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力平衡與摩擦一、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注意】1.牛頓第一定律是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的狀態,而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狀態的一種性質,所以牛頓第一定律與慣性是有區別的。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2.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的作用,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速度、物體是否受力等因素無關。1.[2018·衡陽]如圖所示,若小球向右擺動到最低點時,繩子斷裂,假設所有力同時消失,此后,小球的運動情況是( D )A.勻速直線下落B.勻速直線上升C.勻速直線斜向上運動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二、二力平衡【注意】1.在判斷物體受平衡力時,要注意運動的方向性,先判斷物體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還是豎直方向)處于平衡狀態,然后才能判斷物體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2.解題的過程中,常常被忽略的一個條件是一對平衡力中的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1.氫氣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氣中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和風的影響,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向上升,下圖中氣球和重物G在運動中所處的位置正確的是( D )2.[2018·棗莊]如圖所示,小麗用力F把一木塊壓在豎直墻面上靜止,現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C )①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墻對木塊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②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③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④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木塊對小麗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A.只有①正確B.只有④正確C.只有①③正確D.只有③④正確3.如圖甲是消防隊員小王進行爬桿訓練的示意圖,在某次爬桿訓練中,小王沿桿豎直向上運動的v(速度)-t(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 )A.0~6s時間內,小王沿桿勻速向上運動B.6~15s時間內,小王沿桿上爬的距離是5.4mC.0~18s時間內,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D.15~18s時間內,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3、如圖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下表面水平、粗糙程度各處相同的物體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當物體B靜止不動時,與水平繩相連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關于該狀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不計繩和彈簧測力計重)( D )A.A對B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B.B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彈簧測力計對B的拉力等于A對B的摩擦力D.B對A的摩擦力與水平拉力F是相互作用力4.(2020·湖州)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運動速度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物體運動速度改變的快慢(單位時間內運動速度的改變量)與物體受力大小的關系,在創新實驗室做了如下的實驗:??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了一個導軌。導軌上的小車用細繩跨過定滑輪(摩擦不計)與重物相連,小車上固定一個寬為d=1厘米的擋光片。在導軌上A、B兩個位置各固定一個光電門。光電門如圖乙所示。光電門內有一束光從N射向M,M處裝有光傳感器。當有物體經過NM之間把光擋住時,傳感器能記錄光被擋住的時間t,這樣就可求得擋光片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vA和vB。兩個光電門配合使用還能測出擋光片從A運動到B的時間tAB。實驗步驟:①保持重物P質量不變,讓小車從OA間任意點釋放,分別測出擋光片經過A、B兩位置的擋光時間tA和tB,以及擋光片從A運動到B的時間tAB,計算出單位時間運動速度的改變量(用a1表示),即a1=。重復實驗。a1近似相等。②增大重物質量且保持不變,讓小車從OA間任意點釋放,按照①的操作,計算出單位時間運動速度的改變量(用a2表示)。重復實驗。a2近似相等,且a2>a1。(1)在實驗①時,某次擋光片經過A位置的擋光時間tA為0.025秒,則擋光片穿過光束的速度vA為________。(2)該實驗中為什么用重物P來提供拉力?(3)由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4)上述結論可以解釋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現象。A.制動力(阻力)越大,汽車越容易停下來B.質量越大,汽車越難停下來C.速度越大,汽車越難停下來【答案】(1)0.4米/秒(2)使物體所受拉力恒定不變(3)小車質量不變的前提下,拉力越大小車速度改變得越快(4)A4.(2020·臺州)為研究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滿足什么條件時,才能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進行如下實驗。(1)選用輕薄塑料片作為圖甲實驗研究對象的原因是________。(2)將圖甲中靜止的研究對象轉到虛線位置,松手后發現研究對象發生轉動。據此可以得出結論: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需要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物體才處于靜止狀態。(3)如圖乙,若啟動電動機繼續進行研究:當彈簧測力計示數與物體重力大小相等時、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當彈簧測力計示數與物體重力大小不相等時,再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繼續這項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答案】(1)減小研究對象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2)在同一條直線上(3)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滿足什么條件,物體才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三、摩擦力【注意】1.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有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兩個方面,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無關。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如一般家用小汽車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為動力,后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為阻力;自行車后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為動力,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為阻力。1.如圖所示,第一次甲單獨用50牛的力推墻,第二次甲推墻的力不變,乙用30牛的力向左推甲,前后兩次,人均未運動,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A.在兩幅圖中,墻壁都受到50牛的推力B.乙受到地面30牛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第二次推時,甲受到地面20牛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時,墻壁受到80牛的推力1.[2018·攀枝花]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0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右11.(2020八上·江北期中)如圖所示,物體A、B在兩個大小均為2N的拉力F1和F2同時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關于A、B間的摩擦力說法正確的是(??)A.A對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2NB.B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4NC.B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2ND.A與B之間沒有摩擦力【答案】C16.用彈簧測力計兩次水平拉同一木塊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圖乙是它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塊兩次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則F1>F2B.木塊兩次受到滑動摩擦力分別為F1'、F2',則F1'<F2'C.兩次拉力分別在10s內對木板做功為W1、W2,則W1<W2D.兩次拉力分別在10s內對木塊做功的功率為P1、P2,則P1>P2【答案】D5.如圖所示,已知A的重力是10N,B的重力是15N,小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大小為____N。若此時在右側再增加一個大小為1N的力,小車所受的摩擦力為____N。【答案】左5517.(2020九上·臺州期中)圖甲所示的鐵塊重力G=4N,被吸附在豎直放置且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當它在豎直方向上拉力F=6N的作用下向上運動時,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鐵塊此時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則4s內拉力F做功是________J。【答案】2;4.85.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每個重為20N。(1)如圖甲所示,A和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0__N。(2)如圖乙所示,若將A、B木塊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F2的大小是__15__N,此時A對B的推力為__7.5N__。18.(2020八上·慈溪期中)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當t=3s時,物體處于________狀態(填”勻速”、“加速”、“減速”或“靜止”),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答案】加速;28.某同學用彈簧秤稱得一木塊重力為5N,把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秤水平向右拉木塊。(1)當彈簧秤讀數為1N時,木塊未被拉動,此時木塊受到的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方向____。(2)增大拉力,木塊開始運動后,使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的讀數變為2N,此時木塊受到的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方向____。(3)若使彈簧秤在拉動木塊運動中讀數增加到3N時,木塊受到的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4)快速撤離彈簧秤后,木塊繼續滑動,這時木塊受到的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答案】(1)靜1N水平向左(2)滑動2N水平向左(3)滑動2N(4)滑動2N20.(2020·衢州)有經驗的司機駕駛車輛經過跨江大橋時,會提前打開車窗,以防車輛不慎落水時錯失自救良機。在門窗緊閉的情況下,車輛墜入水中、較深時,車內人員無法打開車門和降下車窗玻璃逃生,可選用安全錘等尖銳物體砸碎窗玻璃,讓水快速進入車內,待水較多時就容易推開車門或爬出車窗逃生。請解釋門窗緊閉的車輛墜入較深水中,車內人員逃生時所遇上述現象的原因和采取相應措施的理由。【答案】①液體的深度越深,壓強越大,對車門和車窗產生較大的壓力,不易開門②水對車窗玻璃的壓力越大,玻璃對窗框的壓力就越大,車窗玻璃與窗框之間的摩擦力也就越大,不易降下車窗玻璃③用安全錘的尖端砸玻璃,受力面積小,增大了對玻璃的壓強,容易砸碎玻璃④水進入車內,車門內外受到水的壓力大小相接近,人容易推開車門⑤砸碎車窗玻璃時,窗外水的壓強大于車內壓強,水能快速進入車內⑥玻璃被砸碎,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推開車門或爬出車窗逃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答案示例:答:車輛沉入水中越深,水的壓強越大,水對車門和車窗產生較大的壓力,車內人員無法將車門推開;水對車窗玻璃的壓力越大,玻璃對窗框的壓力就越大,玻璃與窗框之間的摩擦力也就越大,越不易降下車窗玻璃;用安全錘或其他尖銳物品砸玻璃時,受力面積小,增大了對玻璃的壓強,容易砸碎玻璃;較多的水進入車內,使得車門內外受到水的壓力大小相接近,人容易推開車門而逃生。31.(2020·三門模擬)某同學學習了“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做了如下實驗:同種材質且體積相等、質量都為500g的A、B兩個木塊,放在一長木板上進行實驗,實驗中保證水平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實驗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1)圖甲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為v1,圖乙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為v2,實驗過程中,關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v1一定大于v2B.v1一定小于v2C.v1一定等于v2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2)圖丁中拉動物體A、B一起勻速運動,拉力F4的大小為________N。(3)在甲乙丙丁實驗中,對比________實驗,可以得出A木塊與B木塊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答案】(1)D(2)4.4(3)甲、丙或乙、丁21.(2020·鎮海模擬)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電源電壓U=10V保持不變,R2=8Ω。導電性能良好的金屬彈簧和金屬指針P的電阻和重力均不計,金屬塊A的重力G1=20N。R1是一根水平放置的粗細均勻、總長L=1m的金屬棒,其電阻隨長度均勻變化,總電阻為12Ω,兩端都被固定在絕緣支架上,它對指針P無壓力,且接觸良好。絕緣板B重G2=10N,當它從金屬塊A和地面間被抽出時,它的上下表面分別與A和地面之間產生的摩擦力為f1和f2,且均為接觸面間壓力的0.2倍,當P置于金屬棒左端a點時,彈簧恰好處于原長。(1)當P置于金屬的左端a點時,電流表的示數I1為多少?(2)用水平拉力F將B從A與地面之間勻速抽出,當金屬塊保持靜止時,求彈簧拉力F1和水平拉力F的大小。(3)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動金屬塊A,使指針P逐漸從最左端a點向右移動,直至運動到b點,試求出電流表的示數和指針P移動的距離x之間的關系式,并完成1/I-x的圖像。【答案】(1)I1===0.5A(2)F1=f1=0.2,G1=0.2×20N=4Nf2=0.2(G1+G2)=0.2(20N+10N)=6NF=f1+f2=4N+6N=10N(3)指針P移動的距離為x時,R1接入電路中的電阻:R1’=(L-x)=(1m-x)=12Ω-12Ω/m·xI=(或或A)二力平衡與摩擦一、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注意】1.牛頓第一定律是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的狀態,而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狀態的一種性質,所以牛頓第一定律與慣性是有區別的。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2.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的作用,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速度、物體是否受力等因素無關。1.[2018·衡陽]如圖所示,若小球向右擺動到最低點時,繩子斷裂,假設所有力同時消失,此后,小球的運動情況是( )A.勻速直線下落B.勻速直線上升C.勻速直線斜向上運動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二、二力平衡【注意】1.在判斷物體受平衡力時,要注意運動的方向性,先判斷物體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還是豎直方向)處于平衡狀態,然后才能判斷物體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2.解題的過程中,常常被忽略的一個條件是一對平衡力中的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1.氫氣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氣中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和風的影響,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向上升,下圖中氣球和重物G在運動中所處的位置正確的是( )2.[2018·棗莊]如圖所示,小麗用力F把一木塊壓在豎直墻面上靜止,現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①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墻對木塊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②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③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④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木塊對小麗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A.只有①正確B.只有④正確C.只有①③正確D.只有③④正確3.如圖甲是消防隊員小王進行爬桿訓練的示意圖,在某次爬桿訓練中,小王沿桿豎直向上運動的v(速度)-t(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0~6s時間內,小王沿桿勻速向上運動B.6~15s時間內,小王沿桿上爬的距離是5.4mC.0~18s時間內,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D.15~18s時間內,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3、如圖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下表面水平、粗糙程度各處相同的物體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當物體B靜止不動時,與水平繩相連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關于該狀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不計繩和彈簧測力計重)( )A.A對B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B.B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彈簧測力計對B的拉力等于A對B的摩擦力D.B對A的摩擦力與水平拉力F是相互作用力4.(2020·湖州)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運動速度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物體運動速度改變的快慢(單位時間內運動速度的改變量)與物體受力大小的關系,在創新實驗室做了如下的實驗:??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了一個導軌。導軌上的小車用細繩跨過定滑輪(摩擦不計)與重物相連,小車上固定一個寬為d=1厘米的擋光片。在導軌上A、B兩個位置各固定一個光電門。光電門如圖乙所示。光電門內有一束光從N射向M,M處裝有光傳感器。當有物體經過NM之間把光擋住時,傳感器能記錄光被擋住的時間t,這樣就可求得擋光片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vA和vB。兩個光電門配合使用還能測出擋光片從A運動到B的時間tAB。實驗步驟:①保持重物P質量不變,讓小車從OA間任意點釋放,分別測出擋光片經過A、B兩位置的擋光時間tA和tB,以及擋光片從A運動到B的時間tAB,計算出單位時間運動速度的改變量(用a1表示),即a1=。重復實驗。a1近似相等。②增大重物質量且保持不變,讓小車從OA間任意點釋放,按照①的操作,計算出單位時間運動速度的改變量(用a2表示)。重復實驗。a2近似相等,且a2>a1。(1)在實驗①時,某次擋光片經過A位置的擋光時間tA為0.025秒,則擋光片穿過光束的速度vA為________。(2)該實驗中為什么用重物P來提供拉力?(3)由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4)上述結論可以解釋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現象。A.制動力(阻力)越大,汽車越容易停下來B.質量越大,汽車越難停下來C.速度越大,汽車越難停下來4.(2020·臺州)為研究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滿足什么條件時,才能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進行如下實驗。(1)選用輕薄塑料片作為圖甲實驗研究對象的原因是________。(2)將圖甲中靜止的研究對象轉到虛線位置,松手后發現研究對象發生轉動。據此可以得出結論: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需要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物體才處于靜止狀態。(3)如圖乙,若啟動電動機繼續進行研究:當彈簧測力計示數與物體重力大小相等時、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當彈簧測力計示數與物體重力大小不相等時,再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繼續這項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三、摩擦力【注意】1.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有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兩個方面,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無關。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如一般家用小汽車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為動力,后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為阻力;自行車后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為動力,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為阻力。1.如圖所示,第一次甲單獨用50牛的力推墻,第二次甲推墻的力不變,乙用30牛的力向左推甲,前后兩次,人均未運動,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兩幅圖中,墻壁都受到50牛的推力B.乙受到地面30牛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第二次推時,甲受到地面20牛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時,墻壁受到80牛的推力1.[2018·攀枝花]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0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右11.(2020八上·江北期中)如圖所示,物體A、B在兩個大小均為2N的拉力F1和F2同時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關于A、B間的摩擦力說法正確的是(??)A.A對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2NB.B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4NC.B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2ND.A與B之間沒有摩擦力16.用彈簧測力計兩次水平拉同一木塊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圖乙是它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塊兩次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則F1>F2B.木塊兩次受到滑動摩擦力分別為F1'、F2',則F1'<F2'C.兩次拉力分別在10s內對木板做功為W1、W2,則W1<W2D.兩次拉力分別在10s內對木塊做功的功率為P1、P2,則P1>P25.如圖所示,已知A的重力是10N,B的重力是15N,小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大小為____N。若此時在右側再增加一個大小為1N的力,小車所受的摩擦力為____N。17.(2020九上·臺州期中)圖甲所示的鐵塊重力G=4N,被吸附在豎直放置且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當它在豎直方向上拉力F=6N的作用下向上運動時,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鐵塊此時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則4s內拉力F做功是________J。5.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每個重為20N。(1)如圖甲所示,A和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__N。(2)如圖乙所示,若將A、B木塊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F2的大小是____________N,此時A對B的推力為____________。18.(2020八上·慈溪期中)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當t=3s時,物體處于________狀態(填”勻速”、“加速”、“減速”或“靜止”),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8.某同學用彈簧秤稱得一木塊重力為5N,把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秤水平向右拉木塊。(1)當彈簧秤讀數為1N時,木塊未被拉動,此時木塊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______。(2)增大拉力,木塊開始運動后,使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的讀數變為2N,此時木塊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______。(3)若使彈簧秤在拉動木塊運動中讀數增加到3N時,木塊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4)快速撤離彈簧秤后,木塊繼續滑動,這時木塊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20.(2020·衢州)有經驗的司機駕駛車輛經過跨江大橋時,會提前打開車窗,以防車輛不慎落水時錯失自救良機。在門窗緊閉的情況下,車輛墜入水中、較深時,車內人員無法打開車門和降下車窗玻璃逃生,可選用安全錘等尖銳物體砸碎窗玻璃,讓水快速進入車內,待水較多時就容易推開車門或爬出車窗逃生。請解釋門窗緊閉的車輛墜入較深水中,車內人員逃生時所遇上述現象的原因和采取相應措施的理由。31.(2020·三門模擬)某同學學習了“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做了如下實驗:同種材質且體積相等、質量都為500g的A、B兩個木塊,放在一長木板上進行實驗,實驗中保證水平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實驗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1)圖甲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為v1,圖乙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為v2,實驗過程中,關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v1一定大于v2B.v1一定小于v2C.v1一定等于v2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2)圖丁中拉動物體A、B一起勻速運動,拉力F4的大小為________N。(3)在甲乙丙丁實驗中,對比________實驗,可以得出A木塊與B木塊表面粗糙程度不同。21.(2020·鎮海模擬)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電源電壓U=10V保持不變,R2=8Ω。導電性能良好的金屬彈簧和金屬指針P的電阻和重力均不計,金屬塊A的重力G1=20N。R1是一根水平放置的粗細均勻、總長L=1m的金屬棒,其電阻隨長度均勻變化,總電阻為12Ω,兩端都被固定在絕緣支架上,它對指針P無壓力,且接觸良好。絕緣板B重G2=10N,當它從金屬塊A和地面間被抽出時,它的上下表面分別與A和地面之間產生的摩擦力為f1和f2,且均為接觸面間壓力的0.2倍,當P置于金屬棒左端a點時,彈簧恰好處于原長。(1)當P置于金屬的左端a點時,電流表的示數I1為多少?(2)用水平拉力F將B從A與地面之間勻速抽出,當金屬塊保持靜止時,求彈簧拉力F1和水平拉力F的大小。(3)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動金屬塊A,使指針P逐漸從最左端a點向右移動,直至運動到b點,試求出電流表的示數和指針P移動的距離x之間的關系式,并完成1/I-x的圖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二力平衡與摩擦 原題.docx 二力平衡與摩擦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