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三 消費 考點細化 消費及其類型;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類型;消費結構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心理;消費行為 命題規律 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幾種常見的消費心理及評價;正確消費觀等。 備考建議 2021年高考將可能結合“電商直播”、“宅經濟”、“夜經濟”等新的經濟現象以選擇題或非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考生對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消費類型以及消費心理和消費原則的區分與運用;結合新經濟形勢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黨和政府有關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以選擇題或主觀題的形式考查考生對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及促進消費的措施的理解和運用。 一、歷年真題 1.(2020·江蘇卷)適應消費需求新變化和新趨勢,某地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定制夜游、美食夜市和演藝活動等項目,使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前來打卡,獲得了觸覺、味覺、聽覺和視覺的多重享受。從材料中可以看出( ) 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②人們消費需求日益個性化多元化 ③消費需求能引導社會生產 ④求異心理是實現消費轉型的動力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詳解】①:材料體現的是生產和消費的關系,而不是收入和消費的關系,①與題意無關。②: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獲得了觸覺、味覺、聽覺和視覺的多重享受,這說明人們消費需求日益個性化和多元化,②正確入選。③:定制夜游、美食夜市的出現和成長是適應消費需求新變化和新趨勢的結果,這說明消費需求引導社會生產,③正確入選。④:材料體現的是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以及生產滿足消費,未涉及求異心理是實現消費轉型的動力,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2.(2019·全國II卷)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853元,同比增長6.2%;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0%;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7.4個百分點;基本必需品消費支出占比下降,通訊器材類和化妝品類的消費支出分別同比增長11.7%和13.5%。上述信息表明( ) ①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因素 ②居民消費結構改善,恩格爾系數下降 ③消費品供給豐富,產業結構日趨優化 ④高檔品消費增加,居民消費趨于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詳解】從全國居民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及增幅可以看出,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因素。從基本必需品消費支出下降,通信器材類和化妝品的消費支出增長可以看出,居民消費結構改善,恩格爾系數下降,①②符合題意;材料不反映消費品供給及產業結構變化情況,③與題意不符;材料反映出居民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但看不出居民消費趨于理性,④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為A。 3.(2016·全國Ⅲ卷)時下出現了一個新的消費群體—試客。這一群體在購物前先從網絡上索取相關商家的免費試用品,經過仔細試用并與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決定是否購買。試客的購買行為( ) A.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B.求異心理主導的消費 C.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D.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答案】C 【詳解】C:這一群體在購物前先從網絡上索取相關商家的免費試用品,經過仔細試用并與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決定是否購買。試客的購買行為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故C入選。ABD:選項ABD均與題意不符,不選。故本題選C。 4.(2014·全國Ⅰ卷)下圖是某國20年來人均消費支出增長率的變化圖。從圖中可以推論出該國居民( ) ①消費行為越來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③日用品消費支出不斷增長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詳解】③④:從圖示可以看出,該國20年來人均消費支出結構發生了變化,日用品消費支出不斷增長,奢侈品消費增速較快,說明該國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③④符合題意。①:材料看不出該國居民消費行為越來越不理性,①與題意不符。②:材料反映不出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②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 5.(2020·全國Ⅰ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2019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和居民恩格爾系數的變化 材料二 2019年11月,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共有155個國家(地區)、26個國際組織、3893家企業參加,超過50萬名境內外專業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累計意向成交額711.3億美元。進博會設置裝備、食品、醫藥、健康、服務等展區,與大眾品質生活的消費密切相關:從新抗癌藥到智能化的醫療設備,從體現綠色概念的護膚品到高科技垃圾粉碎機,從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到有助于創建“養老型城市”的康養產品等,集中反映了當前消費的新熱點、新趨勢。 (1)解讀材料一包含的經濟信息。 (2)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知識,說明消費變化對我國生產將產生的重要影響。 【答案】(1)最終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總體呈上升趨勢,消費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居民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我國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2)消費的強勤勢頭,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消費結構的優化,帶動生產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使產品質展提升;消費的新熱點、新趨勢,激發生產供給改革與技術創新,促進新產業新業態的出現和成長。 【分析】本題以居民消費為話題設置試題情境,以最終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居民恩格爾系數變化、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材料,從《經濟生活》的知識角度設置問題,考查考生對消費等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的讀圖能力、圖文轉化能力,考查考生閱讀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闡釋事物、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6.(2019·北京卷)從圖3和圖4中任選一幅,借助所選的圖,運用經濟知識,說明上述歷史性變化是如何發生的。 【答案】選擇圖3:圖3表明,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例下降,消費結構發生變化,消費不斷升級。消費影響生產,食品主要來自農業,因此,工業化進程伴隨著農業占比的下降和服務業占比的上升,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漸轉移,成為城鎮發展的經濟要素,城鎮化發展趕上了工業化進程。 選擇圖4:圖4表明,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生產需要的勞動力數量相對減少,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漸轉移到工業和服務業集中的城鎮,因此,工業化進程伴隨著農業占比的下降和服務業占比的上升,城鎮化發展趕上了工業化進程。 【分析】圖3以改革開放(原因)40年來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的不斷下降、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為切入點,為我們理解我國城鎮化進程取得的成就提供依據(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消費結構發生變化,消費不斷升級→消費影響生產,食品主要來自農業→工業化進程伴隨著農業占比的下降和服務業占比的上升→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漸轉移,城鎮化發展趕上了工業化進程);圖4以改革開放(原因)4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經濟的發展)為切入點,為我們理解我國城鎮化進程取得的成就提供依據(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生產需要的勞動力數量相對減少,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漸轉移到工業和服務業集中的城鎮→工業化進程伴隨著農業占比的下降和服務業占比的上升,城鎮化發展趕上了工業化進程)。 二、備考模擬 1.(2021·北京西城區·高三一模)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隨著消費者預期收入的上升,會帶來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下圖中正確反映這一現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詳解】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預期收入的上升,消費需求增加或優化,此時,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上漲。A:A圖顯示,需求不變,供給減少,均衡價格上漲,A不符合題意。B:B圖顯示,需求不變,供給增加,均衡價格下降,B不符合題意。C:C圖顯示,需求減少,供給不變,均衡價格下降,C不符合題意。D:D圖顯示,需求增加,供給不變,均衡價格上漲,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2.(2020·寧夏長慶高級中學高三月考)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設置小份菜半份菜、拼盤,鼓勵飯后打包這些創新舉措表明,倡導和踐行“儉法”生活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倡導和踐行儉法”生活( ) ①遵循了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的原則 ②踐行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傳統 ③符合綠色消費主旨,是保護環境的需要 ④有利于營造愛糧節糧氛圍,保障糧食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是指要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那些支出無計劃,為了撐面子不惜舉債消費而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的行為,是缺乏理智的。過于緊縮消費會使人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不利于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題干強調勤儉節約,①錯誤。②④:設置小份菜、半份菜、拼盤,鼓勵飯后打包……這些創新舉措表明,倡導和踐行“儉法”生活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體現。倡導和踐行“儉法”生活踐行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傳統,有利于營造愛糧節糧氛圍,保障糧食安全,②④正確。③: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題干體現的是勤儉節約,未涉及綠色消費,③錯誤。故本題選C。 3.(2020·全國高三月考)從我做起,崇尚節約為榮,向餐飲浪費說"不"!全國多個地區提出了杜絕浪費糧食的相關規定細則,響應"光盤行動"的號召。作為公民應該( ) ①堅持求實消費,拒絕從眾消費 ②加入光盤行動,弘揚節約美德 ③加強餐飲管理,嚴懲資源浪費 ④理性消費,合理點餐、剩餐打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②④:響應“光盤行動”的號召,需要公民堅持理性消費,加入光盤行動,弘揚節約美德,合理點餐、剩餐打包,②④符合題意。①:盲目從眾不可取,而非拒絕一切從眾消費,①說法錯誤,排除。③:題設要求從公民角度分析,“加強餐飲管理,嚴懲資源浪費”是政府的做法,③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 4.(2020·天水市第一中學高三月考)隨著全面小康的實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年輕的家長為了使自己的小孩不輸在同一起跑線上,不惜在小孩身上花費重金,同時在不同程度上養成了小孩在消費上的“土豪”作風,即大手大腳花錢,還喜歡炫耀自己。以上材料的啟示是( ) 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增加消費可以促進生產 ②培養小孩從小樹立適度、理性、勤儉的消費觀 ③注重引導小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④防止求異心理作崇,做到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相協調 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B 【詳解】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增加消費可以促進生產”觀點正確,但與材料主題不符,①不符合題意。②③:要解決“小孩在消費上的“土豪”作風,大手大腳花錢,喜歡炫耀自己”的問題,就要培養小孩從小樹立適度、理性、勤儉的消費觀;注重引導小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②③符合題意。④:材料沒有體現求異心理和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相協調問題,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5.(2020·浙江高三月考)劉奶奶最近加入的“社區團購微信群”里,不僅有團購價、促銷價銷售的商品還有許多人推薦的好吃、好用的商品。這種社區團購( ) ①迎合了人們求實的消費心理 ②改變了人們消費的方式 ③助長了人們攀比的消費心理 ④改變了人們消費的對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詳解】①②:劉奶奶加入的這種社區團購迎合了人們求實的消費心理,改變了人們消費的方式,有利于促進消費,①②符合題意。③:劉奶奶加入的這種社區團購迎合了人們求實的消費心理,不涉及助長人們攀比的消費心理,③與題意不符。④:劉奶奶加入的這種社區團購,并沒有改變了人們消費的對象,而是改變了人們消費的方式,④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A。 6.(2020·遼寧大連市·大連二十四中高三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中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發出“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的倡議書: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在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征途中,中國人民不斷富了起來。在不斷豐富的物質生活中,更應該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對實物的尊重,對農民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幫助該校續寫完倡議書。 要求:①圍繞主題,形成總論點和分論點,內在邏輯一致。②論據充分。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字數在200字左右。 【答案】答案示例:我們要樹立正確消費觀,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餐飲消費,做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要從生活小事中抵制浪費,做愛糧節糧的踐行者。日常餐飲,以光盤為榮,做到鍋清、碗清、盤清,餐餐光盤;以健康為重,科學定量,臺理膳食,拒絕暴飲暴食,拒絕野味;倡導公筷公勺,提倡家庭分餐。外出用餐,以剩宴為恥,科學點餐、理性消費、拒絕鋪張、文明用餐;少點一個菜,多打一個包,做到人走桌清,踐行健康餐飲新風尚。 【分析】本題以制止督飲浪費行為為話題設置試題情境,從續寫倡議書的形式設置問題,考查考生閱讀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闡釋事物、調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