習。)
教師:(點評)看來,僅憑動物的外部形態結構很難正確地給動物進行分類,往往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同學們來摸摸自己背后,我們人類有脊柱,蚯蚓有脊柱嗎?
學生:沒有。
教師:現在我們就根據脊椎骨構成的脊柱的有無,重新對這十種動物進行分類。
學生:(小組互動,嘗試給動物進行分類②──嘗試根據脊柱的有無給動物進行分類;匯報。)
教師:(點評)非常正確。看來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就非常關注我們身邊的動物朋友。動物的種類繁多,分類自然也是格外地細,你們能不能根據“各種環境中的動物”中我們所學的知識,再幫畫面上的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找找家?想一想,它們在生物分類學上分別屬于什么類動物?那就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學生:(小組互動,嘗試給動物進行分類③──嘗試將脊椎和無脊椎動物下屬的動物再度進行細化分類;匯報。)
教師:(點評)同學們分得真是又快又準。通過剛才我們一起對生物分類的了解,我們知道科學家們給生物進行分類的目的是“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那么,你能不能將這十種動物所屬的動物類群再按照進化順序從低等到高等進行排序呢?
學生:(小組互動,嘗試給動物進行分類④──嘗試將列出的十種動物所屬的動物類群按照從低等到高等進行排序;匯報。)
教師:通過給常見的動、植物進行排序,你能總結出生物進化的順序嗎?
學生:生活環境——水生到陸生;細胞——單細胞到多細胞;結構——從簡單到復雜。
教師:除了以上十種動物涉及到的動物種類,你還知道其他動物的種類嗎?
學生:(略)
教師:動物的種類遠不止這些,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課下請跟隨“知識鏈接”進行解密吧。(演示鏈接)
同學們,現在我們已經出色地完成了生物分類學家的使命,給動物各自找到了家。現在請同學們追溯一下我們給動物分類的整個歷程,一起來總結一下,動物分類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討論)
教師: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外部形態結構外,往往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
四、課堂小結
教師:祝賀同學們,你們都是成功的小分類學家。通過嘗試給生物進行分類,我們一起更好地了解了生物界。這節課,你還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1:這節課我學會了分類的技能。
學生2:感受到分類不僅要有一定的依據,而且分得要有意義,有價值。
學生3:我回家首先要用今天掌握的分類技能整理我的房間,要讓媽媽大吃一驚,以后不用媽媽幫助我整理房間了。
教師:生活中學會分類,會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有規律,身體更健康;學習中學會了分類,會使我們的學習變得更輕松、愉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攜手來走進這收獲的季節,一起來感受這收獲的喜悅吧!
五、課外實踐
教師:現在,我們就利用剛才掌握的生物分類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吧。
(實踐活動:①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分析用什么方法分類有利于自己的學習;②實踐中不斷完善分類方案;③ 2周后交流分類成果。)
六、課后提升
1.某同學把七種動物分成鯨、麻雀、袋鼠和蟹、蝴蝶、烏賊、蚱蜢兩類。他可能是根據什么特征來進行分類的( A )
①體溫是否恒定 ②是否有脊椎骨 ③卵生還是胎生 ④水生還是陸生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2.有著“植物大熊貓”和世界上最長壽樹種美稱的紅豆杉,成為世博會中國館珍稀植物展出品種。紅豆杉因其種子成熟時假皮呈紅色而得名。從植物分類上看,紅豆杉屬于( B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