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二 尊師重教 材料一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施雨岑)中宣部、教育部4日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高教、職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同時兼顧了地域、民族、性別、年齡等因素。 這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既有在抗疫中表現突出的名師大家,也有在鄉村默默奉獻的一線教師。他們是: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教師竇桂梅,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教授張伯禮,東北師范大學教授高夯,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汴河中心小學教師孫浩,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教師魏亞麗,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胡豫,廣州醫科大學教授鐘南山,海南大學教授張云閣,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教師何梅,云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教師張桂梅和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教師丁海燕。 材料二 2020年9月10日,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最美教師”先進事跡。其中張文宏、王易、戚發軔、高文銘、張杰、王秀秀、劉秀祥、蔣春凌、王菲華雨辰、馬文燕等個人和涼山支教幫扶團隊入選。 1.我國開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最美教師”等評選活動有何現實意義? (1)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弘揚社會正能量。 (2)體現對教育的重視。 (3)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偉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請從教師職業特點或責任使命角度,談談我國重視教師的原因。 (1)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 (2)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 3.我們應該怎樣和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 (3)老師給予我們生活上的關心和情感上的關懷,我們也應該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4)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材料三 張桂梅堅守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放棄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投身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攻堅克難,執著奮斗,為當地教育發展和脫貧攻堅作出重要貢獻。她矢志不渝,克服種種困難,努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建成針對貧困山區家庭困難女孩的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圓夢大學,托舉起貧困家庭脫貧發展的希望與信心。 材料四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在涼山州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作出的重要指示,加大對涼山州教育幫扶的力度,2019年6月教育部啟動了涼山教育幫扶行動,組織“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項目學校的教師到涼山支教,短期內為涼山州學校補充一批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骨干,示范帶動涼山州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同時,依托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大附中、華南師范大學等14家名校長培養基地和100多所領航項目學校,與涼山州縣、市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定期組織相關專家到涼山指導、開展相關教育幫扶活動,多角度支持學校發展。 1.張桂梅老師的身上有哪些值得贊頌的優秀品質? 熱愛學生、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等。 2.張桂梅老師承擔責任的過程中付出了什么代價?獲得了什么回報? 代價:生活艱苦,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等。回報:有物質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良好的自我感覺、贏得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和贊許等。 3.針對張桂梅老師的行為,談談你的認識。 (1)張桂梅老師的行為是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 (2)人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 (3)這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行為,這種行為有利于帶動更多人投入到服務社會活動中。 (4)是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體現,有利于建設和諧社會。 4.材料四表明國家著力保護貧困地區學生的什么權利? 受教育權。 5.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的理解。 (1)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 (2)教育對于個人一生的成敗至為關鍵,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或:接受良好教育,已逐漸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的命運。) (3)對于國家民族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專題訓練 1.中宣部、教育部9月4日公布了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2020年9月10日,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最美教師”先進事跡。開展這些活動,是因為( ) ①百年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最終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 ②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 ③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敬 ④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20年全國“最美教師”張杰、王秀秀夫婦,“扎根基層獻大愛,初心不改勇擔當”為擔當扎根基層教育11年,為山村里的孩子們打開了希望的窗。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 ) ①尊重、理解、關心、信任、感激老師 ②對老師的話無原則服從 ③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 ④采取恰當的途徑和方法與老師積極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她像一名戰士,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奉獻,堅守“能幫一個是一個”的信念,讓136個孤兒有了“媽媽”;她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面向貧困山區家庭的女子高中,讓貧困山區的女孩子有學上,她就是麗江華坪女子高中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張桂梅校長的行為體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 ) A.自由、平等 B.富強、民主 C.愛國、敬業 D.文明、和諧 4.【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用好教育這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打好扶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 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在涼山州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作出的重要指示,加大對涼山州教育幫扶的力度,2019年6月教育部啟動了涼山教育幫扶行動,組織“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項目學校的教師到涼山支教,短期內為涼山州學校補充一批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骨干,示范帶動涼山州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 (1)材料體現了保障學生的什么權利? (2)我們中學生應如何對待這一權利? (3)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4)除了扎實推進教育扶貧工程,近年來黨和國家還采取了哪些舉措來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答案 1.D 2.B 3.C 4.(1)受教育權。(2)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遵守法律與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積極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等。(3)①教育能讓我們豐富知識,增長才干。②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更好的接受現代文明,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造就自己的幸福的生活。③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促進自己家鄉的發展。④教育落后、人才既乏是貧困的重要原因,而人才的培養關鍵要靠教育,只有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教育才能促進他們成才,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家鄉建設,改變家鄉的貧困。(4)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全面實施“兩免一補”;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行“營養餐工程”;推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