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 凸透鏡成像(七下2.6 例題+課堂+課后練習)—浙教版七年級科學寒假班重難點預習專題 (光學入門)(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 凸透鏡成像(七下2.6 例題+課堂+課后練習)—浙教版七年級科學寒假班重難點預習專題 (光學入門)(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簡介

第6節
凸透鏡成像及應用
知識點1
透鏡的認識
1.透鏡的類型
a.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做凸透鏡.
b.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做凹透鏡.
2.透鏡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此時透鏡的材質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反之呢?)
①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原來入射光線沿原方向傳播更靠近主光軸,使它的光束變窄.
②光線經過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原來的入射光線沿原方向傳播更遠離主光軸,使它光束變寬.
凸透鏡曲率半徑(或者凸度)越大,對光線的偏折能力越強,焦距越小。
3.光線通過透鏡的光路圖
(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經過焦點;通過凹透鏡后,反向延長線相交于焦點;
(2)從焦點出發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平行于主光軸;入射光線的延長線相交于焦點,通過凹透鏡后,必平行于主光軸.
(3)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4.關于三條特殊光線:
(1)凸透鏡遮住一部分(破碎),仍能形成完整的像,但是像變暗一些。
(2)作圖基本技巧
①多線共點規律:同一發光點發出光線經透鏡折射后一定全都通過(或反向延長線通過)像點.
②利用三點共線規律——不論物點、透鏡的位置怎樣變化,物點、光心和相應的像點一定位于通過光心的同一條直線上.
③在某些情況下不能直接用三條特殊光線中任兩條求作像點時,可采用輔助手段.如設想物點、設想物體等方法.
【例1】關于如圖所示的a、b、c、d四個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a、c為凸透鏡         B.a為凸透鏡,d為凹透鏡
C.b、c為凹透鏡         D.b為凹透鏡,c為凸透鏡
【例2】如圖中畫出了光線通過透鏡(圖中未畫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鏡是(C)
A.a
B.b、d
C.c
D.a、b、c、d
【例3】如圖所示,請將下列光路圖補充完整。
   
 
知識點2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光心(O):通常位于透鏡的幾何中心;通過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物理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叫物距,用字母u表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叫像距,用字母v表示。
焦點F: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光心的距離。
凸透鏡成像規律--光路圖
條件
成像光路圖
成像情況
u與v的關系
像的位置(與物同側或異側)
像隨物距變化的情況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u>v
異側
f<v<2f
物近像遠像變大
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u=2f=v
異側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實像
u<v
異側
v>2f
物近像遠像變大
u=f
不能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虛像
u<v
同側
物近像近像變小
注意:①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在焦點處。
②放大像與縮小像的分界點在二倍焦點處。
③不論凸透鏡成實像還是虛像,物體離焦點越近,成的像越大。
④在擺放儀器時,要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共線”并“等高”。“等高”就是點燃蠟燭,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只有這樣才能使燭焰成的像落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觀察。
【例1】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蠟燭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則在光屏上( A )
A.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光屏上不會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例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蠟燭置于透鏡前30cm處時,在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現保持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則光屏上( D )
A.無法成像
B.呈現正立、放大的像
C.呈現倒立、放大的像
D.呈現倒立、縮小的像
【例3】如圖是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知( A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B.當物距u=30cm時,像距v=30cm
C.物距增大時像距也增大
D.當物距u=15cm時成的縮小的像
【例4】若空間有一豎直放置的大凸透鏡,在主光軸位置上拉二根鋼絲,一個小雜技演員從很遠的地方沿著鋼絲向焦點處勻速走來.下列敘述中:
①小演員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
②像的腳步始終比小孩大;
③像大時腳步大,像小時腳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
④像總朝遠離小演員的方向運動,好像在逃離.
其中正確的是( C )
A.只有①②正確
B.只有①②④正確
C.只有①③④正確
D.只有③④正確
【例5】如圖所示,是某物理實驗小組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發現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找不到蠟燭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A、光屏、凸透鏡和蠟燭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物距小于透鏡的一倍焦距
C、蠟燭在透鏡的兩倍焦距處??????
D、蠟燭在透鏡的焦點上
(2)如果凸透鏡焦距為10cm,當透鏡到蠟燭的距離為15cm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的
的實像.
(3)當光屏上出現蠟燭清晰的像時,如果用遮光板擋住透鏡的上半部分,我們觀察光屏時,將會在光屏上看到
A、蠟燭像的下半部分?
B、蠟燭像的上半部分?
C、蠟燭完整的像,像的亮度變暗?
D、蠟燭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變.
【答案】(1)ABD;(2)放大;(3)C.
【例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該透鏡的焦距f=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點燃蠟燭,在光屏上得到蠟燭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則可以將凸透鏡向____(選填“上”或“下”)移動。
(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____(選填“A”“B”“C”或“D”)點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像,____(選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
(4)某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不小心將透鏡掉在地上碎成三塊,他們不知道碎鏡片的焦距是否與原透鏡相等,于是選取其中一塊鏡片,測量其焦距發現這塊鏡片的焦距與原透鏡相等,如圖丁所示,由此他們得出“每塊鏡片的焦距都與原透鏡相等”的結論.他們這種推斷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1.0
(2)下
(3)C
投影儀
(4)只實驗了一次,結果具有偶然性
知識點3
凸透鏡應用
1.放大鏡
工作原理:是一個短焦距的透鏡,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工作原理。
2.照相機
工作原理: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工作原理。
3.幻燈機
工作原理: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當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工作原理。
【例1】在用一凸透鏡研究其成像的規律時,某同學得到的部分實驗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實驗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
B.當u=25cm時,凸透鏡成放大的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C.當v=24cm時,凸透鏡成縮小的像,照相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
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22cm處向距凸透鏡32cm處滑動,像會逐漸變小
【例2】如圖所示為某款數碼相機的成像原理,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拍照時,將鏡頭對準景物,相機通過自動調節,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為拍攝到更大的像應將鏡頭遠離景物
B.為擴大拍攝范圍應將鏡頭靠近景物
C.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縮小的像
知識點4
近視眼和遠視眼
  
視覺的形成: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大腦形成視覺。
近視眼成因:晶狀體向外出,焦距變小,折光能力過強。
成像: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看近處物體清晰,看遠處物體不清晰。
矯正:配戴凹透鏡。將光發散,使像后移到視網膜上。
遠視眼成因:晶狀體拉長,焦距變大,折光能力過弱。
成像: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看遠處物體清晰,看近處物體不清晰。
矯正:配戴凸透鏡。會聚光線,使像前移到視網膜上。
【例1】(2017·杭州市下城區期末)如圖所示,分別表示遠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C)
A.①②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例2】(2016·桂林)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小麗的眼睛成像情況如圖所示,為矯正視力應當配戴眼鏡片為凹透鏡的眼鏡。(均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例3】(2017·杭州期中)眼睛健康是大家一直關注的問題,請回答下列與眼睛有關的光學問題:
(1)如圖甲為正常人眼看遠近不同物體時眼睛的自動調節,以下分析正確的是B。
A.這不可能是同一個人的眼
B.這說明眼睛是一個自動變焦(距)的系統
C.看遠處的物體常常需要瞇起眼睛看
D.看近處的物體晶狀體應扁平一些
(2)全國中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數據表明:中學生近視發生率約為55.22%,且急劇低齡化。如圖所示,丙(填“乙”或“丙”)圖表示近視眼折光系統的光路示意圖,矯正近視眼應佩帶凹透鏡(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片。
【課堂練習】
1.(2017·海南)如圖所示,對光有發散作用的透鏡是(B)
2.(2017·常州)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圖所示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蓋形狀各異,最容易在陽光下引發火災的是(B)
3.(2016·南昌)如圖所示,是王爺爺小孫女的照片,王爺爺用放大鏡貼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B)
       
A    
B   
 C
 D
4.(2016·威海)如圖所示,圖甲測凸透鏡的焦距,圖乙“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40厘米
B.圖乙的成像的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
C.圖乙中若用遮光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現像的下半部分
D.圖乙中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近視鏡,光屏向右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5.(2017·杭州)小金在實驗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當小金將三個元件移動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了清晰的像,請你根據此現象回答下列問題:光屏上像的性質為倒立、等大的實像,并推算出焦距為20.0厘米。
(2)保持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變,小金換了個凸透鏡繼續實驗,并使透鏡光心、蠟燭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鏡右側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無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夠長),請你幫助小金分析產生此現象的原因物距小于焦距。
【課后練習】
1.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當人觀察物體時,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D)
A.正立、縮小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縮小的虛像
D.倒立、縮小的實像
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小明同學用凸透鏡觀看“物理世界”四個字,觀察到了圖示的實驗現象,下列光學儀器工作原理與該現象所反映的物理規律相同的是(C)
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平面鏡
3.某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先后使燭焰位于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關于a,b,c,d四點的成像情況,他歸納出下列說法,其中錯誤的是(C)
A.燭焰位于a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小
B.燭焰位于c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C.燭焰位于b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D.燭焰位于d點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4.如圖所示是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10厘米,若利用這個凸透鏡作為照相機的鏡頭,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攝的物體距離照相機至少大于20厘米。
5.(2016·臺州)小晨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如圖所示位置時,光屏上恰好能成清晰的像。
(1)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質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2)將蠟燭向左移動,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左移動。
6.(2017·衡陽)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該透鏡焦距f=11.0厘米。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點燃蠟燭,光屏上得到蠟燭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則可以將凸透鏡向下(填“上”或“下”)移動。
(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C(填“A”“B”“C”或“D”)點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像,投影儀(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第6節
凸透鏡成像及應用
知識點1
透鏡的認識
1.透鏡的類型
a.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做凸透鏡.
b.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做凹透鏡.
2.透鏡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此時透鏡的材質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反之呢?)
①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原來入射光線沿原方向傳播更靠近主光軸,使它的光束變窄.
②光線經過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原來的入射光線沿原方向傳播更遠離主光軸,使它光束變寬.
凸透鏡曲率半徑(或者凸度)越大,對光線的偏折能力越強,焦距越小。
3.光線通過透鏡的光路圖
(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經過焦點;通過凹透鏡后,反向延長線相交于焦點;
(2)從焦點出發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平行于主光軸;入射光線的延長線相交于焦點,通過凹透鏡后,必平行于主光軸.
(3)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4.關于三條特殊光線:
(1)凸透鏡遮住一部分(破碎),仍能形成完整的像,但是像變暗一些。
(2)作圖基本技巧
①多線共點規律:同一發光點發出光線經透鏡折射后一定全都通過(或反向延長線通過)像點.
②利用三點共線規律——不論物點、透鏡的位置怎樣變化,物點、光心和相應的像點一定位于通過光心的同一條直線上.
③在某些情況下不能直接用三條特殊光線中任兩條求作像點時,可采用輔助手段.如設想物點、設想物體等方法.
【例1】關于如圖所示的a、b、c、d四個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a、c為凸透鏡         B.a為凸透鏡,d為凹透鏡
C.b、c為凹透鏡         D.b為凹透鏡,c為凸透鏡
【例2】如圖中畫出了光線通過透鏡(圖中未畫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鏡是(
)
A.a
B.b、d
C.c
D.a、b、c、d
【例3】如圖所示,請將下列光路圖補充完整。
   
知識點2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光心(O):通常位于透鏡的幾何中心;通過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物理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叫物距,用字母u表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叫像距,用字母v表示。
焦點F: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光心的距離。
凸透鏡成像規律--光路圖
條件
成像光路圖
成像情況
u與v的關系
像的位置(與物同側或異側)
像隨物距變化的情況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u>v
異側
f<v<2f
物近像遠像變大
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u=2f=v
異側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實像
u<v
異側
v>2f
物近像遠像變大
u=f
不能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虛像
u<v
同側
物近像近像變小
注意:①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在焦點處。
②放大像與縮小像的分界點在二倍焦點處。
③不論凸透鏡成實像還是虛像,物體離焦點越近,成的像越大。
④在擺放儀器時,要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共線”并“等高”。“等高”就是點燃蠟燭,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只有這樣才能使燭焰成的像落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觀察。
【例1】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蠟燭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則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光屏上不會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例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蠟燭置于透鏡前30cm處時,在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現保持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則光屏上(  )
A.無法成像
B.呈現正立、放大的像
C.呈現倒立、放大的像
D.呈現倒立、縮小的像
【例3】如圖是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知(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B.當物距u=30cm時,像距v=30cm
C.物距增大時像距也增大
D.當物距u=15cm時成的縮小的像
【例4】若空間有一豎直放置的大凸透鏡,在主光軸位置上拉二根鋼絲,一個小雜技演員從很遠的地方沿著鋼絲向焦點處勻速走來.下列敘述中:
①小演員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
②像的腳步始終比小孩大;
③像大時腳步大,像小時腳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
④像總朝遠離小演員的方向運動,好像在逃離.
其中正確的是(  )
A.只有①②正確
B.只有①②④正確
C.只有①③④正確
D.只有③④正確
【例5】如圖所示,是某物理實驗小組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發現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找不到蠟燭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A、光屏、凸透鏡和蠟燭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物距小于透鏡的一倍焦距
C、蠟燭在透鏡的兩倍焦距處??????
D、蠟燭在透鏡的焦點上
(2)如果凸透鏡焦距為10cm,當透鏡到蠟燭的距離為15cm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的
的實像.
(3)當光屏上出現蠟燭清晰的像時,如果用遮光板擋住透鏡的上半部分,我們觀察光屏時,將會在光屏上看到
A、蠟燭像的下半部分?
B、蠟燭像的上半部分?
C、蠟燭完整的像,像的亮度變暗?
D、蠟燭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變.
【例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該透鏡的焦距f=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點燃蠟燭,在光屏上得到蠟燭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則可以將凸透鏡向____(選填“上”或“下”)移動。
(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____(選填“A”“B”“C”或“D”)點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像,____(選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
(4)某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不小心將透鏡掉在地上碎成三塊,他們不知道碎鏡片的焦距是否與原透鏡相等,于是選取其中一塊鏡片,測量其焦距發現這塊鏡片的焦距與原透鏡相等,如圖丁所示,由此他們得出“每塊鏡片的焦距都與原透鏡相等”的結論.他們這種推斷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3
凸透鏡應用
1.放大鏡
工作原理:是一個短焦距的透鏡,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工作原理。
2.照相機
工作原理: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工作原理。
3.幻燈機
工作原理: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當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工作原理。
【例1】在用一凸透鏡研究其成像的規律時,某同學得到的部分實驗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實驗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
B.當u=25cm時,凸透鏡成放大的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C.當v=24cm時,凸透鏡成縮小的像,照相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
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22cm處向距凸透鏡32cm處滑動,像會逐漸變小
【例2】如圖所示為某款數碼相機的成像原理,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拍照時,將鏡頭對準景物,相機通過自動調節,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拍攝到更大的像應將鏡頭遠離景物
B.為擴大拍攝范圍應將鏡頭靠近景物
C.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縮小的像
知識點4
近視眼和遠視眼
  
視覺的形成: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大腦形成視覺。
近視眼成因:晶狀體向外出,焦距變小,折光能力過強。
成像: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看近處物體清晰,看遠處物體不清晰。
矯正:配戴凹透鏡。將光發散,使像后移到視網膜上。
遠視眼成因:晶狀體拉長,焦距變大,折光能力過弱。
成像: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看遠處物體清晰,看近處物體不清晰。
矯正:配戴凸透鏡。會聚光線,使像前移到視網膜上。
【例1】(2017·杭州市下城區期末)如圖所示,分別表示遠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
)
A.①②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例2】(2016·桂林)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
;小麗的眼睛成像情況如圖所示,為矯正視力應當配戴眼鏡片為
的眼鏡。(均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例3】(2017·杭州期中)眼睛健康是大家一直關注的問題,請回答下列與眼睛有關的光學問題:
(1)如圖甲為正常人眼看遠近不同物體時眼睛的自動調節,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這不可能是同一個人的眼
B.這說明眼睛是一個自動變焦(距)的系統
C.看遠處的物體常常需要瞇起眼睛看
D.看近處的物體晶狀體應扁平一些
(2)全國中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數據表明:中學生近視發生率約為55.22%,且急劇低齡化。如圖所示,
(填“乙”或“丙”)圖表示近視眼折光系統的光路示意圖,矯正近視眼應佩帶
(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片。
【課堂練習】
1.(2017·海南)如圖所示,對光有發散作用的透鏡是(
)
2.(2017·常州)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圖所示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蓋形狀各異,最容易在陽光下引發火災的是(
)
3.(2016·南昌)如圖所示,是王爺爺小孫女的照片,王爺爺用放大鏡貼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A    
B   
 C
 D
4.(2016·威海)如圖所示,圖甲測凸透鏡的焦距,圖乙“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40厘米
B.圖乙的成像的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
C.圖乙中若用遮光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現像的下半部分
D.圖乙中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近視鏡,光屏向右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5.(2017·杭州)小金在實驗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當小金將三個元件移動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了清晰的像,請你根據此現象回答下列問題:光屏上像的性質為
,并推算出焦距為
厘米。
(2)保持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變,小金換了個凸透鏡繼續實驗,并使透鏡光心、蠟燭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鏡右側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無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夠長),請你幫助小金分析產生此現象的原因

【課后練習】
1.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當人觀察物體時,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縮小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縮小的虛像
D.倒立、縮小的實像
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小明同學用凸透鏡觀看“物理世界”四個字,觀察到了圖示的實驗現象,下列光學儀器工作原理與該現象所反映的物理規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平面鏡
3.某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先后使燭焰位于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關于a,b,c,d四點的成像情況,他歸納出下列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A.燭焰位于a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小
B.燭焰位于c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C.燭焰位于b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D.燭焰位于d點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4.如圖所示是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
厘米,若利用這個凸透鏡作為照相機的鏡頭,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攝的物體距離照相機至少大于
厘米。
5.(2016·臺州)小晨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如圖所示位置時,光屏上恰好能成清晰的像。
(1)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質是

(2)將蠟燭向左移動,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
移動。
6.(2017·衡陽)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該透鏡焦距f=
厘米。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點燃蠟燭,光屏上得到蠟燭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則可以將凸透鏡向
(填“上”或“下”)移動。
(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
(填“A”“B”“C”或“D”)點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像,
(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山市| 新民市| 汤阴县| 无锡市| 广水市| 高淳县| 西充县| 岢岚县| 临澧县| 玛沁县| 罗甸县| 白河县| 习水县| 云梦县| 海林市| 图片| 沁水县| 桂阳县| 桦川县| 蓬安县| 甘肃省| 台前县| 祥云县| 阜新市| 长乐市| 乳山市| 开原市| 姜堰市| 顺义区| 太仆寺旗| 河间市| 库车县| 剑阁县| 十堰市| 当涂县| 南木林县| 许昌县| 盐源县| 沙雅县| 灌云县| 桃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