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 水的密度(一)學案一、學習目標:1、理解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密度;2、知道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3、能寫出密度的定義公式,并會用來解決簡單的問題;4、能說出密度的兩個單位,以及兩個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5、進一步練習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和用天平測物質的質量;6、能認識到實驗與實際可能存在差別,能正確處理實驗數據。二、學習過程:1、討論:如何用量筒精確量出20cm3水?如何測出20cm3水的質量?2、實驗:利用現有的器材完成課本第9頁的表格。3、閱讀課本第10頁,完成下列填空:(1)水的質量和體積成___________,單位體積水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2)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密度公式:密度= ————我們常用____表示質量,____表示體積,____表示密度,則密度公式可表示為_______;(4)鋁的密度是2700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氣的密度是1.43克/升,它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比較銅、鐵、鋁、鉛的密度大小并用“>”連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密度的常用單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如何得出的,你來試試看。三、練習題:1、通常所說的鐵比棉花重,它的實質是指A、鐵的質量比棉花的質量大 B、鐵的體積比棉花的體積大C、鐵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D、以上說法都有道理2、密度公式中,ρ、m、V分別表示:A、質量、體積、密度 B、密度、體積、質量C、體積、質量、密度 D、密度、質量、體積3、對密度公式的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A、同種物質,質量和體積成正比 B、同種物質,密度和體積成反比C、同種物質,密度和質量成正比 D、以上三個答案都正確4、一塊冰完全融化成水,其中不變的是A、體積 B、質量 C、密度 D、狀態5、一支粉筆用一段時間后只剩下半支了,則A、質量、體積、密度都不變 B、質量、體積密度都變小C、質量、體積都變小,密度不變 D、質量、體積都變小,密度變大6、相同規格的兩個玻璃瓶子,分別裝滿水和食鹽水,為了區別它們,下述方法中比較合適的是A、看顏色 B、聞氣味 C、測體積 D、稱質量7、鋼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其意義是A、1厘米3的鋼質量是7.8克 B、每米3鋼的質量是7.8×103千克/米3C、1米3鋼的體積是7.8×103 千克 D、1米3鋼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8、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千克/米3,合_______克/厘米3。9、一塊密度是ρ,質量是m的金屬塊,把它平均分成三等份,那么每一份金屬塊的密度和質量分別是 和 。10、小明家上月共用了8米3自來水,那么小明家上月用了多少千克的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