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抗衰老水果之星大賽(教學設計)實驗目的了解基準物質維生素C的化學性質及其應用。掌握維生素C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過程。掌握碘水滴定維生素C的滴定過程,突躍范圍及指示劑的選擇。掌握定量轉移操作的基本要點。實驗原理維生素C具有強還原性。在酸性溶液中,它可將碘單質還原為電離子。利用這一反應,可以通過實驗測定果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許多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但不同的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不同.維生素C具有一種奇妙的特性--它的水溶液能夠使與單質碘發生反應,這個反應的本質就是氧化還原反應,維生素C有連二烯醇的結構,有很強的還原性,而碘有一定的氧化性,反應后單質碘變成碘離子;單質碘與淀粉發生顏色反應,碘離子不會,故藍色消失。并且我們發現水果中的維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的果汁的量就越少。根據這一特性,我們就可以測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的多少。在相同體積的果汁中,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滴加相同濃度的碘水,記錄溶液顯藍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時消耗碘水的體積(V2)。根據兩次反應消耗碘水的體積比值,可粗略測定出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三、主要試劑和儀器1.維生素C藥片2.各種果汁或蔬菜汁3.碘水0.010mol/L4.淀粉溶液四、實驗步驟(一)課前設計與實驗準備:1、教師需提前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熟悉維生素C檢測方法并了解用碘淀粉液檢測維生素C的基本原理。2、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選擇水果,怎樣從水果中備制含維生素C的果汁?如何通過實驗觀察確定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的多少?3、在明確本實驗教學研究目的的基礎上,閱讀好本實驗內容及參考資料,以及與本實驗內容有關的中學教材和其他有關文獻,明確實驗成敗關鍵和相應的實驗方法和技能。(二)維生素C標準溶液的配制將5片100mg的維生素C藥片投入到盛有50ml蒸餾水的燒杯中,邊攪拌邊用玻璃棒的頂部壓維生素C藥片,以加速維生素C藥片的溶解。當維生素C藥片全部溶解后,把溶液轉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三)果汁或蔬菜汁的準備取50ml橙汁,過濾備用;或取50g卷心菜,在研缽中搗爛,家50ml蒸餾水,充分攪拌,取出用紗布過濾,濾液備用。(四)維生素C藥片中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移取20ml維生素C標準溶液注入250ml錐形瓶中,加入1ml0.1mol/LHCl,調節溶液的酸度。加入1-2ml淀粉溶液,用0.010mol/L碘水滴定,直到溶液顯藍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記錄消耗碘水的體積。重復上述操作一次,取兩次的平均值。(五)果汁或蔬菜汁中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移取20ml橙汁(或蔬菜汁)注入250ml錐形瓶中,加入1ml0.1mol/LHCl,調節溶液的酸度。加入1-2ml淀粉溶液,用0.010mol/L碘水滴定,直到溶液顯藍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記錄消耗碘水的體積。重復上述操作一次,取兩次的平均值。(六)教學板書呈現板書以半成品表格呈現,表格空白部分通過學生實驗操作得出的具體數據再進行填寫完成,表格完成后,再對表格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水果滴數楊桃荔枝檸檬雪梨綠葡萄百香果西瓜芒果第一次測定第二次測定第三次測定通過以上表格,我們發現水果所滴的果汁滴數最少,說明該水果中的維生素C的含量(填最高或最低),可以評為該次抗衰老水果之星大賽一等獎。實驗效果的評價此次實驗效果評價我們主要側重教學目標具體化和教學目標多維度這兩個方面進行的:教學目標具體化和兼顧教學目標的多維度。教學目標的具體化主要讓學生能夠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側重于“確認變量、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利用數學方法記錄和處理數據”。兼顧教學目標的多維度主要是從教學目標三個維度進行的,這個三維目標在實驗教學中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具體包括:(一)對課本演示實驗的熟悉,實現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二)對實驗材料的選擇和確定,并將其付諸于實驗,實現學生對知識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中過程與方法的運用,并且面對實驗出現的困難,實驗結果與預測不一致等情況,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爭取對待實驗數據,理性面對失敗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對半成品表格的完成過程,使學生很好的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初步學習利用數學方法記錄和處理數據,通過獨立完成一個探究實驗,進一步熟悉實驗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