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復習教案 課型:復習課 授課人: 復習目標: 1、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 2、掌握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復習重難點: 1、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 2、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 引入新課(或課前展示): 直接引入要復習的內容:觀察細胞的結構 復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考點一 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 1.識圖說出顯微鏡的結構名稱及其作用。 2.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3.低倍鏡與高倍鏡成像特點? 4.顯微鏡放大倍數的計算?目鏡與物鏡的區別? 5.將低倍鏡換用高倍鏡時如何操作? 6.如何將偏離視野中央的物像移至中央? 7.物像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玻片標本的方向之間有什么關系? 8.如何判斷顯微鏡視野中污點的位置? 考點二 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 1.用簡練的語言說出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并比較異同。 2.識圖說出動、植物細胞各結構的名稱及其功能,并說出二者結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小組合作、交流展示 1.針對自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小組內進行合作交流,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2.對考點問題小組內各派一名代表上臺展示自學成果,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給予評價。 三.典例分析 例題:小華同學在實驗室進行了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并利用顯微鏡進行了觀察(如圖所示)。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A ) A. 制作該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c→d→b→a B. 該顯微鏡的最小放大倍數是400倍 C. 觀察圖像由甲到乙時,若視野模糊應調節1 D. 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載玻片上所滴液體與c所滴液體相同 四、達標檢測 1.某同學在顯微鏡的一個視野中看到了一行細胞如右圖,此時顯微鏡鏡頭的讀數是“10×”和“10×”,如果將鏡頭換成“10×”和“40×”,則可以看到的細胞數目是( ) A.1個 B.2個 C.4個 D.8個 2.要將顯微鏡視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動到視野的“中央”,應將載玻片( ) A.向左上方移動 B.向左下方移動C.向右下方移動 D.向右上方移動 3.顯微鏡是一種精密放大儀器,下列關于顯微鏡操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對光時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 B.觀察時可通過開大光圈來增加視野亮度 C.調焦時先用粗準焦螺旋,后用細準焦螺旋 D.物像不在視野中央可轉動目鏡來移動物像 4. 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 ) ①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③用消毒牙簽從口腔側壁處輕輕刮幾下 ④把牙簽放在載玻片的 液滴中均勻地涂抹幾下⑤滴加碘液染色⑥蓋上蓋玻片 A.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④⑥⑤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5. 黃瓜果肉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都有的結構是(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細胞核 ⑤線粒體 ⑥葉綠體 ⑦液泡 A.①⑥⑦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1-5BCDBB 五.反饋講評 針對共性問題進行指導。 六.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