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二 價格 考點細化 價格的決定與變動;價值與價格;價值決定價格;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供給與需求;影響(均衡)價格的因素; 價格變動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活消費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命題規律 從考查內容上看,本專題的高頻考點:影響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從考查形式上看,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全國卷對于曲線、圖表的考查并沒有弱化,未來出現的概率仍然較大。 備考建議 2021年高考將結合新形勢下的某一商品價格變動的情況,以選擇題或非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價格變動的原因及其影響;近幾年考查計算題的可能性較?。粓D表類的經濟生活選擇題依然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和重點。 一、歷年真題 1.(2020·全國Ⅱ卷)近年來,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南昌局集團、成都局集團等發布消息,對所屬高鐵列車執行票價調整:以公布票價為最高限價,分季節、分時段、分席別、分區段在限價內實行多檔次票價,最大折扣幅度5.5折。對高鐵車票實行差異化定價,意在( ) ①增加高鐵供給,提高市場占有率 ②發揮價值規律作用,讓市場供求決定價格 ③運用價格機制,提高高鐵運營效率 ④形成合理比價,正確反映市場供求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詳解】③:以公布票價為最高限價,分季節、分時段、分席別、分區段在限價內實行多檔次票價,這種差異化的定價既能反映供求關系,又能反映商品價值,也體現了宏觀調控有形的手的獨特作用,這有利于提高高鐵的運營效率,③正確。④:高鐵車票的差別化定價是根據季節、時段、席別和區段,這能正確反映高鐵的市場供求關系,形成合理比價,④正確。①:對高鐵車票實行差別化定價并不是為了增加高鐵供給,而是為了刺激高鐵需求,①說法錯誤。②:供求影響價格,價值決定價格,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 2.(2019·全國I卷)對于同一商品,某企業銷售給老客戶的價格高,而銷售給新客戶的價格低。正確解釋該企業價格策略原因的圖示是(圖中D表示需求)( ) A. B. C. D.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價格變動的影響、需求彈性以及經濟學曲線圖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該企業銷售給老客戶的價格高,這是因為價格變動對老客戶的需求量的影響不大,其需求彈性較小,故其需求曲線傾斜較陡峭;而銷售給新客戶的價格低,這是因為價格變動對新客戶的需求量影響較大,其需求彈性較大,故其需求曲線傾斜較緩和。因此,老客戶的需求曲線傾斜較陡峭,新客戶的需求曲線傾斜較緩和,C正確切題,A、B、D均不選。 3.(2019·全國Ⅱ卷)某國生產新聞紙所需要的紙漿以固廢紙為原料,消耗的固廢紙20%以上依賴進口。出于環保需要,2019年該國開始限制固廢紙進口。不考慮其他因素,正確反映短期內該國新聞紙價格變化的圖示是(圖中S表示供給,D表示需求)( ) A. B. C. D. 【答案】B 【詳解】從材料提供的條件可以看出,由于該國限制固廢紙進口,不考慮其他因素,短期內該國新聞紙的供給量減少,供不應求紙價上漲,B能正確反映該國新聞紙價格的變化;A表示新聞紙供給量增加,與題意不符;C表示該國新聞紙需求量減少,與題意不符;D表示該國新聞紙需求量增加,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為B。 4.(2018·全國Ⅰ卷)根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如果生產某種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與生產該商品相關的判斷如下表所示。 序號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單位商品價值 商品數量 商品價值總量 ① 縮短 降低 增加 不變 ② 縮短 降低 增加 增加 ③ 不變 增加 降低 不變 ④ 不變 降低 增加 增加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的知識。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因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生產某種產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該產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會降低。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單位時間內,生產該商品的數量增加。社會勞動生產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商品價值總量無關,因此,商品價值總量不變。故①正確,A入選。 5.(2018·全國Ⅰ卷)我國快遞業競爭日趨激烈,快遞服務平均單價連續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條件不變,不能引起快遞市場供給曲線從S移動到S?(見圖)的是( ) ①放寬市場準入,吸引外商投資 ②工資成本上漲,管理費用增加 ③運用人工智能,提高勞動效率 ④網民人數上升,網購數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放寬市場準入,吸引外商投資,相應地會設立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能促進快遞市場供給增加,①不符合題意;快遞行業運用人工智能,勞動效率提高,能夠提高快遞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拓寬快遞服務的業務范圍和領域,擴大快遞市場供給,③不符合題意。工資成本上漲,管理費用增加,利潤減少可能導致供給減少,②符合題意。網民人數上升,網購數量增加,增加的是快遞市場的需求量而非供給量,④符合題意。故選C。 6.(2017·全國III卷)因鋼鐵行業復蘇,導致對鐵礦石需求增加。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場份額的四大礦產企業不斷增產,引發業界對鐵礦石價格戰的擔憂。對于這種擔憂的產生,若用供求曲線來反映,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價格變動對消費的影響。A:因鋼鐵行業復蘇,導致鐵礦石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線會向右移動;在此背景下,四大礦產企業不斷增產,供給量會向向右移動;隨著供給量增加,業界擔憂的價格會相應下跌;同時符合以上三個條件的只有A項,A正確。B:B圖示顯示需求曲線向右移動,供給曲線未發生變化,意味著供給不變,B不符合題意。C:C圖顯示需求曲線未發生變化,意味著需求不變,供給曲線向右移動,C不符合題意。D:D圖顯示需求曲線向右移動,意味著需求增加,供給曲線向左移動,意味著供給減少,D錯誤。故本題選A。 7.(2017·全國Ⅰ卷)甲與乙是互為替代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彈性。假定甲的價格下降,其他條件不變,則乙的需求變動圖示是( ) A. B. C. D. 【答案】D 【詳解】A.該圖表示商品價格下降引起該商品(自身)需求量的增加,而題目強調的是價格不變,需求減少,故不選A。B.該圖表示商品價格上升引起該商品(自身)需求量減少,而題目強調的是價格不變,需求減少,故不選B。C.該圖表示商品自身價格不變,其他因素變動,引起商品需求量增加,而題中強調的是需求減少,故不選C。D.依題干可知,甲商品具有需求彈性,那甲的價格下降,其需求量就會增加。甲與乙是互為替代商品,那乙商品在自身價格不變的前提下,乙商品需求量會隨甲的需求量的增加而減少,該圖表示商品自身價格不變,其他因素變動,引起商品需求量減少,與題意相符合,故D項正確。故選D。 8.(2016·全國Ⅱ卷)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的《三都賦》創作完成后,都城洛陽的人們都認為寫得好,爭相傳抄,一下子使紙帛的價格貴了好幾倍,這就是成語“洛陽紙貴”的由來。若用S、D分別表示供給和需求曲線,下列圖示正確反映“洛陽紙貴”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一般情況下,價格與需求量的變化呈反方向變動,即價格下跌,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價格上漲,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價格變動調節產量,價格下降→獲利減少→減少產量;價格上升→獲利增加→增加產量。都城洛陽的人們都認為寫得好,爭相傳抄,這說明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向右移動,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商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B適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排除。 9.(2016·全國Ⅰ卷)互補品戰略是企業利用兩種商品之間的互補關系,優化產品組合,達到一定目標的經營戰略。下列做法屬于該戰略的是( ) ①某快餐店與飲料商合作,提供漢堡包與飲料搭配的套餐 ②為降低碳排放,某運輸公司將動力燃料由汽油改為天然氣 ③為促銷增利,某企業降低其噴墨打印機價格,題高墨盒價格 ④玉米價格上漲,某飼料廠在生產中減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麥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互補品指兩種商品必須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需要,如照相機和膠卷。如果兩種商品之間能夠相互替代以滿足消費者的某一種欲望,則稱這兩種商品之間存在著替代關系,這兩種商品互為替代品。通過材料對互補品的描述可以看出,漢堡與飲料、打印機與墨盒是互補品,①③適合題意;汽油與天然氣、玉米與小麥是替代品,②④不適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B。 10.(2016·全國Ⅰ卷)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流感特效藥的制藥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為保證藥品的正常供給,政府對該類制藥企業實施生產補貼。若用S、S’表示補貼前后該藥品的供給曲線,不考慮其他因素,正確反映補貼前后該藥品供給變化的圖示是( ) 【答案】A 【解析】一般來說,價格上升,供給增加;價格下降,供給減少,價格與供給成同方向變化。國家實施補貼意味著商品本身的價格沒變,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向右側移動,A適合題意,B是錯誤的;C、D是價格變化的影響,不符合要求,排除。 11.(2015·全國Ⅱ卷)在我國,煤炭是電力生產的主要原料。煤炭價格從2011年約850元/噸大幅度下降到2014年底約500元/噸,有人據此建議下降電力價格。能支持其建議的恰當理由是( ) A.電力產能過剩,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 B.電力是生活必需品,低價有利于社會穩定 C.電力價格與其生產成本的變化方向應當一致 D.電力與煤炭是互補品,而這價格變化方向應當一致 【答案】C 【詳解】A:該選項材料沒體現,故A排除。B:低價有利于社會穩定的說法不妥,故B排除。C: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價格又受供求關系影響,而材料中,提到煤炭是電力生產的主要原料,而煤炭價格出現下降,因此,電力價格也受影響,因此,建議電力價格下降,是由于電力價格與其成本的變化方向應當一致,故C正確。D:電力與煤炭不是互補品,故D錯誤。故本題選C。 12.(2015·全國Ⅰ卷)某公司準備在甲乙兩種復印機中選購一臺,甲復印機的購置成本為22000元,乙為18000元;甲的專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該公司最終購買了甲復印機。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這一選擇的理由是( )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與其耗材是互補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購置成本 C.甲與乙的耗材是互補品,甲的購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費的購置成本低于甲節約的耗材成本 【答案】D 【詳解】A不符合題意,A說法仔細分析并不是該公司最終購買甲復印件的真正原因;B不符合題意,選項中后半句話材料中未體現,故排除;C錯誤,甲與乙的耗材是互補品說法明顯錯誤,應該是乙的耗材和乙才構成互補品,故C排除;D選項不但指出甲乙是替代品,而且說出了該公司最終購買甲復印件的真正原因,就是“甲多耗材的購置成本低于甲節約的耗材成本”;故選D。 13.(2017·全國Ⅱ卷)玉米收儲制度的改革,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場硬仗。 為保障玉米的生產和供給,我國長期實行保護價(對農產品規定最低價)收購種植農戶玉米的臨時收儲政策。2012年以來,國際玉米價格大幅下跌,國內玉米價格遠高于國際價格,造成了國內玉米庫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2016年,國家發改委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對我國玉米主產區東北三省一區的玉米收儲制度進行改革,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生產(種植)補貼”的新機制,2016年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比上一年出現下跌。新機制運行扭轉了近些年玉米價格不斷提高、庫存不斷增多、補貼和虧損不斷增加的局面。 (1)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知識分析國內玉米價格下降對玉米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 (2)玉米價格的下降,影響了一些玉米種植戶的收入。政府和種植戶可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答案】(1)①玉米種植面積下降,供給減少;②下游企業生產成本降低,需求擴張; ③消化庫存,促進玉米供需平衡;④縮小國內外玉米價差,減輕玉米及替代產品的進口壓力。 (2)①政府完善補貼政策;②種植戶根據市場需求優化種植結構;③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降低生產成本 【詳解】本題以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為話題設置相關情境,從《經濟生活》角度設置相關問題,考查考生對價格變動的影響、國家宏觀調控等知識點的把握程度。試題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探究和論證事物的能力。 第(1)問,回答本題,需要發散思維,多角度進行回答。考生可從玉米價格下降,會使玉米種植面積下降,供給減少;會使下游企業生產成本降低,需求擴張;會進一步消化庫存,促進玉米供需平衡;會縮小國內外玉米價差,減輕玉米及替代產品的進口壓力等角度進行說明。 第(2)問,政府和種植戶可采取哪些應對措施,考生可從政府要完善補貼制度;種植戶要根據市場需求優化種植結構;要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進行說明。 二、備考模擬 1.(2021·四川綿陽市·高三一模)2020年11月,國務院出臺文件最勵有條件的地區對農村居民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了補貼獎勵。該政策發揮作用的路徑是( ) ①增強汽車消費意愿 ②改變購車成本預期 ③促進汽車產業發展 ④擴大農村汽車消費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答案】C 【詳解】②:政府對購車進行補貼,首先是改變購車成本預期,②排第一位。①:改變購車成本預期,就會增強汽車消費意愿,①排第二位。④:增強汽車消費意愿,就會擴大農村汽車消費,④排第三位。 ③:擴大農村汽車消費,消費反作用于生產,促進汽車產業發展,③排第四位。故本題選C。 2.(2021·廣東佛山市·高三一模)某宋代名人的字具有樸實無華、兼納乾坤的特點,其收藏價值被看好,價格一漲再漲。以下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價格(P)上漲對其實際需求量(Q)帶來的影響是( )A. B. C. D. 【答案】C 【詳解】材料表明商品價格上漲,需求減少。A:A圖顯示,價格上漲,需求增加,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需求開始減少,A不符合題意。B:B圖顯示,價格上漲,需求減少,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需求開始增加,B不符合題意。C:C圖顯示,價格上漲,需求減少,C正確且符合題意。D:D圖顯示,價格上漲,需求不變,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3.(2021·全國高三其他模擬)2020年12月13—15日連續3天全國已累計共有八地相繼通報在進口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引發了人們對于進口冷鏈產品安全性的擔憂。我國政府對相關20個國家99家生產企業采取了暫停其產品進口的措施。不考慮其他情況,能正確反映我國進口冷鏈產品市場變化的是( )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詳解】①:材料本身不涉及價格的變化。①圖顯示,價格降低,需求增加,①排除。②:引發了人們對于進口冷鏈產品安全性的擔憂,在價格不變情況下,這會減少消費者對其需求,圖②體現的是價格不變,需求減少,②正確。③:材料本身不涉及價格的變化。③圖顯示,價格降低,供給減少,③排除。④:在價格不變情況下,國家采取暫停相關產品進口的措施,減少進口,會減少國內供給,圖④體現的是價格不變,供給減少,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4.(2021·全國高三其他模擬)下列選項中,對商品需求量或需求的變動分析正確的是( ) A.我國提出加快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假如其他條件不變,4G手機的需求的變化符合圖①。 B.中國政府大幅度降低進口商品關稅,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進口商品需求量的變化符合圖②。 C.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不考慮其他因素,新能源汽車需求變化符合圖③。 D.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文旅市場的需求變化符合圖④。 【答案】C 【詳解】A:隨著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4G手機的價格會下降,但是人們會追求5G網絡的體驗,4G手機的需求量會下降,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A錯誤。B:中國政府大幅度降低進口商品關稅會使得進口商品的價格下降需求增加,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B錯誤。C: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會刺激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其需求會增加,選項表述與題意相符,C符合題意。D: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文化旅游的市場需求應該會增加,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D錯誤。故本題選C。 5.(2021·四川高三一模)下圖中D為M商品的需求曲線,S(S')為M商品的供給曲線。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經濟現象可能導致E點向E'點移動的是( ) ①M的獲利空間下降 ②生產M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③M替代品價格下跌 ④政府提高對M生產者補貼力度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②④: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政府對生產者補貼提高,都會導致該商品的供給量增加,②④正確。①:本題圖像所表示的意思是,因為價格以外的第三方因素導致了供給的增加,推動均衡價格下降。盈利空間下降,生產者會縮小生產規模,排除①。③:替代品價格下降,該商品的需求量會縮減,也不可能導致供給的增加,排除③。故本題選C。 6.(2020·天津耀華中學高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據有關媒體報道,受多雨、高溫等天氣影響,2016年全國范圍內大閘蟹產量下降。尤其是高品質、大規格的大閘蟹,其養殖時間長、成本高、數量少,出現了“一蟹難求”的局面。 高昂的價格,讓消費者望而卻步,“不吃螃蟹改吃魚蝦了”;而螃蟹養殖戶小王由于科學養殖、合理安排螃蟹上市時間,賺得盆滿缽滿,他說:“明年我還要擴大規?!?,一家螃蟹深加工企業老板說:“我們得多考慮成本,今年日子難過呀!” 結合材料,運用價格的相關知識,分析大閘蟹價格變化的原因以及螃蟹價格的變化對人們的生活與生產產生的影響。 【答案】原因:①供求影響價格。受多雨、高溫等天氣影響,大閘蟹的產量減少,使市場上的大閘蟹供不應求,價格上漲。②價值決定價格。高品質、大規格的大閘蟹由于養殖時間長、成本高,其價格更是高于一般螃蟹。 影響:①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螃蟹價格上漲,會使人們減少對螃蟹的消費,而導致其替代品如魚、蝦等的需求量增加。②調節產量。螃蟹價格上漲,利潤增加,會吸引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科學養殖,增加螃蟹供應量。③調節生產要素的投入。螃蟹價格上漲會促使以螃蟹做原材料的食品加工企業減少對螃蟹的使用,以降低生產成本。 【分析】本題以大閘蟹的養殖為話題設置情境,從經濟生活角度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 1 / 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