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 內容分析:教學內容包括反射的概念、反射弧、反射的類型。本節是承接上一節課神經系統的組成的基礎上,深入學習神經調節的內在機理,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正確理解反射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為進一步形成重要概念“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及生長、發育、生殖等生命活動”奠定基礎。因此,本節課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 學情分析:通過第二節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人體生命活動的協調有序主要依靠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并對神經系統的組成及神經元的結構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本節接著介紹神經系統以何種方式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則顯得順理成章。但是,本節內容涉及的內在機理,學生不能親自觀察,只能從側面感知,會感覺深奧、抽象。在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學生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和核心素養培養,具備了一定的分析歸納能力,能在教師引導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 二、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是概念教學中的新授課,其中反射的概念屬于上位概念,反射弧和反射的類型屬于下位概念;其中,反射弧的結構是概念的內涵,反射的類型是概念的外延。在同化理論的指導下,采用美國生物學課程研究開發建構主義教學模式“5E課堂教學模式”(引入(Engage)-探究(Explore)-解釋(Explain)-精致(Elaborate)-評價(Evaluate))進行教學設計;整節課圍繞這5個環節展開:引入、探究、解釋、精致、評價。 在引入環節,通過舉出過往經歷和課堂演示,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環節,指導學生就一個具體的案例——膝跳反射開展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分組討論,嘗試解釋反射的過程。在解釋環節,通過講授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反射弧和反射的類型。在精致環節,引導學生嘗試從之前的分析中,概括出反射的概念,完成概念的生成,并通過概念圖或思維導圖的形式,把反射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形象化表達出來。在評價環節,組織學生對所繪制的知識結構進行相互交流,進一步完善。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結構;舉例說出反射的類型;生成反射的概念。 能力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嘗試生成概念;學會梳理形成知識網絡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協作意識。 三、重點難點 重點: 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結構 難點: 反射的概念 四、課前準備 學案、多媒體課件、膝跳反射示意圖模型 五、教學過程 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Engage) 請學生演示,其他同學觀察 說明以上的反應是反射,引出膝跳反射 同學演示,其他同學觀察反應 通過學生演示,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反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為本節課學習積累例子材料 探究(Explore) 探究膝跳反射 播放演示視頻,組織學生根據課本指引進行實驗,并觀察 組織學生根據觀察結果,回答問題 引導學生標出接受刺激的部位 一名學生利用模型演示抬腿動作,引導學生觀察,說出牽動小腿抬起的結構 先組織學生參照電腦打字過程進行討論,找出完成膝跳反射所需的結構 組織學生閱讀課本,找出相關結構名稱,嘗試說出膝跳反射的過程 觀看演示視頻,分組實驗:根據課本的指引嘗試完成膝跳反射,并觀察現象 回答問題 標出結束刺激的部位 學生利用模型演示,說出牽動小腿抬起的結構 進行分組討論,說出膝跳反射所需的結構 閱讀課本,找出結構名稱,說出反射過程 通過學生的探究,深入分析一種相對簡單的反射,為學習反射弧的結構做準備,為形成反射的概念積累材料 解釋(Explain) 反射弧的結構 根據學生討論的答案,引導學生認識反射弧 提出問題:如果這5個部分其中一個出現功能障礙,膝跳反射還可以完成嗎? 小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是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 認識反射弧 思考,回答 認識反射弧 通過對膝跳反射的探究,引導學生嘗試對現象進行解釋和分析,從而認識和理解反射弧,達成知識目標,為后續生成反射的概念做準備;同時,在解釋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理性分析思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反射的類型 分析膝跳反射的中樞,介紹簡單反射 提出問題:神經中樞除了位于脊髓外,還可以位于別的地方嗎? 展示望梅止渴的圖片,請學生分析該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哪里 講授:有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完成反射需要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經過復雜的分析判斷才能完成,叫做復雜反射;相反,不需要經過大腦分析判斷、生來就有的,叫做簡單反射 點撥:望梅止渴的故事中,完成反射還與語言文字中樞有關,是人類特有的反射 引導學生舉出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的例子 思考,認識簡單反射 思考,回答 學生分析復雜反射 認識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以及人類特有的反射 舉例 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學生加以分析認識反射的類型,為后續完善知識網絡做準備 精致(Elaborate) 分析縮手反射 給出縮手反射的圖片,組織學生分析反射弧,并判斷反射類型 學生根據圖片,說出反射弧的各部分,并判斷反射的類型 提供一個新的情景給學生,引導學生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檢查學生在新情境下對知識的運用情況 反射的概念 引導學生生成反射的概念,并運用概念進行判斷 組織學生畫出概念圖或思維導圖 理解反射的概念,并運用概念判斷 畫出概念圖或思維導圖 通過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引導學生梳理歸納,產出概念,并形成知識結構 評價(Evaluate) 知識結構完善 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繪制的知識結構,進行評價和交流 學生繼續完善知識結構 相互評價和交流知識結構 完善知識結構 通過相互評價,完善知識結構 六、板書設計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刺激、有規律的反應、神經系統 二、反射?。? 三、反射的類型 1 1 1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