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名稱:觀察生物細胞年級學科七年級生物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學難點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來源、學習內容、知識結構圖以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本節是初中《生物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觀察細胞、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基礎;通過制作臨時裝片,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思維。成功地制作臨時裝片;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二、教學目標(從學段課程標準中找到要求,并細化為本節課的具體要求,目標要明晰、具體、可操作,并說明本課題的重難點)1.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2.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3.認識并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4.初步學會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5.學會畫細胞結構簡圖以提高動手能力。6.體驗與人交流和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生對預備知識的掌握了解情況,學生在新課的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如何設計預習)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具備一定的顯微鏡使用基本技能,而且初步認識了科學探究的基本思想和一般過程,這為本節實驗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基礎。但由于七年級學生才步入初中,剛剛涉及探究和實驗,在實驗能力和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訓練有限,因此,本節課如何在實現訓練學生的實驗規范和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二者之間達成統一,將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四、教學過程(設計本課的學習環節,明確各環節的子目標,畫出流程圖)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針對學習流程,設計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配置學習資源和數字化工具,設計信息技術融合點)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動手學生動手操作復習顯微鏡的用法創設情境菠菜葉直接放到顯微鏡下,能看到細胞嗎?大家不妨試試。得出結論:觀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要先制成玻片標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教授新課1)簡介:裝片、切片、涂片。2)說明本節實驗的目的和要求,鼓勵探究和合作。3)啟發學生觀察,要求學生思考每個步驟的作用并用一個字歸納。?4)老師巡視,引導、幫助,重點發現同學中的創新點,給予鼓勵,并提供指導性意見。操作實踐同學們的臨時裝片;引導同學對實驗結果進行合理分析;并作辯證評價。啟發學生用一個字歸納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中的每個步驟.1)自學、觀察了解不同玻片標本的差異。2)學生傾聽,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觀察思考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4)小組合作進行制作臨時裝片標本。表達交流實驗的結果,并分析其原因。用一個字歸納每一步驟:擦---→滴----→取----→展----→蓋---→染---→吸1)培養自學能力??2)培養觀察、能力。引導質疑。??3)體驗探究過程。鼓勵創新思維。?達成正確認識。?培養歸納能力?1)指導學生觀察并描述所觀察到的細胞;2)指導學生自學教材植物細胞的結構?3)傾聽學生自我總結。1)反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觀察結果,描述細胞形態2)自學教材植物細胞的結構,對照所觀察的細胞進行結構辨認3)明確玻片標本制作的基本步驟。總結植物細胞的一般結構及功能。培養自學能力?進一步鞏固知識?激發繼續探究的熱情六、教學評價設計(創建量規,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本節課較好地貫徹了新課程理念,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合作小組的評價,有力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合作小組的學習效率,部分學生顯微鏡的操作能力有待進一步的訓練、提高,多媒體的應用提高了教學的直觀性和教學效率。但是內容較多,有的同學對臨時裝片的制作還存在一些錯誤的做法,這些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要加以訓練。教學板書(本節課的教學板書)觀察植物細胞一、玻片標本切片、涂片、裝片二、實驗:觀察植物細胞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步驟:擦滴取蓋染吸三、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細胞膜——保護并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細胞質——緩緩流動,可以加速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液泡——內含細胞液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場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