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357100120777001.2 水的三態變化 第1課時 熔化與凝固 物態變化 物質以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形式存在,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現象叫做物態變化。發生物態變化時,要伴隨一個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的物理過程。 一、熔化 1.定義: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 2.晶體與非晶體 (1)晶體:有固定熔化溫度的一類物質。如:冰、食鹽、海波、明礬和各種金屬等。 (2)非晶體: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的一類物質。如:松香、玻璃、蠟、瀝青等。 (3)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 3.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 4.熔化規律 晶體熔化規律:晶體熔化過程中要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 非晶體熔化規律:非晶體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斷上升。 5.晶體熔化的條件 晶體熔化的條件有兩個:一是溫度要達到晶體的熔點;二是晶體要不斷吸收熱量。 口訣: 晶體熔化有特點,吸收熱量溫不變。晶體熔化有條件,吸熱還需到熔點。 二、凝固 1.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2.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 注意: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3.凝固規律 晶體凝固規律:晶體凝固時要不斷放熱,但溫度保持在凝固點不變。 非晶體凝固規律:非晶體凝固時,隨著物體不斷放熱,溫度不斷下降。 4.晶體凝固的條件 晶體要凝固,首先溫度要達到品體的凝固點,其次晶體還要不斷放出熱量。 三、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晶體 非晶體 物質舉例 海波、冰、食鹽、水晶、明 礬、蔡、各種金屬 松香、玻璃、蠟、瀝青 熔點和凝固點 有 沒有 熔化過程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凝固過程 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放出熱量,溫度降低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吸收熱量 熔化圖象 凝固圖象 四、圖象法描述晶體的熔化和凝固過程 晶體的熔化、凝固是一個重點。如圖所示,對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各段的狀態、吸放熱情況都應能從圖象中分析出: false段:表示隨著時間的延長固態晶體吸熱,溫度升一高。 false段:表示晶體熔化過程,隨著時間的延長,固態物質越來越少,液態物質越來越多,熔化過程中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混合)狀態。此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此時對應的溫度為該晶體的熔點。false點為固態,還未熔化;false點為液態,晶體完全熔化。 false段:表示液體(固態晶體全部熔化成液態)隨時間延長而吸熱,溫度升高。 false段:表示液體放熱、降溫。 false段:表示凝固過程,放出熱量,溫度保持不變。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從圖象上看,越接近false點固態物質越多,液態物質越少。此時的溫度叫凝固點,與熔點值相同。false點全為液體,還未來得及凝固;false點全為固體,液體已完全凝固。 false段:表示凝固過程完成后,固態晶體放熱、降溫。 3552190255905例1:如圖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線可知( ) A.冰是非晶體 B.冰的熔點為0 ℃ C.冰的熔化過程經歷了5 min D.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持續升高 5471160279400例2:如圖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____________(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將裝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并攪拌,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目的是使試管內的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據,則海波在第6分鐘時處于________________狀態。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1、下列各組物質中,都是晶體的是( ) A.冰和塑料 B.銅和固態水銀 C.玻璃和石蠟 D.海波和松香 2、研究晶體與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特點實驗中,小強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四幅圖像,其中能反映晶體凝固特點的圖像是( ) 34131251737995 3、如圖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線可知(?? ) A.冰是非晶體???????? B.冰的熔點為0℃ C.冰的熔化過程經歷了5min?????????? 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持續升高 4、中央二臺《真假實驗室》探究,剛從冰箱冷凍室拿出的冰棍貼緊舌頭,舌頭會被“凍”在冰棍上,這時舌頭上的水發生了某種物態變化,與其對應的圖像是( ) A.B.C.D.? 5、科學上,把有確定熔點的一類固體稱為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把沒有確定熔點的一類固體稱為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false6、如圖所示,甲、乙、丙三種固體質量相等,加熱過程中,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從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可以判斷( ) A.甲、乙、丙都是晶體 B.乙是晶體,甲、丙可能是非晶體 C.甲的熔點比丙低 D.甲的熔點比丙高 3619500297815通過熱傳播,某物體從固態變為液態,如圖是該過程物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這是非晶體? B.?此過程是液化過程????? C.?t=0時刻物體內能為零 D.?0﹣t1這段時間,物體要吸熱 8、如圖所示為某晶體的凝固圖象,從A到D整個過程是____________的(填“吸熱”或“放熱”),BC段物質處于____________狀態,其對應的溫度48℃代表此晶體的____________。 9、在探究固體的熔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熔化圖像如圖丙所示。 (1)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____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此時a處于____________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____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所以它屬于一種__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某時刻溫度計的讀數如圖丁所示,溫度計的讀數為____________℃。 10、最新的衛星數據顯示,在火星南極冰層之下隱藏著一大片充滿液態水的湖泊。厚厚的冰層下面水溫低至-74℃但水仍保持著液態,對于這個問題意大利科學家解釋是可能是火星巖石中的鎂鹽、鈣鹽和鈉鹽等鹽類物質溶解到了水中降低了水的凝固點。鹽類物質可以降低液態水的凝固點嗎?某研究小組以常見的調料品食鹽為溶質進行研究。 【實驗步驟】 ①利用食鹽、蒸餾水分別配制純水、淡鹽水、濃鹽水 ②取三個相同燒杯,加入等量的上述溶液,插入溫度計,記下此時溫度計的示數。 ③每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同時觀察試管中液體狀態的變化,制得純冰、淡鹽冰、濃鹽冰。 ④在相同條件下測量三者的溫度變化,得到三條溫度變化曲線(①純水;②淡鹽水;③濃鹽水)。 (1)實驗中,淡鹽水的凝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實驗曲線可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試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_____________(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4)根據該研究小組的研究結論,請你對火星的液體環境做出合理的猜測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例1、解析:A.冰是非晶體。錯誤,冰是晶體;B.冰的熔點為0 ℃。正確;C.冰的熔化過程經歷了5 min。錯誤,冰熔化過程是指2~5 min,過程經歷了3 min;D.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持續升高。錯誤,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選B。答案:B 例2、解析:(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2)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海波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3)由表格知,第6 min時,物體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為固液共存狀態。 答案:(1)自下而上 (2)均勻受熱 (3)固液共存 夯實基礎 B 2、D 3、B 4、D 5、晶體,冰、金屬、石英、鹽;非晶體,玻璃、塑料、瀝青、松香 能力提升 6、D 7、D 8、放熱、固液共存、凝固點 9、(1)不變、固液共存(2)升高、非晶體(3)18 10、(1)-5℃(2)鹽溶液可降低鹽的凝固點,鹽溶液濃度越高,凝固點越低(3)變多(4)火星液體鹽溶液濃度可能很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