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必修二高考政治一輪復習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課件(87張PPT+2視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必修二高考政治一輪復習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課件(87張PPT+2視頻)

資源簡介

(共87張PPT)
視頻導入:[西藏新聞聯播]慶祝自治區成立55周年_昂首闊步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一)穿越歷史風云走向民族區域自治(2020年8月31日)(8分31秒)
思考:2020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民主改革尤其是自治區成立以來,西藏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偉大歷史變革,與全國人民一道經歷了站起來、富起來,正在經歷強起來的偉大時代。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知識,總結西藏60多年發展歷程中的成功經驗。
高三政治一輪復習
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三單元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專題十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目錄
2
高考考綱
3
思維導圖構建
1
核心素養
4
考點解讀與重難點突破(含真題訓練)
5
時政熱點對接與模擬試題訓練
01
核心素養
一、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
認同我國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其優越性,認同中國共產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科學精神
用科學的態度看待宗教,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法治意識
遵守民族區域自治法,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公共參與
青少年學生作為公民應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實際行動共同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02
高考考綱
1.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我國的宗教政策。
2.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
二、高考考綱
03
思維導圖構建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民族關系
民族原則
民族政策
中國共產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含義
原因
優越性
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
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
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基本內容
弘揚科學精神
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三、思維導圖構建
04
考點解讀與重難點突破
(含真題訓練)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1)這是我國重要的國情之一。
(2)我國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
系。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1)民族平等原則:我國各族人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
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
注意:①強調民族平等原則的關鍵詞:
“無優劣之分”“權利和義務平等”“尊重少數民族語言、風俗、習慣”。②因為地理、歷史等條件的限制,仍然存在事實上的不平等現象。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2)民族團結原則: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支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3)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這是由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注意:①強調民族團結原則的關鍵詞:“和睦”“合作”“共同奮斗”“反對民族分裂”“相互離不開”。②強調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的關鍵詞:“共同發展”“共同富?!薄凹哟筘斦γ褡宓貐^的支持”“對口支援少數民族地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③三原則的關系
A.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B.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
C.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的發展是民族平等、團結的物質保證。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3.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含義: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
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①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
②民族自治機關: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③核心內容:“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包括立法自治權、經濟自治權、文化管理自治權、變通執
行權及其他自治權。
注意:①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國的地方行政區,實行社會主義制度。②“聚居”的地方,而不是“居住”的地方。③民族鄉不是民族自治地方。④司法機關不是自治機關,因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⑤“自治權”注意是“民族自治權,”而不是“高度自治權”。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3.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地位: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3)原因: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
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
②“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
③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使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3.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地位: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3)原因: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
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
②“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
③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使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4.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1)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
(3)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4)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難點突破:1.如何處理民族問題,維護新型民族關系
(1)堅持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政治基礎)。
(2)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政治基礎和物質保證)。
(3)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當家作主的自治權(基本政治制度)。
(4)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實實做好民族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證)。
(5)公民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和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5.中國共產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1)基本內容
政策
注意點
實行宗教
信仰自由
①包括信教自由和不信教自由兩個方面
②并非鼓勵公民信教
③“正常的宗教活動”是在憲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的活動
④宗教不能干預行政、教育司法等
⑤中國共產黨員不能信教
依法管理
宗教事務
①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
②不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為了保護公民依法享有權利
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和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這些情況的存在要求政府必須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
④以宗教為幌子或者披著宗教外衣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不是正常宗教活動,對其管理不是侵犯公民的宗教信仰由
堅持獨立
自主自辦
的原則
①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
②并不是要阻止宗教領域的對外交往
③宗教界的對外交往,是我國對外交往的部分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①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也不是說宗教的消極作用已經不存在了
②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杜會”相適應,而不是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
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適應,不斷汲取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等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2)弘揚科學精神
全面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
唯物主義,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宗教。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
神論的宣傳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
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弘揚科
學精神,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樹立科
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注意: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宗教的變化:
(1)宗教成為信教群眾自辦的事業;
(2)宗教團體成為聯系信教群眾的愛國組織;
(3)宗教界成為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4)信教群眾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6.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保障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四位一體”: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
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的正確理論;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
大精神力量。
考點4: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6.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保障
(2)制度保障(三個堅持):
①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
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
②堅持把國家層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
③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
難點突破:2.
我國的根本制度、國家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
根本制度
國家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區別
社會主義制度,包括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等制度
廣義上包括國體和政體。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聯系
都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例題1(2020·全國3卷)2019年,中央財政通過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以及中央補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等相關財政轉移支付,支持加強民族語言文字出版能力建設,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事業發展。中央財政支持
①旨在推動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發展
②凸顯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③是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
④體現了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原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答案】B【解析】由題意知,中央財政加大相關財政轉移支付,支持加強民族語言文字出版能力建設,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事業發展,這有利于推動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繁榮,堅持了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原則。①④符合題意。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材料強調的是中央對少數民族的財政扶持,并未涉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不符合題意。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和保證,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例題2(2020·山東卷)基諾族在1979年被認定為我國第56個民族。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是基諾族的主要聚居地,是全國唯一的基諾族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和政府引導扶持下,基諾族人民積極發展當地特色產業。2019年4月,基諾族“整族脫貧”;如今,正朝著全面小康目標邁進。上述材料表明
①基諾族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了保障
②基諾山基諾族鄉人民政府在脫貧工作中依法行使自治權
③我國各族人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
④我國推動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答案】
B
【解析】基諾族人民在黨和政府引導扶持下,自主發展,實現“整族脫貧”,正朝著全面小康目標邁進,這表明基諾族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了保障,也意味著我國推動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①④符合題意。自治權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行使,基諾山基諾族鄉不是民族自治地方,其人民政府也就不是自治機關,不能行使自治權,②錯誤。材料闡釋的是民族地區的自主發展,各民族共同繁榮,“我國各族人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闡釋的是各民族一律平等,不符合題意。③排除。故本題選B。
例題3(2020·江蘇卷)問冷暖,為基層群眾排憂解難;話生產,與“親戚”一起下農田忙春耕;謀發展,送去脫貧致富“金點子”……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新疆各族干部職工奔赴南北疆鄉村,共播發展的種子。這一活動
①鞏固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②保證了少數民族地區享有民族自治權
③有利于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④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傳承創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答案】B【解析】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新疆各族干部職工奔赴南北疆鄉村,共播發展的種子。這一活動有利于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①③符合題意?!懊褡鍒F結一家親”活動不能保證少數民族地區享有民族自治權,②錯誤。本題強調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沒有涉及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傳承創新,排除④。故本題選B。
例題4(2019·全國1卷)某市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社會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全過程,在頒金節、古爾邦節等民族節日期間舉行多民族的聯誼活動,把少數民族風俗、民情等融入舞蹈、聲樂劇目之中,創建活動取得顯著成效。上述做法
①促進了各民族的和睦共處
②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共同體意識
③開創了經濟文化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④是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教育文化事業的體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實行民族團結原則的意義。某市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社會教育和職業教育,在民族節日期間舉行多民族的聯誼活動,把民俗、民情融入節目之中,效果顯著,說明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促進了各民族的和睦共處,增進了民族情感和文化認同,①②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反映經濟與文化的相互融合,③與題意無關;材料中沒有反映該市是民族區域自治地方,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
例題5(2019·全國3卷)2018年,西藏自治區開始實施以“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工程,將邊民脫貧致富和守邊固邊相結合,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加快邊境地區發展。邊疆民族地區實施鄉村振興工程
①是充分發揮民族地區資源優勢的要求
②保障了自治區少數民族人民的自治權
③是保證邊防安全、維護國家統一的重要舉措
④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激發各族人民的愛國熱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答案】
D
【解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③選項觀點正確且符合題干,題干中西藏自治區實施鄉村振興將邊民脫貧致富和守邊固邊相結合,有利于保證邊防安全、維護國家統一,入選。④選項觀點正確且符合題干,題干中西藏自治區實施鄉村振興能夠加快邊境地區發展,從而實現共同富裕,入選。①選項觀點與題干不符,題中邊疆民族地區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并沒有涉及民族地區資源優勢,排除。②選項觀點表述錯誤,邊疆民族地區實施鄉村振興工程,保障了自治區各族人民的自治權,并不僅僅是少數民族的自治權,排除。故本題選D。
例題6(2019·江蘇卷)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來,西藏社會實現了由封建農奴制度向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性飛躍,西藏發展實現了由貧窮落后向文明進步的偉大跨越。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為
①始終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②民族區域自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證
③西藏人民充分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
④民族間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已經改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60年來西藏所取得的這些成就,是因為始終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西藏人民充分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①③符合題意;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基本的政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為西藏取得這些成就提供了基本政治制度保證,而不是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證,②錯誤;60年來西藏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民族間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依然存在,需要今后進一步縮小,④錯誤。故選A。
例題7(2018·全國2卷)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2015年啟動,近三年時間有519名內地醫療專家接力進藏救死扶傷、傳道授業,430項區域內醫療技術領域空白得到填補,285種大病不再出自治區治療,533名西藏本地醫療骨干獲得培養……守護高原生命與健康的接力棒正在世界屋脊傳遞。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是
①改善西藏民生,促進平衡發展的有力舉措
②實現西藏經濟社會與內地共同發展的基礎
③推動西藏醫療事業跨越式發展的有效路徑
④維護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權利的根本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答案】
B
【解析】此題考查民族關系的相關內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救死扶傷、傳道授業,實現430項區域內醫療技術領域空白得到填補,285種大病不再出自治區治療,533名西藏本地醫療骨干獲得培養,這既有利于保障西藏人民的生命健康,又有利于促進了西藏醫療衛生事業的跨越式發展,①③符合題意;民族平等是實現西藏經濟社會與內地共同發展的基礎,②說法錯誤;④中“根本保障”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
例題8(2018·天津卷)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前往青海、西藏八個地市州調研,通過和農牧民接觸,細致調查,結合數據和實例為參加政協會議準備提案。十一世班禪的做法
A.說明佛教能夠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B.表明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C.行使了政協委員對國家大事的決定權
D.表明愛國宗教人士是國家建設的積極力量
D
【答案】
D【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宗教政策。十一世班禪的做法,表明愛國宗教人士是國家建設的積極力量,D正確且符合題意;應是宗教能夠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A說法錯誤;B正確但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決定權是人大的職權,政協委員不能行使,C錯誤;故本題選D。
例題9(2018·江蘇卷)毛南族人口較少,主要分布于廣西西北部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歷經30年扶貧開發,該縣貧困發生率已由77%減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這表明
A.扶貧開發是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
B.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C.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權
D.民族區域自治保障了少數民族利益
B
【答案】
B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歷經30年扶貧開發,該縣貧困發生率已由77%減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表明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B符合題意。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是少數民族自力更生,實現本民族經濟和社會的發展,A錯誤。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享有自治權,C錯誤。材料側重于通過扶貧開發,減少了該縣貧困發生率,實現了該地區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D不符合題意。答案為B。
例題10(2018·海南卷)1984年,中央政府決定在內地為西藏辦學培養人才。截至2016年,全國有21個省直轄市辦有內地西藏班(校),在校生達2.98萬名,累計為西藏培養輸送中專及以上各類人才3.6萬余名。內地為西藏培養人才
①是推動西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
②是消除民族間文化發展不平衡的必由之路
③是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的具體體現
④說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不涉及教育事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答案】A【解析】本課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知識。②說法錯誤,民族之間的文化發展是個歷史的過程,不能消除文化發展不平衡,另外必由之路說法絕對;④排除,不是材料舉措的意義;答案選A。
例題11(2017·全國2卷)某社區有漢、回、白、彝、傣等二十多個民族居住。每逢民族節日,各族群眾都一起歡慶,“通過民族節,眾籌百家宴”。在潑水節大家到民族團結廣場相互潑水祈福,在火把節組織篝火晚會一起載歌載舞,在開齋節一起吃馓子、油香……該社區各組群眾通過民族節
①是各民族實現共同繁榮的根本途徑
②體現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③實現了多民族地區社區組織的自我完善
④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動寫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答案】
C
【解析】該社區各族群眾共過民族節,與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無關,民族節日也不是各民族實現共同繁榮的根本途徑,①不選;該社區各族群眾共過民族節,體現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②正確;該社區各族群眾共過民族節,與社區組織的自我完善無關,③不選;該社區各族群眾共過民族節,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動寫照,④正確,故本題答案應為C。
例題12(2017·全國3卷)西藏自治區某少數民族人大代表履職13年,共提交42項建議和議案,與所在縣每個鄉定點聯系人保持定期聯系,呼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就提高邊民補貼和偏遠地區的工程造價標準等提出建議。該代表通過上述行為
①行使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職權 
②反映基層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③行使自治區人大代表的立法權 
④行使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自治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答案】
A
【解析】①②:西藏自治區某少數民族人大代表履職期間提交建議和議案,與所在縣每個鄉定點聯系人保持定期聯系,呼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就提高邊民補貼和偏遠地區的工程造價標準等提出建議。這說明人大代表行使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職,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①②符合題意。③:人大代表沒有立法權,這是人大的職權,③錯誤。④:材料中人大代表并不是行使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自治權,④錯誤。故本題選A。
例題13(2017·江蘇卷)門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的門隅和墨脫地區,解放前仍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西藏解放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門巴族人民逐漸擺脫經濟落后狀態,生活有了顯著改善。這說明
①我國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②我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有優越性
③我國消除了各民族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
④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答案】
C
【解析】材料沒有說明宗教的有關問題,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①不選;實行區域自治后,門巴族人民生活有了顯著改善,這說明我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有優越性,②正確;“消除了”各民族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說法夸大,③不選;實行區域自治后,門巴族人民生活有了顯著改善,這表明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④正確,故本題選C。
例題14(2016·全國1卷)為落實全面依法治國要求,我國采取一系列舉措推動民族語言和漢語雙語法官的培養。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藏漢雙語法官培訓師資庫和5個培訓基地,西藏自治區有兼通藏漢雙語的法官199名,約占全國總數的62%。為民族地區培養民漢雙語法官有利于
①民族地區各級法院變通執行國家法律
②保障民族地區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訴訟權利
③民族地區個民族的相互溝通和團結
④確定民族語言作為民族自治機關公務語言的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答案】
C
【解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③:培養雙語法官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地區公民的合法權利,促進民族溝通和團結,②③適合題意。①: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人大和政府,法院不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①錯誤。④:“確定民族語言作為民族自治機關公務語言的地位”說法不符合現實,④排除。故本題答案選C。
例題15(2015·江蘇卷)西藏自治區教育系統推行以藏語文授課為主的雙語教學體系,內地西藏班中學也開設藏語文課;西藏地區現有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
787座,每逢重大宗教節日都循例舉行各種活動。由此可見
①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原則
②傳統習俗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③文化有明顯的區域特色 
④我國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答案】
A
【解析】①說法正確,西藏自治區教育系統推行以藏語語文授課為主的雙語教學體系體現了各少數民族有使用本民族語言和文字的權利,體現了我國堅持民族平等的原則,故入選;②說法錯誤,傳統建筑是展現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排除;③說法正確,西藏地區現有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787座,每逢重大宗教節日都循例舉行各種活動體現了文化具有區域性的特點,故入選;④說法錯誤,我國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排除。故選:A。
05
時政熱點對接
與模擬試題訓練
熱點
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
(1)時政熱點對接
通過本節課開頭所觀看的視頻:[西藏新聞聯播]慶祝自治區成立55周年_昂首闊步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一)穿越歷史風云走向民族區域自治(2020年8月31日)(8分31秒),相信大家對西藏實現歷史巨變的原因有一定的的了解,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一個視頻,進一步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西藏實現了歷史性的巨變。
播放視頻:[西藏新聞聯播]慶祝自治區成立55周年_昂首闊步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二)_制度保障抒寫大寫的“人”字(2020年9月1日)(6分57秒)
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制度、道路,關鍵要看這個主義、制度、道路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課題。西藏60多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社會主義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保障西藏人民當家作主。
2020年,西藏迎來了民主改革61周年。從1959年到1961年,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順應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和西藏人民要求,在雪城高原上展開了改天換地的民主改革運動,徹底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昔日的農奴和奴隸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偉大歷史變革。
時政新聞: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
自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以來,先后制定了279件地方性法規和具有法規性質的決議、決定,藏族人民享有了自主管理本地區、本民族事務的政治權利。
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制定符合西藏發展實際的治藏方略,西藏各族人民群眾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曾與全國人民一道經歷站起來、富起來的西藏,正在經歷強起來的偉大時代,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穩步前行!
時政新聞: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
思考:結合視頻、材料,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知識,總結西藏60多年發展歷程中的成功經驗。
【答案提示】①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順應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在西藏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讓西藏各族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②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西藏60多年不平凡的發展,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③國家貫徹落實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正確處理了民族關系。
④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保證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的自治權,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
⑤國家和東部地區的大力支持,西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熱點訓練1)黨和國家歷來重視西藏工作。在第四次西藏工作會議上,中央決定加大對西藏的建設資金投入和實施優惠政策的力度,著重解決制約西藏發展的突出難題。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中央進一步完善了支持西藏發展的優惠政策,提出繼續加大中央投資傾斜力度,擴大專項投資規模等。這些政策有利于
①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②推動區域間協調發展
③逐步消除各民族差異
④擴大西藏經濟自治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答案】A【解析】本題材料中“中央決定加大對西藏建設的資金投入和優惠政策的實施力度,著重解決制約西藏發展的突出難題”以及“中央進一步完善了支持西藏發展的優惠政策,提出繼續加大中央投資傾斜力度,擴大專項投資規模”等政策有利于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有利于推動區域間協調發展。由此可見,①②兩項符合題意,可以入選;③項中“消除各民族差異”的表述是錯誤的,故不能入選;本題材料并未涉及擴大經濟自治權方面的問題,故④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選。因此,答案是A項。
(熱點訓練2)
2020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9周年。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全面貫徹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權,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下列關于西藏自治區自治權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西藏自治區可以制定符合本區實際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并獨立司法
②西藏自治區可以使用藏語教學和廣播
③國務院的決議、指標不適合西藏實際情況的,西藏自治區可以報經國務院批準,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
④為我國實現民族團結提供物質保障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C
【答案】C【解析】①選項中“并獨立司法”的表述錯誤。④選項錯誤,為我國實現民族團結提供制度保障。題目中,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全面貫徹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權,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西藏自治區可以使用藏語教學和廣播以及國務院的決議、指標不適合西藏實際情況的,西藏自治區可以報經國務院批準,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等均是對西藏自治區自治權的正確的認識。故②③選項入選。選C。
(2)模擬試題訓練
1.(2020·福建三元模擬)“直過民族”指的是新中國成立后,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云南省把“直過民族”作為全省脫貧攻堅的重點,省內拉祜族等9個“直過民族”先后實現整族脫貧。這表明(

①各民族共同繁榮是促進民族平等的物質保障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③精準扶貧是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內在動力
④民族區域自治是各民族發展的根本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答案】
A
【解析】①②:云南省把“直過民族”作為全省脫貧攻堅的重點,是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的體現,有利于為民族平等發展提供物質保障,也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①②符合題意。
③:精準幫扶是外在動力,③說法錯誤。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發展的根本保障,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2.(2020·四川省綿陽第一中學高三開學考試)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①有利于消除民族之間的差異性,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②有利于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③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物質基礎,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
④必須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城自治制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答案】
B
【解析】②④: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城自治制度,這有利于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②④符合題意。
①:“消除差異”的說法錯誤,①排除。
③: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③錯誤。
故本題選B。
3.(2020·四川省綿陽第一中學高三開學考試)自治權是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下列屬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的是
A.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開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專項行動
B.湖北省恩施州人大審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條例(修訂草案)》
C.香港特別行政區積極落實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工作
D.湖北省鐘祥市九里回族鄉政府表彰民族團結先進個人
B
【答案】B【解析】A說法錯誤,人民法院不屬于自治機關,不屬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故排除。
B說法正確,自治權是自治機關根掘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內部事務的權力。我國民族自治的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
三級,恩施州人大審議的草案正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使自治權的體現,故入選。
C說法錯誤,特別行政區與民族自治地方不同,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故排除。
D說法錯誤,民族鄉作為民族區域自治的一種補充形式,不屬于民族自治地方。故排除。
故選B。
4.(2020·江西贛州模擬)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深圳廣大信教群眾的心,深圳市各宗教團體積極響應支持各項防控舉措,發動信教群眾捐款捐物奉獻愛心,與全市人民一道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這表明在我國(

①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②宗教的本質已經發生根本變化
③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④信教群眾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答案】
D
【解析】①③④:深圳市各宗教團體積極響應支持各項防控舉措,發動信教群眾捐款捐物奉獻愛心,表明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信教群眾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故①不合題意,并非強調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③④符合題意。
②:宗教的本質是客觀唯心主義,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5.(2020·隆回縣模擬)
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我們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是什么?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我國如何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答案】
(1)①自治權。②民族平等原則;民族團結原則;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2)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6.(2020·福建福州)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有效保障少數民族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權利。55個少數民族均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38名,占14.7%。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享有廣泛的自治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除享有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權力外,還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城實現民主管理,充分調動各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熱情,讓少數民族地區人民也積極參與到基層民主建設之中,從而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水平。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在保障少數民族人民權益中的作用。
【解析】結合材料“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有效保障少數民族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權利”,可從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角度回答。
結合材料“55個少數民族均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38名,占14.7%”,可從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的角度回答。
結合材料“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享有廣泛的自治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除享有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權力外,還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從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的角度回答。
【答案】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少數民族人民和全國人民一樣,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獲得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平等地參與國家事務管理;
(2)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3)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4)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的民主制度,通過各族人民參與基層民主管理,讓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甘洛县| 宕昌县| 永州市| 永清县| 茶陵县| 五华县| 浮梁县| 玉田县| 盐池县| 收藏| 防城港市| 沙河市| 太康县| 承德市| 肃北| 井冈山市| 霸州市| 原平市| 南丰县| 沅陵县| 湄潭县| 湖南省| 新建县| 绩溪县| 乌拉特中旗| 荥阳市| 孟津县| 江门市| 龙门县| 县级市| 澄迈县| 行唐县| 平远县| 绥芬河市| 南江县| 康保县| 连云港市| 景德镇市| 汝阳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