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力的存在知識點1力的概念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發生推、拉、提、壓、吸引、排斥等現象時就產生了力的作用。如人用手提起水桶、超載卡車壓壞路面、磁鐵吸引鐵釘等都是力的作用。物理學里,把一個物體對另一物體的作用稱為力。力的作用必須是在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的,直接接觸的物體可以發生力的作用,不接觸物體也可以發生力的作用。一個物體是不能發生力的作用的,力不會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例1】(金華市婺城區期末)下列關于力的說法錯誤的是()A.兩個物體接觸時才能發生力的作用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物體間發生力的作用時,不一定要接觸【例2】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一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C.兩個物體不接觸,一定沒有力的作用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知識點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體積)。如人將木條壓彎;風使樹枝彎曲等。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即改變速度的大小和運動的方向。如騎自行車用力蹬踏板自行車會越來越快;水平拋出一石子由于重力作用石子會走一條曲線落回地面。【例1】關于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不變,其運動狀態一定不變B.物體運動的速度方向不變,其運動狀態一定不變C.物體由靜止到運動或由運動到靜止,物體運動狀態一定改變D.物體的運動速度為零時,我們就說它的運動狀態一定不變【例2】(株洲)乒乓球比賽中,有時會出現“擦網球”,乒乓球擦網前后運動狀態的變化情況是()A.只改變了運動快慢B.只改變了運動方向C.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都發生了變化D.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都不發生變化【例3】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我們可以利用氣球做小實驗來說明一些科學知識。(1)如圖甲:輕推氣球,氣球從靜止變為運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2)如圖乙:左球擠右球,兩球都變形了,說明力的作用是。知識點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汽車撞在柱子上給柱子施加了力,同時汽車也受到柱子的反作用力,使汽車受損。說明:①力是使物體發生形變和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物體是否發生形變或改變運動狀態來判斷是否受到力的作用。②分清每個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這兩個相互作用的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剛好相反。【例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幾種情景主要不是利用這一原理的是()A.水母向下噴水而上升 B.魷魚向前噴水而后退 C.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 D.企鵝向后劃水而前進 【例2】在航空領域,常常發生小鳥撞毀飛機事件。下列關于小鳥和飛機相撞時的說法正確的是()A.小鳥受到的力大B.小鳥和飛機的受力一樣大C.飛機受到的力大D.主動撞擊的一方產生的力大【例3】如圖是運動員頂足球的情景,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頂足球時,球對頭沒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頭的作用力C.足球被頭頂回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D.頭對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對頭的作用力【例4】“雞蛋碰石頭”,雞蛋被碰破而石頭卻完好無損,下列對該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雞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B.雞蛋受到的力更大,石頭受到的力較小C.它們之間的作用力一樣大,只是石頭比雞蛋硬D.雞蛋是受力物體而石頭是施力物體知識點4彈力彈力是物體發生形變時,它對使它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產生一個反抗形變的力。彈力產生的條件是物體發生形變。彈力產生的原因是物體反抗形變。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形變也就越大。說明:任何物體都能發生形變,不能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可以直接看見;有的形變極其微小,要用儀器才能顯示出來。【例1】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使用中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受力方向沿彈簧的軸線方向B.使用時必須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C.彈簧測力計使用時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D.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的測量范圍的力【例2】一個人兩手同時各用5牛的力,分別向兩側拉一個彈簧秤的兩端的掛鉤時,彈簧秤的讀數是()A.0B.5牛C.0牛D.2.5牛【例3】當彈簧不受拉力作用時,我們稱其長度為原長L0,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力F和彈簧的形變量Δx(Δx=L-L0)成正比,即F=kΔx,k叫做彈簧的勁度系數,如圖所示是某次實驗測得彈簧所受的力F與彈簧長度L的關系圖象,請你根據圖象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彈簧的原長L0是10厘米B.彈簧的勁度系數是50牛/米C.當受到F=5牛時,彈簧縮短了2.5厘米D.當彈簧伸長了15厘米(彈性限度內)時,受到力F=30牛【例4】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A、B兩根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橡皮筋進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圖甲所示),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長量Δx,根據多組測量數據作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1)當在兩根橡皮筋上都懸掛重力為8牛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厘米,橡皮筋B的伸長量為長度相同的厘米。(2)分別用兩根長度相同的橡皮筋制成的測力計代替彈簧秤,則用橡皮筋B制成的測力計測量的精確程度高。(填“A”或“B”)制成的測力計量程大,用橡皮筋知識點5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注意事項:(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看清它的測量范圍和分度值。所要測量的力不能超過它的測量限度,以免損壞測力計。(2)測量前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沒有指在零刻度處,要調零。(3)使用前,要輕輕來回拉動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以免指針被外殼卡住而造成比較大的誤差。測量時,拉彈簧測力計掛鉤的力及彈簧伸長方向要和測力計的外殼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減少測量的誤差。(4)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板表面垂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掛鉤(彈簧自由端)所受到的拉力的大小。【例1】下列“關于一些物體的作用力”的說法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A.托起兩個雞蛋用的力約為1牛B.成年男子的握力為50牛C.拉開易拉罐的力約為2000牛D.螞蟻搬動東西時的力約為6牛【例2】用彈簧測力計測某力的大小,已知該力的大小約為6牛,應選用的最恰當的彈簧測力計的規格是()A.量程10牛,分度值是0.2牛B.量程5牛,分度值是0.1牛C.量程30牛,分度值是3牛D.上述三個彈簧測力計都可以用【例3】(江西)如圖所示,是用來測量的大小的工具,使用前應,明確該儀器的和分度值。它的最小一格所表示的大小是牛,此時的讀數是牛。知識點6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力的三要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只有力的三個要素都不變,力的作用效果才不變。在受力物體上沿力的方向畫一條末端帶箭頭的線段,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在箭頭邊上標上力的大小。說明:①標出力F的大小,不要忘記寫上單位。②外力成一定角度時,用虛線輔助,表明角度大小。【例1】(溫州)如圖所示為一種常用核桃夾,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點比A點更易夾碎核桃,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A.力的大小有關B.力的方向有關C.力的作用點有關D.受力面積有關【例2】如圖所示,小強和大勇一起在用拉簧鍛煉身體。比較(a)、(b)兩圖所示的情景,主要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中哪個要素有關() 圖(a) 圖(b)A.作用點B.大小C.方向D.以上因素均有關【例3】“南轅北轍”這個成語的本義是某人要去南方辦事,卻趕著馬車往北方跑,結果離目的地越來越遠。它說明了()A.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B.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C.力的作用點不同,作用效果不同D.以上三個方面均有【例4】如圖所示,大人和小孩同時推門時門不動。說明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與力的大小、方向有關,還與力的__有關。【例5】(蘇州)如圖甲所示,靜止在水平面上的長方體木塊,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僅改變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木塊卻向前傾倒,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有關。【例6】一個旅行包放在水平面上(如圖所示),人用手去拉它,此力與水平面成30°角,大小為40牛。請畫出此拉力的力的示意圖。【課堂練習】1: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一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C.兩個物體不接觸,一定沒有力的作用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2:如圖所示是一種空氣錘,它是利用壓縮空氣使活塞迅速推出,產生巨大壓力,能將鐵釘打入木板,甚至能將混凝土壓碎。下列關于空氣錘的使用,說法不正確的是( )A.空氣被壓縮時,受到力的作用,形狀改變B.壓縮空氣對釘子施加力時,釘子的形狀改變C.鐵釘被打入木板,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D.混凝土能被壓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3.將一片薄鋼條的下端固定,分別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發生如圖所示的形變,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夠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4:如圖所示,小強用雙槳在水中劃動游船,為了使船頭向左轉,他應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劃水( )A.左右槳同時向后劃水B.左右槳同時向前劃水C.左槳向前劃水,右槳向后劃水D.左槳向后劃水,右槳向前劃水5:下列有關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互相接觸的兩物體,一定產生彈力作用B.使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C.從力的性質來看,重力、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D.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6:仔細觀察每個彈簧測力計可知,彈簧測力計刻度都是均勻的。自制彈簧測力計時,量得彈簧原長5cm,當彈簧受到5N的拉力時,彈簧伸長0.5cm,則當彈簧受力后長度變為7cm時,所受外力大小應是()A.70N B.10N C.35N D.20N7.游泳時手向后劃水的力和水向前推手的力,在力的三要素上( )A.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點不同B.完全相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不同D.作用點相同,大小和方向不同8:如圖甲所示,電線對電燈的拉力為4牛,試作出該拉力的示意圖。如圖乙有一物塊放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在一個大小為6牛、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運動。試作出這個推力的示意圖。如圖丙,小球A固定在靜止的支架上,畫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圖。甲乙丙9.某同學在探究彈簧的特點時,得出了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的長度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這根彈簧的原長是_______厘米。(2)彈簧在受到6牛的拉力時,彈簧比原來伸長了________厘米,此時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3)分析圖像及有關數據,你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此彈簧制作的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________。10.找一根鋼片(鋼條或竹片),將它的下端固定。如圖甲、乙所示,用手指以較小的力F和較大的力F′分別從左邊推鋼片頂端;再按圖丙所示從右邊推鋼片;最后如圖丁所示,在鋼片中下部用力推。觀察前后幾次鋼片的形變情況。(1)猜一猜:______圖中的鋼片彎曲程度最大,______圖中的鋼片彎曲程度最小。(2)對比如圖甲、乙的現象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有關。(3)對比圖甲、丙的現象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對比圖甲、丁的現象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后練習】1.比較圖所示兩個力的大小,可得出的結論是()A.F1>F2B.F1<F2C.F1=F2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2.(杭州)下列四幅圖是描述一輕質彈簧在彈性限度內,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發生形變后靜止時的情景,其中與事實相符的是()3.如圖所示,選取甲、乙、丙、丁四根完全相同的彈簧,將甲、乙彈簧左端固定在墻上,用大小為F的力拉甲右端,用大小為F的力壓乙右端,在丙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拉力,在丁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壓力,四根彈簧都水平靜止,如圖,此時四根彈簧的長度分別是L甲、L乙、L丙、L丁,則( )A.L甲=L乙>L丙=L丁B.L甲=L乙<L丙=L丁C.L甲=L丙>L乙=L丁D.L甲=L丁<L乙=L丙4.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條彈性繩拉開,使彈性繩兩端的拉環能分別套在相隔一段距離的兩根柱子上,用來曬衣服。現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按圖甲的方法做;另一種是按圖乙的方法做。關于這兩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B.圖乙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甲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C.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相同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的大小5.(紹興)如圖實驗,用力F按壓平面鏡之間的桌面時,經兩平面鏡反射后照到墻面上的光點位置將(填“上升”“不變”或“下降”);這個實驗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6.如圖所示,磁鐵使鋼球的發生了變化,證明兩個物體不接觸(填“能”或“不能”)產生力的作用。磁鐵能(填“吸引”或“不吸引”)鋼球,因為。7.如圖1所示,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彈簧測力計的掛鉤鉤在一起,然后甲同學用200N的拉力拉彈簧測力計B,則A測力計示數為FA=N;若甲、乙兩同學同時用200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測力計(如圖2所示),則此時B測力計的示數FB=N(均不計彈簧測力計和繩的重)。8.用力的示意圖畫出圖中的各力:(1)用100牛水平向左方向的力拉小車;(2)用大小為80牛方向與斜面方向平行的力,推小車沿斜面向上運動;(3)用60牛水平方向的力頂住木塊,使木塊靜止在豎直墻上。(1) (2) (3)9.小張同學做了一個實驗,來驗證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如圖,F1=F3=F4>F2,拉住一根鋸條,使其發生圖中a、b、c、d四種形變。(1)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的圖是圖和圖。(2)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圖是圖和圖。(3)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的圖是圖和圖。(4)在上述a與c圖中,控制和相同,研究與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在物理學上叫做法。第2節力的存在知識點1力的概念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發生推、拉、提、壓、吸引、排斥等現象時就產生了力的作用。如人用手提起水桶、超載卡車壓壞路面、磁鐵吸引鐵釘等都是力的作用。物理學里,把一個物體對另一物體的作用稱為力。力的作用必須是在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的,直接接觸的物體可以發生力的作用,不接觸物體也可以發生力的作用。一個物體是不能發生力的作用的,力不會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例1】(金華市婺城區期末)下列關于力的說法錯誤的是(A)A.兩個物體接觸時才能發生力的作用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物體間發生力的作用時,不一定要接觸【例2】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一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C.兩個物體不接觸,一定沒有力的作用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知識點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體積)。如人將木條壓彎;風使樹枝彎曲等。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即改變速度的大小和運動的方向。如騎自行車用力蹬踏板自行車會越來越快;水平拋出一石子由于重力作用石子會走一條曲線落回地面。【例1】關于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A.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不變,其運動狀態一定不變B.物體運動的速度方向不變,其運動狀態一定不變C.物體由靜止到運動或由運動到靜止,物體運動狀態一定改變D.物體的運動速度為零時,我們就說它的運動狀態一定不變【例2】(株洲)乒乓球比賽中,有時會出現“擦網球”,乒乓球擦網前后運動狀態的變化情況是(C)A.只改變了運動快慢B.只改變了運動方向C.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都發生了變化D.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都不發生變化【例3】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我們可以利用氣球做小實驗來說明一些科學知識。(1)如圖甲:輕推氣球,氣球從靜止變為運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如圖乙:左球擠右球,兩球都變形了,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識點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汽車撞在柱子上給柱子施加了力,同時汽車也受到柱子的反作用力,使汽車受損。說明:①力是使物體發生形變和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物體是否發生形變或改變運動狀態來判斷是否受到力的作用。②分清每個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這兩個相互作用的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剛好相反。【例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幾種情景主要不是利用這一原理的是(C)A.水母向下噴水而上升 B.魷魚向前噴水而后退 C.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 D.企鵝向后劃水而前進 【例2】在航空領域,常常發生小鳥撞毀飛機事件。下列關于小鳥和飛機相撞時的說法正確的是(B)A.小鳥受到的力大B.小鳥和飛機的受力一樣大C.飛機受到的力大D.主動撞擊的一方產生的力大【例3】如圖是運動員頂足球的情景,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C)A.頂足球時,球對頭沒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頭的作用力C.足球被頭頂回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D.頭對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對頭的作用力【例4】“雞蛋碰石頭”,雞蛋被碰破而石頭卻完好無損,下列對該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C )A.雞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B.雞蛋受到的力更大,石頭受到的力較小C.它們之間的作用力一樣大,只是石頭比雞蛋硬D.雞蛋是受力物體而石頭是施力物體知識點4彈力彈力是物體發生形變時,它對使它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產生一個反抗形變的力。彈力產生的條件是物體發生形變。彈力產生的原因是物體反抗形變。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形變也就越大。說明:任何物體都能發生形變,不能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可以直接看見;有的形變極其微小,要用儀器才能顯示出來。【例1】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C )A.使用中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受力方向沿彈簧的軸線方向B.使用時必須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C.彈簧測力計使用時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D.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的測量范圍的力【例2】一個人兩手同時各用5牛的力,分別向兩側拉一個彈簧秤的兩端的掛鉤時,彈簧秤的讀數是(B)A.0B.5牛C.0牛D.2.5牛【例3】當彈簧不受拉力作用時,我們稱其長度為原長L0,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力F和彈簧的形變量Δx(Δx=L-L0)成正比,即F=kΔx,k叫做彈簧的勁度系數,如圖所示是某次實驗測得彈簧所受的力F與彈簧長度L的關系圖象,請你根據圖象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B)A.彈簧的原長L0是10厘米B.彈簧的勁度系數是50牛/米C.當受到F=5牛時,彈簧縮短了2.5厘米D.當彈簧伸長了15厘米(彈性限度內)時,受到力F=30牛【例4】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A、B兩根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橡皮筋進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圖甲所示),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長量Δx,根據多組測量數據作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1)當在兩根橡皮筋上都懸掛重力為8牛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16厘米,橡皮筋B的伸長量為長度相同的8厘米。(2)分別用兩根長度相同的橡皮筋制成的測力計代替彈簧秤,則用橡皮筋B制成的測力計測量的精確程度高。(填“A”或“B”)制成的測力計量程大,用橡皮筋A知識點5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注意事項:(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看清它的測量范圍和分度值。所要測量的力不能超過它的測量限度,以免損壞測力計。(2)測量前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沒有指在零刻度處,要調零。(3)使用前,要輕輕來回拉動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以免指針被外殼卡住而造成比較大的誤差。測量時,拉彈簧測力計掛鉤的力及彈簧伸長方向要和測力計的外殼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減少測量的誤差。(4)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板表面垂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掛鉤(彈簧自由端)所受到的拉力的大小。【例1】下列“關于一些物體的作用力”的說法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A)A.托起兩個雞蛋用的力約為1牛B.成年男子的握力為50牛C.拉開易拉罐的力約為2000牛D.螞蟻搬動東西時的力約為6牛【例2】用彈簧測力計測某力的大小,已知該力的大小約為6牛,應選用的最恰當的彈簧測力計的規格是(A)A.量程10牛,分度值是0.2牛B.量程5牛,分度值是0.1牛C.量程30牛,分度值是3牛D.上述三個彈簧測力計都可以用【例3】(江西)如圖所示,是用來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使用前應調零,明確該儀器的量程和分度值。它的最小一格所表示的大小是0.2牛,此時的讀數是2.4牛。知識點6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力的三要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只有力的三個要素都不變,力的作用效果才不變。在受力物體上沿力的方向畫一條末端帶箭頭的線段,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在箭頭邊上標上力的大小。說明:①標出力F的大小,不要忘記寫上單位。②外力成一定角度時,用虛線輔助,表明角度大小。【例1】(溫州)如圖所示為一種常用核桃夾,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點比A點更易夾碎核桃,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C)A.力的大小有關B.力的方向有關C.力的作用點有關D.受力面積有關【例2】如圖所示,小強和大勇一起在用拉簧鍛煉身體。比較(a)、(b)兩圖所示的情景,主要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中哪個要素有關(B) 圖(a) 圖(b)A.作用點B.大小C.方向D.以上因素均有關【例3】“南轅北轍”這個成語的本義是某人要去南方辦事,卻趕著馬車往北方跑,結果離目的地越來越遠。它說明了(B)A.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B.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C.力的作用點不同,作用效果不同D.以上三個方面均有【例4】如圖所示,大人和小孩同時推門時門不動。說明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與力的大小、方向有關,還與力的__作用點有關。【例5】(蘇州)如圖甲所示,靜止在水平面上的長方體木塊,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僅改變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木塊卻向前傾倒,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例6】一個旅行包放在水平面上(如圖所示),人用手去拉它,此力與水平面成30°角,大小為40牛。請畫出此拉力的力的示意圖。【課堂練習】1: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一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C.兩個物體不接觸,一定沒有力的作用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2:如圖所示是一種空氣錘,它是利用壓縮空氣使活塞迅速推出,產生巨大壓力,能將鐵釘打入木板,甚至能將混凝土壓碎。下列關于空氣錘的使用,說法不正確的是( B )A.空氣被壓縮時,受到力的作用,形狀改變B.壓縮空氣對釘子施加力時,釘子的形狀改變C.鐵釘被打入木板,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D.混凝土能被壓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3.將一片薄鋼條的下端固定,分別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發生如圖所示的形變,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夠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是( B )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4:如圖所示,小強用雙槳在水中劃動游船,為了使船頭向左轉,他應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劃水( C )A.左右槳同時向后劃水B.左右槳同時向前劃水C.左槳向前劃水,右槳向后劃水D.左槳向后劃水,右槳向前劃水5:下列有關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互相接觸的兩物體,一定產生彈力作用B.使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C.從力的性質來看,重力、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D.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6:仔細觀察每個彈簧測力計可知,彈簧測力計刻度都是均勻的。自制彈簧測力計時,量得彈簧原長5cm,當彈簧受到5N的拉力時,彈簧伸長0.5cm,則當彈簧受力后長度變為7cm時,所受外力大小應是(D)A.70N B.10N C.35N D.20N7.游泳時手向后劃水的力和水向前推手的力,在力的三要素上( C )A.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點不同B.完全相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不同D.作用點相同,大小和方向不同8:如圖甲所示,電線對電燈的拉力為4牛,試作出該拉力的示意圖。如圖乙有一物塊放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在一個大小為6牛、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運動。試作出這個推力的示意圖。如圖丙,小球A固定在靜止的支架上,畫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圖。甲乙丙9.某同學在探究彈簧的特點時,得出了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的長度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這根彈簧的原長是_______厘米。(2)彈簧在受到6牛的拉力時,彈簧比原來伸長了________厘米,此時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3)分析圖像及有關數據,你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此彈簧制作的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________。【答案】(1)2(2)6(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4)0-6N10.找一根鋼片(鋼條或竹片),將它的下端固定。如圖甲、乙所示,用手指以較小的力F和較大的力F′分別從左邊推鋼片頂端;再按圖丙所示從右邊推鋼片;最后如圖丁所示,在鋼片中下部用力推。觀察前后幾次鋼片的形變情況。(1)猜一猜:______圖中的鋼片彎曲程度最大,______圖中的鋼片彎曲程度最小。(2)對比如圖甲、乙的現象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有關。(3)對比圖甲、丙的現象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對比圖甲、丁的現象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乙丁(2)力的大小(3)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4)力的作用效果與作用點有關【課后練習】1.比較圖所示兩個力的大小,可得出的結論是(D)A.F1>F2B.F1<F2C.F1=F2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2.(杭州)下列四幅圖是描述一輕質彈簧在彈性限度內,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發生形變后靜止時的情景,其中與事實相符的是(D)3.如圖所示,選取甲、乙、丙、丁四根完全相同的彈簧,將甲、乙彈簧左端固定在墻上,用大小為F的力拉甲右端,用大小為F的力壓乙右端,在丙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拉力,在丁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壓力,四根彈簧都水平靜止,如圖,此時四根彈簧的長度分別是L甲、L乙、L丙、L丁,則( C )A.L甲=L乙>L丙=L丁B.L甲=L乙<L丙=L丁C.L甲=L丙>L乙=L丁D.L甲=L丁<L乙=L丙4.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條彈性繩拉開,使彈性繩兩端的拉環能分別套在相隔一段距離的兩根柱子上,用來曬衣服。現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按圖甲的方法做;另一種是按圖乙的方法做。關于這兩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B.圖乙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甲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C.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相同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的大小5.(紹興)如圖實驗,用力F按壓平面鏡之間的桌面時,經兩平面鏡反射后照到墻面上的光點位置將下降(填“上升”“不變”或“下降”);這個實驗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6.如圖所示,磁鐵使鋼球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證明兩個物體不接觸能(填“能”或“不能”)產生力的作用。磁鐵能吸引(填“吸引”或“不吸引”)鋼球,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如圖1所示,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彈簧測力計的掛鉤鉤在一起,然后甲同學用200N的拉力拉彈簧測力計B,則A測力計示數為FA=N;若甲、乙兩同學同時用200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測力計(如圖2所示),則此時B測力計的示數FB=N(均不計彈簧測力計和繩的重)。【答案】2002008.用力的示意圖畫出圖中的各力:(1)用100牛水平向左方向的力拉小車;(2)用大小為80牛方向與斜面方向平行的力,推小車沿斜面向上運動;(3)用60牛水平方向的力頂住木塊,使木塊靜止在豎直墻上。(1) (2) (3)9.小張同學做了一個實驗,來驗證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如圖,F1=F3=F4>F2,拉住一根鋸條,使其發生圖中a、b、c、d四種形變。(1)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的圖是__a圖和b圖。(2)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圖是__a圖和c圖。(3)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的圖是a圖和d圖。(4)在上述a與c圖中,控制大小和作用點相同,研究力的效果與方向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在物理學上叫做控制變量法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寒假力學入門】七下3.2 力的存在- 原題.docx 【寒假力學入門】七下3.2 力的存在-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