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節壓強知識點1壓力和重力的區別和聯系壓力重力區別產生原因物體之間接觸且有擠壓地球的吸引方向垂直于接觸表面并指向受力物體豎直向下大小由施力物體決定G=mg作用點受力物體表面重心聯系當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時,它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G=mg【例1】下列關于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壓力大小總是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B.壓力的方向總是和物體的接觸面相垂直C.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D.壓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體的接觸面相垂直【例2】如圖所示,重力為40牛的物體M,分別放在梯形木塊的1、2、3位置上,試分析物體在1、2、3處對梯形木塊的壓力:F1________,F2________,F3________。知識點2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而且跟受力面積也有關。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通過受壓物體的形變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轉換法),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需保持接觸面積不變,改變壓力的大小。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需保持壓力不變,改變接觸面積的大小(控制變量法)。【例1】如圖1表示體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為了探究他們對雪地壓力的作用效果,現利用海綿、小桌、砝碼進行模擬研究,應選擇圖2中的哪幾種情形() 甲 乙 丙A.甲與乙B.乙與丙C.甲與丙D.以上都不對【例2】兩塊相同的海綿分別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兩個相同的物塊分別置于海綿上,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甲、乙兩圖中磅秤示數F甲F乙,海綿下陷深度h甲h乙。(均填“>”“=”或“<”)【例3】小張同學利用A、B兩物體、海綿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1)實驗中選用海綿而不選用木板之類材料的原因是。(2)實驗中小張是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3)分析比較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4)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________兩圖所示實驗。(5)小張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B1、B2兩塊,如圖丁、戊所示,他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他的實驗結論________(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點3固體壓強大小的計算計算固體壓強大小一般有兩種方法:①通常情況下,壓強的大小受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影響,由接觸面積的變化,再利用壓強公式P=F/S可求得壓強的變化。②如果粗細均勻的物體,比如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也可根據固體壓強公式的變形公式P=ρgh,通過物體密度和高度的變化,也可判斷它們對地面壓強的大小關系。【例1】(湘潭)一輛質量是40噸的坦克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履帶著地面積為5米2,它對地面的壓強是()A.80帕B.8000帕C.8×104帕D.4×104帕【例2】如圖所示,物體重10牛,它與豎直墻面的接觸面積是0.5分米2,現用24牛的水平力把物體按在墻上,墻面受到物體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A.10牛,2×103帕B.10牛,4.8×103帕C.24牛,2×103帕D.24牛,4.8×103帕【例3】今年初,“ofo共享單車”現身街頭.它具有節能環保、隨取隨用、隨時隨地停靠方便快捷和安全系數高等優點.小聰估計其車架所用材料體積為2000cm3,車架質量為6kg,整車質量為10kg。根據小聰的估計試計算:若車停放在路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cm2,則它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g取10N/kg)【例4】如圖甲所示,邊長20cm,重20N的正方體B放在水平地面上,重12N的正方體A疊放在B上。求:(1)正方體B對地面的壓強。(畫出正方體B所受力的示意圖)(2)如圖乙,將正方體A取下,用8N的力向上提正方體B,此時B對地面的壓強有多大?【例5】如圖學生課桌質量為9kg,桌子與地面有四個接觸面,每個接觸面的面積為4×10-4m2;某同學將底面積為2.5×10-3m2,裝有質量為1kg水的塑料水杯放在課桌的桌面上。(不計水杯的質量,取g=10N/kg)求:(1)課桌對地面的壓力。(2)課桌對地面的壓強。知識點4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改變受力面積,能改變壓強;在受力面積不變時,改變壓力的大小,也能改變壓強。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②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③在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①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②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③在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例1】下列做法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A.用很細的鋼絲切肥皂B.鐵軌鋪在枕木上C.針頭做得很尖D.用鋒利的刀刃切水果【例2】下列生活實例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A.大型載重貨車有很多車輪B.挖機的履帶做得很寬C.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D.取出一些書的書包背起來更舒服【例3】坐在沙發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A.沙發有彈簧,抵消了人的重力B.彈簧的彈力減小了人對沙發的壓力C.由于彈簧作用,人對沙發的壓力小于人的重力D.沙發柔軟,與人體接觸面積大【例4】一位同學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時,突然發現腳下的冰即將破裂,他應采取的措施是()A.站著不動大聲求救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邊挪動C.趕快跑向岸邊D.立即改成單腳站立大聲求救【例5】動物的進化會使它們的身體結構和功能更適應環境,下列用壓強知識解釋錯誤的是()A.啄木鳥的喙又尖又長——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有利于攝食B.狗的犬齒很尖——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有利于撕咬食物C.鯽魚的身體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有利于水中游行D.駱駝的趾特別寬大——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有利于沙漠行走知識點5液體壓強大小的判斷1.液體對容器的產生壓強(1)液體由于受到受到重力的作用,對容器底部產生壓強。(2)液體具有流動性,因而對容器側壁也產生壓強,且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壓強計:用來比較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儀器。當壓強計金屬盒的橡皮膜上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高度差,壓強越大,液面液面高度差也越大。3.液體壓強的特點(1)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產生壓強。(2)液體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有關,在深度相同時,密度越大,壓強越大。判斷液體壓強大小一般有兩種方法:①通常情況下,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運用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液體的密度有關進行比較。②如果橫截面積相等的液柱,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里的液注,也可根據液體壓強的變形公式P=F/S,通過比較液體壓力和受力面積的變化,也可判斷它們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大小關系。【例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液體壓強的大小跟深度和液體密度有關,跟容器的形狀和底面積的大小也有關B.液體受到的重力越大,則液體的壓強也一定越大C.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但液體內部不存在壓強D.同種液體由于重力而產生的壓強與深度有關,深度越大,壓強越大【例2】如圖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點,它們受到水的壓強分別為pA、pB和pC,則( )A.pA=pB>pCB.pA>pB=pCC.pAD.pC【例3】如圖所示,A、B、C是三個圓柱形容器,分別裝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C兩容器中液體深度相同,B、C兩容器的底面積相同。三個容器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強分別為pA、pB、pC,下列判斷正確是()A.pA>pB>pCB.pC<pA=pBC.pC<pA<pBD.pA>pB=pC【例4】如圖所示,一個空的塑料藥瓶,瓶口扎上橡皮膜,豎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兩次藥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橡皮膜向瓶內凹陷得更多的是()A.第一次B.兩次凹陷得一樣C.第二次D.橡皮膜不會凹陷【例5】用隔板將玻璃容器均分為兩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如圖)。下列問題中可以用該裝置探究的是()①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深度有關 ②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③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底部產生壓強 ④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側壁產生壓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例6】如圖所示,甲、乙兩只完全相同的試管內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甲試管豎直放置,乙試管傾斜放置,兩試管液面相平。設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無法確定【例7】如圖所示,小強同學用微小壓強計研究“液體內部壓強”。(1)在實驗中,小強把探頭直接放到水杯底部,這時A處的橡皮管與玻璃管互相脫開,他觀察到玻璃管中的液體液面________(填“相平”或“不相平”)。(2)保持探頭在水杯底部,他把橡皮管與玻璃管互相連接好,再緩慢提高探頭(未離開液面),在此過程中觀察到玻璃管中的液體液面差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3)小強同學從這個實驗中得出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是:同種液體中,深度增加,壓強__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4)小強又把同一支微小壓強計的探頭先后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的同一深度處,壓強計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如圖所示。比較兩種液體的密度可知ρ甲________ρ乙。知識點6有關固體壓強與液體壓強的綜合計算綜合計算時,一般固體先求壓力,再求壓強;液體先求壓強,再求壓力。說明:①液體的壓強大小只跟液體的密度、深度有關,跟液體的重力、體積、容器形狀、底面積大小等其他因素都無關。②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液=ρ液gh中使用的每個物理量的單位都是唯一的,不能用其他單位代替。③下面三種情況,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與液體重力G液的大小關系不同。【例1】如圖,甲、乙、丙三個質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裝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個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樣大【例2】如圖甲一裝有水圓臺形密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1,容器底對桌面的壓強為p2;若把容器倒置過來,如圖乙所示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1′,容器底對桌面的壓強為p2′。則( )A.p1<p1′,p2>p2′B.p1>p1′,p2<p2′C.p1<p1′,p2<p2′D.p1>p1′,p2>p2′【例3】如圖為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圓柱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高度之比為2∶1,底面積之比為1∶2,則它們的質量mA∶mB和對地面的壓強pA∶pB分別為()A.mA∶mB=2∶1,pA∶pB=2∶1B.mA∶mB=1∶1,pA∶pB=2∶1C.mA∶mB=1∶1,pA∶pB=1∶1D.mA∶mB=2∶1,pA∶pB=1∶1【例4】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平底容器,分別裝有深度相同、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②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④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③和④【課堂練習】1.有些公共汽車配備逃生錘,遇到緊急情況時,乘客可以用逃生錘打破玻璃逃生,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錘外形應選擇圖中的()2.將未裝滿水且密閉的礦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圖所示。兩次放置時,水對瓶底和瓶蓋的壓強分別是pA和pB,瓶對桌面的壓力分別是FA和FB,則()A.pA>pB,FA>FBB.pAC.pA=pB,FAD.pAFB【解析】瓶子倒立放置時,水的深度增加,水的壓強增大,即pA3.如圖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乙兩次實驗中,小桌對海綿壓力的大小相等②甲圖中小桌對海綿壓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圖中的明顯③甲、乙兩次實驗,說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④為了完成整個實驗,可以將乙圖中的砝碼取下來,并將看到的實驗現象和甲圖中的對比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高度、材料相同的實心長方體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的大小如圖所示。它們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A、FB,壓強分別為pA、pB。關于它們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FAB.FA>FB,pA=pBC.FA>FB,pA>pBD.FA>FB,pA>pB5.一塊長為L,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與桌邊相齊(如圖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緩慢地離開桌邊L/3,在木板A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對桌面的壓強不變B.A對桌面的壓力不變C.A對桌面的壓力不斷變小D.A對桌面的壓強不斷變小6.有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水和鹽水,小明采用壓強計進行探究:(1)小明首先把壓強計放在空氣中用手指輕壓壓強計橡皮膜,觀察U形管兩側液面是否發生變化,其目的是。(2)小明把調節好的壓強計金屬盒分別浸入到兩種液體中,發現圖甲中U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小,認為圖甲燒杯中盛的是水。他的結論是(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其理由是。(3)小明還發現在同種液體中,金屬盒距液面的距離相同時,只改變金屬盒的方向,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差(填“不變”或“變化”),表明在相同條件下,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7.某人的體重是600牛,站在一塊木板上,木板放在沙地上,設木板重100牛,木板面積為0.5米2,每只鞋底的面積是200厘米2。(1)人對木板的壓強多大?(2)木板對地面的壓強多大?【課后練習】1.如圖所示,兩手指用力擠壓鉛筆的兩端使它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是()A.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強小于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強B.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力大于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力C.鉛筆靜止時,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D.實驗表明可以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增大壓強2.一只燒杯放在斜面上,燒杯內盛有某種溶液,如圖所示,則該溶液對杯底A、B兩點的壓強pA和pB的大小關系是()A.無法確定B.pA=pBC.pA<pBD.pA>pB3.如圖是甲、乙兩種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圖像,由圖可知,甲液體的密度ρ甲與乙液體的密度ρ乙的大小關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無法確定4.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中:(1)如圖甲用手按壓強計的橡皮膜,U形管內水面出現高度差;將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內水面也出現高度差,這說明。(2)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過方法可以進行調節。①從U形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②拆除軟管重新安裝③向U形管內加適量水(3)比較丙、丁實驗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5.傳統的電車要由兩條“辮子”供電,行駛中容易掉“辮子”,已逐漸被淘汰。我國最新研發的超級電容儲能式新型電車,沒有傳統電車的“辮子”,可在乘客上下車的短時間內充滿電,還可以把剎車時減小的機械能轉化成電能回收儲存再利用。某型號新型電車的有關技術參數如下表:空車質量(千克):10000滿載乘員數(人):80滿載時輪胎與地面接觸總面積(厘米2):5000最大車速(千米/時):80(1)大型客車的輪胎都較寬,其目的是。(2)假設每位乘員的質量為60千克,新型電車滿載停在水平路面時,對路面的壓強有多大?(g取10牛/千克)6.全球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樞紐工程—我國白鶴灘水電站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按設計,水電站總庫容206.27億m3,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289m,頂寬13m,最大底寬72m。電站左岸、右岸地下廠房共有16臺水輪發電機組。建成后具有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游航運條件和發展庫區通航等綜合效益。從壓強角度分析說明水電站混凝土雙曲拱壩筑成“上窄下寬”的好處。第7節壓強知識點1壓力和重力的區別和聯系壓力重力區別產生原因物體之間接觸且有擠壓地球的吸引方向垂直于接觸表面并指向受力物體豎直向下大小由施力物體決定G=mg作用點受力物體表面重心聯系當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時,它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G=mg【例1】下列關于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B)A.壓力大小總是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B.壓力的方向總是和物體的接觸面相垂直C.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D.壓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體的接觸面相垂直【例2】如圖所示,重力為40牛的物體M,分別放在梯形木塊的1、2、3位置上,試分析物體在1、2、3處對梯形木塊的壓力:F1________,F2________,F3________。【答案】<40牛 =40牛=0知識點2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而且跟受力面積也有關。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通過受壓物體的形變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轉換法),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需保持接觸面積不變,改變壓力的大小。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需保持壓力不變,改變接觸面積的大小(控制變量法)。【例1】如圖1表示體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為了探究他們對雪地壓力的作用效果,現利用海綿、小桌、砝碼進行模擬研究,應選擇圖2中的哪幾種情形(B) 甲 乙 丙A.甲與乙B.乙與丙C.甲與丙D.以上都不對【例2】兩塊相同的海綿分別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兩個相同的物塊分別置于海綿上,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甲、乙兩圖中磅秤示數F甲=F乙,海綿下陷深度h甲>h乙。(均填“>”“=”或“<”)【例3】小張同學利用A、B兩物體、海綿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1)實驗中選用海綿而不選用木板之類材料的原因是。(2)實驗中小張是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3)分析比較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4)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________兩圖所示實驗。(5)小張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B1、B2兩塊,如圖丁、戊所示,他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他的實驗結論________(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海綿受力容易發生形變 (2)海綿的凹陷程度 (3)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4)甲、丙 (5)錯誤 沒有控制壓力相同知識點3固體壓強大小的計算計算固體壓強大小一般有兩種方法:①通常情況下,壓強的大小受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影響,由接觸面積的變化,再利用壓強公式P=F/S可求得壓強的變化。②如果粗細均勻的物體,比如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也可根據固體壓強公式的變形公式P=ρgh,通過物體密度和高度的變化,也可判斷它們對地面壓強的大小關系。【例1】(湘潭)一輛質量是40噸的坦克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履帶著地面積為5米2,它對地面的壓強是(C)A.80帕B.8000帕C.8×104帕D.4×104帕【例2】如圖所示,物體重10牛,它與豎直墻面的接觸面積是0.5分米2,現用24牛的水平力把物體按在墻上,墻面受到物體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D )A.10牛,2×103帕B.10牛,4.8×103帕C.24牛,2×103帕D.24牛,4.8×103帕【例3】今年初,“ofo共享單車”現身街頭.它具有節能環保、隨取隨用、隨時隨地停靠方便快捷和安全系數高等優點.小聰估計其車架所用材料體積為2000cm3,車架質量為6kg,整車質量為10kg。根據小聰的估計試計算:若車停放在路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cm2,則它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g取10N/kg)【答案】車停放在路邊,車對地面的壓力:F=G=m整車g=10kg×10N/kg=100N車對地面的壓強:p===5×104Pa【例4】如圖甲所示,邊長20cm,重20N的正方體B放在水平地面上,重12N的正方體A疊放在B上。求:(1)正方體B對地面的壓強。(畫出正方體B所受力的示意圖)(2)如圖乙,將正方體A取下,用8N的力向上提正方體B,此時B對地面的壓強有多大?【答案】(1)經分析可知,正方體B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A的壓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受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正方體B對地面的壓力:F=GA+GB=12N+20N=32N,受力面積:S=L2=(20cm)2=400cm2=0.04m2,正方體B對地面的壓強:p===800Pa。 (2)將正方體A取下,用8N的力向上提正方體B時,B對地面的壓力:F′=GB-F=20N-8N=12N,B對地面的壓強:p′===300Pa。【例5】如圖學生課桌質量為9kg,桌子與地面有四個接觸面,每個接觸面的面積為4×10-4m2;某同學將底面積為2.5×10-3m2,裝有質量為1kg水的塑料水杯放在課桌的桌面上。(不計水杯的質量,取g=10N/kg)求:(1)課桌對地面的壓力。(2)課桌對地面的壓強。【答案】(1)水和課桌的總質量:m=m水+m桌=1kg+9kg=10kg,水和課桌的總重:G=mg=10kg×10N/kg=100N,課桌對地面的壓力:F=G=100N (2)課桌與地面的接觸面積:S=4×4×10-4m2=1.6×10-3m2,課桌對地面的壓強:p===6.25×104Pa知識點4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改變受力面積,能改變壓強;在受力面積不變時,改變壓力的大小,也能改變壓強。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②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③在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①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②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③在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例1】下列做法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B )A.用很細的鋼絲切肥皂B.鐵軌鋪在枕木上C.針頭做得很尖D.用鋒利的刀刃切水果【例2】下列生活實例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C)A.大型載重貨車有很多車輪B.挖機的履帶做得很寬C.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D.取出一些書的書包背起來更舒服【例3】坐在沙發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D)A.沙發有彈簧,抵消了人的重力B.彈簧的彈力減小了人對沙發的壓力C.由于彈簧作用,人對沙發的壓力小于人的重力D.沙發柔軟,與人體接觸面積大【例4】一位同學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時,突然發現腳下的冰即將破裂,他應采取的措施是(B)A.站著不動大聲求救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邊挪動C.趕快跑向岸邊D.立即改成單腳站立大聲求救【例5】動物的進化會使它們的身體結構和功能更適應環境,下列用壓強知識解釋錯誤的是(C)A.啄木鳥的喙又尖又長——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有利于攝食B.狗的犬齒很尖——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有利于撕咬食物C.鯽魚的身體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有利于水中游行D.駱駝的趾特別寬大——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有利于沙漠行走知識點5液體壓強大小的判斷1.液體對容器的產生壓強(1)液體由于受到受到重力的作用,對容器底部產生壓強。(2)液體具有流動性,因而對容器側壁也產生壓強,且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壓強計:用來比較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儀器。當壓強計金屬盒的橡皮膜上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高度差,壓強越大,液面液面高度差也越大。3.液體壓強的特點(1)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產生壓強。(2)液體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有關,在深度相同時,密度越大,壓強越大。判斷液體壓強大小一般有兩種方法:①通常情況下,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運用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液體的密度有關進行比較。②如果橫截面積相等的液柱,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里的液注,也可根據液體壓強的變形公式P=F/S,通過比較液體壓力和受力面積的變化,也可判斷它們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大小關系。【例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A.液體壓強的大小跟深度和液體密度有關,跟容器的形狀和底面積的大小也有關B.液體受到的重力越大,則液體的壓強也一定越大C.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但液體內部不存在壓強D.同種液體由于重力而產生的壓強與深度有關,深度越大,壓強越大【例2】如圖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點,它們受到水的壓強分別為pA、pB和pC,則( A )A.pA=pB>pCB.pA>pB=pCC.pAD.pC【例3】如圖所示,A、B、C是三個圓柱形容器,分別裝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C兩容器中液體深度相同,B、C兩容器的底面積相同。三個容器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強分別為pA、pB、pC,下列判斷正確是(C)A.pA>pB>pCB.pC<pA=pBC.pC<pA<pBD.pA>pB=pC【例4】如圖所示,一個空的塑料藥瓶,瓶口扎上橡皮膜,豎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兩次藥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橡皮膜向瓶內凹陷得更多的是(C)A.第一次B.兩次凹陷得一樣C.第二次D.橡皮膜不會凹陷【例5】用隔板將玻璃容器均分為兩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如圖)。下列問題中可以用該裝置探究的是(B)①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深度有關 ②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③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底部產生壓強 ④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側壁產生壓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例6】如圖所示,甲、乙兩只完全相同的試管內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甲試管豎直放置,乙試管傾斜放置,兩試管液面相平。設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無法確定【例7】如圖所示,小強同學用微小壓強計研究“液體內部壓強”。(1)在實驗中,小強把探頭直接放到水杯底部,這時A處的橡皮管與玻璃管互相脫開,他觀察到玻璃管中的液體液面________(填“相平”或“不相平”)。(2)保持探頭在水杯底部,他把橡皮管與玻璃管互相連接好,再緩慢提高探頭(未離開液面),在此過程中觀察到玻璃管中的液體液面差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3)小強同學從這個實驗中得出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是:同種液體中,深度增加,壓強__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4)小強又把同一支微小壓強計的探頭先后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的同一深度處,壓強計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如圖所示。比較兩種液體的密度可知ρ甲________ρ乙。【答案】(1)相平 (2)變大 (3)變大 (4)<知識點6有關固體壓強與液體壓強的綜合計算綜合計算時,一般固體先求壓力,再求壓強;液體先求壓強,再求壓力。說明:①液體的壓強大小只跟液體的密度、深度有關,跟液體的重力、體積、容器形狀、底面積大小等其他因素都無關。②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液=ρ液gh中使用的每個物理量的單位都是唯一的,不能用其他單位代替。③下面三種情況,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與液體重力G液的大小關系不同。【例1】如圖,甲、乙、丙三個質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裝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個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A)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樣大【例2】如圖甲一裝有水圓臺形密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1,容器底對桌面的壓強為p2;若把容器倒置過來,如圖乙所示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1′,容器底對桌面的壓強為p2′。則( D)A.p1<p1′,p2>p2′B.p1>p1′,p2<p2′C.p1<p1′,p2<p2′D.p1>p1′,p2>p2′【例3】如圖為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圓柱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高度之比為2∶1,底面積之比為1∶2,則它們的質量mA∶mB和對地面的壓強pA∶pB分別為(B)A.mA∶mB=2∶1,pA∶pB=2∶1B.mA∶mB=1∶1,pA∶pB=2∶1C.mA∶mB=1∶1,pA∶pB=1∶1D.mA∶mB=2∶1,pA∶pB=1∶1【例4】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平底容器,分別裝有深度相同、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①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②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④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③和④【課堂練習】1.有些公共汽車配備逃生錘,遇到緊急情況時,乘客可以用逃生錘打破玻璃逃生,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錘外形應選擇圖中的(D)2.將未裝滿水且密閉的礦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圖所示。兩次放置時,水對瓶底和瓶蓋的壓強分別是pA和pB,瓶對桌面的壓力分別是FA和FB,則(B)A.pA>pB,FA>FBB.pAC.pA=pB,FAD.pAFB【解析】瓶子倒立放置時,水的深度增加,水的壓強增大,即pA3.如圖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甲、乙兩次實驗中,小桌對海綿壓力的大小相等②甲圖中小桌對海綿壓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圖中的明顯③甲、乙兩次實驗,說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④為了完成整個實驗,可以將乙圖中的砝碼取下來,并將看到的實驗現象和甲圖中的對比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高度、材料相同的實心長方體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的大小如圖所示。它們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A、FB,壓強分別為pA、pB。關于它們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B)A.FAB.FA>FB,pA=pBC.FA>FB,pA>pBD.FA>FB,pA>pB【解析】由題意可得:ρA=ρB,VA>VB,則mA>mB,GA>GB,故FA>FB,又因為p======ρgh,ρA=ρB,hA=hB,故pA=pB。5.一塊長為L,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與桌邊相齊(如圖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緩慢地離開桌邊L/3,在木板A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A對桌面的壓強不變B.A對桌面的壓力不變C.A對桌面的壓力不斷變小D.A對桌面的壓強不斷變小6.有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水和鹽水,小明采用壓強計進行探究:(1)小明首先把壓強計放在空氣中用手指輕壓壓強計橡皮膜,觀察U形管兩側液面是否發生變化,其目的是。(2)小明把調節好的壓強計金屬盒分別浸入到兩種液體中,發現圖甲中U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小,認為圖甲燒杯中盛的是水。他的結論是(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其理由是。(3)小明還發現在同種液體中,金屬盒距液面的距離相同時,只改變金屬盒的方向,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差(填“不變”或“變化”),表明在相同條件下,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答案】(1檢查壓強計的氣密性是否良好。(2)不可靠(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其理由是沒有控制壓強計在兩種液體中的深度相同。(3)不變相等7.某人的體重是600牛,站在一塊木板上,木板放在沙地上,設木板重100牛,木板面積為0.5米2,每只鞋底的面積是200厘米2。(1)人對木板的壓強多大?(2)木板對地面的壓強多大?【答案】(1)p===1.5×104帕(2)p′===1.4×103帕【課后練習】1.如圖所示,兩手指用力擠壓鉛筆的兩端使它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是(A)A.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強小于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強B.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力大于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力C.鉛筆靜止時,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D.實驗表明可以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增大壓強2.一只燒杯放在斜面上,燒杯內盛有某種溶液,如圖所示,則該溶液對杯底A、B兩點的壓強pA和pB的大小關系是(D)A.無法確定B.pA=pBC.pA<pBD.pA>pB3.如圖是甲、乙兩種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圖像,由圖可知,甲液體的密度ρ甲與乙液體的密度ρ乙的大小關系是(A)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無法確定4.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中:(1)如圖甲用手按壓強計的橡皮膜,U形管內水面出現高度差;將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內水面也出現高度差,這說明。(2)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過方法可以進行調節。①從U形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②拆除軟管重新安裝③向U形管內加適量水(3)比較丙、丁實驗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答案】(1)液體內部有壓強。(2)②。(3)同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5.傳統的電車要由兩條“辮子”供電,行駛中容易掉“辮子”,已逐漸被淘汰。我國最新研發的超級電容儲能式新型電車,沒有傳統電車的“辮子”,可在乘客上下車的短時間內充滿電,還可以把剎車時減小的機械能轉化成電能回收儲存再利用。某型號新型電車的有關技術參數如下表:空車質量(千克):10000滿載乘員數(人):80滿載時輪胎與地面接觸總面積(厘米2):5000最大車速(千米/時):80(1)大型客車的輪胎都較寬,其目的是。(2)假設每位乘員的質量為60千克,新型電車滿載停在水平路面時,對路面的壓強有多大?(g取10牛/千克)【答案】(1)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2)G乘員=m乘員g=80×60千克×10牛/千克=4.8×104牛,G車=m車g=10000千克×10牛/千克=1.0×105牛,電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則F壓=G乘員+G車=4.8×104牛+1.0×105牛,=1.48×105牛,所以p===2.96×105帕6.全球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樞紐工程—我國白鶴灘水電站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按設計,水電站總庫容206.27億m3,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289m,頂寬13m,最大底寬72m。電站左岸、右岸地下廠房共有16臺水輪發電機組。建成后具有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游航運條件和發展庫區通航等綜合效益。從壓強角度分析說明水電站混凝土雙曲拱壩筑成“上窄下寬”的好處。【答案】從壩體對地基的作用看,壩體上窄下寬,可以增大地基的受力面積,減小壩體對地基的壓強。從水對壩體的作用看,因為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水對大壩下部的壓強較大,對大壩上部的壓強小。所以,大壩通常筑成上窄下寬的形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寒假力學入門】七下3.7 壓強- 答案.docx 【寒假力學入門】七下3.7壓強 - 原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