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與反思?課題: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科目:生物教學對象:初中八年級課時:1課時提供者: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來自八年級生物第六單元第一章第一節,通過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對植物和動物主要類群的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了解和體驗生物分類的意義、依據和方法,并嘗試把分類的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另外通過生物分類,初步認識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為后面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的學習打下基礎。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列舉出植物、動物的主要類群。(2)說出對生物進行分類的方法和依據,以及對生物進行分類的意義。2.過程與方法(1)通過嘗試依據植物和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學會分類的基本方法,并運用日常生活中。(2)通過分組討論,培養學生總結概括、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1)關注生物的多樣性,增強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的意識。(2)體驗科學家科學研究的樂趣,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三、學習者特征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前面已經學習了植物和動物各個類群的主要特征,課堂預測題目檢測顯示學生對植物和動物主要類群的主要特征掌握較好。通過平時觀察和學生課堂表現反饋可以看出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問題的興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喜歡動手實踐,這為本節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奠定了基礎。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針對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情況,采用觀察、討論和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力求使課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探究式教學理念。(1)從購物網站對商品的分類方便了顧客快速的找到要買的商品導入,初步了解分類的意義。通過猜物游戲,初步體驗生物分類的依據。(2)在教師引導下采用探究式教學方式行教材“觀察與思考”中的植物分類活動,以問題串形式激發學生思維,初步領會學習分類的方法。(3)話劇表演引導學生總結出動物分類不僅要考慮形態結構,還要考慮生理功能。通過分組討論,投影展示分類圖解完成教材“觀察思考“動物分類活動。讓學生將通過植物分類體驗到的分類方法遷移應用到動物分類中。(4)通過簡單講述:細菌真菌病毒的分類也要依據形態結構進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逐步構建出生物分類的依據要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5)通過技能訓練:課下嘗試對自己書架上的書籍進行分類,把分類的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五、教學重點及難點1.教學重點根據植物和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理解分類的依據和意義。2.教學難點生物分類的方法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提問:同學們在淘寶網上買過東西嗎?現在天氣冷了,你想給父母網購一件羽絨服以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你怎么快速的找到自己要買的羽絨服?總結:我們之所以能夠根據服裝的款式、尺寸、顏色快速的找到我們要買的羽絨服,是因為網站根據服裝的特征對服裝進行了分類。生物圈中已知的生物大約有200萬種,比網站上的商品要多的多,如果我們對生物進行了分類,是不是也有助于我們了解每一種生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六單元第一章第一節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板書: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學生思考回答:打開淘寶網站,先在服裝里面找到羽絨服,然后再選擇尺寸、顏色、款式等最終找到要買的羽絨服以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了解分類的意義。(二)猜物游戲游戲規則介紹:在開始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做個猜物游戲,請幾位同學逐一站在講臺前,面向大家,他身后的屏幕上出現一種生物的圖片,他用一般疑問句向大家詢問這種生物的有關信息.而同學們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有或者沒有,幾個問題問過之后,這位同學根據大家的回答來判斷是什么生物,,當然問的問題越少越好要問的問題可以參考以下問題。總結:剛才同學們貌似是在做游戲,實質上是在根據一定的特征進行生物分類。幾位學生逐一到講臺和大家做猜生物名稱的游戲。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初步體驗生物分類的依據。(三)嘗試對植物分類提問:大家想一下生物圈中有哪些種類的生物?我們首先嘗試著對植物進行分類。出示:教材97頁觀察與思考中幾種植物的圖片,向學生提問:(1)如果讓你描述這些植物的特征,你從哪些方面描述?(2)這些植物都有種子嗎?有種子有哪些植物?無種子的有哪些?(3)無種子的腎蕨葫蘆蘚水綿都有莖葉嗎?(4)這樣是不是就可以把水綿分出來了,再看葫蘆蘚和腎蕨都有根嗎?小結并繼續提問:沒種子的植物分好了,那有種子的三種植物怎么分呢?出示:向日葵、玉米“種子”、松球及種子。提問:平時我們食用的是向日葵的種子還是果實?要想吃到向日葵的種子,必須剝開瓜子皮。瓜子皮實際上就是果皮,所以向日葵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玉米的種子外面也有果皮,只不過果皮和種皮緊緊貼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罷了,瓜子與玉米實際上是果實。而油松種子著生在木質的鱗片之間,外面是沒果皮的,這樣我們就把油松分出來了。提問:向日葵和玉米該怎么分呢?出示向日葵和玉米種子結構圖,并提問各部分的結構名稱,向日葵和玉米的種子結構有什么不同?出示:向日葵和玉米葉片,并提問:他們的葉脈有什么不同?小結:雙子葉植物種子有兩片子葉,葉脈大多是網狀葉脈,單子葉植物種子有一片子葉,葉脈大多是平行葉脈。提問:(1)根據前面學習的植物主要類群的特征,我們可以判斷水綿、葫蘆蘚、腎蕨、油松、向日葵和玉米分別屬于什么植物?(2)如果我們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把這幾類植物進行排序,應該怎么排序?實際上這也體現了植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的進化順序。生物學家對生物進行分類的目的也是為了弄清楚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板書:一、分類的意義:親緣關系進化關系)提問:通過剛才的分類,大家思考一下植物的分類主要考慮了植物的哪些特征?板書:分類依據:形態結構小結:依據植物的形態結構,首先找出他們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根據某一不同特征,把植物分成兩大類;具有相同特征的組成一大類,然后,在這一大類中,再根據另一不同特征,把它們再分成兩類。依次類推,逐級分類,直至將植物全部分開。這就是生物分類的方法:二岐分類法。簡單而言就是一分為二,逐級分類。(板書:三、分類方法:二岐分類法)回答: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病毒思考回答:(1)根、莖、葉、花、果實、種子。(2)油松、玉米、向日葵有種子,水綿、葫蘆蘚、腎蕨沒有種子(3)水綿沒有莖葉。(4)葫蘆蘚沒有根,腎蕨有根。學生觀察向日葵、玉米的“種子”、松球及種子,并回顧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有關知識。學生回答種子的結構名稱,并找出向日葵種子有兩片子葉,玉米種子有一片子葉。學生觀察并回答:玉米的葉脈是平行的,是平行葉脈。向日葵的葉脈呈網狀,是網狀葉脈。水綿、葫蘆蘚、腎蕨、油松、向日葵、玉米分別屬于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領會生物分類的意義。根據植物的形態結構。學生根據剛才的植物分類,嘗試總結植物分類的方法引導學生回顧生物的主要類群引導學生回顧植物主要類群及主要特征。引導學生回顧種子的結構。引導學生總結出植物分類的意義、依據和方法。(四)嘗試對動物分類我了解了植物的分類可以根據形態結構特征?那動物又是如何分類的呢?1.話劇表演:蝙蝠的苦惱。觀看話劇表演,同時思考:動物的分類僅僅比較形態結構特征,足夠嗎?提問:(1)大家說蝙蝠屬于什么動物?(2)你是依據什么特征判斷的?(3)胎生哺乳屬于形態結構特征,還是生理功能特征?小結:對于動物的分類,不僅要考慮有沒有翅膀、牙齒等形態結構特征,還必須考慮生理功能的特征(板書:生理功能)2.學生分組討論并展示:觀察思考中動物分類接下來大家仿照植物二岐分類的方法,結合前面講的各種動物的主要特征,把這幾種動物進行分類,并把分類結果寫在紙上。小組成員之間可以進行討論,一會找幾位同學到講臺上展示。3.總結:提問:如果我們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把這幾類動物進行排序應該怎么排列?這也體現了動物由簡單到復雜的進化順序。觀看話劇表演,同時思考:動物的分類僅僅比較形態結構特征,足夠嗎?學生回答:(1)哺乳動物。(2)胎生哺乳.(3)生理特征。總結動物分類的依據學生分組討論:用表解的形式對觀察思考中的幾種動物進行分類展示:展示分類結果及依據回答:扁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哺乳動物。引入學生學習動物的分類。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總結出動物分類的依據。體驗科學研究的樂趣,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表達交流、綜合運用能力。(五)其他生物的分類依次出示細菌、真菌、病毒的圖片,簡單他們的分類也要根據他們的特征進行。回顧:細菌、真菌、病毒的有關知識使學生認識到細菌、真菌、病毒的分類也要根據他們的特征進行。(六)拓展提升技能訓練:課下嘗試對自己書架上的書籍進行分類,把分類的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課下嘗試對書架上書籍進行分類。把分類的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七、教學評價設計項目A級B級C級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課堂聽課情況認真聽課,沒有走神等現象聽課比較認真,偶爾有走神等現象聽課不認真,走神現象比較嚴重參與教學活動程度積極舉手發言,并有自己的見解能舉手發言,回答問題次數較多,答案中自己的思維較少很少發言,不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學習情況善于與人合作交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能與人合作交流,能接受別人的意見缺乏與人合作的精神,難以聽進別人的意見課堂練習檢測情況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檢測,檢測質量較高沒有在規定時間完成檢測或檢測質量一般檢測質量較差注:1.每個評價項目A級25分,B級20分,C級15分,滿分100分。2.?最后得分為自我評價、教師評、同學評的平均值;八、板書設計?第一節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一、分類意義: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二、分類依據: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特征三、分類方法:二岐分類九.教學反思這節課重點讓學生了解生物分類的意義、依據、方法,體驗生物分類的過程。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感受科學研究的樂趣是教學設計的重點。初中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問題的興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針對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情況,采用觀察、討論和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輕松獲得和運用所學知識,力求使課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探究式教學理念。一、教學流程首先從購物網站對商品的分類方便了顧客快速的找到要買的商品導入,初步了解分類的意義。通過猜物游戲,初步體驗生物分類的依據。在教師引導下采用探究式教學方式行教材“觀察與思考”中的植物分類活動,以問題串形式激發學生思維,初步領會學習分類的方法。話劇表演引導學生總結出動物分類不僅要考慮形態結構,還要考慮生理功能。通過分組討論,投影展示分類圖解完成教材“觀察思考“動物分類活動。讓學生將通過植物分類體驗到的分類方法遷移應用到動物分類中。通過簡單講述:細菌真菌病毒的分類也要依據形態結構進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逐步構建出生物分類的依據要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通過技能訓練:課下嘗試對自己書架上的書籍進行分類,把分類的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二、成功和不足之處本節課在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基礎上,又不拘泥于教材,同時對教材也進行了再加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輕松獲得和運用所學知識,體現了探究式教學理念。猜物游戲的活動,使生物分類的思想寓于游戲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話劇表演的活動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歸納出動物分類的依據。先引導學生就植物的分類進行嘗試,然后再請學生以分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動物的分類,這樣既可以復習鞏固所學的分類方法,又培養了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技能訓練安排在課下完成,把分類的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不足之處:本節課時間安排上應該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另外,這節課相對來說課容量較大,在個別環節的處理上不是太精細,在銜接上不太從容,感覺較倉促。三、教學改進課下和學生交流了解到學生對于猜物游戲熱情比較高,課后對生物分類的意義、方法、依據都有較好的理解和掌握,課下作業的調查表明分類思想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較好的應用。這表明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后,學習目標的達成也比較理想。因此在猜物游戲這一環節,可以把觀察思考中的植物和動物都作為猜的對象,同時學生猜出名稱之后,教師把該生物所屬類群的主要特征說明一下。這樣學生對各類生物的主要特征都有了了解,接下來植物的分類也采用分組討論,學生展示的形式進行。這樣把整個教學過程貫穿于游戲中,使學生在游戲中學,把生物分類的有關知識潤物細無聲的傳遞給學生。另外在教學各個環節上要設計的更加精細,銜接上更加自然。附錄一:猜物游戲參考問題:1.是動物嗎?2.是植物嗎?3.有脊柱嗎?4.有根嗎?5.是恒溫動物嗎?6.有種子嗎?7.足和觸角分節嗎?8.種子外有果皮嗎?9.有外骨骼嗎?10.有莖和葉嗎?11.有三對足嗎?12.種子有胚乳嗎?13.體表有鱗片嗎?14.種子只有一片子葉嗎?15.體表有羽毛嗎?16.成體用皮膚輔助呼吸嗎?17.有翅膀嗎?18.用肺呼吸嗎?19.用氣囊輔助呼吸嗎?20.是胎生嗎?附錄二:話劇表演臺詞旁白: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動物,它們自由自在,和平相處,天天過著快樂的日子。麒麟:我是百獸之王麒麟,天下的獸類都歸我管轄。鳳凰:我是百鳥之王,天下所有的鳥類都歸我管轄。麒麟(對鳳凰說):今天我在電視中看見人類在舉行奧運會,要不舉行一次動物運動會,既強民健體,又豐富大家的娛樂生活,你覺得怎么樣?鳳凰:太好了,我也有此想法,那咱們分頭召集動物們來報名吧!旁白:動物們都響應號召,紛紛來報名參加運動會,有報名賽跑的,有報名游泳的,有報名飛行的。這時蝙蝠也來報名。蝙蝠(得意洋洋,滿懷自信,對鳳凰說):我是蝙蝠,我來報名參加10千米米飛行比賽。冠軍非我莫屬。鳳凰:不行,不行,10千米飛行比賽只有鳥類才能參加,你看你長著一雙野獸的腳,嘴里長著牙齒,應該是獸類家庭中的一員。蝙蝠:(有點失望)可是我明明與你們一樣也長著一雙翅膀啊,鳳凰:(困惑)那你去問問百獸之王麒麟吧,或許你能參加他們那的1千米賽跑。旁白:蝙蝠來找麒麟報名參加賽跑項目。蝙蝠:我要報名參加一千米賽跑。麒麟:不行,不行,你看你長著一雙翅膀,應該是鳥類中的一員,你應該找鳳凰報名參加飛行項目。蝙蝠:我剛從鳳凰那里過來,她說我長著一雙獸腳,嘴里長著牙齒,屬于獸類。麒麟(困惑):你看你長的既像鳥類又像獸類,我也弄不清楚你到底屬于哪一類了,這樣吧,一會我去找鳳凰商議一下。旁白:麒麟和鳳凰商量了半天也沒有結果,下面請大家幫忙出出主意吧!附錄三:課堂練習檢測1.植物分類主要依據是哪方面的特征(?)?A.數量B.大小C.形態結構D.營養方式2.檢索《植物志》你會發現,白菜、蘿卜在生物分類上屬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認為它們屬于被子植物的依據是()A.能進行光合作用B.種子外面有果皮C.營養方式是自養D.有根、莖、葉3.蠶豆、玉米和大豆三種植物中共同特征較多的兩種植物是()A.蠶豆和玉米B.玉米和大豆C.蠶豆和大豆D.沒有共同特征4.某同學在調查校園植物的過程種觀察到一種植物有如下特征:子葉一片,葉脈平行,花瓣為3的倍數,則可以確定該植物不屬于()A.單子葉植物B.種子植物C.被子植物D.雙子葉植物5下列生物身體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鱗片,卵生,體溫不恒定的是()A.哺乳動物B.爬行動物C.鳥D.兩棲動物6.某同學把七種動物分成鯨、麻雀、田鼠和蟹、蝴蝶、烏賊、蚱蜢兩類,他可能是根據什么特征來進行分類的?( )①體溫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柱;③卵生還是胎生;④水生還是陸生A.①或②B.②或③C.③或④D.①或④7.下面有六種動物:蜘蛛、鸚鵡、家兔、蜜蜂、青蛙、水母。據圖回答問題。(1)寫出序號代表的動物名稱:①,⑤。(2)在a處應填的是。(3)珊瑚蟲與上述六種動物中的(填序號)具有最多的共同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