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學家的故事林奈和雙名法設計思想:本課教學的設計思想是想通過多種開放式的教學活動,構建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形式,努力體現現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和體驗性。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出發,利用學生對實踐活動中觀察的生物標牌的困惑,引出生物的命名,在此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利用教材中資料,和自己查找網絡中的知識,進行整合,構建雙名法的概念,并以此來建構合理的知識框架,進而為學生能夠在新情境下解決相關問題奠定基礎,這樣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益,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遷移應用。針對新課標中倡導的探究性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來對校園植物進行鑒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針對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通過設計了設計校園植物標牌活動,培養學生在參加社會生活和個人決策時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立足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同學,讓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活動,合作探究學習,建立激勵性的課堂氣氛。教材分析:科學家的故事《林奈和雙名法》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科書第六單元第一章第二節《從種到界》一課的最后面,本節所提供的素材,旨在幫助學生了解生物分類中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對物種進行科學的命名,并且鼓勵學生學習科學家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和創新精神。學情分析:學生對生物學習興趣濃厚,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生物的名稱有初步的認識,有些生物的名稱學生能知道,也有一些不能準確說出,但對于生物的雙名法及科學家林奈并不了解;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啟迪學生的思維,當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活動就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得到落實,通過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操作,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能把知識運用于實踐中。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科學家的偉大一生及他的成就。生物雙名法能力目標提高學生分析、處理、正確利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總結概括及動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向科學家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的生物、熱愛自然和科學研究的情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林奈及雙名法的組成。教學難點:利用雙名法給校園植物制作標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制作演示課件,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學生準備:搜集林奈和雙名法的相關資料課時分配:1課時教學過程:教學活動設計意圖情境導入師:我們學校組織了很多和生物學相關的活動,看到了多種多樣的生物,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每種生物的下面都有標牌,包括學校實驗室的標本,那這些標牌都代表什么呢?同學們在參觀實驗室后,發出了這樣的議論:生:學生議論關于生物命名原則的錄像師:關于生物到底是如何命名的,我們有一定的困惑,今天我們就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一起了解一下關于生物命名的知識。設置情境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和學校實驗室標本入手,使學生親近生物的魅力,感到學習生物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新課內容一、林奈和雙名法師:請同學們4人一小組,通過閱讀教材105頁,并利用手機百度等方式,查閱關于生物命名的知識,把你們小組查閱的資料的關鍵詞寫到小黑板上,然后向同學們展示你們小組關于生物命名的成果。學生匯報:1、命名方法叫雙名法2、構成:屬名+種加詞+命名者姓名3、寫法:拉丁文斜體正體4、林奈提出5、林奈生平6、雙名法的好處(簡便性、廣泛性)7、其他:命名時間、如學名需要改動,既要保留最初命名人,并加上改名人及改動時間教師評價:通過大家合作交流,我們對生物是如何命名的已經有了詳細的了解,相信今后咱們再遇到生物的標牌就不會再有困惑了!二、制作校園植物標牌師:大家對雙名法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能否利用雙名法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呢?我們校園中有許多植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家對他們很熟悉,但是卻有不太了解,利用我們今天所有的雙名法,來對校園的植物制作一下標牌,在課下,每個同學都拍了很多照片,我們既可以利用我們的常識,也可以利用專業的鑒別植物的軟件——形色來進行鑒別植物,或者通過百度百科進一步鑒定。生:4人一小組,鑒別一種植物,鑒別后,寫在所發的植物照片的下面,大家可以動腦筋想一想,除了寫出這種植物的學名以外,還可以在標牌上寫出什么內容,最后請各小組到前面進行匯報。大家把成果貼到黑板上!三、設計校園植物標牌師:能不能直接把我們的成果掛到外面的植物上呢?生:不可以,不美觀,不利于保存。師:接下來,我們就自己親自設計一系列美觀的標牌,將來懸掛在植物上,讓學校同學都看到我們的成果。要求:制作標牌模型可以考慮的內容:利用什么材質(如果你對老師所給材料不滿意,可以進行后期加工)設計的規格標牌上的內容及位置制作出實物美觀大方,不傷害植物小組匯報實物貼黑板教師評價:同學們的設計兼顧了知識性與美學,考慮了長久保存、天氣條件等因素,設計的各有千秋。教師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學知識,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也正是新課程標準中所說的科學探究。培養學生分析、處理、正確利用信息的能力、及總結概括的能力。學生通過親手設計校園植物標牌,可以把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在小組討論交流后集體設計出一套方案,讓學生真正體會合作的愉快,通過把生物學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把生物學知識用于指導學生的實踐,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的生物、熱愛自然和科學研究的情感。結語:林奈為了統一生物的名稱發明了雙名法,同學們利用雙名法為我們的校園植物制作了精美的標牌,課后,我們將把大家制作的標牌,請專家進行鑒定,再根據大家的設計選出最佳,送到工廠制作,最后會請大家親手把標牌掛到每種植物上。學習并沒有結束,課后要繼續完成制作標牌及掛牌的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