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生物“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教學設計一、課題: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2.辨別綠色食品。過程與方法:1嘗試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2.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關注食品安全。2.認同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難點:由理論到實踐,設計營養食譜四、教學策略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過了本章的第一、二兩節的內容,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在本節中將先前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提升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教法:關于合理營養可以利用書上的圖片來講解飲食與健康的關系。由不合理的飲食推出合理的飲食應當是什么樣子的。食品安全可以進行適當的課外擴展,收集“3、15”全國十大食品安全實例并分析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學法:學生通過圖片和討論總結合理營養的要求,通過書上的案例明白食品安全的要求。五、教學資源的準備課件、視頻、學生收集的食品包裝袋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學生活動教學意圖第一階段導入上課!同學們好。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從很久以前開始人們就對吃相當的關注,以前的人們關注的溫飽問題。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上升,人們越來越關注吃的質量的問題。不僅要吃飽,還要營養合理而且安全。學生觀看視頻,板書課題起立!老師好思考:這兩段視頻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問題?引起注意,關注課堂將課堂與生活聯系起來第一知識點第一階段合理營養大家覺得什么樣的飲食結構才是營養的呢?有的同學說……,有的說……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理解,先別急,我們先來看一下課本中這幾幅圖。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幅,圖中時間已經是7點15分了,馬上就要上課,于是小明就說來不及了,不吃早飯了。就跑去上課了。到學校中午十一點多的時候,就開始頭暈眼花了,老師都被他看成了3個。大家說,這樣算是合理營養么?對!不是。早餐對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不僅要吃還要吃得好。我們在第一節中學過,米飯中含有淀粉,淀粉被消化分解成血糖。不吃早飯的話,就會造成血糖供應不足,引起頭暈,心慌,出冷汗,嚴重的話還會暈厥。不吃早飯的話,不僅會傷害我們的腸胃,還會容易使人疲勞,上課沒有精神,還特別容易使人看起比實際年齡要老得多哦。我們班的同學們是不是都有吃早餐呢?再來看下第二幅圖,圖中這個女生說,我不愛吃這些東西。不愛吃綠色的蔬菜,結果在晚上刷牙的發現自己的牙齦出血了。大家有沒有不喜歡蔬菜的呢?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前面我們學過維生素C缺乏會得什么病呢?沒錯,壞血病。而且抵抗力下降。久而久之的話,就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幅圖,小明的爺爺說:飯菜要多加鹽,吃起來才有味道。大家覺得這種做法合理嗎?過量鹽分的攝入,有可能導致高血壓,為了預防高血壓成人每日每人食鹽用量不超過10G,兒童、青少年的話應當限制在6G左右。然后我們看一下最后一幅圖,圖中小胖同學說,我不愛喝水,就愛喝飲料!我就愛吃巧克力和雞鴨魚肉,沒夠!不愛喝水,對嗎?不對,大家還記得第一節里,水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約占體重的多少呢?因此水對于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愛吃巧克力和雞鴨魚肉與上圖中不愛吃青菜都是屬于偏食、挑食的行為。人體對于營養素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都不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最合理的做法是,三餐中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要合理搭配。飲食要多樣化。不合理的飲食除了書上所列出的這些,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說節食減肥,不正餐用零食代替等等,都是不合理的飲食習慣。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每天保持合理的營養格外重要。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不是不對60%-70%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精神。加深知識點印象第一知識點第二階段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我國的營養學家將食物分為五類,設計成圖中的“平衡膳食寶塔”。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塔,從塔基到塔尖分別為谷類、果蔬類、肉類、乳類、油脂類。從塔中可以看出,飲食要以谷類為主,油脂類最少。建議1、食物要多樣化、谷類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3、常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4、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5、吃清淡少鹽的膳食所以,怎么才能做到合理營養呢?大家把書翻到37頁,找到第二段劃下來,提倡鄉城居民每天均衡的吃這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這里標為1。接著下一行必須保證每日三餐,按時進餐,在每日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應當分別占30%、40%、30%左右。這里標為2.接下來第三點,書上沒有大家要記下來。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知識點,加深印象第一知識點第二階段設計營養午餐食譜剛才我們說了怎樣的飲食才算是合理的飲食。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如何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分組設計營養午餐食譜。找兩個小組板演展示評選最佳營養師回答教師問題第二知識點第一階段食品安全由設計的營養食譜布置周六實踐性作業:在家長的指導下親自購買食材,按照食譜親自烹飪。(為家長獻上一份愛心)有購買食材引入食品安全,學生展示課下收集的有關食品安全的知識。學生分析課前收集的食品包裝袋,了解我們在買食物的時候應該關注食品包裝袋上的什么內容呢?(營養成分、是否有添加劑、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廠家地址)怎么樣判斷食品是否過期了呢?(根據保質期或生產日期推算)我們每天都會遇到食品安全問題,那什么樣的食品才算是安全的呢?食品安全的定義是: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學生展示收集的食品安全的知識點(進行食品安全,小專家講座)培養學生收集有關信息的能力。第二知識點第二階段復習小結大家翻到課本38頁,蔬菜和水果難免噴灑過農藥,我們可以在吃之前用清水浸泡、沖洗,也可以削皮后再食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需要去皮的果蔬應當要先洗后切,避免維生素的流失。在買肉時一定要看肉是否檢驗合格。我們在煮食物時一定要把食物煮熟煮透,這樣的話,食物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蟲才會被殺死。我們在買菜時,發芽的馬鈴薯可以要嗎?對,不可以。發芽的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龍葵素。吃了這樣的馬鈴薯就會引起龍葵素中毒。我們有的同學會上山上采蘑菇,山上的蘑菇不能隨便亂采哦,顏色越是鮮艷越可能是毒蘑菇。無毒的蘑菇有香菇、口菇等。而一些有毒的蘑菇如,毒蠅鵝膏,誤食后則會引起中毒。輕則發生嘔吐、腹瀉等,重則危機生命。因此同學們不要隨意采食山上的蘑菇。廚房用具要經常保持干凈,才不會污染食品。廚具要定期消毒,最簡單的消毒辦法就是開水煮沸。在做菜時,生食和熟食要分開切,避免相互污染。學生收集信息獲得:購買非包裝食品時應注意什么?購買蔬菜是要看是否新鮮、購買魚肉時要看色澤,聞氣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食品安全的問題。現在大多數人喜歡喝飲料來代替水,飲料中含有防腐劑、香精、人造色素等。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油炸和燒烤等食品多含致癌物,也應當少吃。什么叫做綠色食品呢?綠色的么?只要顏色是綠色就可以叫做綠色食品么?在我國,將產自良好生態環境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食品,統稱為綠色食品。綠色食品的標志為,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組成,象征和諧的生態系統。整個標志為正圓形、寓意保護。綠色食品分為A級以及AA級。課堂小結(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獨自閉卷完成達標測評,教師巡視,釋疑解惑。回憶、思考回答下課師生問好。七、板書設計第三節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1、合理營養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二、食品安全綠色食品A級AA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