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寒假彎道超車—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高一寒假生物作業(二)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組成細胞的元素1.大量元素占生物體總質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最基本元素:人體中____占細胞干重的近56%,地球上的生命可以說是在碳元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2)基本元素:____________這四種元素占細胞干重的90%左右。(3)主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六種元素,它們占細胞鮮重的97%左右,生物體內大部分化合物都由這六種元素組成。2.微量元素生物體生活所必需,但需要量卻很少的元素。有____(又稱半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等。3.細胞內化學元素的種類和含量(1)不同生物體內所含______基本相同;不同生物體內每種化學元素的______不同。(2)同一生物體內____________化學元素的______不同,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四種元素所占比例較大。4.干重和鮮重元素含量比較(1)在鮮重條件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在構成活細胞的各種化合物中,H2O所占的______最大,而H2O中____________占質量百分比的絕大部分;在干重條件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說明______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2)在干重條件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其次是____________。二、組成細胞的化合物類別化合物質量分數/%元素組成主要功能無機化合物水____________結構成分、良好的溶劑、參與反應、運輸無機鹽______多種元素復雜化合物的成分、維持生命活動有機化合物蛋白質______主要由____________四種元素組成,很多蛋白質還含有_____元素結構物質、催化、運輸、調節、免疫核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遺傳物質糖類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能源物質脂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儲能物質、膜成分、維持正常代謝在鮮重條件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在干重條件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三、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鑒定一、單項選擇1.選項中全部屬于組成細胞的大量元素的是( )A.P、N、Mn、KB.N、S、Ca、PC.Fe、S、P、ND.Fe、Mn、B、Mo2.牛吃草從草中獲得化學元素和化合物,那么,牛和草體內的各種化學元素( )A.種類差異很大,含量大體相同B.種類和含量差異都很大C.種類大體相同,含量差異很大D.種類和含量都是大體相同的3.2020年1月,科學家在浙江仙居國家公園發現兩棲動物新物種“仙居角蟾”,這是迄今中國發現的第517種兩棲動物。該動物的皮膚組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及有機物分別是( )A.水、脂肪B.水、蛋白質C.蛋白質、糖類D.無機鹽、核酸4.圖1是正常生活的人體細胞中三種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圖2是三種元素占細胞鮮重百分比的柱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2中的三種元素是細胞中有機物所共有的B.圖1中的A、B兩種化合物都具有多樣性C.圖1中A、B兩種化合物都含有圖2中的b元素D.圖2中的a元素也是占細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5.關于細胞和無機自然界中元素的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中有的元素,無機自然界中一定有B.無機自然界中有的元素,細胞中一定有C.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D.組成細胞的元素中C、H、O、N這四種元素的含量最多6.下列關于細胞中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Mg是血紅蛋白的組成元素,Fe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B.人體活細胞中含量從高到低排前四位的元素是O、C、H、NC.哺乳動物的血液中如果Ca2+的含量太低,會出現抽搐等癥狀D.與大量元素相比,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但其作用也很重要7.生物實驗結束后,通常要觀察其顏色變化,下面是一些同學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其中正確的是( )A.用滴管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加蘇丹Ⅲ染液,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橘黃色,滴1~2滴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可洗去浮色B.使用斐林試劑時,應先將甲、乙液混合后再加入還原糖溶液,然后直接觀察結果C.淀粉可以用斐林試劑進行檢測,出現磚紅色沉淀D.將雙縮脲試劑A、B液混合后加入蛋清稀釋液中,溶液呈紫色8.對雙縮脲試劑和斐林試劑的配方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斐林試劑: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C.雙縮脲試劑:質量濃度0.1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1g/mL的CuSO4溶液D.雙縮脲試劑是將4滴質量濃度為0.1g/mL的CuSO4溶液滴入2mL質量濃度為0.01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二、不定向選擇9.碘是人體內含量極少但其生理功能是別的元素所替代不了的,碘缺乏是目前已知導致人類智力障礙的原因之一。食物中缺乏碘會造成一定的心理緊張,導致精神狀態不良。經常食用含碘的食物有助于消除緊張、幫助睡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碘是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B.組成人體的碘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也能找到C.碘是一種微量元素,只要有了碘,人身體就能正常生長發育D.人體雖然對碘的需要量很少,但碘的作用不可用其他元素代替10.在生物組織中的可溶性的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敘述中,正確的是( )A.糖尿病人的尿液可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性糖的存在B.甘蔗莖、甜菜的塊根等,都含有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進行可溶性還原性糖的鑒定C.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鑒定的理想材料D.雞蛋清含蛋白質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動物材料11.昆蟲吃了植物并吸收到細胞中的氮,可用于合成的物質有( )A.淀粉B.磷脂C.蛋白質D.幾丁質12.分析某種水果的營養價值時,通常會測定水果的有機營養和無機元素的含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新鮮水果中含水量較多B.水果中糖類的含量可能明顯高于蛋白質、脂質的含量C.果肉中Fe元素占細胞干重百分比可能大于N元素D.若檢測到某果肉中的鎘、鉛元素含量過高,則該水果不宜多吃三、解答題13.表中各元素的數據代表該元素占原子總量的百分比。請據表回答問題:(1)組成人體的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體內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這個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物從非生物環境中獲得的那些元素與環境中的這些元素的比例相差甚遠。如巖石圈中,氫、碳、氮加在一起占總原子數不到1%,而在生物體中占總原子數的74%左右。這個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3)構成人體的化學元素中H、O、C含量最多的原因是:①構成細胞鮮重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②構成細胞的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共有的化學元素是__________。(4)人體中的鈣在骨和牙齒中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成年人缺少時會患__________癥。鈣在血液中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如果含量太低會出現__________現象。14.根據“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鑒定成熟蘋果果肉中是否存在還原糖所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該試劑與細胞內還原糖發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沉淀。(2)鑒定花生子葉細胞中脂肪的實驗中,能將脂肪染成橘黃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用其染色時,要用酒精來洗去浮色,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實驗注意事項:①斐林試劑極不穩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______________,使用時再臨時混合均勻用于實驗。②雙縮脲試劑的使用,應先加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堿性環境,再加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還原糖的鑒定中,對試管中溶液加熱時,試管底部不要觸及__________,試管口不要朝向_____,以免溶液沸騰時沖出試管造成燙傷。④蛋白質的鑒定樣品液濃度不能_____,以免實驗后粘住試管壁,不易刷洗。15.某植物種子的胚乳組織中脂肪含量為種子的70%,為探究該植物種子萌發過程中的物質變化,某研究小組將種子置于溫度、水分(蒸餾水)、通氣等條件適宜的黑暗環境中培養,定期檢查萌發種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三種有機物所含有的元素種類是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2)據圖甲分析,脂肪含量下降而蔗糖、葡萄糖含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變化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據圖乙可知,實驗過程中導致萌發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填“C”“N”或“O”),向萌發第10天的種子勻漿中滴加_______________,在實驗條件下,勻漿會發生紫色反應。寒假彎道超車—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高一寒假生物作業(二)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組成細胞的元素1.大量元素占生物體總質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有C、H、O、N、P、S、K、Ca、Mg等。(1)最基本元素:人體中C占細胞干重的近56%,地球上的生命可以說是在碳元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2)基本元素:C、H、O、N這四種元素占細胞干重的90%左右。(3)主要元素:C、H、O、N、P、S六種元素,它們占細胞鮮重的97%左右,生物體內大部分化合物都由這六種元素組成。2.微量元素生物體生活所必需,但需要量卻很少的元素。有Fe(又稱半微量元素)、B、Cu、Mo、Zn、Mn等。3.細胞內化學元素的種類和含量(1)不同生物體內所含元素種類基本相同;不同生物體內每種化學元素的含量不同。(2)同一生物體內不同化學元素的含量不同,其中C、H、O、N四種元素所占比例較大。4.干重和鮮重元素含量比較(1)在鮮重條件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O、H、N;原因是:在構成活細胞的各種化合物中,H2O所占的質量最大,而H2O中氧元素占質量百分比的絕大部分;在干重條件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說明C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2)在干重條件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其次是O、N、H。二、組成細胞的化合物類別化合物質量分數/%元素組成主要功能無機化合物水85~90H、O結構成分、良好的溶劑、參與反應、運輸無機鹽1~1.5多種元素復雜化合物的成分、維持生命活動有機化合物蛋白質7~10主要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很多蛋白質還含有S元素結構物質、催化、運輸、調節、免疫核酸1~1.5C、H、O、N、P遺傳物質糖類C、H、O主要的能源物質脂質1~2C、H、O等儲能物質、膜成分、維持正常代謝在鮮重條件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在干重條件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三、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鑒定一、單項選擇1.選項中全部屬于組成細胞的大量元素的是( )A.P、N、Mn、KB.N、S、Ca、PC.Fe、S、P、ND.Fe、Mn、B、Mo【解析】A、Mn屬于微量元素,A錯誤;B、N、S、Ca、P均屬于大量元素,B正確;C、Fe屬于微量元素,C錯誤;D、Fe、Mn、B、Mo都屬于微量元素,D錯誤。故選:B。2.牛吃草從草中獲得化學元素和化合物,那么,牛和草體內的各種化學元素( )A.種類差異很大,含量大體相同B.種類和含量差異都很大C.種類大體相同,含量差異很大D.種類和含量都是大體相同的【解析】由分析可知,在組成生物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種類上,各種生物大致相同,但含量上不同生物相差很大。故選:C。3.2020年1月,科學家在浙江仙居國家公園發現兩棲動物新物種“仙居角蟾”,這是迄今中國發現的第517種兩棲動物。該動物的皮膚組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及有機物分別是( )A.水、脂肪B.水、蛋白質C.蛋白質、糖類D.無機鹽、核酸【解析】該動物的皮膚組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及有機物分別是水和蛋白質。故選:B。4.圖1是正常生活的人體細胞中三種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圖2是三種元素占細胞鮮重百分比的柱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2中的三種元素是細胞中有機物所共有的B.圖1中的A、B兩種化合物都具有多樣性C.圖1中A、B兩種化合物都含有圖2中的b元素D.圖2中的a元素也是占細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解析】A、圖2中的三種元素是細胞中有機物所共有的,A正確;B、圖1中的B化合物具有多樣性,B錯誤;C、圖1中A是水,組成元素是H、O,B是蛋白質組成元素是C、H、O、N,有的還含有P、S,而圖2中的b元素是C,C錯誤;D、圖2中的b元素也是占細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D錯誤。故選:A。5.關于細胞和無機自然界中元素的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中有的元素,無機自然界中一定有B.無機自然界中有的元素,細胞中一定有C.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D.組成細胞的元素中C、H、O、N這四種元素的含量最多【解析】A、生物起源于自然界,故細胞中有的元素,無機自然界中一定有,A正確;B、無機自然界中有的元素,細胞中不一定有,B錯誤;C、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C正確;D、組成細胞的元素中,C、H、O、N這四種元素的含量最多,為基本元素,D正確。故選:B。6.下列關于細胞中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Mg是血紅蛋白的組成元素,Fe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B.人體活細胞中含量從高到低排前四位的元素是O、C、H、NC.哺乳動物的血液中如果Ca2+的含量太低,會出現抽搐等癥狀D.與大量元素相比,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但其作用也很重要【解析】A、Mg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Fe是血紅蛋白的組成元素,A錯誤;B、人體活細胞可理解為細胞鮮重,其中含量從高到低排前四位的元素是O、C、H、N,B正確;C、哺乳動物的血液中如果Ca2+的含量太低,會出現抽搐等癥狀,進而影響了細胞的正常功能,C正確;D、與大量元素相比,微量元素的含量雖然低,但其作用也很重要,D正確。故選:A。7.生物實驗結束后,通常要觀察其顏色變化,下面是一些同學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其中正確的是( )A.用滴管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加蘇丹Ⅲ染液,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橘黃色,滴1~2滴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可洗去浮色B.使用斐林試劑時,應先將甲、乙液混合后再加入還原糖溶液,然后直接觀察結果C.淀粉可以用斐林試劑進行檢測,出現磚紅色沉淀D.將雙縮脲試劑A、B液混合后加入蛋清稀釋液中,溶液呈紫色【解析】A、用蘇丹Ⅲ染液對脂肪顆粒進行染色時,可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A正確;B、使用斐林試劑時,需要水浴加熱才能觀察到結果,B錯誤;C、淀粉是非還原糖,不能用斐林試劑進行檢測,C錯誤;D、在蛋清稀釋液中先滴加雙縮脲試劑A液,再滴加雙縮脲試劑B液,溶液呈紫色,D錯誤。故選:A。8.對雙縮脲試劑和斐林試劑的配方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斐林試劑: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C.雙縮脲試劑:質量濃度0.1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1g/mL的CuSO4溶液D.雙縮脲試劑是將4滴質量濃度為0.1g/mL的CuSO4溶液滴入2mL質量濃度為0.01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解析】A、雙縮脲試劑和斐林試劑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A正確;B、斐林試劑是由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和等量的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配制而成,用時兩種溶液等量混勻,現用現配,B正確;CD、雙縮脲試劑是由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1g/mL的CuSO4溶液組成,使用時先加2ml質量濃度為0.01g/ml的NaOH溶液,搖勻后再加4滴質量濃度為0.1g/ml的CuSO4溶液,C正確;D錯誤。故選:D。二、不定向選擇9.碘是人體內含量極少但其生理功能是別的元素所替代不了的,碘缺乏是目前已知導致人類智力障礙的原因之一。食物中缺乏碘會造成一定的心理緊張,導致精神狀態不良。經常食用含碘的食物有助于消除緊張、幫助睡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碘是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B.組成人體的碘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也能找到C.碘是一種微量元素,只要有了碘,人身體就能正常生長發育D.人體雖然對碘的需要量很少,但碘的作用不可用其他元素代替【解析】A、碘是人體內含量極少但其生理功能是別的元素所替代不了的,這說明碘屬于微量元素,且是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A正確;B、組成人體的碘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也能找到,這體現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B正確;C、即使有了碘,如果碘含量超標,人體也不能正常生長發育,C錯誤;D、人體雖然對碘的需要量很少,但碘的作用不可用其他元素代替,D正確。故選:ABD。10.在生物組織中的可溶性的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敘述中,正確的是( )A.糖尿病人的尿液可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性糖的存在B.甘蔗莖、甜菜的塊根等,都含有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進行可溶性還原性糖的鑒定C.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鑒定的理想材料D.雞蛋清含蛋白質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動物材料【解析】A、糖尿病人的尿液含有葡萄糖,所以可以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性糖的存在,A正確;B、甘蔗、甜菜主要含有蔗糖,不是還原糖,所以不能作為鑒定還原糖的實驗材料,B錯誤;C、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其主要儲存物質是脂肪,所以是用于脂肪鑒定的理想材料,C正確;D、雞蛋清含蛋白質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動物材料,D正確。故選:ACD。11.昆蟲吃了植物并吸收到細胞中的氮,可用于合成的物質有( )A.淀粉B.磷脂C.蛋白質D.幾丁質【解析】A、淀粉屬于糖類,組成元素為C、H、O,A錯誤;B、磷脂的組成元素為C、H、O、N、P,B正確;C、蛋白質的組成元素為C、H、O、N,C正確;D、幾丁質的組成元素是C、H、O、N,D正確。故選:BCD。12.分析某種水果的營養價值時,通常會測定水果的有機營養和無機元素的含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新鮮水果中含水量較多B.水果中糖類的含量可能明顯高于蛋白質、脂質的含量C.果肉中Fe元素占細胞干重百分比可能大于N元素D.若檢測到某果肉中的鎘、鉛元素含量過高,則該水果不宜多吃【解析】A、新鮮水果中含水量較多,A正確;B、水果中糖類的含量可能明顯高于蛋白質、脂質的含量,B正確;C、Fe元素是微量元素,而N元素是大量元素,C錯誤;D、鎘、鉛元素屬于重金屬,含量過高,則該水果不宜多吃,D正確。故選:C。三、解答題13.表中各元素的數據代表該元素占原子總量的百分比。請據表回答問題:(1)組成人體的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體內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這個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物從非生物環境中獲得的那些元素與環境中的這些元素的比例相差甚遠。如巖石圈中,氫、碳、氮加在一起占總原子數不到1%,而在生物體中占總原子數的74%左右。這個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3)構成人體的化學元素中H、O、C含量最多的原因是:①構成細胞鮮重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②構成細胞的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共有的化學元素是__________。(4)人體中的鈣在骨和牙齒中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成年人缺少時會患__________癥。鈣在血液中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如果含量太低會出現__________現象。【答案】(1)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2)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3)①H2O②C、H、O(4)碳酸鈣(無機化合物)骨質疏松離子(Ca2+)抽搐14.根據“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鑒定成熟蘋果果肉中是否存在還原糖所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該試劑與細胞內還原糖發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沉淀。(2)鑒定花生子葉細胞中脂肪的實驗中,能將脂肪染成橘黃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用其染色時,要用酒精來洗去浮色,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實驗注意事項:①斐林試劑極不穩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______________,使用時再臨時混合均勻用于實驗。②雙縮脲試劑的使用,應先加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堿性環境,再加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還原糖的鑒定中,對試管中溶液加熱時,試管底部不要觸及__________,試管口不要朝向_____,以免溶液沸騰時沖出試管造成燙傷。④蛋白質的鑒定樣品液濃度不能_____,以免實驗后粘住試管壁,不易刷洗。【答案】(1)斐林試劑磚紅色(2)蘇丹Ⅲ蘇丹Ⅲ可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中而不溶于水中(3)①分開保存②雙縮脲試劑A液2ml雙縮脲試劑B液3-4滴③燒杯底部人④過高15.某植物種子的胚乳組織中脂肪含量為種子的70%,為探究該植物種子萌發過程中的物質變化,某研究小組將種子置于溫度、水分(蒸餾水)、通氣等條件適宜的黑暗環境中培養,定期檢查萌發種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三種有機物所含有的元素種類是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2)據圖甲分析,脂肪含量下降而蔗糖、葡萄糖含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變化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據圖乙可知,實驗過程中導致萌發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填“C”“N”或“O”),向萌發第10天的種子勻漿中滴加_______________,在實驗條件下,勻漿會發生紫色反應。【答案】(1)相同(2)種子萌發過程中胚乳組織中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進而轉化為蔗糖、葡萄糖有利于促進種子的萌發(或為種子萌發提供可利用的原料)(3)O雙縮脲試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原卷版】新教材&新高考高一寒假生物作業(二) 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docx 【詳解版】新教材&新高考高一寒假生物作業(二) 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